[课题结题报告八篇]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2021-10-22 12:44:02 | 浏览次数:

课题结题报告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年*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年*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好处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主角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潜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最优秀的骨干教师:***、***、*** 具体安排如下: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负责人 20**.1------*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 20**.3------20**.*月实践阶段,各班选取民间游戏活动。课题组全体教师20**.4------20**.*月阶段总结,全园游戏展演,资料收集。***课题组全体教师 20**.5------*月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巩固成果。***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

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适宜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齐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状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年*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状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用心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潜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

同时,还积累了超多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三篇被收入20**年*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透过丰富的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提高很快。

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年第一期发表;

课件《捉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一等奖。透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 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校园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构成幼儿园的特色。

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

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为“游戏月”,每年*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一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筛选、游戏组织到之后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潜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此刻,读专业书籍的多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九、反思 我们是新成立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做课题,所以在刚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
课题活动开始后,怎样写反思?怎样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怎样提升经验,汇总成优秀论文?幸好,有总课题组的帮忙,我们从其他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最后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点点经验,感谢董教授在课题研究中给与我们的指导,真诚的期盼下次与您合作! 篇二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潜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潜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超多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转成了被动理解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透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用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潜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潜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潜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资料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潜力 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主要研究成员: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透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潜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透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潜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带给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透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年*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年*月——**年*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状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年*月——**年*月)我们用心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09年*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年*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10年*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细致描绘》 10年10年*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10年*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0年*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年*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年*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年*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年*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年*月*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潜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校园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校园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年*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校园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年*月*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贴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贴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贴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潜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证明鉴赏潜力越来越高。

2.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潜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潜力以及语言表达潜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用心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潜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潜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理解,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潜力,相信他们有鉴赏潜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证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推荐。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简单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能够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透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潜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决定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构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年*月*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名师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向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潜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潜力和批评鉴赏潜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潜力培养的最佳途径。b.一向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资料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到达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潜力。c.一向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 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理解批评的潜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潜力。

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个性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理解的资料。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资料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因此,我们试图透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好处。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资料,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构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资料: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资料。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0**.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4—20**.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取活动资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3、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篇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好处 在社会经济交流频繁的这天,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着父母来到了城市,进入到我们的校园,而随着近两、三年上海教育政策的放开,农民工子弟在本地校园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加大,甚至出现了完全的农民工子弟班级。由于农民工子弟与本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以及之前也没有理解系统的学习,所以就这就给初中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

针对这一状况在我们开展了对于农民工子弟班级数学教学课堂设计、作业设计的研究,这对于当下的数学教学是十分有必要,对响应我们国家的政策和我们校园之后的数学教学和发展也有着用心的好处。

1.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国策发展的要求。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理解务工农民子弟校园时写下了这句话,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无限关怀。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少年本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益。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也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学好数学具有很大的作用和好处。民工子女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是将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如果能树立起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就会推动其他科目的学习,真正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到达全面发展。

2.我校学生生源状况的必然要求。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校园,位置偏僻,生源主体来自于出国打工的临时单亲家庭和外来民工的子女。一年级到九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农民工子弟,低年级的比例已到达**%,七年级本学期更是整体从期望小学转入两个班级近***名农民工子弟学生,因此全校的农民工子弟学生的比例已超过**%。他们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基础知识与技能十分薄弱,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科教学举步维艰。农民工子女教育已经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务必应对的课题。实施基于农民工子弟学生学习基础的数学教学及辅导手段不仅仅是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更是全社会、广大家长及全体师生的迫切愿望。

二、研究资料 根据农民工子弟的特殊状况以及我们校园的实际状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理性思辩:透过对东海校园农民工子弟学生学习的方式,探究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深入研究我校农民工子弟学生学习基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当前形势下遇到的困难等),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农民工子弟学生学习基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手段以及实施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研究如何将脱节、遗漏的知识点与现授资料衔接好。

3、教学管理:设计基于农民工子弟学生学习基础的数学作业、课外辅导、测试、质量分析的方案和措施,充分挖掘作业的效度。

三、研究目标 意图透过研究东海校园农民工子弟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差异,掌握农民工子弟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课堂教学教法的研究及实施,确立我校数学教研组基于农民工子弟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和作业的效能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夯实农民工子弟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大幅度地缩短和本地生的差距。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学生学习状况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而且自身文化程度也较低,因此我校农民工子弟班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转化难度更大,为了使我们的教育与转化策略更有针对性,就务必要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成因进行更加深入详细的分析,所以我们针对家庭关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校园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冯涛老师主持了《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学习方式方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的调查;由顾洁老师主持了《家庭经济状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家庭结构状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的调查;由朱萍老师主持了《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人际关系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的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4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6份。各小组成员根据调查问卷,找学生谈话,家庭走访等形式进行深入调查并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写出了8份调查报告。透过研究,我们了解了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数学学困构成的原因。

1.自身因素 (1)认知准备不足,是指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从而导致无法顺利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2)学习目的不明确,许多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校园的目的是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只是处于应付;学习主动性差,视学习为负担; (3)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习惯差,课下不能及时预习和巩固; (4)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

2.家庭因素 (1)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这些孩子的家都居无定所,生活环境嘈杂,家长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谋生享乐,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2)有的家庭不和睦,或者是单亲家庭、更有甚者是留守儿童,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3)家庭经济的贫困,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成绩下降。贫困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营养不良和疾病。营养不足将导致大脑发育不健全或体弱,增加了其患病的可能性。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成为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产生的重要因素。

(1)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响。

(2)校园周边环境状况的不好,如网吧、游戏厅的存在。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抬头,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4)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歧视。

4.校园因素 (1)尖子生成了老师们的宠儿,倍受老师喜欢,而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则多受到冷落,关心不够。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较少得到老师的关爱、赏识。

(2)老师缺少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它方面的合理指导。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务必要转变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式,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素质,帮忙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评价观,转变教师观念,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脱“困”,从而到达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第二阶段改善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 1.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里,着手开展调查,寻找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成因;在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里,透过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六、七、八、九年级的教材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部分教学资料整体进行了教法研讨,透过每月的教研活动,要求讲课教师在业务学习方面主要以与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有关的材料为主群众学习,在说课活动中要说出本班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现状以及将要采取的教育与转化的措施和预期的效果,在自评和反思过程中要说出自己这节课在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转化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第二天课题负责人携无课成员跟踪听课继续研讨,从而保证研讨的质量。在课题实施的第三阶段里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一个突出”即突出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两个关注”即关注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学习,关注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表现,透过以上做法,确保数学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的有效开展。

2.各班针对不同的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法,收集了超多的个案资料,共收到个案***个,“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打基础,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有可能建设起知识的高楼大厦。在打基础的同时注重方法的选取。在我校,一线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转化工作,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全体教师的共识。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我们采用“帮一把,扶一段,送一程”的方法助其成长。

3.在研讨的同时大力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数学组每学期开展一次学习方法指导会和数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由骨干教师对数学学习方法作指导,由数学成绩出色的学生做数学学习经验交流。

4.在课堂上我们透过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对于能够做出中难程度题目的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教师大力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自主学习中,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质疑时,只要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举手我们就优先。

5.我们规定一章学完后每位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要出一份试卷并由老师群众组织交换答卷,要求自己所出的试卷自己改,因此所出题目务必要能熟练的做出来,透过这种在“做中学”使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真正掌握本章知识,如果有困难我们还成立了“一帮一”小组,由一名学习好的同学帮忙他,直到他能够完成任务为止,真正做到“兵教兵”。在平时我们根据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将他们分层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忙,有效地减少了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困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地学习。

五、研究成绩、经验与成果 1.教师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简单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理解潜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2、改善教法,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认识前提差、思维潜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状况及时得到回馈.另外个性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平角,从而发现定理.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个性应注意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3.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帮忙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对于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能够结合学生潜力,拉开档次,分层次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是搞高质量,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4.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转化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要变课外为课内,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除了给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发言、板演、批改等优先权外,还就应给他们提问、答疑、辅导等优先权,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潜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并以此来督促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认真听课,用心动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心理特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5.转化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要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良好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根据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基础,在转化农民工子弟班级学生的过程中培养潜力。更要善于让他们在补知识中长智慧,在转化中发展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做到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订正,讲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良好习惯。

六、结论和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有其自身学科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将知识基础打牢,构建起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追求技巧以及方法,一座高楼大厦必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对于农民村子弟学生尤其要如此,务必坚持从数学课堂设计、作业设计这两方面入手,化繁为简,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本思想,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起与具有生活好处的课程资料是新课程体系的价值趋向相贴合的教学体系。让农民村子弟能够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叙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依托生活,回到生活,实践第一”,生活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好处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好处的真谛。

篇五 1、课题的提出 1.1选题的背景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得益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不论是《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是上级下发的文件中,都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和指导,一些校园精心打造阅览室,设置阅读课,举办阅读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课外阅读行列中来。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是对课外阅读重视了。而其实呢,从很多老师和孩子口中得知阅读课就是大家所公认的副科,他们从来就没有转变过以往的看法。

原因可想而知,首先是老师们的观念还没来得及转变过来,孩子们也只是学着老师的口吻人云亦云罢了。其次也许是从事阅读课教学任务的老师所上的课或者所推荐的书目吸引不了孩子眼球的缘故吧。

1.2课题的实践好处 第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得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导入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一下子就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有效的导入能够铺设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

3、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情绪沿着教师事先设定的方向前进。

4、导入对整堂课起总领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对对教学过程的驾驭和教学资料的总体把握上。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王宝大的导入技能 哈尔滨师范大学王宝大教授在《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课堂导入的一系列目的: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

2.2胡淑珍(1996)的课堂教学理论 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3阎承利(1999)的课堂导入艺术 2.4爱伦的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包含对课堂导入技能系统研究,给出了导入技能的定义:教师用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

2.5c.特耐提出的导入功能 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在新的教学资料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好处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2.6《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料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构成。

3、课题主要研究资料及方法 3.1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3.1.1趣味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之所以务必搞笑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就应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用心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们往往会在简单愉快中到达默契交流。

3.1.2发展性原则 用贴合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刺激“作为课的开始,能增加学生欢乐之情感体验,能鼓舞学生深入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孩子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原有的知识水平,使感知、记忆、思维等过程优化,由量变到质变,促进智能的不断发展。

3.1.3针对性原则 课堂导入适用于实际教学中,由两方面需要兼顾: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资料的特点而设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潜力、兴趣爱好等而设计。如低端能够从讲故事、做游戏等入手,中高年级能够从比较、设置悬疑、朗读、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

3.1.4启发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内心状态,就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期间所学的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用心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必能引起学生对新学习资料的热烈探究。

3.1.5创新性原则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跟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好处,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一般来说,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就越能留下疑窦,越能吸引人。因为心理学研究证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3.2课堂导入的形式 3.2.1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音乐、绘画等多种手段,制造一种贴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用心的学习状态之中。

罗老师在引导孩子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书时,先让孩子们看一段视频。孩子们在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狐狸一家的安危,当看到挖掘机一点点地捣毁狐狸的家时,孩子们的神情变得越来越紧张。罗老师就在这时把视频戛然而止。之后,它让孩子们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孩子们说到狐狸一家正遭受着灾难时,罗老师紧之后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狐狸一家躲过这场灾难孩子们纷纷说了自己的办法,罗老师没有多作评价,只是说孩子们真会想像,帮狐狸一家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之后她把话题一转,说:“孩子们都别着急了,老师告诉大家,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狐狸爸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狐狸一家躲过了这场灾难。你想明白这个好办法是什么吗请你赶紧拿起书本阅读吧!”罗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教室里只能听到了孩子们翻书的声音,可见,孩子们对此刻的阅读是多么渴望。

3.2.2温故知新导入法。新课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结。透过复习已学过且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导入新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在师生共读《西游记》一书时,为了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在开课前,先让孩子们回顾了此前所学资料,为继续阅读作好了铺垫。“话说孙悟空大闹天空激怒玉皇大帝,被如来佛祖擒拿,压在五指山下。这五百年来,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你能来说说它都吃了哪些苦吗”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就开始畅所欲言了。有的说他连水也喝不到,真可怜;有的说只能靠路人丢给他的东西作食物;有的说成天吃不饱,还挨冻;有的干脆找出书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我说:“是阿,大家和老师一样,也都十分同情孙悟空,想帮忙他摆脱眼前的困境,是吗”孩子们表示赞同似的点点头,我紧之后说:“之后,孙悟空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等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想明白他是怎样得救的吗赶紧翻开书,看谁最先明白,告诉我们大家。”如此一来,不但复习了旧知,同时激起了阅读新资料的兴趣,大家还在憋着劲儿地比,谁先明白答案,好告诉大家。

3.2.3表演导入法。导入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之前先排演好阅读书籍中的一个场景,然后进行学习,能够燃起孩子参与阅读的激情。

如在推荐《木偶奇遇记》一书的阅读时,顾老师采用了先让孩子们表演书中的一个故事《小木偶的故事》,老木匠给了小木偶一个“笑”的表情后,小木偶出门了。它首先碰到了小红狐,小红狐设法骗走了小木偶的红背包,但因为它只会笑,结果被熊警察、小兔子等动物误解,以为小木偶在撒谎。小木偶委屈极了,可又没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它感到很郁闷。之后,小木偶碰到了蓝鼻子女巫,神奇般地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表演完后,顾老师让孩子们说看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孩子们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就在阅读书中的故事,在嬉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顾老师说:“小木偶拥有了人世界所有的表情以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能够去阅读《木偶奇遇记》一书,书中将会告诉你更多搞笑的故事,你也将会表演更多的故事。”在顾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阅读的兴致高涨。

我在推荐《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先出示狐狸的图片,让孩子们或说说对狐狸的认识,或讲讲自己所明白的一个狐狸的故事,把孩子们对狐狸的评价写在黑板上(字体较小)。然后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其他孩子对狐狸的不同评价(字体较大),同时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之后陈述老师的观点:你们的评价老师觉得有道理,他们的评价老师也觉得有道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你仔细阅读《再被狐狸骗一次》一书中的两个故事《瞎眼狐清窝》和《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说说你的感受。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新书的阅读当中,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方法不仅仅启迪了孩子的思维,也起到了推荐阅读的目的。

3.2.5背景介绍法。介绍作者、主人公、时代及写作背景等来铺垫主题,导入新课。

如荐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书时,金老师先是问:“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之后是引:“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有个作家丹尼尔.潘拉克以前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这天金老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出示书的封面:《时代广场的蟋蟀》)然后介绍: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明白书的大概资料。同学们,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美国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作品。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哪位伟大的作家创作的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作家乔治.塞尔登)4)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主角。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应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贡献了出来。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柴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大家再猜猜这本书讲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开始阅读吧!在介绍完这本书的封面以后引导孩子们阅读,激起了孩子阅读的渴求。

3.2.6朗读激趣法。配乐朗读书中的一段话,阅读分析后导入新课,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在推荐阅读《昆虫记》一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下面的昆虫中你最喜欢谁你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一孩子说喜欢萤火虫,我就立刻出示了书中写萤火虫的精彩片段。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能够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能够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仿佛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能够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能够安静地美餐一顿。

请你读读上面这段话,说说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受(生说阅读感悟)。紧之后告诉孩子们这段话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此书里面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喜欢的同学就赶紧去阅读吧。上面出示的这段文字主要呈现的是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读来饶搞笑味,孩子们也挺喜欢。让书中的文字自己来打动学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确实是个好办法。

3.2.7故事导入法。老师们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资料时,学生的用心性很高,对这些资料个性感兴趣,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资料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导阅读《斑羚飞渡》一书时,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包围了森林,烈焰腾腾、火势凶猛。就在这火海里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骤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生存下来。这小小的蚂蚁能做出这样的壮举,同样,书中一群温顺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伟大壮举,这天我们就要共同来读一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书。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孩子们阅读的激情很快被点燃了。

3.2.8游戏导入法。导入艺术生动,活泼,搞笑,即借助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巧设悬念,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透过游戏后的提问,提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在引导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时,我先给孩子们做了个游戏。先由一孩子蒙上眼睛,表示看不到世间的任何事物。另外一些孩子则分开蹲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当作花草树木。然后由蒙着眼睛的孩子来到花园里,寻找春天……(尽可能多让几个孩子体验失去光明的痛苦)紧之后让刚才体验过的孩子来说说看不到光明的感受。小结: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阿。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这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此外,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解题导入法,巧引诗文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不管是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选取合理的导入方法,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转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

篇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强化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目的的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素描、色彩等教学地位尤为重要。许多刚升入中职学校的同学,对基础课中基本技能训练无从下手,不知所措,部分同学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从原来的初中美术自由创作和自由绘画转变到中职学校的专业强化训练有些不适应。同时,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的生源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因文化课较差,受周围环境影响或家长的压力才选择来到中职学校,真正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中职学校美术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信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学生学习阶段的转型,以及学生自身在学习上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教师如何教好和学生如何学好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就成为摆在中职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提高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水平。

3、有意识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方式,使其在学习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4.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养成或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研究的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获得正确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素质,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的具体成因。

2、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对策。

3、探索美术基础课程教法和学法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了解学生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现状。

观察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学生学习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的成因。

个案研究法:学生在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个性差异较大,所以要围绕典型个例开展研究,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指导策略,达到班级整体专业技能提高的目的。

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学探索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经验总结:在运用课程教法、学法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时,采取和学生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新方法是否适用等,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与传统的教法进行比较,得出一个较客观的结论,进行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月—20**年*月) 1、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美术专业课程实际现状(包括思想认识和专业基础两个方面)。

2、设计课题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年*月---20**年*月) 1、学习相关理论,参与课题培训,对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深入课堂,积极探讨、研究,认真总结所得的结论,撰写教学案例及相关论文等。

3、进行研究与反思,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分析积累资料,归纳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措施,取得经验及其作用和意义。

(三)总结阶段(20**年*月—*月) 对研究材料进行总结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提高自身理论学习水平,寻找更适用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对课题进行研究 本课题立项以后,我认真查阅并学习了中学生心理学和美术专业教学相关的课程理论书籍,丰富自己对职高美术专业教学的认识,对职业学校美术课程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方法进行了重新思考与定位。我先后研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期刊及教学实录资料,如:教育教学专著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

期刊主要有《中国美术教育》、《美术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等;

教学实录资料主要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训练教学系列vcd、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训练教学系列vcd等。

(二)充分掌握职高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技能水平,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出判断分析,拟定研究方案 我通过学生座谈、调查,与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师交流后,找到了职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难的主要原因有:
1、有很多来自农村家庭比较贫苦的和受家庭影响的学生,在小学至初中阶段长期被忽视,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对美术学习没有兴趣。

2、基本都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信心不足。

3、受他人影响随便选择专业,没有专业发展目标,缺少学习主动性。

(三)调查分析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的具体成因,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1、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学生存在的学习情绪、状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找到解决方法。

对于大多数学习习惯较差的同学来说,通过集体教育就可以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绘画作业也基本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但对于长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或不想学习的学生来说,就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谈心与帮助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经过调查了解一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认可,严重缺乏自信心。因常受老师批评,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长期缺少别人的认可与肯定,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求上进。另一部分学生很多都来自问题家庭,有的父母离异,对孩子缺少管教和约束,甚至放任自流;

有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在单亲的环境中长大;

有的在祖父母身边生活娇生惯养,只能听表扬话,不能批评,对生活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我采取谈心式教育法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与帮助。通过个别谈心与交流,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找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关注学生,用心教育,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有了态度的转变,再进行鼓励,进而提出更高学习目标与要求,逐步达到正常学生的学习水平。

2.通过表扬、鼓励和巧妙的批评、作业评比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我在教育教学中主要通过鼓励、表扬、巧妙的批评、作业评比与展示等教育手段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进步。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与表扬。让学生知道他的每点进步老师都能看在眼里,于是他们就能越变越好。在学生进步的同时当然会有许多不足,我就会用巧妙的语言,既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让学生能够虚心接受,然后做得更好。

教学中应注意调节好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尊重、关心、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课堂上不要针对某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批评和当场指责,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巧妙的讨论将出现的问题纠正。

要用赞赏的眼光肯定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比如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总结时,不仅横向比较学生作业的好坏,而且纵向比较学生作业进步情况,着重鼓励表扬那些进步较快的同学。这样不同成绩学生的进步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生的学习劲头更大了,一些本来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进步。

(四)从课堂出发,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对策。

落实新课改精神,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进行逐步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的掌握基础知识和所学技能。

1、对授课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前先讲理论再技能练习的授课方法,让学生课前自学理论基础知识,课堂上我只作泛讲,让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练后的分析总结中,精讲梳理,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听讲,主动分析、思考,学习的针对性强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充分了解教材,在备课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备好教材以外,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教学过程,要根据每一节课具体课程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法。例如:在准备《色彩的知觉与感觉》这一课时,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同时引入了实际生活中能表现色彩感知觉的图片,包括冷暖色、四季景色、色彩的味觉等图片作为素材,并加文字进行解释,还在幻灯片里加入了四季的颜色示例图片,作为学生课堂实践练习的参考,希望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语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死气沉沉,缺乏激情,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应该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引人入胜,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导入语。比如在上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带有图片内容的课件,然后问学生,这些图片中哪些颜色感觉暖,哪些冷?这些颜色都让你联想到了什么?通过身边的事情,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不仅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接受、理解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在几何形体技法教学中,直观的演示教学法十分重要,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对技法学习的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利用动态的当堂作画演示、与学生比赛或选取各大美术院校的录像教学演示等教学手段,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总结,把直观与抽象,感知与理解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绘画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认知水平。

(五)探索美术基础课程教法和学法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 1.对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循循善诱,减小学习难度,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循序渐进的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

在作画时,学生要同时解决诸如明暗、形体、色彩变化、调色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是十分困难的。这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所以我借鉴或探索出一些教学新方法进行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学习由易到难,步步走向深入。

例如:在进行色彩构成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抛开构图、形体表现及色彩关系等问题,从而进行单纯色彩调制及色彩渐变研究,找出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我根据色彩构成中的空间混合练习,让学生对色彩进行分块渐变调色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现代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互评互改作业等新型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终生学习的需求。

在绘画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互助性、互补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各显其能互评互改作业。这样的合作学习,既互相促进,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参与性,积极开动脑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堂课的好与坏,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到其中,学生的听课效果怎么样,学生是否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到色彩的感觉时,我会很自然的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呢?”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致,课堂豁然活跃了起来,看到学生兴致勃勃,我马上启发学生,说一说每个季节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如果让你用颜色来表示季节,你会在每个季节用什么样的颜色表现呢?学生生都踊跃的回答“我喜欢夏天,我觉得夏天有很多的花开,应该是用很多鲜艳的颜色来表现。”“我喜欢冬天,感觉很干净很明亮,我想应该用白色,蓝色……”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再进行总结,例如春天是较暖的,大多用黄、绿等颜色表现等等。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便融入课堂气氛中,感觉到自己“当家作主”了,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效学习。

(六)及时反思,阶段性的进行总结,对课题结题报告进行撰写。

在课题研究的每一个阶段,我都特别注意反思和总结,也撰写了研究性的论文、教育案例、撰写结题报告,上传结题材料。

七、课题研究成果 由于本课题准备与研究工作是在课题立项前已经开展,结题时已历时两年多,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一)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取得研究成果 1、论文《浅谈几何形体基本技能训练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于20**年*月被黑河市教育学会评为20**年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壹等奖。

2、教学设计《色彩三要素》于20**年*月爱辉区科研成果评审中,被评为二等奖。

3、论文《浅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于20**年*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4、课题案例《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于20**年*月在爱辉区第三期教师个人课题成果评审中,被评为二等奖。

5、论文《师爱无言润物无声》于20**年*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6、论文《浅谈提高色彩基础教学的方法》于20**年*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7、论文《如何对职高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于20**年*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成绩进步显著 两年以来,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教得几个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八、本课题研究评价 本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课题的研究,促使我转变了专业教学观念,探索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技能的有效方法。

1、在对学生所存在的学习情绪、学习状况充分了解研究后,主要采取了谈心式教育和个别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利用表扬、鼓励和巧妙的批评、作业评比等多种类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2、落实新课改精神,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进行逐步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的掌握基础知识和所学技能。

3、对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循序渐进的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用现代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

九、后期反思 由于我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课题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作为个人课题,本课题研究还不够充分和透彻,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所得到的结论也还是很肤浅和粗糙的。

2、由于我是一线教师又担任班主任,教育和教学任务比较重,研究时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使课题研究仍处在前期阶段。

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作了深刻反思,计划在课题结题以后,继续做好本课题后续的研究工作,重新立足课堂,脚踏实地,完善相关理论,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篇七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有论述、强调,有关名言不再引用、赘述。

对于我们学校来讲抓好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学校多数的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缺失、或者说家庭教育不得法,特别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存在问题,所以,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1.对“少年儿童文明行为”的界定 少年儿童文明行为是指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2.对“养成教育”的界定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公共生活准则,克服无知、粗野、愚昧的教育;

是使受教育者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是关怀一生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

3.对“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的界定 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指带有特定区域(乡镇)特征的少年儿童在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指导本校的工作。

2.通过研究和实践,让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本校文明行为习惯进行现状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

2.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如:开展哪些活动课程进行文明习惯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具体内容是什么等。

3.乡镇少年儿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明确了可以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的活动课程种类和具体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之后,本课题研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探索在活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一)做到全员参与 首先,学校召开课题动员会议,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及困扰我校提高教育品质的原因,宣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让全体教师认同我校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其次,为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在时间、人力、物力和经费等方面对课题研究给予重点保障;

学校德育工作和教研工作结合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方位展开,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汇集阶段性成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再次,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先进经验和方法,收集、整理、研讨有价值的资料;

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交流实践心得,研讨后期工作。我校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定期写课题理论学习笔记,撰写相关的教育案例或论文。

(二)制定三段目标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学习、文明和生活,包括一系列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我们确定了阶段式教育目标。

1.一、二年级 该年级段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会随年龄升高而逐渐提高。

从学生的生活习惯方面看,此阶段学生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甚至害怕。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引导,减少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感,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学会自己做事,自己处理问题,培养自信心,遇到困难要努力解决。

从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看,此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从生活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首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心态,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

从学生文明习惯方面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本阶段学生养成遵纪守礼的习惯,学会考虑他人,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引导学生形成班集体荣誉感,学会合作分享;

加强亲社会行为,学会帮助、谦让甚至赞赏他人。

2.三、四年级 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一二年级各项身心指标有所提高,但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中。

从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看,要培养其耐心并树立“好与坏”、“对与错”、“主要与次要”等概念;

告诫学生不追求新奇时髦,更不攀比,创建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气氛,促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此阶段还要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自觉控制和改善不良习惯,在平时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作风,懂得一般社会礼仪。

从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看,此年级段的学生压力感较之前明显,老师的授课量增大,家庭作业量增多。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便成为家长、老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此年级段学生有一定观察能力,要提高孩子的综合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此年级段学生创造力倾向。

从学生文明习惯方面看,要培养其耐心并树立“好与坏”、“对与错”、“主要与次要”等概念;

告诫学生不追求新奇时髦、更不攀比,创建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气氛,促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此阶段还要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自觉控制和改善不良习惯,在平时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作风,懂得一般社会礼仪。

3.五、六年级 高年级段的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表现出发展的快速增长性。

从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看,此年级段学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也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学校要做针对性训练,鼓励和支持孩子完整去做一件事,无论做什么,都应彻底完成。并且有目的地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价值观等。

从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看,高年级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主动扩大知识面,除了主要课程之外,还应主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

从学生文明习惯方面看,教师要引导此年级段学生乐观向上,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做事坚持性,建立进取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老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予以他们做事机会,调动他们为集体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会情感控制,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学会关心家人,表达自己想法。

(三)采取四项措施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校一直把文明行为习惯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大胆探索,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努力为每一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1.建立规则意识 我们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要求,各班还制定了班规、班约,通过学习这些规范,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主要从纪律、礼仪、卫生、安全、劳动、诚信、感恩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长期的训练和培养。

利用升旗仪式倡议全体学生树立健康文明成长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成长的行为习惯;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各项规范,让每位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行为规范知识;

开展主题班队会,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说优点、讲不足,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改进行为习惯。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争做合格小公民。

2.抓好新生入学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新生刚刚跨入校门,对于学校的规范什么都不知道、不懂,你给他什么规矩,他就守什么规矩,一旦坏了规矩以后很难纠正、很难教育。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新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召开一年新生班主任、教师会,播放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录像,请有经验的老师做交流,强调立好规矩、抓好常规教育;

召开新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各班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训练,训练学生的站、立、坐、行,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强化训练,新生对于常规基本能够遵守。

班级还设立了小小监督员,负责每天的常规检查,既督促了其余学生努力遵守规范,又制止了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表扬每天做得好的孩子,教育做得不足的孩子,激励学生严格遵守常规。

3.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 生硬的说教效果要打折扣,所以,我们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月份——常规教育月,*月份——“好习惯伴我成长”,,*月份——文明与我同行,,*月份——健康生活每一天,*月份——按时上学不迟到,养成生活好习惯,*月份——学雷锋,日行一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所以,活动作为训练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系列活动不断地给学生施加影响,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够做到到知行合一。

举例:“健康生活每一天”主题活动中,我们重点抓走好路和跑操训练。我校门口就是马路,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存在安全隐患。不管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规范学生行为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必须抓好路队。在校园内对着大门的道路上画上白线、划定班级站位,每天放学班主任带领班级学生站好队,走好路队。坚持不懈抓跑操,从班级整队到进场、到跑操、再到退场,我们抓秩序、抓走路,力求跑出整齐的队伍,跑出刻苦锻炼的精神,跑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跑出健康的体魄。

5.示范引领促养成 我们修订了《文明之星评比细则》、《流动红旗评比条例》、《一日常规比比看》,每天有少先大队对各班的一日常规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文明礼貌、校园纪律、操行表现、仪表卫生等方面。从一点一滴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每周一小结,对于好人好事、好习惯,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扬,对于不足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班级建立了好人好事记录簿,对好现象、好习惯,班队会上给予表扬鼓励。每学期,我们结合“习惯养成”的阶段目标,评出校园文明之星,张榜公布,介绍他们的事迹,在升旗仪式上,宣讲他们的优秀事迹,号召学习他们,赶超他们。

开展课堂常规展示活动。学校主要抓了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班主任对照学校制定的课堂常规细则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范学生在上课时的良好行为,加强训练。在此基础上,学校统一开展了课堂常规展示活动,采用教师上5分钟示范课的形式,让各班展示训练成果。通过课堂常规的展示,学生们既得到了训练,又规范了言行。

六、研究成果 通过近两年年来实践和研究,本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探索出乡镇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序列模式 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由对文明行为习惯的认知,产生习惯培养的情感,进而形成习惯培养的行为。在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形成一个序列模式,即“认知——行为——评价”。我们认为对习惯培养的认知是对习惯情感的激发,习惯培养行为实践是对习惯情感的内化,对行为习惯的评价激励是对习惯情感的巩固,我们所进行的每个环节都应指向习惯情感。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1.认知明理。这是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在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和课余时间。为使学生对文明行为有效的认识,我们课题组老师对每个活动确定相应的习惯,培养内容,同时要求有重点、有计划,不要面面俱到,过于琐碎。我们还把文明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成几个方面,编成儿歌、做成养成教育牌,悬挂于教室廊道,让学生读一读、做一做,从环境的设置上施加影响。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2.行为实践。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实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的途径,是“导之以行”的重要环节。如,我校从学生的基本行为入手,对学生进行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

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

走好路的训练;

新生课堂常规的训练等。在严格训练中,在师生的相互监督与指导中,通过榜样示范、风采展示等活动,学生们自觉地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我们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教育。学校根据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体验中培养良好品德、文明行为习惯,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评价激励。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选择评价激励,意在通过对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后进,激励学生的品德行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修订了《文明之星评比细则》、《流动红旗评比条例》、《一日常规比比看》,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型阶段总结评价会,通过全校每周的学生情况周报总结来评价。在整个评价中,我们坚持以表扬为主教育为主的原则,在评价中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启发后进,如我们每学期都要评选文明标兵、文明行为好班级,同时我们还注意对在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有点滴进步的学生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大力表扬,激励他的奋进。

(二)开发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以我校学生为本体,以《品德与生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以家、校、社会资源为引导,将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生活、学习、文明的一系列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发了学校《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兴趣度,此次课程采用阶段式教导模式,即把六个年级的学生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段,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段,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段。分三个阶段、着层加深、针对性培养学生生活、文明、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课程学习,使我校学生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得到改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德育制度更加完善,校风更浓,校貌大为改观,良好的班风已初步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基本规范。学习习惯方面:上课前能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工整、规范。文明言行方面:学生基本能使用文明语言,学会了文明行走,在走廊追逐打闹现象减少,集会、做操规范整齐,每天放学能站好路队,并按指定路线走出校门。生活卫生方面:桌椅上乱写乱画现象没有了,能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并主动捡起垃圾,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现象明显减少等。20**年**市文明单位复检也顺利通过。20**年*月*日,《江淮晨报》以《美丽绽放的大杨中心小学学子风采》为题,整版报道我校课题研究的成果。20**年*月*日,《**晚报》以《让每一朵花儿美丽绽放》为题,又继续报道我校课题研究情况。

(四)教师的德育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自从实施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来,课题组老师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更新了观念,也逐步在改善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实践。课题组长郑圣柱撰写的《让每一朵花儿美丽绽放——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探究》、《犯错后的承担》分别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第253期和254期。副组长杨俊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辅导员胡友田老师的《花儿成长的幸福教育案例》、陈静松老师的《少儿礼仪教育之我见》等多篇文章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征文评选中获奖。

再次,课题与我校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学校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模式研究”——子课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研究》相结合,针对我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的教育传统理念和实施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指导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正确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该课题在今年*月份成功结题,学校也授予优秀研究实践基地。

七、主要问题今后设想 我校对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方法的欠缺,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还有差距,还有极少数同学的文明行为习惯还需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的模式还不成熟。如何发挥评价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仍显薄弱。

今后,我校继续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分层次,确定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学校将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篇八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界说:
本课题系省陶研会所给的总题目,题目很大。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题目是一个说起来能意会,说清楚却不容易的概念,专家定义也意见不一。我们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精神的,比如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民俗、制度、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教育等,其中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和受其影响产生的伦理、文艺、民俗等至今仍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为其精华。中国的太极阴阳文化(也称“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中华民族的灵魂,即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如此之广,几乎涉及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这不是我们有能力进行研究的。我们给与孩子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东西,如优美的文字及文字承载的思想、艺术文化,融在我们生活中的民俗、伦理文化,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文化,等等。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是想和我们以前的经典诵读课题结合起来,并延续下去,以期能进一步发展,创造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而又深厚的学校文化,所以我们主要是从经典诵读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并以经典诵读为抓手,同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等其他方面开展活动,以提高兴趣,丰富研究面。

素质教育涵盖面也很广,包括了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是对学生的全方位的教育。我们也把他缩小范围,具体化一些,拟订子课题,并且尽量适合我们老师们开展研究。

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其实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一而二,二而一,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我们如何认识、使用传统文化,如何将其与现代教育相融合,使其为当前教育服务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以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对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的东西及消极影响,则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当中。

2、课题研究的现状:
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之后,几十年来,我国文化界对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思考,辨证地进行分析,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今很多学者个人和文化机构都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行研究。教育界则主要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也还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对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基本都在研究中。

3、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理论价值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蕴涵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追溯到影响东方文明两千五百多年的儒家思想,他们所倡导的文化充满了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大智慧,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隽永,意存高远,不但阐述了人格修养、人生家庭、社会宇宙等诸多哲理,至今依然放射着卓越的思想光辉。

我们今天正处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最美好时代,传统文化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个性发展、阅读理解能力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经典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民族精神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2)实践价值 郭齐家先生曾指出,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素质教育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

一般而言,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记忆力好,一旦学会,终生都不会忘记。另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熏陶、道德修养自然渗透在古诗文中。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能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最快,到13岁时达到最高峰,学生应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背一些古诗文,长大了再慢慢消化、理解,对于处在流行歌曲和广告词包围中的少年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无疑是一种极好的素质教育,是做了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读诵传统优秀诗文,可以陶冶情操,同时也是与历史上的优秀文人在对话、交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本,逐步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齐心协力地让经典诵读成为我们曙光小学的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时尚、一种责任。让我们的学生从小诵读经典,浸染于民族最高智慧与品格之中,成为一个拥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国民,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2、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研究。

3、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联系。

4、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研究。

三、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研究能力:
①本组成员有老教师,也有新教师,所有成员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也发表过多篇教科研论文;

不但科研能力强,而且热情高。同时,我们也邀请专家领导担任我们的研究顾问。我们所有课题组成员有能力、有信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②本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首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学校,全校师生共同诵读经典,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校的省级课题“儿童经典诵读与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已于20**年成功结题。

③本校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向有详细了解,并对课题实验投入经费。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课题组成员均为本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经费保障 我校为保障本课题研究的成功进行,每学期拨出专款予以保障,上级教育部门也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

四、本子课题预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中国的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观摩,闪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诵读古诗文,可以说一石数鸟。

(1)、改变气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墨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诉我们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信什么理成什么事。先人的智慧语言不断输入幼儿纯净的心灵,随着慢慢的“酝酿”与渐渐的“反刍”,逐渐的量变一定会出现质的飞跃! (2)、提高了记忆贮量。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间。记忆的潜能很大,常常诵读的孩子读、背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记忆储量与日俱增,如春园之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底蕴。古代的经典、诗文佳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运用语言的典范。古代的经典、诗文佳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少年儿童学习语言的好材料。熟读经典,可以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程度。这些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可以终生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4)、培养了孩子的定力,也就是集中注意力在某一段时间内干好一件事的能力。孩子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做事更专注。定能生慧,锲而不舍,又使头脑更细腻、更精详。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访谈法等。

六、本课题的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年*月—20**年*月) 主要工作:进行课题论证申报,填写申报表,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

选定实验教师,做好人员分工,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转变传统的学习观、教学观、人才观;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积累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研究;

对学情进行原始资料积累和调查分析。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年*月—20**年*月) 主要工作:进行课题实验,课题组成员互相听、评课,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实验方案;

进行个案跟踪;

撰写个案式专题论文和阶段性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年*月—20**年*月) 主要工作:总结归纳,与实验前进行对比性调查分析;

完成主体论文和结题报告;

完成成果汇编;

推广试验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七、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主要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年*月—20**年*月) 1、进行课题论证申报,填写申报表,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

2、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每个成员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3、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积累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研究;

4、开展学情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年*月—20**年*月) 1、课题组成员互相听、评课,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实验方案;

2、个案跟踪调查;

3、课题组每个成员撰写个案式专题论文;

4、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5、着手主体性论文的撰写。

最终成果 填写课题申报表 撰写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 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组成员撰写个案式专题论文 撰写阶段性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转化 本课题实验研究将经典诵读活动与新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在素质教育方面作新的探索,研究经典诵读对学生品德形成、个性发展、语文能力、记忆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论证经典诵读在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及操作原则,同时也从新世纪对教育的新需求的角度来论证它的教育实效性,通过具体科学的测试数据来分析古老的教育方法中所蕴含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八、本课题的研究实例:
本课题于20**年底申报,经**区教育局教研室帮助,经省陶研会批准,于20**年*月正式立项了。我校立即成立了有效研修课题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学校副校长和教导处教科室成员为成员,随即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由一批富有经验积极努力的青年教师担任研究任务。制订了实施方案,并将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拟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立即着手实施研究。几年来,我校广大师生认认真真诵读,踏踏实实研究,为这项接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进程中,创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特色学校。

1、制定研究方案,进行详细规划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做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中华文明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把经典诵读工作与学校的新课改工作和少先队德育工作相结合,将其写进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诵读伊始,我校就成立了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丁争妍亲自担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由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成员、大队部德育主任、全体语文老师和部分艺体课老师为成员,制定了详细的诵读计划、德育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每学期,参加诵读活动的老师也都制定本班的诵读计划。学校每周开设经典诵读课,不光学生诵读,老师也诵读。学校还在每周五的创造日活动中开设经典诵读班,给兴趣高、读得好的同学展示、提高的场所。在浓浓的经典诵读氛围中,将创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进行长远的规划。

2、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处处注重文化熏陶。

(1)营造学校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让经典走进校园做到环境育人。

为了推进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努力为学生创造“时时有经典,处处见经典”传统文化氛围。走进校园每个地方都能看到经典诵读专栏,每周“名言警句”牌,“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标语。在教学楼内有大幅图文并茂的经典名句解说画,各班教室的四壁都挂了图文并茂的唐诗欣赏,后面都专门配备了小黑板作为经典诵读角,每学期进行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在学校的运动场跑道旁,经典名言警句让孩子们能看能背诵,在操场边“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时刻提醒着学生,经典诵读之星的牌子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取得的成就……为了展示学校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成果,学校还专门建立了一间经典诵读展示厅。

(2)让经典走进学生生活,做到氛围育人。

学校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学生在校时间,渗透经典诵读内容。每天通过校园广播在课间播放经典诵读的音乐和诗词内容给学生欣赏,通过这些音乐的播放,让学生能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更多的经典诗词,改变了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打闹的不良习惯,培养了文明的气质。每周一的晨会上,全校学生齐诵“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爱我曙小,兴我中华”这两句,时刻提醒学生。同时,学校图书室专设中外经典图书专柜;

每一期的《曙光小报》都辟有经典诵读专版专栏;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也渗透了传统文化内容如歌舞黄梅调《笠翁对韵》、《中华武术》操等;

改版学校的网站,使网站充满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容,成为了宣传推广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阵地……总之,在我校,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中育人。

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和抓手的。自20**年成为**省第一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实验校开始,我校就一直坚持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并将其列入课表,每班每周都开设一节诵读课。经典诵读课题结题以后,我校依然坚持这一良好的做法,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学生们诵读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经典诵读考级方案,当学生诵读达到一定量的字数时,经过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星级,学校授予奖状和胸牌。每个月学校还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请诵读之星进行经验介绍。在每年元旦前举办经典诵读展示会,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形式展示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每年六一前夕有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参加传统文化项目如“诗王争霸赛”、“故事大王”、“儿歌童谣”等比赛。我校每年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比如每年参加**区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比如观摩全国经典诵读活动等。

在德育方面,学校大队部主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引领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大队部开积极、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我,展示实力的大舞台。

(1)围绕经典诵读举办特色活动 “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爱我曙小、兴我中华”这是**市曙光小学的师生最熟悉的两句话。在学校的墙壁上、宣传栏里,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都能听到看到。它是曙光小学整个校园文化特色的最显著的代表。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华传统美德熏陶每个学生。

我校大队部围绕学校这一特色,开展了以“经典浸润人生,雅言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多项活动,每天我们让学生读二十分钟的经典美文,每天三次播放经典名著、音乐,课间播放古典音乐和诗词赏析,每星期各班开设一节诵读课,每周各班评选一名“诵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一批诵读高手,每年开展一次“诗王争霸”赛,“书香班级”评比,每年举办一次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用朗诵、舞蹈、音乐、课本剧、大合唱等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我们不断创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活动提高了我校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队员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高贵品质。

(2)开展“创造日”活动,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每周五下午有一节“创造日”活动,有二十多个兴趣班。在这个舞台上,唱主角的是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每个活动组都是由学生自己命名的如“雪琪诵读兴趣组”、“佳雪书法兴趣班”、“丁乙国画沙龙”、“菁华象棋、围棋擂台赛”“晓莉手工编织组”等,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报名参加,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诵读经典,检查、交流背诵情况,各班还利用这节课组织同学进行诵读比赛,或者进行经典乐章演奏、书画棋类、手工编织等全方位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且通过每学期一次的经典诵读展示会、擂台赛、“经典伴我成长”征文、儿歌童谣创作、家长开放日参观作品展、组建了学生太阳文学社,学校创设了学生“人才奖”,有经典诵读特长的学生自己申报了“孔子奖”、“李默然奖”“王羲之奖”、“冼星海奖”等创造日的配套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及活动的兴趣。

(3)以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学生品德教育。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

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校全方面的和谐发展。利用读经典书籍,培养儒雅文明的曙小学子。我校以践行“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分年龄段开展经典诵读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一至三年级段以“礼”为重点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的启蒙教育。通过“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促成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四至六年级段以“仁”、“义”、“智”、“信”为重点。通过开展传统美德班队会等形式,发挥社会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社区。如:访问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开展敬老活动等。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注重学生的基本道德观教育,以及个人道德品质教育。如尊重、责任、诚实、守信等观念和规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基本道德素质的合格的人,继而再以更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要求之。

4、教师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育师来育生 为了能让老师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校组织老师学习传统文化。每学期组织老师学习传统文化并摘抄,写学习笔记。从经典古诗词到《论语》、《老子》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载体,每个老师都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学习笔记本。为了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邀请**大学人文学院的解光宇教授给老师们讲儒学与传统文化,给大家学习于丹讲的论语。学校还开展教师古诗词诵读活动,促进老师们学习传统文化。学校还对老师们的传统文化学习进行小结,统计每个老师背诵的古诗词篇目,最少的也有六十多首。与此同时,学校还请专人教授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性拳术——太极拳,不仅帮助老师健身,也从一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5、经典进课堂,做到课程育人。

为了深入开展诵读活动,我校将诵读融入学校课程,每班专门开设一节诵读课,作为校本课程。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诵读,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诵读以提高学生兴趣,我校老师相互交流诵读课的上法,每学期开设诵读研讨课。比如陆曼婷老师首创的“主题教学法”就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对之进行探索。陈亮老师进行了《秋的主题》古诗教学研讨活动, 陈德斌老师进行了《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内容的主题教学研讨。现在这种经典诵读教学的方式已经逐渐成熟并推广。

在开好经典诵读的学校特色课程的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到每个学科教学中。例如我校美术葛家宏老师的《面具》、《鞋子的演变》,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面具、鞋子介绍给学生欣赏;

手工朱婧缘老师的《剪纸》,教学生掌握传统的剪纸技艺和传统图案;

信息技术虞积莉老师的《制作成语故事封面》、体育宋元亮老师的《长拳》,音乐黄剑老师的《二泉映月》、《唱脸谱》等课都能结合学科特点,巧妙安排传统文化内容,做到了学科的有机整合。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中,我校的创编操《中国功夫》和集体舞《黄梅调·篱翁对韵》融入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我校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获得了市里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市“大课间活动示范学校”。

6、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外阅读结合,做到读书育人。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多的接触经典,学校加大了图书室的建设力度。每年都花一定经费充实、更新图书。学校开展了“流动图书车”活动,把学校购买添置的相关书籍以图书车的形式推到各个班级,由学生借阅,过一段时间和别的班级的图书车进行交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每个班级都开辟有自己班级专门的图书角,由班级学生和老师把自己看过的书籍捐献出来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以此项活动为主题,大队部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老师,制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根据课标要求,分年级段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克服学生选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号召各班学生自愿为学校捐献一本好书,并将同学们捐献的书汇总起来登记造册,建立书报交流、轮阅制度,实行资源共享,营造读书氛围,让大家一起读。开展校园“快乐读书节”,分年级段举行“读儿歌、诵儿歌比赛”、“读童话讲故事比赛”等活动。通过参加读书节活动,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幸福与快乐,使学生永葆读书的生机与热情。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专门在诵读课和语文课上进行读书习惯和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的读书,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积淀文化修养。学校的“诵读之星”评比活动,使得学生能自学大量的读经典书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书香班级”的评选,使得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书籍,交流读书经验心得巍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7、编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和学生经典诵读《心语集》 在几年的诵读中,我校一直酝酿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20**年底,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终于编印出来了,**区教育局局长王友宏为本教材作序,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明阳为本教材题词。现在,这本教材成为老师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几年的诵读活动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我校学生写了不少传统经典读后感和诗歌童谣等作品,这些也都已经汇编成册形成成果。原**市人大副主任何炳章还给本书作序。现在,我们又已经在收集新的作品,酝酿编辑一个新的作品集。

8、申报特色学校,以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于20**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20**年申报**区特色学校成功,于20**年末申报**市特色学校成功。经过我校两任校长6年多的努力,我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经典诵读促使教师发展,促使学生进步,促使学校形成特色;

特色学校的申报又促使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校发展更快。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宋晓红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就这样写道: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的源泉。继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少年儿童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正是利用小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让他们了解中华之精髓,从而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修养,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做合格小公民。

……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愁吃不愁穿,但欠缺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于是,我时常借助里仁(第*中的一条,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来教育学生,告诉他们,侍奉父母要婉转地劝谏,见到他们的意向虽不愿听从,仍然恭敬而不违背,虽然忧虑但不怨恨。让他们知道,父母把他们养育这么大,多么不容易。记得一次上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文章中有一个情节是:当老师提问到“你们哪个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全班同学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回答上来。在分析完这篇文章后,我及时引用了大教育家孔子说的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即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住,一则是以喜悦,一则是以提醒。使队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经过调查,队员在“母亲节”、“三八”妇女节或长辈生日时,都有自己的表示。有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长辈买一枝鲜花,有的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等。在社会中,他们知道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谁也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人人都需要他人关心,也应该关心他人。从让坐、扶老人过马路......这些点滴小事中,他们寻找到了幸福和快乐。他们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在经典文化熏陶中得以升华。

…… 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将来要担负起国家的重任。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通过近三年的经典诵读教学,我认为,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对队员进行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提高队员修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九、主要成绩 两年多来,我校将课题研究工作和学校各方面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得成绩。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校、省经典诵读先进学校、省家教名校、省红旗大队、市安全文明校园、新课改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获**区“广玉兰杯”中小学经典古诗文比赛二、三等奖。我们每年举行经典诵读展示会,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我们每年出版两期《曙光小报》,我们开发了自己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我们把学生的经典诵读感悟和自创的诗歌童谣汇编成《心语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研究活动得到了**市特色学校评估组的认可,通过了**市特色学校的评估检查。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腹有经典,放眼未来,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我校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积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校积极宣传推广我们的特色建设工作,以求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校通过自办的特色网站和校报《曙光小报》及时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支持。《江淮晨报》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曙小》、《**工人日报》以《用全身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对我校创建特色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晚报》、《**教育》、《**市场报》、《**商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宣传报道过我校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我校承担了接待省教育厅组织的明德小学参观团和霍山教育局参观团的参观学习活动,受到与会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好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已成为我校的基本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在学校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文化特色,让每位学生努力“读圣贤书、立君子品”、“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为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十、一些思考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潜力。传统文化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过程中,我们与外面的交流不够,一些研究思路有一定的局限,迫切需要走出去开阔眼界。

我们搞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阻力。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家长也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诵读这些在现代社会没有用处,等等,这些也是我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还盼望全社会加强宣传,提高大家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支持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那个时代那个生产力状况那种生活方式决定了的智慧,尽管是我们民族遗留下来的好东西,可他也存在一个时代的差别,如何让经典与时俱进,让经典与现实结合,对学生产生更直接的影响,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还有待于我们去深入研究。

推荐访问: 课题 结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