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2021-10-10 11:29:11 | 浏览次数: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县中医院 “治未病”是中医养生与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长期的医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渐渐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医学系统学说。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以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生动而形象地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也是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为中医预防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唐孙思邈则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元朱丹溪“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生于无疾之先。”指出了预防与养生的重要性。华佗独创“五禽戏”,也是在追求养生防病之道,这也进一步地佐证了治未病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所以,“治未病”属于医学领域的最高目标,更是所有的中医医师必须达到的最高境界 。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不但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扬和传承,更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1、“治未病”的涵义 中医“治未病”思想,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贯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发作的临床前期,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

(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3)“既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或缓解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

(4)“病后防复”,疾病治疗过后病情稳定但尚无法根除的时候,进行康复性的干预治疗,防止疾病的复发。

2、中医养生的涵义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3、“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本神篇》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所以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只有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维持机体内外环环境的协调有序,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1)精神养生。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2)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3)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4)针灸推拿养生法。在所有的养生、治疗手段中,砭石疗法是最古老的,因为古人遇到疼痛或苦楚,都会自然而然地用手或借助石块等工具进行按揉。故发现,这样可以缓解病痛。这就是最古老的针灸推拿疗法。发展至今,在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型过程中,针灸推拿疗法在激发和调动机体自身潜能方面独具特色。中医将人体看成一个与自然界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通过适时对适当经络、腧穴的适度刺激,激发机体内在的自稳能力,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5)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6)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

(7)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总之,对于任何人来说,生、长、壮、老、死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自然规律,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我们的生命的确很渺小,可是在这短暂的一生中,谁不想活得健康,活得精彩呢?我们悠久的养生历史,就像是一列满载丰富养生资源开往健康长寿目的地的列车,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要做的,是要及时地搭乘合适的列车。也就是说,要及早地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这样我们才可能一直保持“未病”状态,健康享受人生。

推荐访问: 养生 中医 思想 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