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对黑格尔思想的译介与研究

2022-05-06 16:40:03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为纪念贺麟(1902年-1992年)老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一周年,谨以此文,以表敬意。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贺麟学贯中西,在中国哲学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是“新心学”的创建者,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贺麟先生从中西方哲学的对比入手,从改造旧中国的目的出发,对西方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做了很好也很充分的翻译、介绍与研究工作,并与中国传统的宋明理学做了对比。在研究学术的同时,贺麟先生一直关注中国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1926年,贺麟毕业于清华大学。多年的求学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没有学问的民族,是要被别的民族轻视的”。(《贺麟学术思想论述》,张茂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为此,他决定远涉重洋,赴美求学。8月,贺麟乘一艘美国客轮离开祖国,踏上了“取经”之路。9月,贺麟插入俄亥俄州的奥柏林(Oberlin)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习,希望学得西方古典哲学这个西方文化的正宗,并把它介绍到中国,借以帮助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1928年,北伐胜利挺进的消息传至美国,贺麟极其兴奋,在“东方学生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中国革命的哲学基础》。所谓“中国革命”,指的是广东革命军挥师北伐。

1927年,受耶顿夫人(Mrs.Yeaton)的影响,贺麟先生奠定了后来研究黑格尔和斯宾诺莎哲学的方向和基础。1930年8月,贺麟完成了其学说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这文章体现了作者以后的研究特点,那就是走中西哲学相互参照,融会贯通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贺麟先生把主要精力用于西方哲学研究,特别是把黑格尔哲学作为研究重点,他也是我国哲学界公认的黑格尔研究权威。他从早年起就对黑格尔哲学感兴趣,留美时还特地转赴德国取经,后来又为深入研究黑格尔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并翻译出版了黑格尔的一些主要著作,黑格尔哲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发生影响是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他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重新审视过去对黑格尔和整个西方哲学的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黑格尔研究。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因此正确地剖析和评价黑格尔哲学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是很有帮助的。贺麟先生是国内第一位真正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过黑格尔哲学的学者。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内容极其丰富,包罗万象,气魄宏大,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登堂入室就能发现其中许多思想宝藏。贺先生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对如何理解和把握黑格尔哲学体系提出了精辟的新见解,他始终紧紧抓住辩证法这一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强调贯彻于整个体系之中的辩证法乃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也是其真正价值所在。他晚年又在我国率先进行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弥补了黑格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有力地说明了青年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富有的批判精神。这些业绩把我国的黑格尔哲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贺麟的主要译作有:《小逻辑》、《黑格尔》、《黑格尔学述》、《哲学史演讲录》(与王太庆等合译)、《精神现象学》(与王玖兴合译);主要论文:《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知行合一新论》、《宋儒的思想方法》、《黑格尔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的理论》、《黑格尔的早期思想》、《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述评》、《斯宾诺莎哲学的宗教方面》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主义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等。

在翻译黑格尔著作的同时,贺麟先生也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1978年10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贺麟先生以他的论文《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为基础,就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些问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首先,他对黑格尔体系的两种划分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应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而不应该像另一些黑格尔专家那样,把《精神现象学》排除在外,因为黑格尔自己讲过《精神现象学》是他的体系的第一部分,本身也成一个体系。这样,黑格尔哲学体系就可以看作有三个部分: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接着,贺麟先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谈了他的初步看法。

首先,贺麟先生认为,哲学要有体系,不过我们不要搞唯心论的、形而上学的和经院哲学的体系,而应该搞唯物的、辩证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有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的,而且体系很大,如《资本论》。“毛选”几卷加起来也有个体系,应当完整地加以理解,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可以说,历史上每个哲学家都有现象学、逻辑学、应用逻辑学这种体系,或者类似想法。例如亚里士多德,他的体系第一部分叫“形而上学”,等于黑格尔的《逻辑学》,第二部分叫《第二哲学》,相当于《自然哲学》,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相当于《精神哲学》。贺麟认为从广义上讲,哲学史和文学史上很多人都有现象学,并非如黑格尔自认为的那样只有黑格尔自己才有现象学。

其次,哲学体系要不要逻辑学?所谓《逻辑学》就是体系的纲领,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精神的货币,人和自然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马克思语)。贺麟先生认为要不要逻辑学是说不要唯心的、先验的逻辑学,而要辩证的、唯物的逻辑学。

第三,要不要应用逻辑学?贺麟先生的回答是要。他还用用列宁的话来强调: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并且指出科学要以辩证法、认识论为指导,不能用科学代替逻辑,离开逻辑就没有真科学;另一方面,逻辑学也不能代替科学。

我们不难发现,贺麟先生对黑格尔思想的研究很投入,态度很严谨、谦虚。比如列宁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部分的评价:“唯物主义最多,唯心主义最少,矛盾着,然而是事实”贺麟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很明白,一定要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在我国学界,提到黑格尔的《小逻辑》,就会想到贺麟;而一提到贺麟,也就会首先想到他的脍炙人口的权威性译著《小逻辑》。贺麟的名字与《小逻辑》如此紧密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表明了他的这部译著在我国学术界极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著作素以晦涩艰深著称,其中又以逻辑学为最。这不仅是指文字表达,而且首先是指其哲理意蕴。通常说小逻辑明白易懂,这只不过是相对于大逻辑来说而已。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著作,首先就是《小逻辑》,要进入中国学界,为中国学界了解,绝非易事。关键在于,它要选择到能够胜任的、合格的译者,将其译为中国人乐于接受、可阅读和可理解的中文译本。这样的译者它终于找到了,这就是贺麟先生。这是因为,当时不惑之年的贺麟已是我国学界著名的学贯中西古今的学者。他既对西方哲学、尤其是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哲学有专门精湛的研究,又对中国哲学有真切独到的领会,而且在中西哲学的会通上卓有建树,创立了饮誉学坛的“新心学”或“新陆王”学派。再者,他不仅中国文字功夫深厚,精通英、德语,而且一贯重视翻译,对翻译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念。他要求译文“能信能达且有艺术功力”,即能“融会原作之意,体现原作之神,使已之译文如出自己之口,如宣自己之意”(见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642-643)。他据此翻译出版的西方学者关于黑格尔哲学的著作,深受学界赞许。贺麟1941年着手翻译《小逻辑》之前,在三十年代中期,也有人翻译出版过黑格尔的逻辑学著作,但都没有流传开来,更说不上有什么影响。有鉴于此,贺麟先生本着对黑格尔哲学的真情挚爱和使国人能与他共享黑格尔哲学真谛的使命感,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翻译黑格尔《小逻辑》一书的重任。

《小逻辑》的译文融会贯通了原作的意旨,传神地体现了黑格尔宏大精深的哲学意蕴和高度思辨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行文流畅、自然、典雅,如出己口,如宣己意,读起来也同听先生讲课一样,有如坐春风之感。这部译著理所当然地被学界人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西方哲学译作之一”,被认为是“在严复的《天演论》中译本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译本”(《会通集》第80、400页)。《小逻辑》中译本的问世,可以说是贺麟成为“新中国黑格尔哲学研究一代宗师的一个永放光芒的标志”。

随着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的深入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小逻辑》的兴趣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不是仅仅停留在通过它来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上;而是要进一步通过它来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的黑格尔哲学本身,《小逻辑》被认为是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入门。贺麟翻译黑格尔的《小逻辑》是建国后第一部西方哲学的译著,也是贺麟翻译的黑格尔的第一部原著,奠定了贺麟黑格尔专家的基础。贺麟先生的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在整整半个世纪里,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好几代学人,它对中国人接受和懂得科学的辩证法,领会和把握西方哲学的核心和要义,从而使中国人的哲学思维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等等方面,起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当然,这种影响和作用归根到底来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本身,但是没有贺麟先生的传神似的体现了黑格尔原著的哲思意蕴和表达风格的中译本,它要起到这样的影响和作用也是难以想像的。

推荐访问: 黑格尔 思想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