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探究
摘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然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总是不断给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党的执政能力以新的时代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 执政能力建设; 历史; 探究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12-0037-04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执政期为考察点,以党的核心领导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为主线,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和党的核心领导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这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先进思想。对党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和思想的考察,能清楚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历史探索和理论贡献。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总结世界各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一直把属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问题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密切联系起来认识,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初步解决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样一些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
1. 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于林彪、“四人帮”多年来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的歪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由于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某些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继续推行“左”的方针和政策,这样,党在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核心的政治路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强调要坚持党的这一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全党工作向经济建设转移,并且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的核心。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的谈话中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979年打破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观点,以后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强调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纪,严肃党纪,反对个人崇拜,强调要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大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等。各种正确路线的确立和坚定不移的执行,规范了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执政能力建设向高层次发展。
2. 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线。邓小平早在1962年就说过,“这几年,我们搞了许多大运动,差不多是把大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的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是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实践证明,建立和巩固一整套科学、管用的制度,使民主集中制这个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能够切实地贯彻执行,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集体领导人把制度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大计。1980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向全党重申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大准则,并指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的重要法规,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要对照《准则》的规定,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和作风。”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指出:“建立老干部退休和退居二线的制度,妥善解决新老干部适当交替的问题,这是一场干部制度方面的深刻改革,是关系我们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能够顺利实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1988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通过制度建立加强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中国共产党人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不靠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3. 把改善党的领导和改革党的领导方式方法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环节。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邓小平对改善党的领导和改革党的领导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指出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改善党的组织状况,“需要通过讨论党章草案,对全党进行教育”。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思想外,还提出了在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提升党领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今后不要再搞政治运动,这实际上包含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因而具有了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想萌芽;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的新论断,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的战略策略原则,使我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如何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作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2000年2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既包括了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也包括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思想。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期间,我们以党的十五大为一个分界点,考察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
1.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五大以前,提出了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思想。
1989年江泽民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奋斗》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加强党的领导,“也要认真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决定》,又强调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问题,指出党的高级干部“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1996年3月,江泽民关于讲政治的讲话,事实上把提高执政能力问题作为讲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只有讲政治,才能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从而提高领导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2. 从十五大开始到十六大以前,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随后使用了“执政能力”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1998年2月,江泽民在十五届二中全会讲话中,又提出在经济工作中要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问题。1999年1月,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提出提高“执政能力是极重要的”。这是在党的文献中比较早地使用“执政能力”的概念。2000年2月,江泽民再次强调,我们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广大党员和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年的5月,江泽民在上海进一步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确为“两大历史课题”。2001年5月江泽民在安徽考察讲话进一步论述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问题,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不仅取决于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也取决于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说,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就要求“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努力掌握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这里已经蕴涵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的“五大能力”的三个能力的思想。
从以上可以看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促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1994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党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一些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另一个是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偏少,不利于顺利进行新老干部的交替与合作。”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江泽民指出,“建设好领导班子,关键是要选好‘班长’”,还“要在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类领导班子的不同情况,合理调整和改善结构。”
(2) 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是执政党最为根本的存在根基,执政基础牢固,党的执政能力才会有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提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坚持“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干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观点,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此同时,党也认识到“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使党的“两个先锋队”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好的体现出来。
(3) 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提升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第三代领导人清楚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江泽民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并在1994年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道出反腐败斗争的本质:“是要在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199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通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形成了自己的反腐倡廉的思想,主要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要持久作战,又要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大从源头上治理的力度,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
三
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五种能力”的要求,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们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使我们对执政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检验尺度的把握有了根本标准。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都反复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着眼于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
要使全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建设首先就要让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认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并用其指导各项工作,制定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此,我党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科学发展观,以宽广的眼光观察社会发展,正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善于理论思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胡锦涛总结道:“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人民的认同上,坚持“三为”民思想。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是为人民执政,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因此,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人民的认同上。胡锦涛同志从2002年12月26日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3年10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到2004年1月12日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先后数次提出“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民、务实、清廉”等“为民”的标准、要求和措施,形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爱民的“平民政治”思想,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是“三为”民的具体展开,权为民所用。“权”指权力,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自何处来,权为谁所用,用权干什么?这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时常思考的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情为民所系,就要心系人民。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利为民所谋。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必须先人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利为民所谋,就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好决策。“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
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胡锦涛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首先要明确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主要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党委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上,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指出,要“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如:“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这些思想突出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领导人对执政党按照什么方式执政,怎样处理党与国家政权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实施依法执政等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反映了我党执政能力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党的十七大以来,继往开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党的执政能力以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多灾难的邦土中,正好给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展示执政能力的舞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是因为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责任和义务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2][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5][6][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2.
[8][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16]胡锦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北京:人民日报,2004-3-11.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8]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北京:人民日报,2003-1-3.
[1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0]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4-07-01.
[2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李 萍
推荐访问: 探究 能力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党执政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