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五六单元教案

2021-10-10 00:07:23 | 浏览次数:

16 太阳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主题: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景坤 闫远波 李琳琳 李新艳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4.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太阳图片,播放有关太阳的儿歌(如《种太阳》等),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儿歌,你们是不是很快就想到了早上送我们上学,晚上接我们回家,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太阳公公呢!是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给我们送来了光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认识我们的这位好朋友吧! 2.出示课题,说说太阳的有关知识。

预设:学生对太阳再熟悉不过,都知道太阳是一个又大又圆的火球,但这只是学生对太阳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疑问谈一谈自己对太阳更深刻的认识,如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太阳到底有多热,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如果人类没有了太阳会怎么样,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

2.学生听音频朗读,边听边留心画出生字新词和有特点的句子,学习朗读的停顿和语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指导朗读。

过渡:同学们跟着音频朗读本文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太阳的知识。你们知道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吗?在朗读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指名说说本文的文体。

明确: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是说明文的一种。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朗读说明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文中出现的数字、列举的事例等,因为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着许多主要的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数字及不懂的地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则自己概括拟写。

明确: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有时也在文段的结尾。

(2)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了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有些段落讲的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据此来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两部分之间是如何衔接起来的。

预设:本文的思路清晰,主要讲述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关联紧密。正是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作者在第4自然段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衔接了起来。

明确:过渡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这句话中,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地引出另一部分的内容。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应有适当的停顿。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积累从文中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摄氏度 钢铁 估计 繁殖 粮食 蔬菜 煤炭 水蒸气 飘浮 地区 杀菌 治疗 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然后再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方面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过渡:在上节课中,我们划分了文章的层次,了解到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现在我们重点学习这一部分,看一看太阳有什么特点。大家先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一起学习学习。

(1)请学生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教师板书交流结果:特点——远、大、热。) (2)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结合有关语句体会文章是如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同桌之间讨论。

预设: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巡视课堂,随时发现、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解读关键语句。

A.远:引传说、列数字、作比较、假设、反问 明确:课文开头以“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引出了“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以“其实”一词为过渡,指出太阳离我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一亿五千万千米,然后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到太阳上去,步行需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需要飞二十几年,最后得出结论“箭哪能射得到呢”。从中我们感受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是太远了。

B.大: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明确:先说人们觉得太阳并不大,而实际上它大得很,与地球相比,“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接着解释太阳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那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C.热:打比方、列数字 明确:先用“大火球”这一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都反映了出来,接着讲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课文用“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来说明五千五百摄氏度的温度有多高。

总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恰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能更准确、清晰、生动地展示所描述的事物,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2.在理解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深入探讨“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这个问题。

过渡: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太阳和我们人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继续探讨。

(1)快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边读边想,从第4~7自然段中找出太阳和哪些事物有关系。(学生自主讨论。) (3)学生汇报。

示例:
生: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生活(吃、穿、用)有密切关系。

生:太阳和气象(云、雨、雪、风……)有密切关系。

生:太阳和疾病有关系。

(4)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感悟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

预设:文章最后一段话是对全文的概括,作者先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太阳对于万物的重要性,然后以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5)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预设: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太阳对世界的巨大作用。

明确:有了太阳,地球上就会有光明和温暖;
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教师小结:《太阳》一文,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远、大、发光、发热”的特点;
又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太阳和地球、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切自然条件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太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将无法生存。

课后反思:
17 松 鼠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主题: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景坤 闫远波 李琳琳 李新艳 目标制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一课有很大不同。文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松鼠的特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呼唤我们人类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3.学情分析 前面一课学生已经学到了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课仍把重心放在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4.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包括松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动物。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有的同学家中养了一些动物,从电视中、在动物园里……,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动物,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且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一下它的特征吗?(温顺的猫、活泼可爱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是的,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应该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某类动物的说明文,你该如何观察?又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松鼠》。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明确:以说明对象为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要介绍作者。

布封(1707—1788)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历时40年终于写成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2.教师出示松鼠特写图片及知识卡片,补充介绍松鼠的相关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 松鼠是脊椎动物,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它是小型兽类,体重300~40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5~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松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生活在山区、树林间,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松鼠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

3.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初步感受本文与《太阳》一文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异。

预设:教师出示卡片内容,指名朗读。可以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更多有关松鼠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给松鼠建立一个档案,以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2)分组交流,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在朗读中圈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若小组交流后仍不理解,可以在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说明文,文中既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名词,如“榛子、榉实、帽缨、四足兽、苔藓”等;
也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形容词,如“驯良、矫健、玲珑、机警、警觉、敏捷、坚实”等。在解决这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时,学生可以结合初读课文时获取的信息,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来读准字音、弄清词义,然后通过和同学交流来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些词语,最后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积累。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词带入课文中朗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松鼠的特点。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能表现出松鼠的特点的句子。

(2)学生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

预设:文章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松鼠的主要特征。

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交流感受。

问题:①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②松鼠在外形、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性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松鼠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预设: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感受,教师巡视课堂,适时解答疑问。

示例: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生:从形体方面表现它漂亮的特点。

生: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吗? 生: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
它们乐于晚上出来活动;
摘果实,喝露水。

生:课文还从松鼠过河、警觉、跑跳、叫声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了它乖巧的一面;
最后,从繁殖、换毛、喜欢洁净方面来说明松鼠其他的生活习性。

学生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这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①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
②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④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⑤从被惹恼时发出的不高兴的叫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第4自然段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观察来想象、体验。

3.教师引导学生以简洁的词语概括文章介绍的关于松鼠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 漂亮的外形 驯良的习性 乖巧的行为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积累文中描写松鼠的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文中优美的词语,学生理解词义并造句运用。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敏捷 机警 警觉 连蹦带跑 锐利 光光溜溜 预设:教师出示的词语大多与小动物有关,学生在运用词语造句的时候可以以小动物为对象。

2.教师口头提问,学生抢答,再次感知小松鼠的特点。

(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性格特点:
(3)松鼠的行为特点:
(4)松鼠的生活习性: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松鼠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课文,走近松鼠,具体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细读文本,了解松鼠。

(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由提问题,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探讨。

2.师生合作,答疑解难。

(1)从作者的感情出发说说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明确: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围绕“松鼠那么讨人喜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A.松鼠外形美丽,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哪儿最美? 预设: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抓住“清秀”“闪闪发光”“玲珑”“格外漂亮”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B.松鼠吃食时有趣,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平时吃什么?怎么吃? 预设:采用一人读一人表演的方式。一位学生读相关文字,另一位学生模仿松鼠吃食的动作,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C.松鼠的性格驯良,讨人喜欢。(第2自然段。) 思考:松鼠的性格驯良体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师生齐读第2自然段,小组交流: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性格特点的? 明确:(1)活动地点——“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2)活动时间——“在清朗的夏夜”“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D.松鼠行为乖巧,讨人喜欢。(第3、4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行为乖巧? 预设: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解读语句。

a.从有人接触大树时它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出示句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明确:“警觉”一词直接表明了松鼠的行为特点,后面又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让我们对松鼠的这一特点有了直观而鲜明的了解。教师可鼓励学生想象这一画面,切身去体会松鼠警觉的特点。

b.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出示词语:“轻快”“小跳着”“连蹦带跑” c.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出示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明确:松鼠叫声的特点——响亮、尖。松鼠也有丰富的感情——被惹恼时会发出很不高兴的叫声。

d.从搭窝的经过来展示它的聪明、勤快。

出示词语:“先”“再”“然后” 明确: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准确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上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来口述松鼠搭窝的过程。

出示词语:“舒适”“安全”“端端正正”“狭窄”“圆锥形”“遮蔽” 明确:这些词语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窝的形状及其防雨的特点,表现了窝的精巧,也突出了松鼠的聪明。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文字,边读边感受松鼠的聪明;
还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松鼠的窝。

3.再次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松鼠的语言风格。

(1)启发思考:学习了课文,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预设: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准确和生动是其突出特点,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具体可采用朗读和小组讨论的形式。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并做好批注。

A.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明确: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即使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生动地写出了松鼠惹人喜爱的特征。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
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B.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明确: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

C.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明确:这句话写松鼠搭窝的过程。“先……再……然后……”说明了松鼠搭窝有着一定的顺序。“搬”“放”“编扎”“挤紧”“踏平”说明松鼠搭窝认真,要求严格。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读了课文后,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仿佛就在眼前。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本文写法回顾。

预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作者之所以能把松鼠介绍得如此形象生动,是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松鼠的特点。

2.本文写法运用。

预设: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动物也各有其独特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小动物呢?就是要把所描绘的小动物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抓住其特点来描述。

具体指导:(1)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都有自己的外形特点,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大象的长鼻子、白兔的红眼睛等。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找出动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出来。(2)要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来写。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如猴子机灵好动、熊猫憨厚可爱、小猪贪吃贪睡等。习作时,我们应注意抓住这些特点来描写。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背诵。

2.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关注这种小动物。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后反思: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交流所了解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2.选择身边的事物,说明其特征。

3.了解散文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试着将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文。

重点难点:
1.试着用多种方法说明某一事物。

2.体会散文和说明文的不同之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教师导入交流内容。

导语:学习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我们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也有了一定的感受。而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些收获,得归功于这两篇课文都是一种共同的文体——说明文。现在让我们通过对这两篇课文的探讨、交流,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吧。

2.教师明示说明文的知识,学生齐读、记忆、交流。

预设:说明文是一种较常见的文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有必要对说明文的概念、类别及特点进行讲解。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问答的方式对说明文的知识进行总结。

交流示例:
师: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和《松鼠》,我们知道了一些有关太阳和松鼠的知识,这两篇文章就是说明文。哪位同学能总结自己的学习感受,说一说什么是说明文呢? 生: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我了解到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说明他学习时很用心。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说明文分为哪几类。

生: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师: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很不错,那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事物说明文吗? 生: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师:那同学们认为本单元的两篇说明文都是事物说明文吗? 生:是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说明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较广,它最大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

3.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里的一些句段,学生朗读体会,交流说明方法及其运用。

过渡:刚刚我们弄明白了说明文的概念和类别,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我们在说明某事物时,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需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我们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看一看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交流讨论。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阳距离地球远和表面温度高的特点。

①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②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表面温度高和松鼠乖巧的特点。

教师小结:
说明方法 作用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作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列数字 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打比方 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注意事项:(1)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所选用的数字一定要真实准确,有科学依据。(2)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要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较。

二、初试身手(一) 1.教师出示电视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要说明的事物。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知道它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到。我们也可以试着来写一写说明文。当然,练习片段式的事物介绍是最初的方式,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掌握。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小组探讨交流,然后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2.学生观察,分小组搜集资料,探讨交流。

预设:图片展示的是建筑物,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类似的图片时,重点在注意其直观呈现出来的外形特点,还可以思考其功能。只有做到认真观察、全面思考,才能将该建筑的特征说明得准确、生动。

明确:事物名称——电视塔;
规模——塔高约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功用——承担无线电视发射业务、旅游观光等。

3.出示教材中的文字,引导学生分析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明确:给出电视塔的高度368米,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将电视塔的高度和120层楼进行对比,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电视塔像待发射的火箭,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给出要介绍的事物,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文具盒 卢沟桥 黄鹤楼 5.同桌交流,并进行写话练习。

6.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示例:这个淡蓝色的文具盒是用铁皮做成的,有正反两层,长约23厘米,宽约8厘米,高约4厘米。它的身上印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图案,漂亮极了。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西南部,是一座有着久远历史的古桥。它横跨在永定河上,桥长266.5米,桥面宽9.3米,为花岗岩所砌成。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高5层,总高度为51.4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首先回顾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一些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尤其对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试写了片段式的事物介绍。在对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观察和探讨交流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地运用各种方法去搜集资料信息、整理交流,还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按一定顺序介绍了这一事物。相信同学们又收获了不少!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1.教师出示课件,显示“初试身手”第二题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弄清改写要求。

过渡:通过对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再加上上节课上的知识积累,我们对说明文(尤其是其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相较而言的一大不同之处,便是其语言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曾学过的课文《白鹭》吗?这是一篇短小精美,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如果我们将其改写成说明文,再比较一下,就能体会两种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对说明文这一文体有进一步的认识。

2.回顾课文《白鹭》,点评写法。

预设:引导学生从文体、写法、语言特点三个方面回顾课文《白鹭》,进一步体会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示例:
师:同学们对我们这一学期的第一篇课文《白鹭》是否印象深刻呢? 生:是的。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它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有什么特点呢? 生:在作者的笔下,白鹭色彩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它就是一首精巧的诗。

师: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如诗一样的美的? 生: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这些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将白鹭的优美形象展示了出来。

生: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衬托,凸显白鹭的一切都美得很适宜。

生:作者笔下的语言本身就很优美,大量运用形容词使得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幅画。

师:是的,正因为如此,这篇文章才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这也正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3.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片段改写。

(1)改写白鹭的外形。

预设:散文主要展现了白鹭的优美姿态,即其外形特点,那么白鹭的外形便是本次改写的重点。如何将白鹭的外形介绍清楚呢?教师可立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将生动的语言改写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①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能表现白鹭外形特点的句子。(应特别留意文中描写形状、颜色的词句。) ②将画出来的句子改换说法,去掉多余的修饰词语,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白鹭的图片重新组织语言,适当添加说明性的语言。

③学生展示改写的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评价的要点是语言简练、准确,能说明白鹭的外形特点。) ④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借鉴其他学生的思路,修改自己改写的片段。

(2)补充资料,完善内容。

预设:要想人们对白鹭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只说明白鹭的外形肯定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更多有关白鹭的知识,经整理后加入所写的片段中。(学生可从白鹭的分布、生活习性等方面搜集资料。) (3)整合资料,按一定的条理顺序连缀成文。

(4)教师展示优秀片段,学生对照原文阅读比较感悟。

改写示例:白鹭,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俄罗斯、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白鹭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白鹭的栖息地。白鹭外形精美,和白鹤、朱鹭和苍鹭比起来,它更显得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白鹭的整个身体呈流线型,身高60厘米左右。蓑毛雪白,长长的喙是铁色的,那细细长长的脚是青色的,各样搭配都恰到好处。

4.读一读自己改写的说明文和原文,比较一下两种文体有什么不同。

明确:表格呈现。

文体 目的 方式 语言特色 原文 诗情画意的散文 赞美事物,抒发情感 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排比、夸张等 精练、清新淡雅,抒情色彩浓 改写后 说明文 介绍事物,说明知识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等 准确、简洁、有条理 5.课堂总结。

小结:这节课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作文课。通过比较、改写,让同学们进一步对说明文这种文体进行感知和认识,为下一步的习作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节课的另一大收获是培养学生对材料筛选、整合、合理运用的能力。

18 慈母情深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主题:舐犊情深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景坤 闫远波 李琳琳 李新艳 目标制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我”家境的贫寒,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从而感悟母亲对“我”的深情。对于反映母爱亲情的这类文章,教学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以便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个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学情分析 本文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角钱”买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另外,对大多数独生子女而言,往往忽略对生活的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爱常感到是利理所当然,缺少感恩,因此,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一个重点。

4.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地经历。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画荻教子》,出示相关的图片,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对子女关爱的深情。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体验。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导入新课。

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我们年岁几何,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内心震撼,那是慈母的爱;
总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慈母的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慈母情深》,体会那令人敬重的母爱! 4.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教师板书课题后,可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谈一谈读了课题后的感受。

(1)理解“慈母”的含义,“慈母”表现在哪些方面? (2)“慈母情深”中的“情”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过渡:理解了“慈母情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作者讲述的故事,具体体会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意。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1)学生先自学生字、生词,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字形做标记。

(2)小组内交流读字音、写字形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出示词语卡,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失魂落魄 广播 辞退 低矮 压抑 颓败 忙碌 耽误 酷暑噪声 震耳欲聋 脊背 口罩 衣兜 龟裂 陷入 状态 权利 4.学生默读课文,交流预习收获。

预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什么事,谈一谈自己预习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语言是否有序,是否简洁,要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简洁有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共同探究文章的主题。

预设: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对本文讲述的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学生再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以填空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明确: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的劝阻,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预设: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确定文章是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要根据其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作的。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可以采用要素串联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楚,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这件事突出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 预设: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深究,只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朗读课文的初步感受来概括就可以了。

明确:母亲善良、无私、伟大。

(4)本文是怎样通过这件事来表现“慈母情深”的呢? 预设: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从家境贫困的孩子成长为著有多篇小说的著名作家的,作者的成功与母亲的支持、《青年近卫军》的鼓舞是分不开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买书这件事看起来确实很平凡,但是当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家境时,我们不难感受到母亲在做出给作者买“价格不菲”的书的决定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无数艰辛的。这本看起来很普通的书,在作者的心里却是分量沉重的,因为它是母亲对自己的爱好的支持,饱含着浓浓的深情。

2.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并归纳层意。

预设: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标段序时要仔细,凡是另起一行又空两格的,无论字数多少,就应是一段。给课文划分层次的方法不定,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但贫寒的家境使“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第二部分(第5~37自然段):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第三部分(第38自然段):写“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买书是件小事,那背后蕴藏的爱却足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下节课上,我们再去体会这位贫穷的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内容,感悟母爱。

导语:同学们,课文中的母亲是那么朴实平凡,但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却感受到了这位母亲是那么的可亲可敬。

(1)请你说一说这位母亲可亲可敬的原因。

明确:尽管家境贫苦,母亲却毫不吝啬地拿钱给“我”买书,实现“我”的心愿,因而母亲可亲又可敬。

(2)假如要你用一句话来赞颂这位可亲可敬的母亲,你会说什么呢? 预设:学生的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赞颂母亲的名言,如“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也可以是歌颂母亲的古诗词,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还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这位母亲的赞颂之情。只要表述通顺,饱含感情,言之有理即可。

2.指名说说课文是如何表现母亲崇高的形象的。

预设:通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文中大量篇幅都是在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所以学生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一点也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母亲的工作条件是不是非常艰苦?可母亲对“我”的关爱却是那样的慷慨无私、深情、特别,这些是不是已经深深打动了你们?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她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以至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许多年以后仍刻骨铭心地记得。这对母子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深情呢?下面我们将深入课文中去探究了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卡”,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

阅读提示卡 ①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②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③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2.师生带着问题合作学习,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问题一: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1)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与同桌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体会到“我”的家境贫寒。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家境贫寒? 预设: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明确:①从“书价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现在看来是相当便宜的一本书,但是对当时的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②“失魂落魄”一词表现了“我”很迫切想要这本书,但是由于家境贫寒,买书成了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我”的愿望迟迟不能实现。③“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这句话直接表现了“我”的家境贫寒。

(3)体会作者描写自己家境贫寒的用意。

明确:交代故事的背景,为下文凸显母亲勤劳的形象以及表现母亲对“我”的爱做铺垫。

问题二: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过渡:“我”太想拥有《青年近卫军》这本书了,于是“我”第一次来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感受到了母亲工作的环境,看到了母亲工作时的样子,“我”深受震动。“我”还有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吗?最终,“我”买书的愿望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5~37自然段,我们一起来学习。

(1)感悟母亲的工作环境。

预设:学生自主探究,找出体现母亲工作环境差的语句。

明确:①“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从“震耳欲聋”体会声音很大,环境很恶劣。) ②“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从“凑到、烤着”体会环境的恶劣。) (2)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及母亲对“我”的爱。

预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和动作的词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批注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圈画、批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①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解读,感受母亲的形象。

A.从“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可以体会出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

B.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揉得皱皱的”说明母亲把钱带在身上很长时间了,这些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靠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可以看出母亲的(艰辛)。

C.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四个“立刻”感受到母亲的(辛劳),为了生计而争分夺秒地工作。

D.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可以体会到这位母亲虽然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这鲜明的对比中饱含着(深沉的母爱)。

②学生抒发感受。

过渡:读完这些词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同学们,这位母亲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相机点评,在交流中激起学生感激母亲的情感。

③感悟作者的写法。

预设:教师通过分析文本不难总结出课文正是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深刻地表现出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明确: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主要是指对一个人衣着打扮和外在形象的描写。)动作描写(是指对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语言描写(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对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描写,它要求人物语言自然、真实、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神态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目光变化的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共同的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问题三: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预设:教师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自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阅读,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1)教师出示关键语句,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a.两个“第一次”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母亲的样子并没有改变,变化的是“我”的感受。两个“第一次”说明“我”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母亲是多么辛劳,从中“我”明白了更多的事理,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崇敬、热爱之情。

b.讨论: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体会到了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篇 过渡:赞美母爱、歌颂母爱的文章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冰心早年写给母亲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

1.出示诗歌《纸船——寄母亲》,师生共读。

预设:这是一首抒情小诗,语言优美,感情浓郁,很适合朗读。教师可以先领读,再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读熟之后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来示范朗读,既调动了学生读的热情,也使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卡。) ①这首诗是以一个什么人的口吻写成的?(童心未泯的孩子。) ②诗人是借什么来表达对母亲、对祖国深深的思念的?(借纸船。) ③诗中这种抒情的方法叫作什么方法?(借物抒情。) 2.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悟。

预设:教师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畅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推选出优秀发言者在全班交流评价。

3.课外拓展阅读。

预设:教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明白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母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它体现在生活里的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课文中,当“我”拿到母亲递过来的钱时,“我”的“鼻子一酸”。这个细节就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之情。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回想一下,可以写一写。

1.联系实际,抒发真情。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鼻子一酸”的经历,仔细品味当时的心理活动,思考自己当时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

3.练习“小练笔”。

预设:描写心理活动要真实,要细腻感人,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课后反思:
19 父爱之舟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主题:舐犊情深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景坤 闫远波 李琳琳 李新艳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作者采用倒叙手法,以梦境的形式来写回忆性的文章。正文内容以时间为顺序,以父亲供“我”、送“我”上学为主要内容,所选事例真实、典型,详略有致,能形象地表现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也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特别是父亲多次用船送“我”上学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品味。本文的作者是一名画家,写作自然与一般作者有所不同,如文中运用了以梦回忆往事、衬托等写法,这是课文的难点,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去品读,但不必多花时间去讲解。

3.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父母之爱已有感触,但学生还未能完全体会到场景描写对抒情的作用。

4.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歌曲《父亲》,出示有关父亲热爱子女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父爱这一人间至爱亲情。

导语:如果说母爱像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们的脸颊;
那么父爱就像火热的冬炉,温暖我们的周身。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田;
那么父爱就像巍巍高山,托起我们的志向。上一课,我们从作家梁晓声那里体会到了“慈母情深”,这一课我们将随画家吴冠中品味那深沉的父爱! 2.板书课题,初步理解其含义。

预设:由于是刚接触本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字面含义理解课题,不必深入挖掘其意义及作用。

示例:
师:同学们,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读了本课标题,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呢?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有关父爱的故事。

生:“父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从字面上很容易得到这些信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父爱之舟”为题呢?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吴冠中(1919—2010) 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把握字的笔画、笔顺、书写规则,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生写字。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5)理解重点词语。

[冤枉]无辜的人被诬指为有罪,无过错的人受到指责;
不值得;
吃亏。

[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
看不清、迷惘的状态。

[偏僻]指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

[启迪]开导;
启发。[恋恋不舍]舍不得离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课题我们了解到本文主要写的是父爱,从文章第1自然段我们又了解到作者是以梦境的形式来回忆与父亲有关的故事的。那么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与父亲有关的梦境呢?文中哪些句子提示了场景的变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边读边思考,将相关语句圈画出来。

2.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检测学习效果。

预设: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篇幅虽然较长,但语言直白易懂,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基本能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自读学习的过程中不必过多干涉,待学生交流后以问答的形式检测学习效果即可。

交流示例: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自读学习过程中表现很活跃,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作者从梦境中醒来,因此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师:是的。这样写,文章的结构显得很完整。我们很容易发现文章除了首尾,中间部分写的都是梦境。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标注的提示梦境场景变换的句子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这是第一个场景。

生:“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这是第二个场景。

生:“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这句话表明场景再次变换。

生:“读初小的时候……”这句话预示接下来写父亲送“我”上小学的场景。

生:“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这些语句表明,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回忆了父亲多次送自己上学的场景。

师:大家的回答精彩极了。大家今后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类似的文章。

3.归纳概括,明确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过渡:刚刚我们找到了文中提示场景变换的句子,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概括出最能体现出父爱的事情了。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1)父亲养蚕卖茧给“我”买枇杷。(2)父亲送“我”上学住便宜客栈,心疼“我”被虫咬要换房。(3)逛庙会,父亲给“我”买豆腐脑自己却不吃;
父亲给“我”做万花筒。(4)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5)父亲给“我”凑学费,送“我”上学,给“我”铺床。(6)父亲送“我”报考师范学校。(7)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4.梳理文章结构。

预设:文章除了首尾是写梦醒的,中间部分全是写梦境,这样文章的层次就一目了然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刚从梦中醒来。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写“我”回忆过往艰难求学的经历,表现了深深的父爱。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再次写“我”梦醒,照应开头。

5.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标题,思考其特点和作用。

预设: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标题“父爱之舟”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明确:①“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②“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③“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④“父爱之舟”蕴含的情感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方法总结:文章标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与含义,可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可以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全文,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的父爱既深沉又细微。在那样极端困苦的岁月里,父亲仍支持“我”去报考和求学,不怕辛苦,不畏艰难。那深沉的父爱令人敬佩,那细致入微的父爱又涓涓入心。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熟悉并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并体会到那既深沉又细微的父爱,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还讨论交流了课文题目的特点和作用。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蚕茧 报考 掀开 席子 庙会 纸屑 启迪 钉鞋 丝绸 陪嫁 毕业 兼做 2.回顾梦境,梳理主要场景。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的梦境中出现的几个重要场景,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看一看谁能既快又准确地回答出来。(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扬回答得既快又准确的同学。)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父亲的那条小船是那么简陋,行驶缓慢,可是它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盛满了父亲无尽的关爱。是父亲亲自摇着小船把“我”送到一个个人生港湾,“我”在船里安稳舒适,真是酣梦难醒呢!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踏入那艘“父爱之舟”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教师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分析文章开头的特点。

过渡:在初读课文时已经有很多同学注意到文章的开头很独特,那么这样开头好在哪里呢?有何表达效果?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交流示例:
生: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便于组织情节,抒发情感,表达主题。

生:运用倒叙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方法总结: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2.师生共读第2~9自然段,品味作者的梦境。

场景一:父亲添桑叶,买枇杷。

预设:教师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能体现父亲的特点的词句,初步体会父亲的特点及“我”的家庭特点。

交流:(1)从“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辛劳的人。(2)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疼爱。(3)从“总”这个字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之深。

教师小结:在这一段中,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起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开启了对深沉的父爱思念的闸门。同时,这一场景对“我”的家境做了暗示:这是一个勤劳但生活充满艰辛的家庭。

场景二:父亲送“我”上学,心疼“我”被虫咬,要换房间。

预设: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指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学生交流感悟父亲的爱子深情。

阅读要求:①圈画: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

②思考:一向生活节俭的父亲为什么动心要换价格更贵的房间? ③反思:父亲要换房间的想法被“我”拒绝了,假如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 ④品读:从父子俩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文中做出批注。

(1)学生默读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适时点拨。

预设:教师以填写表格的形式检查学生交流学习的效果。

①表现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②当“我”被臭虫咬得满身疙瘩时,一向节俭的父亲的做法是心疼“我”,愿意花更多的钱换较好的房间。父亲的做法体现了浓浓的爱子之情。

③当父亲提出要换较好的房间时,“我”的反应是不肯再加钱换房间,“我”的做法表明了“我”体谅父亲的不易。

场景三:父亲带“我”逛庙会,买豆腐脑,做万花筒。

(1)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教师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①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预设:这句话写出了“我”矛盾的心理活动。教师可结合前文的学习从两个方面分析“我”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第一,“我”的家境贫寒,父亲靠着辛勤劳动勉强支撑着这个家。第二,父亲的生活一向节俭,从来不愿意花一分冤枉钱。

明确:“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体贴父亲,所以即使很馋,也不愿意让父亲乱花钱。

②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预设:这里的细节描写和上文父亲心疼“我”而换较好的房间遥相呼应,将这位朴实的父亲的爱子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确:即使生活再苦,父亲也不愿苦着孩子,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小小愿望,这也体现了浓浓的父爱。

教师小结:文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之爱往往也体现在点点滴滴当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父母温情而细腻的爱。

(3)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上面的方法读一读有关父亲给“我”做万花筒的文字,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

场景四:父亲雨天背“我”上学。

预设:这个场景虽然简单,但是读来倍加让人感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分析文中描写父亲动作的句子,体会父亲送“我”上学的艰辛。

(1)学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

(2)学生自主交流这些动作描写的作用。

明确: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有“背着、扎紧、穿、撩起、扎”。作者运用动词刻画父亲负重跋涉、艰难前行的情态,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同时也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场景五:父亲为“我”凑学费,铺床铺。

过渡:父亲有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就是要“我”好好读书。“我”也很努力地学习。当“我”读完初小,顺利地考取了高小以后,“我”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这对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是父亲没有任何怨言,想尽办法供“我”读书,这深深地感动了“我”。同学们自读第6自然段,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声。

(1)师生总结前几个场景的学习方法。

明确:读文—圈画重点词句—交流感悟人物品质—体会情感。

(2)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引导释疑。

①为了凑够钱供“我”上学,父亲是怎么做的?(父亲为了给“我”凑齐学费,粜稻、卖猪,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我”身上。) ②“我”偷偷哭了的原因是什么?(“我”当寄宿生以后,上学需要的费用更高了,这使原本贫寒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我”因心酸而哭泣。) ③如何理解“我”这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以往大不一样?(这“哭”里面包含着复杂的滋味,既为家里的窘况而哭,也为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而哭,也为父母的艰辛而哭,也为自己第一次远离父母而哭。) (4)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本段。

场景六:父亲送“我”报考师范学校。

过渡: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我”顺利地从高小毕业,即将到遥远的地方报考师范学校了,父亲再次借了姑爹的小渔船送“我”。这一路上“我”的心情很沉重,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将学习下一个场景。

(1)教师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指导学生概括“我”的求学经历。

明确:“我”的求学过程历经了初小—鹅山高小—无锡师范。

(2)重点朗读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体会。

思考:“我”为什么未能领略途中的诗画意境? 明确:这是因为家里为了“我”上学几乎倾其所有,“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次去报考师范学校,如果考取就能实现父亲要“我”当一个教员的愿望,反之,则愧对了父亲的殷切希望以及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所以“我”没有心情去领略路途上的诗画意境。

(3)教师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体贴父母。

明确:孩子是父母殷切的希望,他们为了孩子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作为孩子,我们要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积极努力地学习,用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场景七: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过渡:每当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的时候,我们总能联想到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今天,相似的情景将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我”考取了无锡师范以后,父亲再次摇着小船送“我”去学校。在途中,“我”看到了父亲亲手为“我”缝补棉被,这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以至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

预设:这段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真情,特别是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自然流露出“我”的感动。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停顿和重音。

(2)学生自读课文,与教师的范读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把握作者的情感。

(3)教师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①回顾前文,说一说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明确:文中一共四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②作者为什么要一次次地写摇船、船上做饭? 明确:这只破旧的小渔船承载着一位朴实的父亲对孩子深切的期望和浓厚的爱,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了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者对这些场景一次次的描绘一步步地紧扣了文题,进而深化了中心。

③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好在哪里? 明确:①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真情。父亲“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表现出细腻、深沉的父爱,自然流露出“我”内心的感动。

②虚实结合。父亲的背影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一虚一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父爱的深刻印象。

③叙述与抒情相结合。抒情穿插在叙述中,强调了父爱的分量,突出了内心的感动。

3.品读结尾,感悟作用。

明确:作者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激之情和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使父爱伟大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教师小结:《父爱之舟》一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感激。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实则结构严谨。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了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上学、送“我”报考学校这一重点,中间穿插其他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又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再加上对人物的精彩描写,都烘托出父爱的珍贵难忘。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课文第9自然段写道:“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也是通过描写“背影”来赞美深深的父爱的。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其中的精彩片段。

1.教师出示《背影》精彩片段,示范朗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选自朱自清《背影》 2.学生阅读与交流。

(1)吴冠中和朱自清在文中都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父亲的背影。) (2)两位作者都描写了父亲的什么?(动作。) (3)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情感?(永难磨灭了!)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父爱是深沉的、伟大的,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作者笔下的父亲是这样的,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父亲疼爱子女的图片。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感受到父爱的小故事。

3.出示“小练笔”,学生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人的父爱小故事写下来。

提示:讲父爱故事,要真实感人,绘声绘色,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写“小练笔”,要注重细节,要有对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所选事件尽量要小。

4.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搜集积累颂扬父爱的名句或诗歌。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后反思:
20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主题:舐犊情深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景坤 闫远波 李琳琳 李新艳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对本课的教学,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在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扣住单元主题,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感受“父母之爱”。

3.学情分析 通过上两课的学习,学生对父母之爱已有感触,继续体会到场景描写对抒情的作用。

4.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5.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小诗,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新课。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导语:我们读了这首小诗,就会明白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确如此,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与他童年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不信,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一看。有一个叫巴迪的小朋友童年时就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正是在这两种不同评价的共同作用下,他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思考: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明确引号的用法以及课题中的一对反义词,指导学生读出其中包含的对比语气。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2.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2)学生将圈画的新词推荐给大家,给其他同学一些温馨的提示。

[腼腆]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如:第一次上台表演节目,她显得很腼腆。

[歧途]错误的道路。如:我们如果不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如:即使小强经常犯错,但刘老师对他的关心一如既往。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如:看着眼前的情景,诗人突然有了灵感。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如: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3.寻找“评价”:在文中圈画出与父母不同的评价相关的句子。

预设:紧扣课文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同桌间进行交流。依据相关语句,学生能大概了解两种不同评价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提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有明显的依据,如七八岁的时候、几年后、这些年来。

(2)师生共同探讨文章按时间顺序来记叙有什么好处。

明确: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层次。

预设:我们在弄清楚文章记叙的顺序以后,可以以时间节点为依据来划分文章层次。从“七八岁的时候”“几年后”“这些年来”这些语句可以明显地看出应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写“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却在父母那儿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15自然段):写“我”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

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我”成年后取得了成就,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是多么幸运。

3.教师指导学生读后思考并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写了“我”(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长,最后成为一名大作家。

4.根据划分的层次朗读课文,教师小结。

小结:我们在阅读本文时学习了一种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即先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然后弄清是分成几部分写的,每一部分写了什么,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同学们要善于把它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5.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我”童年的故事,理解两种评价对“我”的影响。

过渡: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一开始理解这两种评价吗?后来理解了吗?“我”是怎样逐渐理解的呢?让我们继续共同探究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自读课文:默读第1~14自然段,分别找出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评价。

②揣摩心理:找出描写巴迪心理变化的句子,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③启发思考: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④交流感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父母不同的评价标准,感悟父母的评价虽然截然不同,但是都出自对巴迪的爱。

(1)品读描写母亲的句段,思考母亲的话对巴迪有怎样的影响。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①学生读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多美”和“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的诗的赞美。

②教师示范朗读母亲的话,引导学生体会“?”和两个“!”的作用。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以及母亲的语言、表情、语气中读懂母亲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

③学生体验“我”听到母亲的表扬后的反应。

明确:听了母亲的表扬,“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腼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写诗,不知好与坏,有些不好意思;
“得意扬扬”是“我”听到母亲对自己的夸奖和肯定所表现出的骄傲。

(2)品读描写巴迪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巴迪迫不及待的心情。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①学生读句子,边读边体会“我”急切的心情。

②学生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预设:教师读描写时间的句子,学生读描写巴迪的表现和心情的句子。感受作者采用时间词递进的方式产生的表达效果。

(3)品读描写父亲的句段,思考父亲的话对巴迪有怎样的影响。

过渡: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此刻巴迪的心里紧张极了, 父亲会怎样评价巴迪的诗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父亲的态度和评价的句子。

①理解父亲对待巴迪的诗的态度。

“父亲开始读诗。”“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明确:父亲看见了巴迪的诗,并没有盲目地评价,而是仔细地读,体现了父亲对巴迪要求严格。他要认真读后再发表看法,这与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

②教师指导学生读父亲的评价。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预设: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出严厉的语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体会父亲的严厉以及父爱与母爱不同的表达方式。

③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巴迪听到父亲的评价后的反应。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明确:父亲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父亲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

交流示例:
师:对于来自母亲的赞扬和来自父亲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生:对母亲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父亲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4)思考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

①小组内交流讨论母亲和父亲的评价有什么不同。

明确:母亲是为了鼓励巴迪,看重的是巴迪写诗的行为,所以她给了巴迪热情的鼓励——精彩极了。父亲看重的是这首诗的质量,所以他给了巴迪严厉的警告——糟糕透了。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中蕴含的不同的爱。

思考: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都对儿子的成长有利,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一种爱就可以了?如果只有某一种爱,会不会出现不利的情况呢?那这两种爱的力量需要怎样理解呢? 预设:师生交流,感受父母的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6.阅读“后来的认识”,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成长的催化剂。

过渡: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巴迪当时所不明白的,因为当时他才七八岁。随着岁月流逝,成年以后的巴迪又是如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评价的呢? (1)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全班讨论,教师适时指导。

①在朗读中体会“我”的幸运体现在哪里,慈祥的母亲给了“我”什么,严厉的父亲给了“我”什么。

小组交流后明确:巴迪的幸运表现在他有个慈祥的母亲,还有个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使他在写作上有了力量和自信;
父亲严厉的批评是一种防止他误入歧途的平衡力量,是一种警告和激励。在父母双方的共同影响下,巴迪终于写出了很多好的作品,取得了成功。

②理解“我”成长后认识到父母的爱。

A.父亲的评价与童年时有什么变化?“我”又有什么变化? 明确:父亲虽然严格要求巴迪,但也给了他一些自信,从“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中可以体会出来。从“我”不再痛哭而是学着进行修改中,能看出未满十二岁的“我”已经变得谦虚了。

B.“我”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明确:因为“我”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它是“我”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我”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时常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所以“我”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

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预设: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当学生抓不住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或理解的角度不全面时,教师就需要用追问法将问题引向深处。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明确:“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
“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可联系句子来理解句意。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两种不同的爱对我们成长的作用。

预设:在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父母的爱时,要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有序地说一段话,适当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比如运用人物的语言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运用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感受等。

四、指导写法,学以致用 1.组织学生自由读描写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体会情感。

预设:请学生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父亲、母亲和“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并把理解或体会写出来。

2.小组讨论以写人为主的文章的阅读方法及写作方法。

明确:本文的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通过对不同时间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变化的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教师小结: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抓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写作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去反映人物的思想,表达人物的情感。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小练笔:爸爸(妈妈),我懂得了! 要求:回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当时不理解,后来懂得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之爱,它是本单元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情形,这不但为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实际发表看法开拓了思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待孩子的几个小片段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联系实际谈一谈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发表看法与简述处理方法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懂得与人交流要尊重、理解对方。

3.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锻炼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

4.引导学生明白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重点难点:
1.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积极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达时要观点明确、材料合理,要尊重对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具体事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回顾课文,切入话题 1.展示本单元一组课文,包括课题和每课的主要内容,利用课文切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读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吧。

2.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预设:学生以“父母的爱是 (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先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

明确: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片段、某一个细节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交流示例:
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深有感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父母对他的爱。所以,巴迪是幸运的。但是,如果这些爱是片面的,母亲的话会让巴迪沾沾自喜,骄傲自大,以致目中无人;
而父亲的话则会使巴迪对写作失去信心。我的父母,则和文中的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恰好相反。我的爸爸十分宠爱我,给我买好吃的东西,帮我买漂亮的衣服。当我考试考砸了,他总是细心地给我讲解,鼓励我;
在我闷闷不乐时,爸爸会悄悄地走到我的身边,给我讲一些幽默故事,给我安慰。而妈妈,则对我的学习要求严格,只要我犯了错误,总是逃不出妈妈的火眼金睛。妈妈严厉地批评教育我,像鸡蛋里挑骨头,一点小小的错误都不放过。但妈妈不顾白天的劳累,每天晚上督促我写作业。我像一株成长的小树苗,父亲鼓励的爱恰似阳光雨露,助我成长;
母亲的爱如同雷电利斧,催我奋进。

二、了解要点,发表见解 过渡: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1.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跟同桌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2.教师出示片段一,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刚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示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李刚的爸爸做得对吗? 生:李刚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当,考得不好就训斥李刚,会使李刚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很不错!其他同学能否发表下看法? 生:我认为李刚爸爸的爱是严厉的爱,他希望这样能让孩子记住考不好的后果,让他寻找方法考好。但是我觉得李刚的爸爸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像我爸爸一样,在我没考好的时候总是批评我,这样我就会灰心丧气。

师:很好,你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

3.教师出示片段二,学生各抒己见。

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示例:
师: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待王小雅的妈妈对她的爱? 生:王小雅的妈妈的关爱有点过度,她帮王小雅做了许多事,反而使王小雅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她应该有意识地锻炼王小雅独立生活的能力。

师:不错。你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出了解决方法。

生:我觉得王小雅的妈妈的爱是溺爱,她什么都不让王小雅做,只会害了王小雅,等王小雅长大后就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师:父母的溺爱的确会害了孩子,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被父母溺爱的呢?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4.教师出示片段三,引导同桌互动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过渡:刚才许多同学针对前两个片段发表了看法,都说得很好。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就要这样自信、大胆。同学们再来看片段三,看完后大家都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预设: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尊重他人,互相补充,发表见解。

明确:陈敏的爸爸和孩子处得很好,他引导陈敏培养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在有益的活动中使陈敏得到锻炼。这种父子关系应该被提倡。

4.教师小结。

小结:读了三个片段,我们采用不同的形式各抒己见,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很好。我们就是要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既能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也能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联系实际,深入感悟 过渡:“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天下的父母都一样。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父母对我们多种形式的关爱,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1.小组合作,讲述在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说说自己是怎样看待父母的爱的。

明确要求:条理清楚,叙述完整。

2.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

明确要求:观点明确;
尊重他人的观点;
听完他人的发言后要给予积极回应。

示例: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对自己的爱吧! 生:我有一个很通情达理的好妈妈,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妈妈而感到庆幸。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当我将试卷拿给妈妈看时,我的心里非常害怕,可是妈妈看了试卷不但没有骂我,还鼓励我:“不要灰心,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考好!”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心里亮堂堂的,浑身充满了斗志,之后考试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生:我多么希望也有这么一位好妈妈啊!每次我考试不理想时,我的妈妈总是埋怨我。

师:我相信只要你和妈妈好好沟通,对妈妈说出你的真实想法,你的妈妈也会变得通情达理的。

生:我的妈妈对我太好了,她和爸爸从来不让我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事,我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唯独要求我要好好学习。他们经常说只要我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家里的事什么也不用我管。我觉得这样不好。

师:是啊,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会有差别。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常与父母沟通、交流,互相理解,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3.教师总结交流过程。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能够完整、流畅地说出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结合他人的发言正确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过渡:这节课上,我们分享了许多故事,也收获了很多。特别是懂得了要把话说得清楚、完整,而倾听时要认真,必要的时候还要询问对方。那么父母这么爱我们,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引导学生诉说心语。(教师出示课后任务。) ①向父母讲述文中的故事,并与他们交流看法。

②将这节课上的收获写到日记中,给父母看一看。

③学会感恩,为父母做几件事。

④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的食物,做令他们高兴的事。

⑤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⑥通过不同的形式向爸爸、妈妈表示自己的感激。

2.学生交流。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五、课堂回顾,总结方法 1.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

(1)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积累方法。

(2)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说一说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有哪些不足。

2.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预设:教师主要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发言是否有条理、态度是否自然、对他人是否尊重、发表意见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

推荐访问: 五六 教案 单元 小学五年级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