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度xxx村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要求,按照县、镇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立足xxx村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村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我村2019年度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奖补基本情况 2019年xxx村产业以奖代补项目主要有:种植方面有:超级稻、花生、李子、桃子、大豆、玉米、红薯、油菜等,养殖方面有:黄牛、土鸡、鸭子、生猪、鱼、蜂蜜等,全村完成两批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共有97个项目,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62个,从事养殖业34个,目前,上级下达该项目给本村资金35.06万元。
二、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到10月底,我村已按照县、镇关于验收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项目的精神指示,完成全村贫困户79户申请,经帮扶人和村委的核实、乡验收工作小组入户验收拍照等相关工作,申报发放奖补资金35.06万元。第一批发放奖金资金322870元,第二批计划在12月发放奖补资金27805元。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组长由镇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包村组、村“两委”干部组成。同时又设立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指导员负责宣讲扶贫政策、帮助选择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引导加入合作社等指导工作。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全村发展产业当好参谋。三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2019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贫困户95户,发放培训资料300余份。同时,按《xxx2019年以奖代补政策及县“5+2”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课件》《xxx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xxx扶贫产业实用技术汇编》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四、存在问题 (一)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我村环境恶劣,农作物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对产业发展上的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二)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与传统农业相比,在贫困山区,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
(三)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我村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村里虽然举办了几期贫困户生产技能专项培训,但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凝聚扶贫共识,形成攻坚合力。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
三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发展方式,扩大产业覆盖面。一是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出租)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贫困户有的稳定增收渠道。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对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鼓励他们扎根群众,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当好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为村里多培养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
xxx村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1日
推荐访问: 扶贫 年度工作总结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