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宋明理学》教学体会】
我对“陆王心学”的再思考 ——人教版《宋明理学》教学体会 文综组 ** 摘要:心学,又称“良知之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生养性,返身而成。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的哲学家,都强调人的主观性,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南宋时,陆九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成为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方面的思想,以心即人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核心,并和他的学生形成一个学派,成为“南宋陆学”。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集心学之大成者,因而又称“陆王心学”。
关键词: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 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第三目陆王心学,首先阐释了南宋时陆九渊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然后介绍了王阳明发展“心学”的具体内容。但教材内容编写的较简单,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下面笔者就“陆王心学”再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陆九渊与“心学” 陆九渊是与朱熹同时代的人,他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 他倡言“心即理”,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提出“发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简易”“直捷”主张。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成为“心学”。和格物致知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和大多数中国思想家一样,陆九渊的心学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层面的。他认为人生天地间,与天地并为三级。他以如何“堂堂地做个人”为前提,提出了“本心说”,主张“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他认为发明本心是正心立志的根本途径。什么是“本心”?陆九渊提出“心”有三个概念:即心(人脑)、心之所为(心理)和本心(一种心理形式)。“本心”即“仁义之心”。仁义即人道。人与天、地并为三级,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宇宙万物本质性法则。仁义之心就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与天道、地道合一的社会伦理道德(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又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以陆九渊称之为人之“本心”。“本心”是与天道、地道合一的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人如果能保有本心,便能大做一个人。人如何才能保有本心?“发明本心”中的“发明”,即“发而明之”,意即“启发、开扩”。人的“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的本心,虽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贵学、尽心。若有放失,一定要反而求之。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本心。
二、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1.“心即理”。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判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
“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
“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巩固封建统治。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2.“致良知”。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在经典与良知的关系上,王阳明突出良知的重要性,认为经典为良知服务,看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把儒家经典的权威性附属于吾心,也就是从属于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王阳明从经学的角度批评并改造朱学,以更具主体思维能动性的良知范畴和“致良知”说扬弃并发展了传统的程朱道统论,使良知说成为左右当时思想界逾百年的学术思潮,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3.“知行合一”。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承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熹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
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是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总之,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极端。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阳明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虽然对朱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对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但毕竟前者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后者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二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本质区别。有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向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