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题的心得体会_2118 2020年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课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2021-10-12 11:19:49 | 浏览次数:

2118 2020年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课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要通过提升银行服务能力、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加强流动性救助、完善融资担保机构、完善监管与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也要看到,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鼓励金融机构在精准研判民营经济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探索长效机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提升银行服务能力 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流程和手段,提高贷款效率。通过“银行+工商”“银行+税务”“银行+海关”等形式,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信用放款力度。扩大抵质押品种范围,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开发投贷联动产品,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等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把区块链技术嵌入供应链管理,利用分布记账建立流程跟踪。完善“集中授信+商业信用”方式,建立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资金池。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实现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贷款周转“无缝衔接”。改进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管理,研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产品。

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负债来源渠道,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综合利用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再贴现、再贷款等,为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或提高担保品折扣率,为中小银行获取流动性支持提供更大便利。向风险管理能力强的中小银行放宽公开市场业务准入,助其获得低成本负债。加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贷款定价中的运用,改善中小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继续深入整治银行业不合规、不合理融资收费,依法惩处各种变相提高融资成本的行为。引导建立过桥贷款机制,解决企业在新贷款发放之前空窗期的流动资金需求问题。

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在提供中长期资金、分散风险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我省新增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233家,全省企业通过股权和债券实现直接融资1800.3亿元,但从我省民营经济总量和融资需求看,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要通过加强上市宣传与辅导以及财政资金奖补政策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实现股权、债权及证券化融资。加强石家庄股权交易所与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沪深主板市场的联系,为挂牌企业打通转板渠道。支持上市民营企业实施并购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科技型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私募债、项目收益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可转债等。支持暂遇困难的民营企业利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积极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协助企业与私募基金对接。

积极发挥保险作用 引导企业加强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运用,避免因为市场波动而陷入流动性困境。支持保险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保险+融资”综合金融服务,围绕贷款履约保障、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优化保险条款,扩大农业保险、人身意外险、企财险等传统保险产品覆盖范围,降低费率。

加强流动性救助 多方面筹资扩大纾困基金规模,对陷入暂时性流动性困境的企业及其控股股东采取投资入股、收购部分股权、收购债务等方式进行救助,纾解股票质押及流动性风险。整合省内各设区市纾困基金,成立省级纾困母基金,扩大撬动效应,分散风险。完善纾困基金运作机制与退出方式,坚持依法依规,市场化运作,让纾困基金发挥真正作用。

完善融资担保机构 积极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我省再担保公司的对接合作,确保国家基金政策尽早在河北落地。完善担保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资本金补充机制,鼓励支持融资担保机构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完善监管与考核激励机制 监管部门应采取有差别的金融监管与考核激励政策,引导银行信贷向实体经济流动。建立和完善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支持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盘活存量,腾出信贷空间。鼓励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支持风险评估与信贷决策,提高授信审批效率。同时,要增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可持续性,处理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推荐访问: 高质量 心得体会 民营经济 课题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