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

2021-10-16 14:29:54 | 浏览次数:

语 文 要 素 统编教材以单元组织,双线并行。双线并行就是说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既是相互融合的,同时彼此又具有各自独立清晰的线索。

陈老师在《用好统编教材需要树立六个意识》中说:“要大胆地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一课一得。这个一课一得说的主要就是语文要素。

下边从十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把握好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

一、要透过人文主题,关注语文要素。语文的德育目标或者说人文目标,是在对语言文字的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注意语文要素的序列性、连贯性、层次性和梯度。

教科书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的序列,并按照一定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中。所以,用好语文教材,就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教课时要“前瞻后顾、前后勾连、前后呼应”。

三、注意语文要素的“长线发展”和“短线发展”。有的训练点是跨年级长线发展的,比如复述,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五年级;
也有的训练点只在某个学期出现,比如一年级下册的四个语文要素,都属于短线发展:
①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

②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内容理解:找出课文的信息,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

④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四、树立“用教材”的意识。建议如下:
1.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2.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3.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各板块内容。4.人文内涵与语文要素有机结合。

5.重视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单元学过的方法。

使用教材应努力避免以下倾向:1.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2.机械地按照教材顺序实施教学。3.只重视语文要素,忽视其它目标。4.忽视课后练习,随意开发教学内容。5.不关注传统课文的新功能。

五、要重视课后练习题。语文要素是包含在课文后练习题中的,这些题目是根据理解与积累、行为与运用、拓展与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课后练习题,每一道题都要完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六、教给学生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知识。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此后该问题一直成为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方法,让他们会听、爱说、敢问、想写。语文课堂要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的干货,教师少讲少说,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比如,低年级语文的基本任务是:①识字、写字、字词。②读好课文,正确的读,读到通顺,而不是有感情地读。③了解少量重点词语的意思。④积累语言。⑤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
认识完整的句子;
认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四种基本的句式;
认识自然段;
认识近义词、反义词;
认识比喻句,等等。那么,这些就是我们一二年级“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干货,一定要牢牢抓住。

低年级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关键抓态度,激活学生运用的欲望,“会听、爱说、敢问、想写”。一年级教学,并不是只看一个“学会了”这个结果,小学阶段主要是教方法、教习惯,激发兴趣,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再如,要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提炼出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对关键性词句的理解;
精彩片段的赏析;
优美语言的诵读积累;
作品中生动形象的感受;
启迪思维内容的领悟;
作家与众不同的、有新鲜感的语言品味;
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等等。此次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尽可能保持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七、要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语文课程的定位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用意识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有以下6个方面:
①在生活中学语文。②随时学,随时用,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价值。③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情境。④给予学生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文知识。⑤在重视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⑥写话练习关注与生活的联系。

八、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就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融合,这就叫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最核心关键的部分是一个人语文能力,但是只有语文能力是不够的,是语文能力和其他要素的融合。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经由长期的语文训练、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而慢慢养成的。

九、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语文的训练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体现自得、自悟、自能的过程。

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作为老师“该扶就扶,该放就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这就是处理好“主体”与“主导”两者关系的十六字方针。

十、要透过人文主题,关注语文要素。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并不是说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并不是说我们的语文课要回到过去那种机械的、繁琐的语言训练的老路上去。要透过人文主题去关注语文要素,这一点永远都不能忘。

我们语文的训练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体现出训练的层次性、阶段性、连续性。训练的面要扩大(面向每一个孩子),训练的时间要缩短,训练的效果要提高。训练要区分开“重点训练”和“一般训练”。

总之,我们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是有激情的课,是有意思的课,是下课的铃声响了却忘记了下课舍不得下课的语文课。

课 外 阅 读 统编教材的课文由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课文减少了,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阅读量就增加到课外阅读上。这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课外阅读进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我们建议孩子至少从三四年级开始就要读整本书,可以精读,可以精读,可以跳读。

读整本书怎样去读呢?陈先云老师说:“我的建议就是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去,那里边的书都是健康的,孩子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吕老师也说,她小时候没人看,成天被扔到图书馆,她就天天在里边看书。好多字不认识,她是这么读书的,比如这句话就是:“啥啥一本国文啥啥是远远不啥的,啥啥在国文啥啥以外多看一啥书,啥啥啥好。”这其实就是一种连蒙带猜,连滚带爬的读书方法。

怎样引导儿童读整本书? 1.“连蒙带猜,连滚带爬”是一种方法,也是统编语文总编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的方法。

2.“长文短教,难文浅教。”(叶圣陶语),不要死死扣住教材不放,要为课外阅读腾出一点时间来。低年级可以以儿歌、童谣为主,二三年级可以读一些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最迟从四年级开始就要读整本书。

3.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对书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引导他们关注书籍的封面、作者、书名、目录、前言等等。树立一个读整本书的意识。

4.“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栏目,建议课内完成,以学生自读、伙伴间交流为主要形式,倡导非功利、无压力、较为自由的阅读形式。即,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以激发保护兴趣为第一要务。

5.甚至是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我们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做到阅读品类多样化,阅读行为常态化、阅读方法多元化。课外阅读不是说所有的书籍都要精读,可以是略读、跳读、猜读、浏览等;
重在兴趣、方法和习惯,最好能经常组织同伴间的分享和交流;
可以有一个阅读记录手册,让学生的阅读留下一点痕迹。

优秀传统文化 一、教科书要体现国家意志。它的选文涵盖了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这6个方面在不同的册次有不同的侧重。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体现。古诗文的比例占全套教材选文的30% 。选文视野覆盖《论语》《孟子》《庄子》《列子》《晏子春秋》《韩非子》《三国志》《吕氏春秋》《战国策》《山海经》《史记》《汉书》《世说新语》《晋书》《朱子家训》等,涉及了经、史、子、集各部。

三、具体到教科书中,有古诗、古代寓言故事、传说故事、历史名人故事、古代神话故事、趣联妙对等、以及其他版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

2.古代寓言。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文献中精心挑选了最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改写。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这些故事所传递的思想观点至今仍闪耀理性的光芒。

3.传说故事,如《寒号鸟》,选自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 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4.历史名人故事。如《鲁班造锯》《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入选1904年商务印书馆编写的第一套现代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

5.古代神话故事,如《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过程中,所形成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与象征。

大禹治水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源头:相信人,相信人的力量!这一点也是同西方神话,比如《诺亚方舟》的区别所在。2.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要顺应万物,不能逆势而为。3.公而忘私、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6.“语文学习园地”中的大量的趣联妙对、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古诗等内容,浓缩了爱国、明志、持节、自强等丰富的思想内涵。

7.古诗词中梅花、渔翁的精神符号,展现了顽强不屈、凌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精神人格的写照。

8.语文教科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这些世代流传的经典篇章,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极为深刻、极有特色、及其精美的聚光点,传递着永恒的价值意义和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蕴藏着一个民族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内核。

文 体 意 识 本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就是文体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不管是什么文体都按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小说也上成记叙文,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构的。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解读,表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语言特色等等。比如小说的教学我们要抓住哪几个方面呢?我们抓人物的形象、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只要把这三个要素抓住了,小说的目标就清晰了。所以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方法。

新教材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从我们这套教材的单元组织方式来看,很多单元就是以文学体裁来编排的,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现代诗歌,有文学巨匠,有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

有的现当代寓言故事与童话故事区分度不高,很多人把民间故事当成了神话故事。其实我们古代的神话故事是不多的,包括国外的,很多都是民间故事而已。

还有就是现代诗歌的教学,现代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在我们的教材里比较多见,但百分之九十的老师把现代诗歌教错了,把现代诗歌当成了散文来教。我们要提示学生对现代诗歌文学样式(现代诗歌的形式美)的审美。四年级下册单独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现代诗歌,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掌握朗读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

教学建议:识字写字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快,为尽早阅读创造条件;
写字教学要慢,要切实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尤其是方法和习惯的基础。

不要固守某种识字方法(比如拼音、),要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的影响。汉字的特点如下:
①汉语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一个音节一个声调,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容易构成合辙押韵的短语和句子。

②汉字具有独特的构字规律。(形声、指事、会意、象形) ③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字理,蕴含丰富的文化。

④汉字不仅有本义,在一定的语境下还有联想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⑤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书写有独特的笔顺规则。

⑥汉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

二、识字教学的形式:
1.分散识字、集中识字。

2.韵语识字。优点:发展语言、便于记忆、体现汉字独特的音韵美。

3.字理识字。要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关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注意激发识字的兴趣。

4.事物归类识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是一种初步的思维训练。

5.生活识字。

三、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利用拼音、利用汉字规律(即6个特点)、利用字典、结合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

要注意防止错别字。错别字属于正常情况,不要过度焦虑,采用科学办法予以处理。容易写错的字有: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形近字。预防写错的方法:加强辨析、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

四、正确理解识字和阅读的关系。

1.自下而上:阅读的顺序为:字→词→句→篇 2.自上而下:快速阅读(浏览)的模式,对文本内容的感知速度高于眼动,这样的模式就是自上而下。

3.交互模式。

五、找准教学的起点。奥苏泊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六、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 1.多用语境巩固识字,而不是单字复现。

2.提供语境,最基本的单位是词语。

3.组词的最低底线是学生能理解。

七、容易读错的字要注意提醒,切实做好写字指导。

1.是“书写指导”而不是“书法指导”。

2.鼓励连词写,关注运用。

3.要有反馈和纠错。

教学建议:阅读 一、课文 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的滚瓜烂熟。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好。(温儒敏) 革命题材类的课文。课文要读通、读顺。用好课后练习。不要过多地补充资料,不要挖太深,不要微言大义。不要离开语言文学本身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人文熏陶不能靠穿靴戴帽、贴标签,不能搞脸谱化理解。人文熏陶的理想境界如水中之盐,品之有味,寻之无迹。

朗读。

默读。默读的心理学意义体现为心智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⑤内部语言阶段。【苏】加里培林 词句练习贯穿始终。①重视词句理解。鼓励学生结合语境、生活经验以及词语的构词特点大胆猜测词语的意思。②凸显语用。词句的运用与课文的学习、与理解和积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③重视积累。

二、课文后练习题。历史的教训:重内容理解,轻语言表达。这是语言学习的异化现象。改革的思路:紧扣语用,向繁琐的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 改革的方向:
1.借鉴语言形式仿说仿写练习大幅提升。

2.引导学生构建文本对自身意义的练习增多。

3.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

三、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

四、关注阅读教学的内容价值和语言价值。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1.把握文本,即阅读教学的内容价值。①对于浅白的课文,让读一读就可以了,积累一定的语言,不需要太多的探究。②有一类课文,不仅读一读,还要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样的内容。③还有一类课文,除了内容了解之外,还需要体会情感、思想。

2.关注语言价值,一要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本规律,二要逐渐学会欣赏语言文字。

教学建议:口语交际 一、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在多变的情境中如何应对和调整。口语交际不是口语表达,口语交际重在交际,锻炼的是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在口语交际的要求上,一二年级的不同之处:
1.在话题的选择上,从较随性的生活化的交际内容转向内容较集中的主题性交际。

2.在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从“敢说”到“说清楚、听明白”的发展过程。

3.交际意识、交际习惯、交际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1.口语交际教学要植根于对教材的理解。要体现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过程,重视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

2.强调真实的交流、真实的表达、真实的评价。杜绝无效对话、虚假情境、假话、空话;
摒弃矫揉造作;
杜绝表演。

3.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并自觉实践学到的原则、方法和习惯,建立常规的交流机制。

教学建议:写话 一、二年级写(动笔)的形式:读句子、抄写句子、用词说句子、补充句子、扩展句子、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仿写练习。

二、写话的三种内容: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可以提出基本的要求。这叫有话可写。2.应用文练习,写话的动机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3.想象类写话,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表达的重要方式。

三、写话教学建议 1.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鼓励让他们写日记。(只有写,才会写。——巴金) 2.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写话,落实基本的写作要求。比如下图:
我的感受:
①“法国阿姨是女的” 这是儿童真实的表达,表现了小朋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那种探究、好奇的心理,他发现,“啊~原来法国阿姨也是女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要原汁原味保留,不要给人家删掉。更不要站在我们成人的立场批评说“这是废话”——就是委婉的批评也不行。

②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这样的表达真实反映了向日葵在儿童心里的样子——有的非常高,有的不太高。所以这个句子也很好。

③所以,批改儿童作文要站在儿童立场,运用儿童视角。该不该删,该不该变,要笔下留情,慎之又慎。即:对写话起步要求要低,保护孩子的童心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二下教材特点 1.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

课文:富有童趣的选文,激活儿童的经验、想象。练习: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习,练习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减少畏难情绪。

2.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自然渗透,涵养品格 在“日积月累”中,包含了古诗、俗语、文化常识(如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蒙学经典(如弟子规)、古名言警句等内容。

3.注重方法策略,鼓励发现探究。

4.紧密联系生活,重视迁移与运用。

5.统筹规划,引导大量阅读。注意阅读种类多样化,阅读行为常态化(养成习惯),注重分享交流。

6.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具体表现在:
①识字总量1600,注重识字方法与能力的培养。②重视写字基本功及良好的书写习惯。③重视词语积累。④词句练习、语言表达实践贯穿始终。⑤循序渐进提高阅读能力。⑥重视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⑦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