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和“十三五”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关于“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和 “十三五”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指标,是耀州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
一、“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成效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现状及主要特点 2006年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42%,四年累计投资额为53.3亿元,2010年预计完成42.5亿元,5年累计可达95.8亿元。三次产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8.9:56.3:34.8,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5.1%、45.2%和36.2%。
全区资产投资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投资质量和效益稳定提高,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高速增长、三产增速加快;
二是非公经济投资增长迅猛,四年平均增速30.4%;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竣工面积大幅上升;
四是工业投资成为拉动整体投资的增长主动力;
五是农村投资呈较快增长态势。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对项目和投资工作的领导。五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区级领导、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加强调度、形成互动,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实施,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抓项目、增投资、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2、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和投资工作责任。分解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励制度,坚持重大项目 “三位一体”包联责任制和督查考核制,强化对项目建设的全程服务和协调,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土地审批、资金争取、道路建设、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问题。
3、抓实项目前期,提高投资工作质量。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等历史机遇,积极组织开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项目的研究、筛选、论证、储备,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
4、调整投资结构,抓好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注重增加对产业发展的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产业化投入由“十五”末的2.3亿元增加到2009年末的16.2亿元。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四年共建设重点项目138个,累计完成投资37.7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区可实施重点项目建设172个,预计可完成投资71亿元以上。
5、积极协调,努力缓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更多金融信贷投入项目建设。灵活运用招商引资方式,激活民间资本,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项目建设。及时捕捉信息,抢抓机遇、积极上报,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6、规范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各项决定,严格执行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投资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项目审批程序得到简化。
(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 四年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率由23.2%提升到56.8%,2009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4%,拉动GDP增长11.6%个百分点,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动力。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至2009年,全区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8.7%,比规划目标高出5.7个百分点。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166万元,同比增长20.1%。
2、“果业富民”战略进一步深入。2006年以来,新栽以核桃、花椒为主的干杂果9.6万亩,总面积达到64万亩以上;
新栽以苹果为主的水果14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2009年末苹果核桃干杂果产量分别达到14万吨和8000吨,全区农民人居纯收入达到3976元,同比增长20.3%。
3、工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逐步形成了矿产、水泥建材、煤电、铝及铝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总产值达到92.5亿元,增长10.2%。
4、旅游业投入和收入进一步增加。以“照金—香山”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为重点,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和营销力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截止201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计划与10月1日正式运营,切实促进“文化兴耀”战略的深入实施。2010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累计达到58万人次,增长70.8%;
旅游综合收入实现9884万元,增长98.6%,再创历史新高。
5、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2006年以来,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8.5%,比“十五”末提高了23.5个百分点。生态移民搬迁722户3082人,新修县乡油路(水泥路)141.5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291.2公里,解决群众安全饮水4.6万余人,实现了户户通电、100%乡镇通油路、99%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
6、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加强,“两基”成果更加巩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基本完成,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42所。宣传文化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建或扩建区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12个乡镇卫生院、197个村级标准卫生室,为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建设乡镇文化站6个,村级文化室75个、农民健身场所44处,城乡文化生活日益活跃。创卫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成,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
(四)存在问题 在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项目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投资管理工作尚需加强;
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有效投资渠道探索;
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城镇载体功能不强,投资后劲不足等矛盾和问题仍需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中着力解决。
二、“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十三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重点分析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国民经济增长格局将发生变化。在投资结构方面,长期以来比重最高的工业投资份额将有所下降;
与农业、城市化进程、节能减排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有关的投资将会上升。
农业方面。水利投资应该继续有所增长,中小型水库的功能保持、除险加固将在“十三五”时期继续投资。
城镇化方面。重点转向中小城市、县城、小城镇;
转向城市功能性建设和促进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实现非农就业、定居等。
服务业方面。比重将会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行业有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咨询服务、水利及居民服务业。
工业投资。工业(包括采掘业)投资增长会减弱,工业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发生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更新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
(二)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资源城市转型、陕甘边革命老区振兴、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政策规划,继续深入实施“果业富民、工业强区、文化兴耀”三大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大区、工业强区、文化名区、中心城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能源、水利、交通、信息、节能减排等基础产业设施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水泥建材、资源利用等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继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
2、总体目标:2011-2015年,耀州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0%左右,“十三五”末达到105亿元以上。
3、工作重点:实施一个战略,狠抓两项工作,着力三个提高,围绕四个重点,突出五项建设,强化六个环节。即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狠抓前期工作和建设服务管理工作;
提高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提高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力;
围绕第二轮西部大开发、资源型城市转型、革命老区振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等重点规划,策划项目,争取投资;
投资侧重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转型、壮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财源培育、扩大社会保障、城乡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设施完善等发展环节。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统筹布局和利益分配机制 耀州区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布局原则上应按照新型建材项目向坡头工业园区集中;
高科技产业、金属加工、装备制造、陶瓷等项目向董河工业园区集中;
水泥建材项目向孙塬工业园区集中,农产品加工项目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及板块布局,向原料产地集中,如在小丘、石柱、关庄等前塬乡镇发展水果加工企业,在柳林、庙湾、瑶曲等后塬山区发展干杂果加工企业;
旅游开发项目向“一圣四杰故里”、照金香山景区等区域集中;
现代物流项目向城区周边集中。
在招商引资企业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因为招商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享受、征用土地、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承载空间占用等方面均要在建设地点进行,所以耀州区域内招商引资企业利益分配重点应把握属地原则。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应按属地原则报我区统计局,计入全区投资总量。二是企业产值应按属地原则计入我区GDP测算。三是企业税收应按属地原则由耀州区财税部门征收,依据国家现行财税体制,各级按比例分享。四是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更加注重对当地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技推广、农产品转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 固定资产投资 发展思路 调研报告 二五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