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特复习思考题
中特复习思考题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导论)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其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想都尝试过但都未能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了。
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请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原因在哪里?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导论) 一: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进而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它回答了人类和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3、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人类的精英。4、尊重和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人类的精英,这些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者具体观点有理有据的批判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要把马克思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第一,要学习理论。第二,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问题。(导论) 四个基本问题,即: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五个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内涵。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第五,坚持现阶段基本目标。
只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5、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6、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 一,在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和改革开放中增强道路自信。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大法宝,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增强道路自信。。二,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增强道路自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长足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进入矛盾凸显期,攻坚期,只有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7、请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酝酿准备 1、邓小平在1975年全面整顿时期的理论探索: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思想;
2、从1977年第三次复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理论探索:关于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党的十三大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第一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九个方面;
党的十五大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最新成果 1.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科学发展观: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体系。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8、请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论体系) 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9、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体目标,做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归纳,请问有哪些显著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
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
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问具体内容是那些?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总体目标的理解。(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和特色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实践下逐渐完善形成的,它紧紧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的发展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需要加强对相关历史的研究,更好地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历史经验。要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学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 1.中国制度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
2.坚定制度自信与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是有机统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中国制度的优势已被实践和时间所证明。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4.中国制度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制度。中国制度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反对照抄照搬,既吸收别人好的东西又保持自己好的东西,从而在文化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
1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擎起改革这一最鲜明的旗帜,为中华文化前行指明方向。
13、 试析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先进文化之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强基固本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15、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