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论述2020解题技巧】
历史材料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一、论述题的观点 1.观点的含义(什么是观点):(1)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什么事情、什么影响?)即主语+看法(不能是疑问、反问句) 2.观点的表达:观点要用陈述句,简明扼要的完整的一句话,提炼观点不宜停留在具体的“史”(史实)上,要上升到“论”(结论或理论)的高度;
观点应具有一般性(点到面,个体到一般性)。
3.观点来源:观点来自于材料(但注意不能照搬原文),是材料表达的主题、中心意思(观点) 4.观点提炼技巧:
(1)读材料技巧:找关键词 概括中心 判断知识点 如:找时间词和空间词,找人物、事件,找文献落款来源,找文段的段头段尾,主题往往就暗藏在里面。
判定事件、主题 (2)借用教材知中关于该事件的、性质、影响、意义、启示、评价等都可作为观点。
(3)专题归类,例如: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
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财产;
XX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等等。
二、论述题的论述 (1)论述部分要紧扣观点,史论结合,即用材料反映的史实,再补充同一类型或同一时期的史实论证;
(注意孤证不力,应尽可能地用2个相关例子加以证明) (2)基于材料反映的史实,可参考背景+措施或事例(史实)+结果(影响)的三层要求进行简要论述;
(为什么 + 怎么办 + 结果?) (3)论述时应表述成文,不宜再序号化,不需要与现实联系,不是谈感悟和启示,不是比拼文采;
(4)观点和论述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5)要有结语:综上所述,说明、、、或以上论述,说明…… 注意:敢写就得分,照抄偶尔也有分,放空就是零分) 三、材料阅读题解题技巧 1.基本步骤:读——找——答;
有几问答几问,问什么答什么。
2.不同的限定词决定了题目的不同要求。认真阅读限定词:
(1)依据材料——紧扣材料;
答案从材料中找 (2)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依靠材料的提示,联系(迁移)到所学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答题(用材料做引子用教材中的语言作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归纳——要求要提炼和归纳。从主题(主线)入手,找共性 3.几个其他问题: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表述上要包含:时间、空间、人物(历史事件)、情况。
(2)共同原因、作用、影响——肯定不能只属于某一事件,将它们的原因、作用、影响罗列出来,找出它们的共性,剔除它们个体的限定。
(3)归纳促进崛起、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的因素——事件+影响+属于什么范畴------由此推导出结论。
(4)句式肯定、简洁、明了、正确的价值观。
(5)看懂提示语:概括、总结、归纳、说明、谈谈认识、谈谈启示。概括、总结、归纳一定是找共性、找共同点,把各类事件的相关内容(影响、原因、作用)找出,提炼其共同的点,如果答案只是讲了某一个事件的内容肯定是错的。说明:答两个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或某一事件对另一个事件的影响。即推动、促进、保障或者阻碍等等。谈谈认识、谈谈启示:对事件的理解、分析,结合现实。
四、对43个考点的核心价值观归类整理:
中国史 核心价值观 观点示例 1.思想:儒、道、墨、法 2.建筑:都江堰、大运河、明长城、北京故宫 3、科技:四大发明 4、医学、汉字、书法、宗教 智慧、结晶和创造力、文化创新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3、优秀传统文化泽被后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富。
4、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5、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等。
1、丝绸之路;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2、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世界联成一体 1、XX事件促进了中外/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开放包容促进文明兴盛,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3、对外开放/交流互动/互学互鉴是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等。
五四爱国运动、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 道路创新、 理论创新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3、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前提/团结力量大。
4、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重要)原因。
5、革命/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也可从创新的角度提炼)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特区 制度创新、经济[来源:学&科&网Z&X&X&K] 体制改革、政治制度变革 1、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改革是强国之路。3、制定调整政策方针要从国情出发/实际出发。
4、要适时调整政策方针,不断改革创新。
5、要善于学习他民族优秀文化,取长补短等。
辛亥革命[来源:学科网ZXXK] 制度创新 世界市场扩大和世界联为一体 从具体某一场革命/战争的作用、影响、性质、评价去提炼观点。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三个不平等条约 1.近代中国反侵略、民族独立和解放、救亡图存 2.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落后就要挨打。
3、(外来侵略事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加快)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抗只能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双赢 科技发明创造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动力。
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科技改变世界面貌。6、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
戊戌变法、改革开放 思想创新、文化创新 1、 思想解放/进步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2、XX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评价秦始皇、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 杰出人物对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评价的方法) 个体:1、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
2、 XX人为XX事业/国家/民族的XX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3、XX人是XXX。
群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民主法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根本保障。
论述题练习:
u 1、 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整个欧洲,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到了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仅200千克左右,而美国的人均粮食已经接近1000千克。中国的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的陆路还在用牛马拉车运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人为地隔绝于世并且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最后注定要被打垮的。
1.出现上述材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闭关锁国 观点:闭关自守会导致文明衰落 论述(简略):封闭自守不利于接受外来先进文明和发展对外贸易,会导致文明衰落。清朝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接受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逐渐落后于西方。反之对外开放有利于文明繁荣。例如隋唐时期的中国,因为对外开放,最终领先于世界。(结论:)综上所述,封闭会导致文明衰落,开放会促进文明繁荣。今天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应坚持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努力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u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以后,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习俗也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心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以后,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1.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是从那一个事件开始?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 观点: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论述:政治变革后,新政府采取新的措施以及新思想的传入都会推动社会的习俗的变革。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的变革,婚俗程序逐渐简化,婚姻观念也更加自由化;
丧礼也逐渐简化,绿色环保的火葬逐渐取代了土葬;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都说明了社会习俗的进步。(结论:)综上所述,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u 3、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
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无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变革是什么?(2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因素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2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评分标准 观点1:多元文化有利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观点2:
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答案示例]观点: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论述:清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导致中国落后受挨打。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中国兴起一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虽然这场改革没有改变中国命运,但是极大地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一向具有开放学习传统的日本在近代史上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积极反应和调整——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强国之路。所以,开放和学习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4分) u 材料 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上承“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接严复、梁启超等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下继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这场运动)空前猛烈地扫荡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不可少的文化铺垫工作。从此,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柳暗花明,被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代替。——《前沿》1998年第8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论述1: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不仅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基础,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文革”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扫清了思想障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观点2: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论述: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不仅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基础,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教会,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
u 5、材料论述题。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初期就开始仿造(西方)轮船,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成本。造船技术大权旁落洋人之手,成绩不佳。1885年后停止造船,成为单纯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军火产品有:各种炮585尊,各种枪支51285支,各种火药4081469磅,各种水雷563具,各种炮弹1201900颗,等等。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江南制造总局于1868年设翻译官,次年又设方言馆,招请“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外籍译员与徐寿、华蘅芳等中国科技人员一起翻译书籍和培训外语人才,至90年代末共翻译西方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120多种,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1)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哪次近代化探索运动期间?(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2分) (2)观点一: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论述: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江南制造总局设译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洋务运动期间还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技术力量。综上所述,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条件。(6分) 观点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却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之梦破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一批近代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还创办新式学堂,设立翻译官等,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大批的翻译、外交、科技人才,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也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6分) u 9、材料论述(8分) 1894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1928年又制造济南惨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制造的屠杀惨案更是无数。如南京大屠杀、朔县屠城、成安二屠、血洗临沂、蹂躏盐城、滕县二屠、桂林屠杀、揭阳烧杀等等。日军在华北制造千里“无人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南京大屠杀一例,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在侵入南京后的六周内,被零散屠杀的超过15万人,被集体屠杀的更是多达19万人以上。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都写道:“他们(指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奸杀……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13日文章《南京大屠杀备忘》 (1)请写出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九一八事变(2分) (2)答案示例一:
观点: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 理由: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达半个世纪之久,前有甲午中日战争,后有1931-1945年的侵华战争。日本为了使中国人民屈服于他们的淫威之下,甚至吞并中国,不惜惨忍屠杀中国人民,仅南京大屠杀就屠杀超过30万中国人民,其它屠城惨案不计其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 答案示例二:
观点:落后就容易被挨打。(2分) 理由: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同时期虽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日本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必然导致其不断的对华侵略。近代的中国除了受到日本的侵略外,还受到了西方先进国家如英、法、美、德等国的侵略,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说明:其它观点和论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u 材料: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1)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1)“中共一大”的召开(2分) (2)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分) 论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建党九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等各项伟大事业,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分) u 观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论述: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北京学生率先举行了示威游行,他们在活动中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最终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结论:综上所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和对内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u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子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
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
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
滤过了24条河流;
穿越了11个省;
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
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镇包国;
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一一中共党史研究室 (1)红军长征从开始到宜告胜利历时多长?(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红军长征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壮举。(2分) 论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军将士爬雪山、穿草地,还要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战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结论:综上所述,长征是红军将士克服了千难万险的伟大壮举。
u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豪力。目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子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七七事变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历史解释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内在逻辑清晰 观点: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论述:面对日军的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积极参战,支援前线,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度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结论: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具有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团结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u 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论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分裂,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形成十年内战局面。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分裂,三年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结论:综上所述,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分裂就会于国于民不利,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u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以后,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习俗也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心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以后,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人民版 高中历史 必修二 1.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是从那一个事件开始?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 观点: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论述:政治变革后,新政府采取新的措施以及新思想的传入都会推动社会的习俗的变革。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的变革,婚俗程序逐渐简化,婚姻观念也更加自由化;
丧礼也逐渐简化,绿色环保的火葬逐渐取代了土葬;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都说明了社会习俗的进步。
结论: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习俗的进步 辨析题训练 1.“这场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也迫使国人开始探索强国御侮之道。”小辉同学认为,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以上小辉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正确。理由:甲午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并非“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人开始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2.八年级(1)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你认为李明的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来源:学科网] (1)自强、求富 (2)观点:不正确;
理由: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工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但是在洋务运动过程中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在一次有关鸦片战争的讨论中,小明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的禁烟行为。它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以上内容正确吗,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导火索)是因为中国政府的禁烟行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
而中国政府的禁烟行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
4.小明在其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文章上写道:“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以上内容是否正确,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因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武昌起义是1911年革命党人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5.某班的板报上这样写着“1936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坚苦卓绝的对日作战。” 以上内容是否正确,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全国性抗战爆发是在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发生后;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推荐访问: 解题 论述 技巧 历史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