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方案_文化事业有哪些

2021-10-19 14:44:26 | 浏览次数:

xx市xx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及xx区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我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繁荣xx文化事业,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xx文化软实力,以创建xx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积极配合市开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及xx区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创建第三批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文体会展产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对外文化交流、繁荣xx文艺、培育文化人才为主线,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增加群众文化获得感,为xx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9年底,通过落实“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总体部署,实施“七大工程”,规划建设xx区文化中心,补齐公共文化事业短板,基本建成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立起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在全省具有一流水平、具有鲜明xx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xx文化形象进一步树立,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共文化建设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

三、重点任务 (一)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幸福xx中的带动作用,加大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规划建设xx区文化中心。加快规划建设xx区文化中心,要高标准规划建设,要与我区作为xx中心城区发展定位相匹配,在省内具有先进水平、代表城市形象的公共文化场馆,建成xx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四馆合一”。

2.推动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在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契机,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重在完善和补缺,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以镇(街)为单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人民生产生活需求,配合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快推进镇(街)文化站馆舍建设,打造成基层核心文化载体。

3.进一步完善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以全区范围内各村均建有至少一个文化祠堂、各社区“出门300米建文化活动场地,500米见文化公园”为目标,利用住宅小区配套设施、闲置校舍办公场地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市民活动阵地建设,活化文物建筑、祠堂、旧民居开放作为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加大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力度。

4.维修保护一批重点文物。实施xx市甘化厂工业遗产、棠下罗氏大宗祠、陈白沙墓等一批维修保护工程,同时切实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将文物点纳入到文旅产业规划发展中去,发挥文物应有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5.建设标志性城市雕塑。结合2019年美国太平洋铁路通车15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铁路华工树立丰碑,积极配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建设铁路华工城市雕塑,表达中国政府和家乡人民对150年前铁路华工的致敬,丰富我区xx文化内涵。

(二)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 1.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免费开放,加快推动民营美术馆、博物馆、民俗文化传承馆等场所免费开放,实施公共文化场馆(站)公益培训、“邑起阅读大联盟”、“国学堂”等品牌文化服务项目,有效保障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按照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增加文化供给,到2019年底,全区人均公共藏书达到1.2册以上,区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室)藏书年新增不少于人均0.03册,每月为每个行政村(社区)提供1次以上电影播映服务。

2.基本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和基本完成全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立以区级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

3.开展“十分钟文化圈”创建活动。利用农村和社区文化公园、文体广场、演出舞台等文化载体,组织开展粤剧下乡、高雅艺术进村居、非遗进校园、xx武术进校园、“快乐文艺小分队”广场文化惠民演出、“快乐曲艺开心唱”广场私伙局演出等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深入融入群众,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全年开展各类“送戏下乡”文化演出活动50场以上。

4.开展“百姓文化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深入打造“百姓文化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年在各村、居,各文体广场、小公园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
策划举办好“xx杯全国舞蹈展演”、“祠堂文化节”、“杜阮凉瓜文化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并积极配合市举办好“中国xx都(xx)华人嘉年华”、“新春音乐会”、“激情广场大家唱”、“全民读书活动”、“周末大舞台”、“xx书香节”、粤剧曲艺周、私伙局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配合市举办首届xx少儿艺术花会,高质量高水平承办好xx省少儿艺术花会。

5.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采取政府招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高雅艺术演出、大型文化活动、公益性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社会采购力度,借助社会力量办文化;
积极发动我区民营文化场馆争取市民办文化场馆扶持资金,支持民办文化场馆利用自有资源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

(三)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 1.积极配合市创建国家级“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配合市2020年创建国家级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大非遗宣传力度,完善区非遗中心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馆分馆和各类非遗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建设,配合市完成省级非遗项目微视频制作,利用新媒体自媒体扩大我区项目社会影响力。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实现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全部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群体。推动文旅结合,将荷塘纱龙、罗氏柑普茶、东艺宫灯、卢艺鹿角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发展。推动荷塘纱龙和东艺宫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打造非遗知名品牌。

2.加强xx特色文物保护。以xx历史街区、xx墟街等华xx文物为重点,加强华xx文物的保护与维修,提升我区华xx文物的整体影响力和展示水平。加强对xx、xx等名人故居、纪念馆的修葺维护和利用,充实文化内涵和展示内容,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做好全区革命文物保护,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红色革命军事文化遗产维修保护行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工程 1.做好“互联网+”“文化+”文章。立足我区现有的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着重在印刷出版、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发展较好的领域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高新科技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引导文化产业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如推进“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农业”等。

2.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引导和支持文创企业开发,推动辖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积极争取省、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深入挖掘陈白沙、陈垣、xx等名人资源,设计生产特色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3. 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指导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好xx区创新创意产业园、东仓里文化创意产业园、珠西智谷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新创意平台建设,引入各类文化创意企业进驻,推动文创产业加快发展。组织文化企业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全面推介我区文化发展成果和城市形象。

(五)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1.创作本土文艺经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弘扬“进取、勤劳、开放、包容”的xx文化精神,注重xx文化精神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以华xx文化为主题,突出xx地域特色、体现xx文化精神,积极培育陈白沙、陈垣、xx等名人题材,良溪古村落、潮连祠堂群等人文自然题材文艺作品。以舞蹈创排基地为载体,创编、排演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舞蹈精品力作。完成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策划反映时代特色的诗词大赛。努力打造舞剧《xx》,以良溪古村建基888周年为契机,打造反映乔迁文化、寻根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积极组织有代表性的文艺精品争取两年一届的省“五个一”工程和三年一届的省艺术节。

2.提升群众文化创作水平。借助我区承办 “xx杯”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契机,切实提升我区群众文艺创演水平;
加强对少儿文艺作品创作投排,选拨优秀作品参加省少儿花会,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开展文艺作者采风活动,做好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工作。

(六)xx文化走出去工程 1.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充分利用江港澳历史文化文物资源,发挥海外、港澳的亲缘资源和“xx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粤剧、曲艺、传统武术等交流展演活动,以及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

2.实施“xx文化寻根”工程。举办白沙文化节、良溪建基888周年纪念活动、杜阮凉瓜文化节、祠堂文化节,配合市做好《少年中国说》粤港澳台暨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xx武术文化节等活动,持续开展江港澳中小学生夏令营,弘扬xx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华xx华人及三地民众的血脉亲情。

(七)文化人才培育工程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系统人才数据库,收集掌握文化各专业类别人才、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中的实用人才等基本情况。组织辖区文化艺术家参加市文化名家、名家工作室评选工作。组织全区性文化干部培训,提高文化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大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培训,配备专门的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人员。

2.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要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思路,进一步加大我区艺术顾问和艺术导师建设,充实我区艺术顾问和艺术导师队伍,加强与艺术顾问和艺术导师的合作,争取在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和文艺精品创作有更多突破。

3.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完善我区文化人才库建设,加强与人才库的文艺专家沟通联系,发动文化人才库中的文艺人才加入志愿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各级文化场馆根据业务特点,创设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提升文化志愿服务质量。   四、重点项目 (一)xx区文化中心建设 加快推进xx区文化中心建设,要在场馆功能布局、外观设计、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建区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四馆合一”,全面提升我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二)“xx杯”全国舞蹈展演 联合中国舞蹈家协会、xx省舞蹈家协会、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xx杯”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活动,组织全国各地舞蹈队伍到我区进行舞蹈展演活动,努力打造“xx舞蹈传承基地”、“中国舞蹈之城”品牌,提升xxxx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醉美xx”xx区镇街形象展示活动 配合乡村振兴计划,与xx电视台合作制作“醉美xx”乡村振兴及文旅推介栏目,以镇街为主体,深入挖掘各镇街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风俗民情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借助VR、4D等信息技术,采用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纪录片、特色产品展、制作发行书籍等多种形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融媒体宣传等途径,包装xx镇街形象并推向全省,并借力华人华xx团体向粤港澳大湾区宣传推介。

(四)“村居欢乐送”活动 推动高雅艺术进村(居),在基层群众中间举办村居欢乐送活动,开展弹唱跳艺术师资培训班,培养一支扎根基层的高雅艺术师资队伍;
在全区村居选取示范点开展高雅艺术培训班活动,培养村居高雅艺术队伍,并适时举办各类型的汇报演出,由培训后的基层群众队伍参加演出;
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区村居开展高雅艺术活动,努力打造“xx村居欢乐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五)创作地方经典剧目 为深入挖掘xx文化内涵,贯彻xx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精神,进一步推动xx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以“中国舞蹈之母”xx传奇一生为背景,创作音乐剧《xx》。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镇(街)、各单位要把“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作为我区配合市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文明城市、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制定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安排。

(二)加大投入保障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抓好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补短板工作,将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列入区政府的专项督办、考核任务,力争2019年我区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250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动和引导海外华xx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赠公共文化建设事业。

(三)开展督促检查 把“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重点工作任务纳入我区“十件民生实事”考核指标,各镇(街)、各单位自2019年三月份起,每月向区文广旅体局报送进度进展情况。我局将不定期组织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工作进度不理想的地方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四)浓厚宣传氛围 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报道形式,对我区公共文化建设年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特点,定期推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信息,并结合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做好宣传,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增强xx文化吸引力。

推荐访问: 工作方案 文化事业 建设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