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8年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企业201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市2018年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市2018年半年度安全生产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城市安全发展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互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8起、死亡162人,同比下降24.6%和28.6%;
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
一、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1.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市政府根据规定及时调整了领导分工,由常务副市长分管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全市13个区、县(市)已全部调整为由担任本级党委常委的政府领导干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
2.健全完善安委会“1+x”体系建设。在去年设立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危化品矿山、职业病防治、旅游、特种设备、消防等7个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的专委会基础上,新增设了燃气专委会。目前,已基本实现市、区(县、市)、乡镇“1+x”责任体系三级全覆盖。
3.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强化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管”要求,市长与所有副市长签订2018年度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各位副市长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工作目标和要求,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4.推进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省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化工、矿山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推行化工、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三张清单(责任、风险和考核),两项制度(首席安全官、责任公示牌)和一份计划(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进一步落实企业特别是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强化督导考核推进落实责任制。修订完善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分门别类制定6类任务书下达给各地和有关部门,实行安全生产警示问责、每月通报事故情况、每季履职检查、每半年督查考核等举措,全面落实责任制。借助平安创建、综合考评以及区县领导干部考核等,加大安全生产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开展市委市政府领导安全管理大督查、“两会”期间专项督查及半年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巡查督查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二)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工作 1.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推进51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综合考评。
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强化执法年”活动。制定配套考核细则,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出台《杭州市安全生产领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建立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组织开展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备案审查。1-6月,全市安全监管系统监督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6654家次、立案查处530件、罚没款1295.8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1.25%、101%和13%。其中,非事故案件469件、罚没款682.8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21%和112%。
3.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一窗受理、商事登记、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权利下放、审批系统改造和便民利民举措等六个方面的改革。实现所有事项(15个大项、27个小项)“最多跑一次”。完成网上申报、双向快递、商事登记(1+n+x)对接、投资监管2.0平台对接、一窗平台对接、数据归集。针对性提出七大工作措施,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
(三)有序推进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1.创建方案体现杭州特色。印发《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配套印发《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五大平台建设任务分解表》《八大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任务分解表》《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细化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2.整合力量建立工作专班。成立以徐立毅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将市安委办部分工作职责和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部分工作职责有机融合,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成立创建国家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定期研究推进创建工作。
3.初步构建“智慧安全杭州”模型。委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进行杭州市智慧安全城市顶层规划设计,初步形成构建“智慧安全杭州”建议。谋划建立城市安全运行大数据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城市安全网、城市安全管理与保障长效机制以及“统一高效、指挥可靠、快速协同”的智慧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
培育长三角城市安全产业,带动物联网、大数据相关产业。
(四)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1.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市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建设施工、地铁建设营运、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矿山、特种设备、商贸旅游、城市运行等八大重点领域,制定“1+8”治理方案,深入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打好六大攻坚战。
2.加快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市安委会印发《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意见》,在建德市开展重点区域综合试点;
在西湖、余杭试点基础上,编制禁限控目录并在主城区全面实施;
在萧山试点基础上,对全市2000多家“三场所三企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
将市城投集团水务集团试点全面推广至集团系统21家单位。
3.落实重大风险动态评估。确定“红橙黄蓝”4个风险等级,健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已在高危领域建立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动态跟踪企业安全风险状况和风险管控效果;
分类编制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尾矿库《安全风险等级初次定级情况表》,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同时,依托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由隐患自查自报到自纠自改的闭环管理。
4.部署落实隐患排查整治。一是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挂牌治理。年初公布工矿商贸、道路交通、火灾市级挂牌名单,各督办单位做好跟踪问效,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整改。二是印发《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方案》,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模式,解决用电隐患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在工贸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共安装智慧用电设备22434套,已提前达到省考核要求。三是开发使用杭州市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依托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强化执法年”活动,对企业实行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的分级差别化监管,该系统目前注册使用企业共20087家,自查自报隐患9241处。
(五)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上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检查企业11.53万家次,排查事故隐患14.4万处,已落实整改13.8万处,落实整改资金1476万元。
1.打好消防火灾治理翻身仗。一是以“防大火、降亡人、压总量”为目标,成立以缪承潮副市长为组长的全市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领导小组,对2017年火警数100起以上的24个重点乡镇(街道)开展治理,实施挂图作战。二是先后部署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商业综合体及春夏火灾防控等专项整治,共检查单位66840家次,发现隐患81969处,整改隐患82490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0370份,责令“三停”873家,罚款1281万余元,拘留906人。三是推进“数据治火”工作,选定滨江、江干、富阳和萧山作为试点,推进安装相关硬件设备,并进行平台验证。
2.打好道路交通治理攻坚战。一是强化事故隐患点段排查治理,强化“两车(电动自行车、工程运输车)、两违(影响安全的违法、影响通行秩序的违法)”常态长效严管措施,上半年共查处交通违法750余万起,同比上升24.81%,全市六类重点车辆“两率”均已达标。二是开展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治理,检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1043辆次,查处违章案件104起,罚款112.47万元,审查从业人员资质10060人。三是开展平安公路创建活动,拆除公路沿线违法建构(筑)物971平方米;
清理堆积物17091立方米;
整治马路市场676个,查处违章车辆800辆,卸载18401.89吨。
3.打好危化矿山治理持久战。一是深入推进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日志系统制度,全市危化企业安全风险大数据平台录入率达到省考核要求;
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化工园区摸底调研,出台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推进人口密集区域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
在全市范围推进《禁限控目录》制定,对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作出相关规定。二是深入推进矿山安全监管。连续开展矿山汛期安全专项督查,地下矿山、尾矿库、露天矿山专项执法督查。上半年,全市共执法检查矿山企业177家次,立案6起,处罚13万元。三是督促危化矿山企业建立责任清单、风险隐患清单、考核清单三张清单,落实“首席安全官”“责任公示牌”两项制度,制定一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强化危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4.打好地铁等重点工程阵地战。强化建筑施工监督执法震慑,相继开展“桩基、深基坑及基础工程”专项检查、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轨道交通主体阶段项目执法检查等,签发各类责令改正通知书350份、局部停工通知书44份,责任主体扣分15次/28分,个人信用扣分220次/559分,约谈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45次,对各主体责任单位落实责任起到震慑。市政府专门召开杭州地铁201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地铁工程持续开展日常检(巡)查和督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起重吊装以及防汛工作等专项检查,警告警示单位29个,黄牌警示单位11个,累计罚款36万元。
另外,特种设备领域,全力推进电梯智慧监管民生实事工作,全市已有5711台电梯完成智慧监管装置安装,3158余台接入96333平台,8.7万余台电梯纳入透明维保。创新试点瓶装液化石油气监管服务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得到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农业领域,连续组织实施“绿盾护春运”“绿剑”“两治一整”“双随机·一公开”等农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农机服务经营组织857家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145个。连续开展“春潮2018”、钱塘江渔船安全生产大检查等行动,检查渔船1719艘次,排查渔业生产经营单位63家,查处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案件8起。林业水利领域,加强配水工程重点项目安全监管,组织质量安全监督专项检查33次、出动259人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243个,责令工程停工3次。清明期间全市组织324支督查队伍和2.4万余名巡查人员,开展森林火源管控,森林火灾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
(六)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和保障能力建设 1.融合推进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公告三级标准化达标企业812家,撤销三级标准化达标企业7家。调整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机制,将17家企业列入重点关注名单,依法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适应的联合惩戒。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市政府出台《杭州市高危行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安全监管的机制。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有10个区、县(市)的654家企业参保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额达86.21亿元。
2.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建立企业委托服务模式、安全生产协作互助模式、行业协会自治模式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各地政府购买服务共签订合同231个,合同金额3944万元,服务企业17007家,企业购买服务签订合同2173个,合同金额1216万元。开发杭州市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监管平台,通过服务态度跟踪、服务质量测评等方法,全面了解被服务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3.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强化消防、安监、交警、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间及与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和应急联动。全市已建成1支省级、4支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3个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站)。高危行业和规上企业预案编制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培育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依托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等民间组织,开展突发性城市应急救援、国家次生灾害抗险救援行动。
4.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一是扎实推进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上半年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1050家,发现职业健康问题2073项,责令企业整改423家,警告处罚78家,罚款62家、89.9万元。二是深入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汽车制造和铅蓄电池生产行业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积极推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执法专项行动。三是组织部署全市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并开展四部门联合督查。至6月底,全市共有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9176家,同比增长10%;
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监护2166家次,检查接害劳动者97452人次,检出职业禁忌953例。
5.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一是加强安全培训考核。对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与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培训考核工作进行整合,全市新增6家安全培训机构;
对全市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情况开展随机抽查。今年以来考试(考核)24645人,合格(发证)20321人,同比增长46.2%。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6月1日,在武林广场与浙江省安委会合作主办“2018年浙江省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宣传咨询日活动”。三是推进宣传教育“七进”活动。打造首个“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地铁专列”,向全市企业发放安全生产公开信,组织安全生产摄影比赛、“童心绘安全”中小学生绘画比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市民中心(机关),“全民消防我行动”大型公益计划等活动,通过主流媒体刊发专版专栏,社区、公共场所电子屏播放安全公益广告,营造浓厚氛围。四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命名11家2017年度市级示范企业,并同步开展宣传推广。五是培育赛孚城国际安全应急体验中心成为杭州市首个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安全生产基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不匹配;
安全监管体制与城市治理体系融合仍不充分;
传统监管模式与本质型安全生产要求仍不适应。
(一)事故“防大控小”压力仍然较大。我市事故总量仍处高位,个别时段、个别领域、个别地区事故多发,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短板问题仍有不少,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仍时有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仍然存在。随着下半年道路交通持续运行、生产经营活动增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防控压力加剧。同时,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管控形势也较严峻,个别区县个别指标已出现扣分;
部分区县下半年指标余量较小。
(二)安全事故隐患仍然大量存在。全市企业量多面广,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作坊大量存在,从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生产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特别是近年来主城区拆迁任务重、施工区域集中,拆迁安全和工程车运输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城中村和回迁安置小区的房屋出租比例很高,沿街商铺中涉及“三合一”场所数量偏多,大量的居民小区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隐患大量存在。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运行的安全管理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建设施工等重大项目的安全压力巨大。
(三)企业主体责任仍待加强。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理念尚未从“效益第一”转变到“安全第一”上来,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上热下冷”现象。部分企业员工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弱,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侥幸心理。
(四)基层监管力量仍需强化。多数乡镇(街道)、工业园都设立安监机构、配备安监人员,但普遍存在力量薄弱、装备滞后等问题,部分乡镇(街道)安监人员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基层安监队伍力量薄弱与量大面广的安全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容易造成监管盲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1+x”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细化“1+x”体系分管市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构建“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1+x”安全责任体系。抓紧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体现杭州特色。由编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构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监管责任体系。增强县乡两级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夯实区县、镇街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二)强化机制建设推进安全工作落实。推行巡查暗访制度,健全通报简报制度,强化例会讲评制度,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挂牌督办制度。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隐患闭环管理,对重大风险、隐患企业实行分级、动态挂牌督办。同时,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要求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力、存在区域性安全隐患、辖区内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等情形,启动警告、约谈、追责程序。
(三)细化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任务。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细化各区、县(市)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创建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督促相关牵头部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建立城市安全风险动态辨识管控机制,组织开展对6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的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打造城市风险管控专业支撑平台。加快“智慧安全杭州”项目规划设计,整合完善现有城市运行信息系统,集成城市安全运行智能监测平台,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
(四)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整治。一是打好消防火灾治理翻身仗。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层地下建筑、城乡结合部居住出租房为重点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技防措施,建立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和重大隐患分级治理机制。二是打好道路交通治理攻坚战。健全完善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紧盯“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严查不按规定安装动态监控以及人为破坏、关闭、造假等行为,严格依法追究责任。三是打好地铁等重点工程阵地战。聚焦地铁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重点环节,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智能管控、专业保障的重特大事故防控体制。四是打好危化矿山治理持久战。构建高危行业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禁限控措施,加快涉及人口密集区和列入限制、退出规划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推进重点区域风险预控管理。
推荐访问: 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 半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