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两点间的距离丨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出示了小明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线这一情景图,意在使学生初步感知三条路线中直的那条路最近;
待学生初步感知后,教材又从情景图中抽象出数学图形,意在使学生从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仍然较弱。应从具体思维入手,以给学生适当的过渡。关于距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和数学概念上的距离又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别。
【重点难点】 经历探索两点间距离的过程,掌握距离的定义。
【教学目标】 l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大胆猜测和实际测量,理解两点之间连线的关系。
l 使学生掌握距离的定义,会测量两点的距离。
l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画一条长度为15厘米的线段。
设置的作图题,跟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关。
在全班同学画线段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找两名同学去黑板上画,进行展示。
对小老师的展示进行表扬。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与线段有关的知识点——距离。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较容易理解,教师不进行解读。
【看图说话】 1、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如下信息。
(1)图上有小明家和学校。
(2)小明家到学校中间有一个湖,湖上有一座小桥。
(3)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中间的小桥是直的比较近,两边沿湖边的小路比较远。
2、教师用课件抽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3条路示意图,提出问题:你估计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发言:
小明要赶到学校值日,他会走小桥,因为最近。
小明早晨吃的饱的话,可以绕湖走,既消食,又锻炼身体。
教师肯定大家都有道理,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的时候都有。但是,如果快迟到了,大家说,他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生:走中间的小桥,因为那条路最近,节约时间。
这样设置,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真正体会直的路比较近。
教师过渡语:刚才我们帮小明选了一条最近的路,我们常说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把小明家看作A点,把学校看作B点,再用三条连线来表示三条路的话,我们会得到一个数学图形。
【测量验证】 1、出示教材例3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从点A到点B共有几条连线,并说一说这几条连线的不同。
(1)待学生说出有三条连线后,教师在图上标出①、②、③,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三条连线分别是什么线。
(2)通过学生的回答与补充,得出答案:第①条线为折线,由4条线段组成,第③条线为折线,由两条线段组成,剩下的那条线②为线段。
2、图中共有三条连线,教师提出“你能猜一猜哪条线最短,哪条线最长吗?”的问题,学生思考后点组点号提问。
生:这三条连线中,肯定第②条最短,可能第①条最长。(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副板作简要板书)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不做评价。
师:出现了不同的观点,那怎么办呢? 最后由学生说出“建议”,老师我建议实际测量一下吧。表扬学生这个建议非常好。
3、教师尽可能引导由学生提出进行测量,如果学生不说,教师提出实际测量的要求。
先讨论如何测量折线,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测量。(趁着学生测量的时间,老师进行板书,写上AB①、AB②、AB③,这样方便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师:这个图形中有两条折线怎么测?(停顿)能吗?(留白)好,小组合作交流一下方法,并测出结果。
教师要提醒小组组长对测量任务进行分配。
学生合作测量,关注学生合作情况。
小组合作测量出结果后,进行展示。
教师帮助学生记录汇报的数据,此处可能会出现不同。
测量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即可。如果出现两组的结果不一致,解释时引出误差。
4、展示完毕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师:通过测量你发现哪条线最短,哪条线最长呢? 生:第②条线最短,第①条线最长。(可能是齐答) 师:看来大家都估计对了。那咱们看一看,第②条线一条什么线? 生:是A、B两点之间的线段。
师:对,在A点到B点的三条连线中,第②条是A点到B点之间的线段。(板书:在第②条连线下写上线段)试一试:在A、B两点之间能不能画出比这条线段更短的线。
生:不能。无论怎样画线,都比这条线段长。
师:同学们说得对,无论画多少条连线,都是线段最短。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把我们从猜想到验证所得出的这个结论概括出来。思考一下,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
板书: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5、“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
小组合作时,同学们测量了AB两点间这条线段的长度,那么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板书: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教师板书期间,找一个同学重复,剩下的时间采用连环问的形式进行重复。) 教师举个从学校到家的例子考察学生对距离的理解能力。
【巩固练习】 1、练习册31页第2题。
题目较简单,采用小范围抢答。
此处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航空的线路最短最好,如果学生不质疑,由老师提出。
2、练习册31页第1题。
巡视,找同学去黑板上展示。
谁能去黑板上画一下更长的连线? 抛出问题:两点间有没有最长的线呢? 学生思考后,形成两点间没有最长的线。
老师顺势提出,但是有最短的线,是线段。通过习题再次点出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刚才的巩固练习,看来大家今天掌握的不错。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达到学习目标了吗? 学生们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还学习了距离的定义。希望大家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好,下课。
推荐访问: 上册 四年级 两点 距离 浙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