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隆化镇典型农村为例] 什么是服务型党组织

2021-10-22 13:41:24 | 浏览次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新时代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隆化镇典型农村为例 研究生姓名:
** 学 号:
2015D09056 年 级:
2015 级 专 业:
中共党史与党建 工 作 站:
** 指导教师:
** 职称:
副教授 内容提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政党执政规律深刻认识的科学反映。历史的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秉承“服务人民”理念的重要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内外和党内外新变化,提出的新的组织发展模式,是创新党建工作的有效探索。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其根本的价值应当是服务农民,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服务水平,保持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基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本文以新时代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题,通过对相关理论的论述,从中阐发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并从确立服务方向、提高服务主动性、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服务常态化、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等方面探索有效建设途径。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 农村基层 服务 目 录 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1 - (一)相关概念 - 1 - 1.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念界定 - 1 - 2.服务型党组织概念界定 - 1 -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 - 1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1 - 2.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2 二、中国共产党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 3 - (一)贯彻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需要 - 3 - (二)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 3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 3 - (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4 三、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 4 - (一)实地调研情况简介 - 4 - 1、隆化镇及东街村党支部基本情况 - 4 - 2、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 5 - (二)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6 1.服务意识不到位 - 6 - 2.党员干部队伍待夯实 - 6 - 3.服务能力不够强 7 4.考核制度不健全 - 7 - (三)积极探寻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 7 - 1.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 7 - 2.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能够领导和带动其他基层组织建设 8 3.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还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 - 8 - 四、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 - 8 - (一)加强宏观领导,把握自身情况,确立服务方向 - 8 - 1.找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位置 - 8 - 2.有效借鉴其他组织先进经验 9 (二)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主动性 - 9 - 1. 加强宗旨教育 - 9 - 2. 加强大局意识教育 - 9 - 3.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三观”教育 - 9 - (三)坚持教育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服务能力 10 1. 要严把党员入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10 2. 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干部能力 10 3. 转变教育方法,强化跟踪教育 - 10 - (四)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服务机制,推进服务常态化 - 10 - 1. 服务要做好,了解要先行 - 10 - 2. 服务要做好,考核需完善 - 10 - 3. 服务要做好,创新不可少 11 (五)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规范服务行为 11 1. “主题式”驱动 11 2. “志愿式”带动 - 11 - 3. “宣传式”推动 - 11 - (六)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服务质量 - 11 - 1. 提高党费下拨比例 - 11 - 2. 充实基层党员干部选拔标准 - 12 - 参考文献 - 13 - 浅析新时代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隆化镇典型农村为例 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念界定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承担和执行的主体,是农村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坚力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强力推进,农村建设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的职责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通过集体研讨决定本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提高本村党员群众思想教育水平等党建的具体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应当是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在开展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时间了解农民的需求,研究制定相应举措,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水平,增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基层的各项工作长足发展。一般来讲,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
也有观点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村级党组织。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村级党组织,即各行政村党支部,它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最重要、占比最高、最庞大的一类组织。

2.服务型党组织概念界定 “服务型”组织这个概念,我国一开始主要应用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中。

而“服务型政党”和“服务型党组织”是在“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立党之宗和执政之要,是贯穿于全党发展的全过程的根本属性。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发表过观点,认为共产党员应牢固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意识,指的就是党员干部要不断为群众服务。中共七大也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来之于人民,也必定要用之于人民。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服务的理念与态度,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方法,不断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另外,服务于民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管理人民的宝贵经验,是在不断斗争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真理。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现实的创造者。”《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是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阶级的,因为无产阶级是为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进行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列宁在十月革命成功后指出:“工农政权办事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的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全球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党的核心思想里始终存在服务属性以及服务功能。

2.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为人民服务”思想,孕育于毛泽东投身中国革命初期。他早年在定王台省立图书馆(今长沙市图书馆)自学时,就下定决心要改变群众的困苦生活,决心为全中国生活痛苦的人、全世界挣扎中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1928年,年仅25岁的王尔琢英勇牺牲,毛泽东在井冈山为其写下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因为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代表着无产阶级,所以“生为阶级,死为阶级”,也就是指为人民群众。1934年,毛泽东在其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实意替群众着想,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为群众谋取利益”。1939年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件中,从唯物主义道德观的角度首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讲演,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这一宗旨加以确认。

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思想 邓小平是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他结合当时历史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延伸。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明确了工人阶级政党就是为广大人民的历史任务的成功完成服务的。1985年,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个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人民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其基本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属性与功能,并且明确了服务对象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个社会。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也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出发点与宗旨。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2000年2月25日广东考察工作时,从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党内出现的新情况出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对“人民”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概念。江泽民强调:“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下高楼”、“出深院”到基层去,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为民解难,为广大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当时世界和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是分不开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正在于此。

胡锦涛“以人为本”重要思想 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强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里所说的人和人民群众,是同一个意思。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尤其是要到矛盾问题集中、群众积怨民愤严重的地方去,同当地党员干部一起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竭尽所能处理疑难问题,坚持不懈做利于人民的好事,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践途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只有注重群众生活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习近平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内涵,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八字箴言体现着每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党的一大召开时的50名党员发展到成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能够发展至此,根本在于政党的服务属性,能够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宗旨,始终贴近人民群众。一段时间来,十九大精神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研讨的重点内容,“**”也逐渐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中国共产党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贯彻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需要 “有没有服务人民、能不能服务人民、会不会服务人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评价和检验一切活动的重要标准。要坚持这一理念,需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根本任务抓紧抓实,让人民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照顾。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秉持优良作风与执政理念,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着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才能更加沉着的应对各种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基本内容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既是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从最基层的农村党组织抓起,加快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步伐。因为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及时回应和处理好群众的诉求,才能够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才能真正与基层党组织站在一起,这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人心,这样的农村地区才能和谐稳定,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才变得更有意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在本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需要基层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去执行和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需要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名基层党员和群众投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才能实现。农民群众的素质普遍不高,好多党的方针政策他们不懂,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是不是变得更富裕、生活更有保障。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不断提升农民现有生活水平。只有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干部群众一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社会氛围,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延伸,它的基础内容就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行者,担负着调动基层群众和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基层自治工作、带领基层农村治理有序开展、实现群众需求与治理模式对接、提供解决困难群众的资源性渠道等众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解决了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基层治理才会有实际效果,国家治理现代化才有实现的价值与可能。而要想真正了解并实现群众的多元需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必须以服务群众为最终目的,坚持丰富服务手段、内容和载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一)实地调研情况简介 1、隆化镇及东街村党支部基本情况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隆化镇是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90平方公里,现辖28个行政村,216个居民组,117个自然村,14440户,41979口人。共有41个党支部,党员1505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8个,农村党员1205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服务”(即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五方面)。结合隆化镇实际,这五方面内容可以表现为:服务改革,应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认识改革发展大局,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脱改革后腿,不当发展逃兵,做到改革切实反应群众意愿,坚持把群众的诉求放在首位。服务发展,应该顺应群众盼富裕、奔小康的意愿,把握好发展方向,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服务民生,重点是把各项惠民利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出行、住房、就业、就医、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同时高度关注贫困群体,提升党组织的帮扶能力,加大党组织的帮扶力度,使他们生活有依靠、就学有保障、生病有钱治、受灾有救助。服务群众,应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意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关怀,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省心、省时、省钱。服务党员,应该积极适应党员队伍结构、意识形态的新变化,保护广大党员的合法权益,不断建立并完善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的党员工作机制。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应该既有指导性、引导性,还能切实做到、能够实现。结合隆化镇实际,提出了以下五个目标要求。第一,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建设为民务实的好班子。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和核心任务,优化班子结构,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第二,打造心系群众的好队伍。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价值取向,更多地依靠群众、凝聚民心。经过不懈努力,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第三,搭建便捷高效的好平台。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全面建成服务群众网络体系。镇、村、组三级服务平台健全完善,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信访服务“三位一体”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第四,完善科学管用的好机制。把制度创新贯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健全完善直接联系群众、社情民意表达、群众事务代理、党员志愿服务等长效机制。第五,力求群众满意的好成效。把“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接受群众民主评议,让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本次调研,围绕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课题,以隆化镇东街村党支部为例,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分析该支部强化服务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探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得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宝贵启示。东街村隆化镇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村所辖3个居民组,共560户,1500口人,党员51人,主要以发展个体服务经营和村级集体经济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该村的发展优势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强,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县城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县城周边山地有果园,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发展劣势为耕地面积小,县城内土地在城镇建设时被征占,失地农民较多,传统农耕对经济贡献作用不强。

2、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探索可持续模式,服务改革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隆化镇东街村还是一个贫困的落后村,村民收入完全依靠传统农业和个体经营,集体无任何收入。1996年以来,随着县城的建设发展,东街村党支部在全力支持县城改造升级的同时,充分利用城镇规划建设政策,发挥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发动一组在临街位置修建三层转角商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成当年通过商铺租赁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发动三组在苔山路临街位置修建三层商贸楼,建成当年实现租赁收入10万元。自此一跃成为全镇集体经济收入强村。随着县城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加快,重要位置商用需求日益增加,2015年,东街村党支部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原村部所在的楼房进行整体改造,修建了以一、二层为商业门店,三至五层为集体出租,六层留做村部办公的综合商贸楼,从而实现增收渠道得到拓宽、集体经济得到增加、旧楼面貌得到改造、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得到升级的目标,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通过村民股权分红的形式逐年将收益分给村民。与此同时,东街村注重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2014年,发动二组利用新民居建设的利好政策,修建14层4000平方米商住楼,在集体增收的同时,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二是构建高效网络,服务民生。近年来,东街村党支部围绕重点工作任务修订党支部工作准则,不断完善村干部坐班服务等制度,建成村级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接待服务站,执行村委会委员轮流值班接待,在处理好本级事务的同时,及时将群众所需上级办理的事务进行转交,设置了东街村党支部便民服务台账,明确办结期限,确保将群众的诉求落实到位。截至今年3月底,东街村便民服务站接待群众101人次,事务处理办结率100%,切实做到群众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解。三是紧密联系帮扶,服务群众。结合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重要任务,东街村党支部组织党员代表对贫困户、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逐一走访慰问。同时,创新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心连心”活动,组织党员与村内生活困难人员结对子,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针对性帮扶举措,进行精准帮扶 ,重点解决“吃、穿、助、学、医”等实际问题,带动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四是强化党内关怀,服务党员。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每月1日“党员活动日”,党支部组织党员对党的新政策、新部署进行深入学习,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同时,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帮助党员全程代理镇内事务20余件,看望生病党员5人次,解决党员求助16人次,对3名困难党员实施了临时救助,将5户特困党员纳入了民政低保。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员“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凝聚了党心,促进了党内团结和谐。

(二)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服务意识不到位 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是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思想基础。但从调研的具体情况看,一些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服务群众的主动性还远远不够,对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具体表现为,很多党员干部还习惯于用发号施令来推动工作,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员”身份的转换;
有些干部缺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方式、职能的转变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先进性教育不够。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被眼前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惨重的历史教训,看不到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和重大现实意义;
二是“官本位”思想遗毒并未清除。“官本位”思想不仅存在于党员干部的头脑中,也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党员干部以“官”自居,农村群众也把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当作“官”来对待,使得农村地区“官本位”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转变思想观念之路任重道远;
三是村级党组织安于现状。相较于县城,农村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一些村级党组织被困难吓怕了、压垮了,思想上认为干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不思进取、不求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四是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闷头忙自己的事情,只顾自家发展,不顾整个村子的进步,不愿组织、参加党组织活动,没有从心里树立服务的思想意识,缺乏为群众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意愿。

2.党员干部队伍待夯实 建设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关键的就是建设一支“想服务、能服务、服务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很多村级党组织还存在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没有战斗力等突出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干部年龄大、文化水平低。隆化镇28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6人,占比21.4%;
年龄在50岁以上的20人,占比达71.4%。全镇28个行政村中,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有5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3人,占比5.6%。二是农村“两委”不和谐,形不成工作合力。个别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的关系一直是研究重点和改革难点。尽管隆化镇已有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支部书记和主任“一肩挑”,但无法掩盖其他行政村“两委”间的内耗问题。三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上访户缠身,分散党员干部工作精力。村级债务问题、宅基地纠纷、承包地权属问题等在很多行政村都在频繁发生,成为众多上访户反映的重点问题,也是基层党组织最难于应付和处理的。

3.服务能力不够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把目光聚焦到经济建设,忽略了工作能力的提升,服务能力始终无法适应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对于村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很多党员干部束手无策,找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早已成为矛盾冲突集中爆发地,征地拆迁、贫困户和低保户补助认定、医疗救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愈演愈烈,既有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的问题,又存在基层对政策理解有偏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另外,村级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很多还习惯于依靠威望处理村内事务,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沟通手段。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概括为:一是村干部特殊的管理体制问题。村“两委”班子中,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工资较高,但每年也仅有1.6万元,村会计工资仅为8000多元。为了维持生计,村“两委”班子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挣钱养家糊口,难免出现家庭和村内事务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况。二是村级党组织学习活动开展效果差。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系统成为摆设,上级组织的活动找人代替参加,很多村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三是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随着媒体对上访户、钉子户的聚焦,越来越多的群众对个人利益重视程度增高,认为“跟组织作对”能够得到益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方面尤其需要加强。四是部分行政村法治化建设问题严重。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还依靠支部书记在村中的威望,人大于法的现象还屡有发生,民主化、法治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不同的历史和资源条件下,各行政村的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各村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但目前,对村级党组织的考核却是一套流程,这大大削弱了考核评价体系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具体原因为:首先,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干好干坏一个样。每年,各行政村都会实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会按照政策开展一系列党的活动。有的村积极争取,干的活就,有的村安于现状,也会有活干,最终各村的考核结果差不多。一部分工作开展不积极的组织会被认定为软弱涣散组织进行整改,但除了多挂了一个头衔,实际工作并没有什么改变。而干得多的优秀组织,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党员干部工作靠的完全是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其次,考核评价结果不能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由于村干部属于特殊管理的一级“干部”,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有很大不同,还不能形成互认互通。缺乏相应的提拔任用、绩效奖励、评先评优作为考核制度的支撑,让考核制度变得异常脆弱。最后,考核制度逐渐成为一项走过场的制度,在基层重视程度越来越差,影响越来越小。年终考核每年多会进行,干部述职、群众画票、座谈,很多党员群众已经习惯了这一固有的模式,在固定的场合说着各种官话、套话。

(三)积极探寻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1.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党的基层组织与群众离得最近,基层党组织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印象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党和群众的密切关系。农民群众是党在农村执政的基层,这个基础不牢固,就没有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无从谈起。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通过提供服务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通过为民服务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另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群众要不断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行为准则,还要进行爱党爱国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群众的水平提高了,思想觉悟就会提升,能够更好地配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服务放在首位,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才会相信党组织,形成党群、干群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2.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能够领导和带动其他基层组织建设 村支委会和村委会是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基层组织。农村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连个基层组织能否拧成一股绳,形成工作合力,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能够帮助妥善处理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因为,村委会成员是村民的一份子,也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应用到村委会也完全可行,而且很有必要。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改善和提升与村委会的关系,发挥党组织在村内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推进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行使民主权利。另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党员干部要多沟通、多协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本身的资源有限,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和民兵等群众组织。通过不断地沟通、协调,领导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发挥各自职能,有效利用各自资源,真正为群众提供服务,办好事、办实事。

3.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还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和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开展的时间长,相应的长效机制就要运作的时间长。具体的长效机制应该包括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落实制度,以及责任主体、保障措施等内容。不光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双责四规范制度等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体系,更要抓好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党员“明权确责、定岗争先”等创新的制度。另外,还要不断探索建立适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绩效制度,充实和完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和约束基层党组织的行为,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四、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宏观领导,把握自身情况,确立服务方向 1.找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位置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农村地区宏观领导的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让这两项重点工作呈现“两张皮”的发展模式,影响了农村区域发展。宏观领导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理清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使两者不断加以结合,从而确定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还要把握好自身的“领导”角色,因为这种“领导”不能等同于企业管理、经营式的领导,既不能让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与党建工作完全割裂开来也不能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切实扮演好“决策者”与“指路人”的角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将其从“全能主义”中解放出来,将自身主要精力集中在把握农村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上来。

2.有效借鉴其他组织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进行科学的研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自身发展可利用的资源和禀赋,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先进经验。其次,杜绝生搬硬套的借鉴方法,避免为了借鉴而借鉴、劳民伤财的行为发生。很多农村群众抱怨别的村怎么那么好,组织活动开展如何丰富,群众幸福指数飙升,而自己的村党支部总是守着一份烂摊子,不知改变。其实,没有两个村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别的地方好的经验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在借鉴别处经验时,还要注意“本地化”处理。最后,还要对工作进行不断地总结。总结阶段性的工作成果,总结适合本地发展的经验做法,围绕经济发展的方向,采取多种形式为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推进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二)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主动性 服务要推行,教育是关键,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使服务成为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成为党组织的自觉追求。

1. 加强宗旨教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是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各级党组织赢得了民心,获得了当前的政治地位。不管在什么历史时期,哪个社会阶级,党都要强化宗旨教育,要通过不断的宗旨教育,让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使命。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让密切联系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成为所有共产党人闪亮的名片。

2. 加强大局意识教育 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意识。农村发展,思想先行。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要求广大党员要身体力行的发展其思想,使其站在时代的前列,能够把握社会现状与本村发展的关系,能够厘清个人进步同集体前进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应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坚决抵制宗族主义情绪和思想,在宗族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宗族利益应让位于集体利益。

3.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三观”教育 正确的“三观”是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党纪国法的先决条件。然而,近年来许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意识被“四风”所侵蚀,“三观”严重偏离正确轨道。寄希望于通过对农村基层事物的管理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因此,应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中强调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以及服务意识第一的思想。可通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主题宣讲、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还可以在本村组织进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活动。此外,还应用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来不断感染、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的真正转变与提升。

(三)坚持教育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服务能力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队伍建设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在能力,要从选人、用人多方面努力,优化党员干部的队伍结构,建设一直服务能力强的人民公仆。

1. 要严把党员入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以往农村地区党员发展存在很多乱象,村支部书记想发展谁就发展谁,使得当地群众怨声载道。随着党员发展工作的日趋完善,村级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管理更加规范、执行相对公平,下一步还要从选人方面严格把握。要注重发展文化水平高、致富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党员,把更多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把清正廉洁、敢于担当、信念坚定、勤政务实的同志选配到党组织工作岗位上来,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保证服务队伍的系统性、稳定性。

2. 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干部能力 党在农村的工作复杂而又艰巨,同时也是党员干部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利用关键岗位、艰苦岗位来锻炼年轻干部、后备人才,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砥砺品质、提升能力、增长才干。通过传、帮、带,让年轻人更快地适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发挥年轻人敢闯敢拼、不畏艰险的优良品格,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焕发新的生机。

3. 转变教育方法,强化跟踪教育 介于农村条件的有限性,以往的党员教育主要以学习文件为主。内容较为枯燥,不能完全调动起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在有限的条件下转变教育的方式。可以用观看党建题材的影视作品、针对重大政策学习的讨论会等多种方式来教育党员。在提升其政策理论能力的同时影响其行为准则,提升其业务能力。四是拓展教育形式和阵地。教育工作不能仅限于会议之上,要充分利用不同资源手段,拓展教育阵地。党组织干部对党员最好的教育方法应是身体力行的教育方法,每一个干部的行为准则会对普通党员起到很深的影响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都激励了一代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终生。

(四)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服务机制,推进服务常态化 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关键是以服务为导向,推行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基于此,应当围绕以下几点展开工作: 1. 服务要做好,了解要先行 农村基层党组织产生于群众之中,必然也要服务于群众之中。因此,他们应该成为民意、民情的集中点,也应该成为民情、民意的反馈中心,履行其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帮助上级党组织提供服务决策信息的重要作用。各农村党支部党员干部不仅要采取一些常规方式来收集意见,还应多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到有困难、有怨气的村民家中走访、交谈,争取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村民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2. 服务要做好,考核需完善 考核是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考核工作常态、全面,工作安排合理、有效,责任制度充实、完善,才能解决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作为的思想状态。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兼顾德与行的双重标准,顾全上级评价与群众评价的两方面内容,把握工作效果与工作效率的基本准则。要严格规定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式。制度上杜绝腐败的滋生。

3. 服务要做好,创新不可少 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同时要注意这种创新不是单纯的创新、冒进的创新,其是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各基层村级党组织之间的经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党组织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这种经验交流活动常态化。发展较为落后村庄应积极主动向发展较为先进的村庄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寻自身发展的道路。

(五)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规范服务行为 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对完善服务水平和结果有显著效果。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1. “主题式”驱动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活动。手段方式不断创新,让“十九大精神”这个主题在各基层党组织不断入心入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把十八大精神学习推向深入,开展好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鼓励和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民家中、走到群众田间地头,切实了解村民需求,不断解决村民问题,解决村民矛盾、调节村民关系。不断将群众的需求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发挥其桥梁作用。

2. “志愿式”带动 村党组织还可以在本村开展好“一帮一,结对子”的互助模式,将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在外流动党员和村内思想、能力、个人发展较为先进的党员干部纳入帮扶队伍中,科学分配帮扶任务,定期组织帮扶对子坐在一起研究发展思路,让帮扶工作出成效、见真章。有效帮助本村思想、能力个人发展较为落后的村民,促进其思想进步、增收致富,共同走上富裕美满的小康之路。

3. “宣传式”推动 当前农村基层的宣传平台有很多,如板报、广播、文化墙等,要巧妙运用这些平台,对国家以及地方对本村农民的各项政策进行宣传,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要创新宣传手段,利用网络宣传的及时性和便利性传达党的声音,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覆盖能力将党的声音传遍农村各个角落。要创新宣传形式,将专业政策翻译成农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法传达,让群众在感受党的关怀中,推动本村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六)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服务质量 农村党组织要更好的发挥服务职能、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经费投入必不可少。要保障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需加大经费投入、实现资源整合,确保服务落到实处。

1. 提高党费下拨比例 遵循党费取之于党员,用之于党员的原则,提高党费下拨比例,确保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获得基本的经费保障。同时还要管好、用好经费,明白经费的来之不易,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科学制定经费开销细则,确保每一笔经费都用到了党员身上。另外,要做好基层党组织的财务监督。村监会和村民理财小组要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的工作职责,不光严格把关村委会财务开支,对村党支部的经费开销也要有所监控,让经费始终花费在群众眼皮子底下。

2. 充实基层党员干部选拔标准 当前,农村村民民主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农村选举被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所控制的问题,甚至在很多农村换届选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用钱买选票”的现象。要遏制住这一股不正之风就要充实和改进党员干部的选拔标准,彻底将心思不正之人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之中。因此,在基层村两委干部的选拔过程中,要落实民主选举、群众评议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优秀基层党组织干部要进一步选拔和培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为基层党员干部创造成长上升渠道,不断提高其完善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增强服务水平的主动性。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堡垒,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作为基层党组织,只有将服务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才能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党组织的凝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尹伟华.泰山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企业导报》.2014年第16期. [2]赵大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基于有效服务供给的视角[J].《探索》.2017年第12期. [3]程鸿财.在服务中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浅谈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中党支部的作用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5期. [4]胡绿叶.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5]周福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4期. [6]孙黎海.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架构[J].《理论学刊》.2013年第8期. [7]张琛 孔祥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8]梁玉新.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年第5期. [9]王同昌.当前基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破解思路[J].《理论导刊》.2017年第4期. [10]曹蓉蓉 孙会岩.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推动设区治理现代化—基于上海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 [11]刘红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进路[J].《探索》.2015年第6期. [12]张国桐 陈欣.关于推进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15年第6期. [13]李悌.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长乐市青山村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 [14]严宏.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 [15]马妮 张荣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6]钱永峰 杨亚萍.医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学管理》.2015年第12期. [17]路红卫.加强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第10期. [18]颜社喜 郭海梅.关于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19]马国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本质内涵与建设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 [20]韩久银.北京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新视野》.2015年第11期.

推荐访问: 隆化 农村 为例 浅析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