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课文

2021-10-23 10:53:54 | 浏览次数: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设计 目录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1 第一课时 1 第二课时 3 《腊八粥》教学设计 5 第一课时 6 第二课时 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8 第一课时 9 第二课时 13 第三课时 16 《藏戏》教学设计 20 习作:家乡的风俗 25 语文园地一 29 第一课时 30 第二课时 32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
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 “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儿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 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 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引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
初一:悠闲、快乐;
十五: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
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 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 (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 (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

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

(3)小组汇报。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

(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

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

第二课时 【导入】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评论 1.谈话导入。

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什么事? 【讲授】二、品读课文评论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明确任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 3.读文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4.集体汇报 1)描写动作的句子。

2)描写语言的句子。

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5.小结: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画。表现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活动】三、指导朗读评论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作业】四、作业评论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5.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了解时代背景。

2.下载古风背景音乐,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而传统节日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那里寒食节的景象吧。(板书:寒食) 简介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二、学习古诗《寒食》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自学“宫、侯”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师相机指导。

(二)知诗人,解诗题。

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师相机补充。

提示: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1.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作标记。相机理解“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烛”等词语,大致梳理诗歌内容。

2.展开想象悟诗情。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景象吧: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斜) 提示:飞花:飘扬的杨花。御柳斜: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

(1)“飞花”是种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出示落花随风飞舞图,播放古风音乐) (2)你能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美美地读一读吗? 个别读,男女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

3. 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三四句。(板书:蜡烛轻烟入) 提示: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

轻烟入:袅袅炊烟。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

4.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你能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侯贵族、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说说。

(1)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重臣们在吃着山珍海味,饮着仙露琼浆的样子。

(2) 我仿佛看到他们饮酒作乐、欢天酒地的样子。

(3) 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

(4)…… 5. 而此时,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呢? (1) 他们会禁烟火,只吃冷食。

(2) 他们会穿着粗布麻衣,可能会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等。

(3) 还可能会在家悼念介子推。

(4)...... 6. 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有什么感受? (1) 我会非常气愤:凭什么百姓要吃冷食,禁用火,过寒食节,而皇宫里却灯火通明? (2) 这简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强烈的讽刺!(板书:讽刺) 向学生介绍讽刺手法: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

拓展延伸一个故事:宋朝田登做州官,一天,他带着师爷微服出行,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走到一家店铺旁,只听得掌柜的大声招呼:“伙计,点灯!”田登听了,认为是在嘲弄他,就要发作,幸亏师爷极力相劝,才作罢。继续前行,路过一户农家,又听到农家里面在喊:“小狗子,点灯!”这一下,田登实在忍不住了,这声音,在他听来,简直是在骂他。他忍无可忍,对着农家高喊:“住嘴,不许喊田登!”农家莫名其妙,据理力争。师爷在一旁好一番解释,农家这才明白过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说这句话呢?”农家问。

  田登想了想,说:“就叫点火!”同时吩咐师爷晓喻百姓,违令者重责。从此以后,该州的百姓都说点灯为点火。田登心里也很是得意。

  转眼已到元宵佳节,各州各府都举行放灯、观灯,以示与民同乐,并且出了榜文。田登贴出的布告上说:“元宵佳节,本州与民同乐,依例放火三日。” 从此以后,该州便流传出:“只许州官(说)放火,不许百姓(说)点灯”的俗语来。

7. 你能带着这样的理解,融入这样的感情,来读读吗? 个别读,小组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

(四) 探究质疑。

1.飞花不就是落花吗?作者为什么不说春城无处不落花呢?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谁能读出这种花飞柳摇的美。

2.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融入这样的感情,美美地读一遍吧!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不看书来读一读。

三、课堂总结,背诵布置 1.这节课,通过学习《寒食》,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寒食节里,强劲的东风吹斜了皇家花园的柳树。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那袅袅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并默写《寒食》。  四、板书设计 寒食 飞花御柳斜 蜡烛轻烟入讽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感受两首诗歌的不同风格,体悟不同诗人其不同的心境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诗风。

2.研习文本,比较探究,交流讨论。

3.引导和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加深对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及同一诗人在不同心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诗人的整体认识,允许多种见解并存。

4.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人不同的处境和心境下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教学重点 探究两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以此诗为切入点,比较探究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差别。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歌的协作风格,并且比较探究其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准备《鹊桥仙》对比阅读的材料纸。

一、阅读材料中的两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神话》。

2.材料纸:《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比较阅读 3.导语:我们说人类的情感一般可以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亲情和友情我想大家都已经拥有了,唯独这个爱情,是我们还需要用来向往的一件东西,当有一天我们也拥有爱情的时候,我想大家就不会想过六一儿童节了,那时最想过的应该会是情人节了。七夕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每年七月,牛郎和织女可以名正言顺地会面。这个自魏晋以来就流传的魅力深化,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咏叹,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就是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但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当推背诵秦观的《鹊桥仙》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一诗一词。(板书:迢迢牵牛星) 二、整体感知,赏析探究 1.全体朗读(幻灯片:诗歌内容) 师: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了,害得我们的织女啊,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我们先一起来朗读一下《迢迢牵牛星》,体会一下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生) 师:那年的七夕,牛郎和织女因故没能相会,只能脉脉无语。经过几年的等待,有情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这又是怎样的一幅怎样的天堂相会图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鹊桥仙》。

2.求同过程 师:从两首诗中读出什么?自己再默读,然后回答你读出了什么?大家也可以小声地朗读。

师:我们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你来说说用哪个字来形容? 生:怨、忧、思、悲…… 师:表达了诗人内心中最深层次的情,那么这两首诗传达了一种相同的情感。

3.求异过程 师:两首诗一个是民歌,一个是文人作品,语言情感上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都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感?语言上或者说艺术上有何特点呢?结合两首诗的具体的语句,你从两首诗中读出了哪些不同?前后桌、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生:《迢》隔河相望,可望而不可及,怨恨。

师:那你来把那种怨恨的感情给大家读出来好吗?(作稍微的朗读指导,并让全体学生朗读体会这种情感) 生:泪如雨下。(让学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织女思念牛郎的悲苦之情) 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坚贞、乐观、忠贞。

生:柔情似水,美好的相会(每年一次的相会,突出爱情的珍贵) 4.总结:求异(幻灯片) 《迢》:怨恨、悲苦,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板书:离愁别恨: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鹊》:忠贞、坚定、珍贵、对高尚爱情的赞颂(板书忠贞,坚定: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三、拓展延伸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选段,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师:那么,下面我们也按照这样对比的句式,就这两首诗歌,来仿写几个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调动你的创新意识和文采。

(朗读学生作品,范读自己的作品) 师:上面,我们对这两首诗,进行求同和求异,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凸显这两首诗的个性。明代有人评价《鹊桥仙》的时候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19世纪英国诗人济慈曾说:听得见的音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音调更是优美的。

四、教师配乐朗读(美丽的神话) 1.师:你们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要做到对古诗情感的把握确实不容易,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两首诗歌。注意,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感情细胞都调动起来,把握好诗歌的节奏、轻重音。

2.师:爱是什么?有首歌叫做《爱如潮水》,还有一首歌叫做《死了都要爱》,可见爱情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相当重要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涉及爱情,但我们却拥有诠释爱情的权利。那么,你是怎样理解爱情的? 生: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同的事情的爱情,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生:爱情是不加任何砝码的…… 3.全班配乐朗读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下来,大家也许注意到了,特别关注的就是朗读,反复的涵咏,来增强语感,这就是学习古诗文最主要的途径。

2.比较阅读:比较诗歌的情感,比较语言特点,抓住一些比较点,进行多元对比,体会爱情不仅有欢乐,而且有泪水,从短暂的相逢中,体现出的亘古与忠贞。

3.亘古一爱,万千情怀。当我们再次抬头看那熟悉的夜空时,我们也许会多了浪漫的联想,诗意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语言,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诗意。

4.全体学生再次朗读。

六、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迢》:离愁别恨 《鹊》:忠贞坚定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 抓住重点诗句,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3.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了解作者   唐代王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王建的诗句《十五夜望月》。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记得把作者和朝代加上。(板书:十五夜望月王建) 二、读出“望”之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满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摇曳。(板书:白) 2.“栖”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

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
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们仿佛听到乌鸦等小鸟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所惊动,扑楞楞地展翅欲飞,声音喧闹,逐渐声音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从侧面写了月色之皎洁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板书:栖) 3.“湿”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

  我们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人间的桂花树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的种子落到人间后生长出来的。那么人间的桂花香了,广寒宫里的桂花也应该香了吧。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美妙的联想。(板书:湿) 4.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三、读出“望”之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  “秋思”,秋天的情思。说得很含蓄,点而不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秋思: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板书:秋思) 四、读出“望”之表达美。(板书:表达美)   但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

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叫间接抒情。(板书:间接抒情) 也有一种情感表达方法,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两种情感表达方法各有好处。

2.“落”   诗句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这个词语能否换成“在”?    “落”:理解词语先思考什么意思,再联系诗句意思,品味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并与平常的用法作比较看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板书:拟人) 五、读出“望月”之情结美 1.按老师的要求说出诗中的词语或诗句。

 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
从声音这个角度侧面表现中秋夜晚之宁静;
突出诗人望月之久,表现孤寂之情;
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含蓄表达自己愁思之深。

2.事实上,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

3.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六、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画面美:白栖湿情感美:秋思 表达美:间接抒情拟人情结美:望月 《藏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开山鼻祖、青面獠牙、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文字资料;
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整体设计意图: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教学本课,我采用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中,戏曲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戏曲资料。  3.师介绍戏曲种类,欣赏戏曲图片。  师:有一种戏曲,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带着面具表演,漫长到一演三五天还不能结束,知道这是什么戏?  (板书题目:藏戏)  简介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欣赏藏戏视频,初步感知藏戏。  5.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出的要求是: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出的学习方法是:读、想、说)  二、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提示: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
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板书:形成、特点) 四、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藏戏的形成),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默读第4-7自然段。

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形成) 说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并作上批注。  2.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 1:“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  (有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学生抓住关键词谈体会。  出示句子 2:“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师生合作朗读,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  出示句子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齐读,体会唐东杰布的传奇之处) (板书:唐东杰布)  五、了解藏戏的特色,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默读第8-20自然段,你认为藏戏最具有魅力的特色是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藏戏的魅力。  生1:舞台简朴。  出示句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只要有观众就行。”  生2:“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师出示并介绍自己喜欢的白色面具。  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制的面具。

3.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演出时间长等。  4.交流搜集到的藏戏特色。

5.有感情朗读第8-20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六、学习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1.男生读三个反问句,女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读一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②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③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板书:戴着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 演出三五天) 2.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板书:独特魅力) 七、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更完整。  八、拓展延伸,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1.欣赏各种戏曲,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赞美中国戏曲(用四字词语或一句话进行点赞)。

九、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从此爱上中国的戏曲,去了解更多的戏曲文化。

板书设计:
形成  :    唐东杰布  藏                         独 戏           没有舞台      特 特色      带着面具演出        魅    演出三五天    力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 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 1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 ♦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关于过大年前的除夕 你们应该最了解,过年的前一天叫做除夕,主要准备过年的衣服、食物,贴对联、收拾家里,有的家庭还会有守夜的活动,希望岁岁安康。)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民俗,端午吃粽子,重阳插茱萸,还有最让你们开心的就是过大年,对不对,过年不仅仅会有新衣服、好吃的东西,而且还有红包收!老师都很羡慕你们。

2、鼓励学生说说通过老师的介绍,自己对哪种民俗最感兴趣?也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或者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俗。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准备,小组交流讨论:你为大家介绍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它会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你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是什么? 4、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 注意事项:简要介绍民俗的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重点介绍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的细节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

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不同特点的传统民俗,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节,有为驱逐年兽、祈求平安的春节,还有浪漫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夕……这些啊,都是我们国家文化宝库中整体的文化结晶,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民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2.习作提纲的要求:
(1) 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2)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3) 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4)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教师:列提纲的作用就像是搭建房子的整个框架,先把轮廓搭建起来,再填充细节。这样写文章就方便多了。(板书:编写提纲)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编写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

教师可以请各组说说编写提纲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三、尝试完成民俗的写作草稿,并且进行互评、修改。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完成作文草稿。

2.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找问题、评价

3.品评写得好的文章,并且教师集中讲解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修改、完善。

4.写作注意事项:①不少于400字;
②最好集中一种民俗活动介绍;
③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④详略得当,不能像是记流水账。

四、完善草稿,正式誊写。

板书 内容 家乡的风俗 多样性→详略得当→编写提纲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 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习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
1. 请学生提前搜集民俗活动和对应的寓意。

2.提前熟悉教材内容。

教学设计:
【出示课件1】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2分钟) 师:中国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更是各有特色,斑斓多姿,在悠久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闪光,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难得的精神文化!而民俗活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感受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验民俗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 【出示课件2】二、请学生朗读《北京的春节》,回答以下的问题:(板书: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 1.这篇文章有几个段落?(11) 2.通过观察(字数比较),有什么发现?(有的段落字数多,有的少,还有中间几段字数差不多。) 3.哪几个部分,作者写得比较仔细?哪几个部分作者只是简单几句话? 4.作者为什么不把每个段落都写的一样多?有详有略的写法,作者想突出表达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详有略是为了突出重点,主要是想介绍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这样写可以让重点突出,但是简要的介绍也让文章更加立体全面,详略得当让整个文章有韵感,更有美感。)(板书:详略得当) 5.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内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和场景。) 三、揣摩优美词句,体会字词的有趣。(板书:词句段运用) 1.请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体会画线词语。【出示课件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2.请学生来说说不同的词语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

3.想一想,在句子中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巧妙之处。(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板书: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 4.动脑子和同学比比,谁还能想出类似用法的句子?想想它可以被用在哪里?(作文) 举例:
班上的调皮鬼又闹笑话了,淘气包率先没绷住,笑得是前俯后仰,班长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班上最文静的小书虫都情不自禁地嘴巴一抿,险些笑出声来。

教师总结:原来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意思相近,是一组近义词。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哦,一定会让你的作文读起来更加有趣! 四、了解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板书: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师:我们生活里有很多的民俗,民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为了有个好的寓意,通常会给这些民俗活动取一个说法,比如说课本中的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是人们想要万事如意年年高,这样类似的说法就是民俗活动的寓意。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有寓意的民俗,比如说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 师:那你还知道其他民俗活动和吉祥寓意吗? (比如说傣族泼水,寓意去除污秽,迎接美好) (比如,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合家团圆) 请和同学交流交流,并且完成课本中的题目。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大家交流。

【出示课件4】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万事足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事事顺 课堂小结:
教师布置作业。

尝试背诵《长歌行》。

鼓励学生提前了解《长歌行》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诗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2.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临摹句子,感受汉字的魅力。(板书:书写提示:提升书写速度) 教师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进行书写,一笔一画认真照着写。

鼓励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看看写字速度、和字体有没有新的变化。

教师可巡回指导,同时将写得又好又快的作品挑选出来,供大家学习。颁发奖品,并交流讨论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这位名人的话,想想其中的意思,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三、朗读并背诵《长歌行》(板书:日积月累 《长歌行》) (1)请学生快速诵读《长歌行》,体会其中意思。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
【诗歌意思】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讲解】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板书:时光易逝 奋发向上) 四、鼓励学生以剧目表演的方式,体验《长歌行》的情景和人物心情。

板书内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 详略得当 词句段运用: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 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书写提示:提升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长歌行》 时光易逝 奋发向上

推荐访问: 课文 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案 单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