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幼教师生职业素养】 基本的职业素养

2021-10-25 16:32:47 | 浏览次数:

如何有效提升幼教师生职业素养   摘    要: 伴随着《幼儿教育指导纲领》的颁布于推行, 使得幼教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受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育机构通常更多的关注中等、高等教育, 对幼儿教育关注较少, 这也致使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缓慢。结合新时期幼儿教学时间, 对提升幼教师生职业素养进行教学策略探析, 期望对幼教师资力量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 幼教师生; 职业素养; 培养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具备说、 唱、做、弹、跳等基本职业素养, 具有高尚的品德, 优异的智能机构, 较强的学习与教研能力, 敬业、端正的工作态度, 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等。幼儿教师的素养应从幼教生入学开始, 这对学前教育学生是否能胜任该工作具有直接影响。从师范学校培养教学看, 教师是培养幼教学生职业素养的主力军,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那么如何有效发挥课堂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来培养幼教师生职业素养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幼师专业教学   师范院校担任幼师教育的广大教师, 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幼师人才的重任。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幼教生的职业素养, 首先应从幼教生的培养着手。但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中, 给予机构对幼教工作重视、支持不足, 加之教育模式有些僵化, 部分幼教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难以实现幼教 生职业素养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育机构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重视师范幼教专业, 并给予政策支持。各类师范院校应及时调控幼教生培养计划, 改变以往重知识、重理论的教学模式, 着力于幼教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尤为重视幼教生责任心、事业心、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育观念的有效落实, 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教育机构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体系, 完善师范学校实训基地和教学设施, 实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才能实现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提升幼教生的思维品质与口语能力   良好的口语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只有口语表达清晰、语音标准、语法合理才能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沟通, 提升学生口语技能。但在当前教学中, 由于师范幼教生多为女生, 心理素质偏低, 较为羞涩, 难以在众人面前流利的讲话, 日常活泼、好动的幼教生, 当站在讲桌旁时便手足无措。为有效解决这一状况, 师范教师可采用语文口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命题“说话”方式来提升师范幼教生语言运用技能。

  1. 将普通话口语测试融入到教学中   普通话口语测试要求讲话者说话流利, 使用的词汇和语法应符合白话文规定, 语速应适合。教师可在教学中, 穿插普通话口语测试, 如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幼教生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练习。

  2. 鼓励幼教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有些来自农村的幼教生在升入大学前, 接触普通话的机会不多, 初高中教师在教学中, 也习惯运用地方方言进行讲课, 这导致幼教生基本不会说普通话, 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教师在幼教新生入学前, 应提前告知, 幼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使幼教生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多为幼教生提供讲话的计划, 努力帮助幼教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进而提升幼教生普通话水平, 实现地方语言风貌的改变。

  3. 将“说话”总成绩纳入成绩考评, 鼓励幼教生进行思考, 提升幼教生思维品质   为有效杜绝幼教生刻意的逃避进行讲台讲话, 教师可将“说话”成绩纳入成绩考评中, 督促幼教生进行课堂讲话训练, 帮助幼教生克服羞怯心理。此外, 讲话课题应具有开放性, 避免幼教生照本宣科, 鼓励幼教生进行积极思考, 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而实现幼教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改变课堂讲课模式, 凸显幼教生主体地位   1. 改变传统讲座、会议模式   将课桌摆放成圆形的宴会桌式, 鼓励幼教生围桌而坐, 当幼教生回答问题时, 需要离开课桌, 站到没有课桌遮挡的地方, 鼓励幼教生正确面对自己的紧张与羞涩。经过几次训练后, 幼教生便会慢慢的消除恐惧、羞涩心理, 这对幼教生未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将课桌摆放成圆形的宴会桌式, 有利于教师布置教学任务, 便于幼教生进行讨论和教学任务的展开, 从而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幼儿的年龄比较小, 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短, 采取圆桌的教学与互动模式, 既可以对幼儿进行观察, 让幼儿教师及时的掌握幼儿动态, 也能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 发展幼儿的思维。

  2. 转变教学模式, 凸显幼教生主体地位, 提升幼教生专业素养   师范教师在进行课材理论知识教学时, 对于幼教生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 应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 鼓励幼教生进行自主学习、相互探讨, 教师在课后及时进行总结。在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上, 可分为综合能力和单个能力训练两种任务。如在进行“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章节中, 教师可设置的单人能力训练任务为:讲童话故事训练、主体设计活动、幼儿表演等, 综合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引导幼教生设计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 并有效执行, 以培养学幼教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教学活动地开展, 能够有效培养幼教生独立学习能力, 激发幼教学生探究能力, 进而为幼教生将来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科学利用教学观摩, 帮助幼教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在师范专业教学中, 教学观摩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教学案例向幼教生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 帮助幼教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观摩时,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 通过对媒体播放典型的幼教视频, 引导幼教生便观看、边思考、便记忆, 鼓励幼教生对幼儿教学活动结构、教师的素养、幼儿行为、活动改进环节等进行深入分析, 鼓励幼教生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融合, 使学生充分掌握各类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 并具备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仪态、教学语言等基本教学素质。

  在进行幼儿观摩教学时, 师范教师应积极引导幼教生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帮助学生掌握幼儿的认知水品、言语特点, 使幼教生在将来的幼儿教学中, 学会尊重幼儿, 能够因材施教, 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的设计游戏与教学计划, 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五、优化培养模式, 注重幼教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幼儿教师实践知识、实践技能与其专业素养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没有实践知识作为后盾,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提升。在当前部分学前教育机构, 对幼教的实践技能与知识要求低。如有些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 只看学历的高低, 忽略了其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这体现出社会及学生对幼教生实践技能的不重视。此外, 幼儿教师在入职后, 进行的培训与教育, 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致使幼儿教师职业素养难以有效提升。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学校、社会都应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为幼儿教师搭建实践技能与继续教育培养平台, 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 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鼓励幼教 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从而实现幼教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幼教生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前提。教育机构、学校、社会只有通力合作, 关注教学细节, 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才能实现幼儿师范 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幼儿教育关系到幼儿的习惯养成, 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 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德育教育, 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 幼教 素养 师生 提升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