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_贫困地区教育问题
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教育问题更应主动承担责任。我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该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出现了如下几个层面的问题:一、在评价教育效果方面,仍然存在以分数衡量一切的问题,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中城市的学生素质优于城镇,城镇学生的综合素质优于乡村。三、教育公平存在问题,一个地区,高考成绩突出的所谓重点高中,示范高中,采取“掐尖儿”方式,吸收该地区最优秀的学生,从而导致大多数县一级中学学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另外,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超级庞大,也使县一级地方中学的学生数量难以保证。四、高考,中考乃至小考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以分数决定一切的问题。
由此可见,当前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地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形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那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势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远,势必要解决当前各级各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鉴于此,我想就本地区存在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如下建议,恳请各位专家和领导酌情考虑。
一、教育效果评价方面 高考在坚持教育公平,促进人才培养和进步,保证学以致用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贡献。但高考毕竟是基于应试教育下的高考,高考并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现象就不足为怪。
只要真正改革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作用,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所以,在坚持高考的大原则下,如何使高考能够成为客观公平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权威工具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打破现有思想的禁锢,除了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应在全省(市)的集中安排下,考核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仅限于英语考试,语文科目也要参加口语考试)。其次,设置网络虚拟环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完成相关物理、生物、化学等科目的试验,真正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再次,兼顾文理学生,不过早分文理科,让学生打牢各学科的基础。最后,探究性的考试,探究性的学习,就需要高考命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命题,在就需要从命题的形式,命题的原则,命题的出发点,命题的针对性以及命题的科学合理性方面进行论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命题的最重要原则。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如何全面发展 由于大城市学生能够较广泛地接触到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因而大城市的学生总体素质要优于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学生。这当然与经济发展,当地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但我们不能无视这种学生素质的巨大差异,我们应当设法来弥补这种差异。该如何弥补呢? 首先,教育投入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向中西地区倾斜,保证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学硬环境,并尽量提高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学软环境。教学硬件比较容易解决,关于教学软环境,国家鼓励大学生支持西部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另外,如果我们拓宽思路,会发现,教学软环境,一方面要鼓励现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采取强制手段,通过外出学习,名师讲座,教师之间学习等多种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其次,学校有义务,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有些领域,有些行业,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工作。打破我们现有的“学生还是孩子”的传统观念,鼓励学生自主,自强,自信,自理,自立。
三、保证教育的公平 近几年,随着民办教育的兴起,各级各类学校的竞争态势业已形成,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保证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高中教育阶段,各地的所谓名校,在选拨学生时,专门挑选该地区学习成绩最好的,这样他们学校的学生,在高考中必然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样,虽然在现有高考制度评价体制下,是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更加好,但是却存在着许多弊端。第一,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综合素质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所谓的“好学生”和所谓的“差学生”共同成长的环境的。光有所谓“好学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名校的掐尖和盲目扩张,严重挫伤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现有高考的评价体制下,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因为,被选拔走的学生,可以享受个人成功的荣誉,可以获得更优秀的教育资源。第三,这种现象,不利于普通类型学校的成长和发展,也当然不利于普通类型学校教师的成长以及学生的成长。所以,要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名校的“掐尖”现象,必须制止。
四、高考、中考乃至小考的改革问题 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中考的改革也不应忽视,因为中考和高考其实是有极密切的联系的,都是沿着应试教育老路走下去,存在诸多不完善环节的考试制度。如何改革呢?首先,在初中取消文理分科的考试,而以专业优先代替分数优先。高考后,大学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公布优先规则。但是,在大学生入学后,不应匆忙分开专业,而应让学生自己接受综合科目教育和综合素质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自己的未来专业。其次 ,体现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不同特点,以特长优先,兼顾其它,如果你是综合性人才,你要优先偏才,那你的最大特长科目必须强与偏才或等于偏才。第三,尽量降低高考风险,如果一个学生某科出现了大失误,可以通过调整专业把影响降到最低。第四,综合学习成绩与单科特长成绩相互照应。学生不会只顾特长而忽视其它课程,但也不应该兼顾全科而忽略自己的特长学科。这就要求,在高考改革中,如何善待特长生的问题。当然,中考、小考在选拔人才时,也要坚持这样一个灵活的标准,综合素质,综合学习成绩与单方面的特长相结合。
我虽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但也深感自己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因而“当仁不让”地谈了些自己粗浅的认识,如有不足不备之处,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海涵。
推荐访问: 贫困地区 几个问题 科学 发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