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区县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_建设情况

2021-10-29 12:17:28 | 浏览次数:

2020区县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推进社区建设,不仅是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必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为全面掌握、分析当前我县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我县社区规范化建设。

近期我们深入X镇X个社区,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社区建设基本现状 (一)社区基础建设普遍加强。

X个社区的工作用房、办公设施、工作经费、人员待遇等基本问题均得到解决。

一是办公条件明显改善。X年至今,累计投入资金X万元,为每个社区统一更换了办公桌椅,配备了电脑、电视、添置了卷柜、沙发、图书柜和其它办公用品,并为每个活动室都购置了乒乓球台等体育活动器材。

二是办公场所得到解决。X年,由县民政局筹资X万元,新建社区办公楼X处,改建X处,从而保证了X个社区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社区活动室。

三是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得到保障。除X位社区支部书记工资关系还在原单位外,其余人员工资都已纳入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每人月工资X元,并为每人上了三项保险。

(二)社区组织基本建立。

我县现已完成了社区划分、调整工作,初步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服务型民间组织为基础的社区组织体系。

我县社区是于X年X月由原X个街道居民委合并成立的,共分为X个,分别是XX社区,共管辖居民X户,X人。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党支部、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形式,选举产生了居委会主任和若干名居委会委员。

有的社区还成立了自治组织,如x社区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安全应急分队,X社区成立了城镇低保评审小组、民事纠纷调解小组等自治组织。近日,全县X个社区又建立了社区妇联组织。

  (三)社区服务逐步规范。

各社区基本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社区党建、卫生、治安、文化、环境同步协调、相互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每个社区都成立了警务室,近期社区有偿治安巡逻员上岗后,社区治安状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卫生部门已进驻社区,当有社区医疗服务站处理不了的急重症患者时,将及时采取先入院后办手续的应急措施;妇联在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妇联组织,完善了社区妇联工作制度和妇女工作图板,使社区妇女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文化、计生、低保等其它工作也已经走上正轨,在注重服务和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上发挥应有的功能,X个社区育龄妇女登记率、流动人员办证率、验证率、计划生育率分别达到X%。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健全,极大便利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四)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X个社区共有工作人员X人,其中,X名社区党支部书记经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等部门公开选拔,现已与原工作单位脱钩,开始主持社区全面工作;X名由就业局派驻到社区工作的劳动保障员; X名由妇联选拔的社区妇联组织负责人;其余X名工作人员是原街道X个居委会主任过渡,并于X年X月依法选举产生的社区工作人员。这X名工作人员中,X岁以下X人, X—X岁X人,X岁以上X人;大学本科学历X人,大专学历X人,中专学历X人,高中学历X人,社区工作人员基本实现年青化,文化程度也都达到了高中学历以上。

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工作需求,X年X月县里组织社区主任和相关人员到白城地区学习考察,X年X月又举办了社区干部培训班,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近期,县里还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有偿治安巡逻员充实到社区中来,社区服务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与新时期工作要求不适应。

调研时,有的社区干部把社区工作形象的比作“蜈蚣”,腿长得多,爬得却慢。因为社区除了要完成法定工作任务外,还承担着来自乡镇、有关部门赋予的一些工作任务和行政性事务。

为完成诸多工作,我县社区每名工作人员都划分了自己的片区,确定了本委硬性任务,负责计划生育、低保调查等工作。由于我县社区居民分布不均衡,有的社区居民多,如X社区人数最多的居民委就有X多人,因此工作量过大,这种情况导致了社区干部疲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无暇顾及社区建设。

如在今年党代会选举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家各户登记选民,张贴选民榜,使原本就十分繁杂的社区工作更加紧张,许多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才保证了社区的日常工作。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目前我县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如实反映了社区工作处于既要完成上面交办的行政任务,又要维护居民自治的两难境地。定位不准、职责不清、工作不规范,已成为我县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二)社区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调查中了解到,由于我县社区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社区服务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各个社区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寡特困家庭等群体的服务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措施。

由于我县社区经费还处于“报账制”阶段,社区没有资金自主权,虽然县、乡财政会为社区解决一部分,但很多时候是杯水车薪,导致服务资金缺乏,加之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还没有形成以服务养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因此,增加服务功能对于社区来说是“有心无力”。

服务项目少,档次不高。我县的社区服务项目严格上说只有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两项。在医疗服务上,只有X 和X两个社区诊所真正做到了服务社区居民,而其余X个社区诊所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我县社区诊所普遍存在着设备简陋,不能处理急诊,诊所经常没人坐班的情况;在文化娱乐服务上,由于社区活动室过小(每个社区活动室仅有五十平方米左右),不能保证社区居民足够的文娱活动空间,更没有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有的社区老年人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健身舞队经常要自己到外面找活动场所。

  (三)对于社区建设的认识有待于提高。

目前有些部门、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缺乏正确认识,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社区共建氛围不够浓厚。

一是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认识不清,对社区没有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意识不强。有的社区主任反映,如果不是通过办理城镇低保、失业金保险等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手续,很多居民对于社区究竟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在社区居民中,与社区联系多的以老年人、低保户为主,参与领域只是集中在一些基本文娱活动、办理帮扶济困手续上。而绝大多数居民,特别是经济条件好的“上班族”对社区发展关注较少,虽然对社区有所了解,但认同感较差,社区建设观念淡薄,参与意识不强,支持力度不大。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在对社区居民进行上门登记的时候,有个别机关干部不但不予支持,且态度恶劣,给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没有形成。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只是将其作为上级交办的一项阶段性任务。有些部门虽然已派人进驻社区,但实际工作开展的不好,有的部门不坐班,对社区工作支持与配合不够,甚至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便民利民的服务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个别部门不能深入社区,服务社区,解决社区的难点、热点问题,而是热衷于进社区挂牌子,向社区下任务。

  (四)社区工作人员收入与付出极不对称。

在调查中,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社区的工作繁重,而待遇却很低。社区管理工作与日俱增,样样事务都要管,件件事情都要抓,但收入与付出却不成比例,人均每月才X元,比我县机关干部平均月工资低近X元。

而且,社区工作人员平时为了完成繁重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加班,也没有加班补贴,更谈不上其它福利待遇了。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并导致社区工作者普遍思想不稳定,一部分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工作人员难以安心工作,纷纷下海经商或另谋职业,造成了社区人才流失。

  三、调查后的思考 (一)加大社区体制和机制的探索、改革力度,是我县社区建设的发展重点。

虽然我县社区建设已经开展了X年时间,但是较为成熟的社区体制和机制并未形成。社区运行机制不完善,行政负担重,内外关系不顺,这些状况都是我县当前社区建设的“绊脚石”。因此,应将社区体制和机制的探索、改革作为我县社区建设的发展重点。

一是要严格社区行政事务准入。为确保社区的任务到位而职责不错位,要加强归口管理、统一审核,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需要延伸到社区的,应逐步做到“五个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工作任务到位、服务承诺到位、考评监督到位、工作经费到位,真正让社区处理好自治与管理的关系,明确好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确保政府和社区职能的归位。

二是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权限。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方面的职责与权限,明确哪些内容属于指导的范畴,哪些内容属于管理的范畴,并出台相应的社区管理标准,制定社区发展和管理规划,使社区工作具有宏观的前瞻性和微观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创新指导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善于发现、及时总结发达地区及周边县(市)区在社区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我县社区建设更加规范。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社区服务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仅靠目前社区的服务水平满足不了群众,形势要求社区必须从拓宽服务领域入手,为社区发展服务铺设平台。我县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在追求社区服务项目和档次上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我县实际,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从最根本上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一是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积极动员全县群众踊跃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同时,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使社区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县社区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基础较好,可以先从完善服务设施入手,因地制宜,从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向居民开展法律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扶老托幼、扶残助残、文娱健身和家政家教等服务,使公共服务落实到社区。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社区服务监督管理。建立县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制定社区服务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指导和检查督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以监督机制来保证我县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努力营造社区建设良好人文环境。

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而我县的现实状况是社区居民参与状况很差。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力培育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民主自治意识。

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社区居民,健全社区制度,建立社区居民行为规范及社区各项事务管理制度。要通过实行区务公开、开展民主监督与评议、进行重大事务听证等活动,增加社区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教育、启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培育居民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决策权,保证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社区内重大事务的管理、决策、监督。

二是加强社区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媒介、社区宣传阵地和举办培训班、报告会、研讨会及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介绍社区的功能、作用和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重要意义,宣传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做到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社区建设,不断增强我县广大群众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形成“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理念,为深化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通过适当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快速发展的社区,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而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过低问题更是确保社区建设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社区工作者队伍是一个利益群体,他们的利益如果得不到合理的体现,势必会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协调其他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及为他人排忧解难。要通过给予合理的待遇,使社区工作者这支队伍,成为素质高并相对稳定的队伍,让他们在社区岗位上有奔头、有盼头,从而尽最大努力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对社区的考核评估体系,出台对社区及社区工作者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根据社区及社区工作者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把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与岗位相挂钩,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二是要积极探索将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岗位”、一种“职业”,设立社区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按年度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

三是通过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实行社区工作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工作队伍。

推荐访问: 区县 对策 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