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论文]

2021-10-31 16:34:47 | 浏览次数: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论文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有的教师将课本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匆匆转入专题复习;
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之后便沉迷于题海.这些做法都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语文课本复习的边缘化,折射出高考复习急躁的心态.其实,课本才是根本,高三语文复习应该回归课本,整合重组,精耕细作.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建构高考知识网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它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一)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借助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提升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 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实词试题“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试题“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本注释为“写文章”.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 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句中“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二为“中原地区”之意,如《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了“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对“召有司案图”的注释,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高考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   例如,复习小说部分,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然后与高考小说考点要求相链接,依据每篇小说的特点突出复习的重点。对于《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分析人物形象,重点概括分析林黛玉之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
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为主体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
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
复习《边城》,则要思考其主题,通过自然之美、风俗之美透析其所表现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眼中有学生。

  很多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地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它只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教师不仅要以课本为本,还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网络,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一)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就应先让学生学会质疑。复习课本时,每一节课都要留给学生一定质疑问难的时间.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由课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交给老师,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重要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师生一起交流讨论。生生、师生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延展了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是整部《红楼梦》看,显然不是“有钱就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之反叛,此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而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   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话题,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词 + 代词 + 动词。1. 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3.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都要求从课本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手中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乏味,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减少学习内容上的重复.同时,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一)通过说故事,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现象,可以通过陶冶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原有的枯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让学生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对于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生硬地要求死记硬背,而应该挖掘其文化内涵,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比如关于古人坐姿的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等。“危坐”是正坐,是最传统的坐姿,双膝跪地,臀部紧挨着脚后跟,上身挺直,目不斜视;
“跽坐”是双膝跪地,上身直立,但臀部离开脚后跟“;箕踞”是臀部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
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以上两个故事的引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箕踞”及相关坐姿文化的理解.   (二)通过开展“说文解字”趣味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学生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   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中的“相”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三)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们提供了范例.练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练习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可以模仿《六国论》《拿来主义》。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以这些文质兼美的典型篇目为支架,进行迁移训练.如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两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热点,其所提供的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事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权衡,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就其性质而言,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这样,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议论文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的,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先谈“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
再说“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
最后说“怎么办”---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之所以在文章开头谈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这和杂文的文体特点有关,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由平常的生活现象引出评议话题,然后围绕话题分析拓展.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作文材料.杂文即时文,有针砭时弊之功效。可以要求学生回溯 1934 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转换视角,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内容,拟写作文材料,例如:近期,文化界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大讨论:有人主张学习外来文化,甚至“ 全盘西化”;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先进的,应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可以让梅兰芳博士到西方宣传中国国粹。对于以上事件,请选好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最后,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对“拿来主义”进行批判,如“也谈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新解”.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我们应主动拿来,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将中国文化送出去,通过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文明因中国文化的滋养而焕发光彩.总之,通过读写结合,学生不仅学会了审读作文材料的方法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而且学会了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完成了和命题者的对话,深化了认识,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法,积累整合,深度开发课本资源,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推荐访问: 为主体 复习 语文 策略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