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

2021-11-02 10:32:07 | 浏览次数:

目 录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3 3.施工策划 3 3.1材料准备 4 3.2技术准备 4 3.3现场机具准备 4 3.4现场人员配备 5 4. 施工工艺 5 4.1操作程序与施工方法 6 4.2模板加工中必须注意的部位 7 4.3 模板支撑体系 7 4.4模板的配备与优化设计 8 5. 模板拆除 13 6.质量保证措施 14 6.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4 6.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5 6.3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5 6.4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16 6.5漏浆的预防措施 16 6.6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16 6.7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 17 6.8.模板及高支模施工管理架构 19 6.9混凝土浇捣方法 19 7.高支模满堂红顶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 8.高支模文明施工措施与管理 21 9.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1 9.1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物资:
22 9.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22 9.3 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23 9.4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24 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25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安置区项目 建设单位: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郑州鑫苑十里铺安置区项目工程位于郑州市管城区紫荆山路与赣江路交叉口。项目包含B-07-01及B-08-01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432203.58m2,由12栋33~34F高层、1栋3F幼儿园、2F商业裙房、附属用房以及二层地下车库组成,地下建筑面积107732.41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24471.17m2。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按照三级、四级六度设防,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总合同额8.44亿元,自施合同额6.23亿元。

本单体工程标注层层高为2.9米,地下二层层高为3.7米,地下一层层高为5.12米。其中地下一层层高超过5米,属普通高支模范畴。梁最大截面尺寸为250×1500,板厚160mm,高支模高度5.12米。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施工策划 3.1材料准备 本工程高支模施工部分全部采用钢管脚手架(扣件式)搭设支撑体系,选用钢管和50×100方木作为背楞方木,15厚胶合板作为模板。钢管规格全部为标准件Ф48×3.0mm。立杆顶端高度调节用可调支托。

A、钢管及扣件,严禁使用有弯曲、锈蚀、压扁、裂缝的钢管;
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形的扣件。扣件表面须作防锈处理,保证扣件的活动部分能灵活转动,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B、顶托必须逐个检查,对存在螺栓滑丝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方木开裂破损的一律不得使用。

C、对高支模中使用的胶合板、方木、钢管等材料,使用过一定周期不能确保符合原有力学性能的情况下,要选样做破坏性力学试验,确定能够满足使用承载要求。

3.2技术准备 要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模板的施工工艺,按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技术交底书。

认真做好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工作,复查材料材质证明及材料进场存储工作。

做好模板施工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上述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3.3现场机具准备 现场每个木工班组需配备如下机具设备:
表3-1 机具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砂轮切割机 D=500 台 8 穿墙螺杆用 2 手电钻 只 15 模板开孔用 3 压刨床 台 4 多功能锯床 4 电焊机 台 10 5 台钻 台 2 备注:所有机具随工程进度提前两天准备就绪,入场前要求调试合格。

3.4现场人员配备 表3-2 现场管理人员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总包方施工总指挥 1人 2 分包/班组施工指挥 3人 3 质量负责 1人 4 安全负责 1人 5 责任师 3人 备注:技术部除按规定对工程部进行方案、措施(包括书面和口头)一级交底外,由工程部向操作层班组进行方案、质量、安全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要求有质量员参加。

表3-3 现场施工人员 序号 工种 班组人数 1 木工 180 2 架子工 80 3 普工 60 工人上岗应具备上岗证,在上岗前应接受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4. 施工工艺 4.1操作程序与施工方法 (1)本工程木模板由施工队伍根据施工图纸、工程洽商进行整体模板配制;

(2)每块模板严格按尺寸下料,误差控制在如表所示范围内;

(3)木方与模板接触面先用压刨刨平刨直,然后用手刨刨光,用2米靠尺检查平直度;

(4)模板下料时先用钢卷尺量好尺寸,弹好墨线后,用手锯下料,模板四条侧边全部用手刨刨平,用2米靠尺检查平直度;

(5)将模板平铺在操作平台上,从一侧向另一侧弹好纵横龙骨边线;

从一侧向另一侧钉木龙骨,钉木龙骨过程中,在模板拼缝处设置木方背楞(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6)龙骨与面板钉装完毕后,从一侧至另一侧弹出螺栓孔十字线,用电钻钻出螺栓孔。

(7)制作完毕后,按整体模板制作质量检查标准,由工长、质检员分别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照图纸对每块整体模板进行编号后立放在模板支架上。

表4-1 整体模板质量检查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基础 5 尺量 柱、墙、梁 3 2 标高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尺寸 基础 ±5 尺量 柱、墙、梁 ±2 4 每层垂直度 3 2m托线板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直尺、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2m靠尺、楔形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楔形塞尺 顺直 2 方尺、楔形塞尺 8 预埋铁件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螺栓中心线位移 2 螺栓外露长度 +10 -0 9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5 拉线、尺量 内孔洞尺寸 +5 -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5 对角线 6 4.2模板加工中必须注意的部位 为确保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并防止模板吸水或受热膨胀产生过大变形,以下部位必须粘贴密封胶条:
墙体整体模板之间的边搭缝;
整体模板与阴角模板之间的边搭缝;
门窗洞口模板与整体模板之间的接触面;
梁模板与柱墙模板之间的搭接面;
梁侧模与梁底模之间的接缝;
柱阳角模板搭接缝。

4.3 模板支撑体系 钢管立杆立于首层结构之上,其搭设方式均为:立杆纵横间距均为0.8m,立杆步距为1.5m。承重架支撑形式为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为可调托座,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20m,梁底模板下的木枋横向间距为0.25m,模板下的木枋间距0.35m;
托梁采用双木枋。

纵向水平杆设置:纵向水平杆应水平设置,其长度不应小于2跨,两根水平杆的对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该扣件距立柱轴心线不宜大于跨度的1/3,同一步中,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的对接头应尽量错开一跨,上下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对接头也应尽量错开一跨,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凡与立柱相交处均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且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

横向水平杆搭设:凡立柱与纵向水平杆的相交处均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任意拆除。该杆距立柱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大于150㎜,跨度中间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其两端均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扫地杆设置:立柱由标准底座向上200㎜处,纵横向设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柱固定。

剪刀撑设置:支架周边设剪刀撑,中间纵横每4排立杆设剪刀撑,与地面角度为45º~60º。顶层以下的剪刀撑中的斜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柱上或横向水平的伸出端上,固定位置与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顶部剪刀撑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得少于2个旋转扣件。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4.4模板的配备与优化设计 4.4.1 梁模板 梁体模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梁侧模及底模采用多层板,梁底模、板底模,柱、梁、板相接处,采用多层板作模板。

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搭设支撑架——安装梁底模及侧模——校正标高及轴线——梁钢筋绑扎——梁模版加固——预检 梁宽大于250mm底模下设3至4根纵向格栅,具体根据实际梁宽尺寸确定(小于250厚梁设2根纵向格栅),侧模格栅间距250;
梁高大于500mm的在梁中部加设对拉螺杆对拉螺栓采用Ф14螺栓,水平间距为600;
排架横向间距800,纵向间距800,另在主梁底中部增加一根支撑立杆,沿梁跨间距800;
次梁底中部增加一根支撑立杆,沿梁跨间距1600。

4.4.2柱模板 (1)柱模施工工艺:
放线——焊模板下口限位钢筋——安装柱模板——双钢管柱箍加固——搭设柱模板支撑架——校正垂直度——复核模板上口尺寸——预检 (2)柱模板 采用15mm厚多层板木模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楞采用50×100方木,加固采用φ48钢管间隔500mm一道加固,四周加钢管抛撑。边长大于600mm 的柱用一排可回收的φ14普通对拉螺栓加固,详见下图。

图4-1 柱模板加固图 4.4.3 楼板模板 (1)楼板模板施工工艺:
搭设满堂脚手架——铺模板——校正标高——加设立杆水平拉杆——预检 (2)结构楼板模板采用多层板,格栅采用50×100方木,间距200,下格栅采用Ф48钢管,排架采用Ф48钢管,立杆纵距、横距1000,步距1500,底部钢管背楞间距600,纵横每隔6000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搭设角度45°~60°,立杆搭接长度一米使用三个扣件连接。

(3)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下垫木方,立杆基础平整夯实,硬化处理具有一定强度,并应采取排水措施;

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3)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 ,否则用腻子封条;
4)根据房间大小,决定梁板模板起拱大小:L<4m开间不考虑起拱,L≥4m按跨度的3‰起拱,悬挑构件按悬挑跨度5‰起拱,且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4)楼板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红架子,立杆上加U托调节丝杆调整标高,支撑下垫垫板。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 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25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
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模板具体搭设详见下图:
4.4.4 墙体模板 (1)墙体支模材料:地下室外墙及剪力墙模采用15mm多层板,竖楞用50X100mm木枋,外楞用双根φ48钢管,φ14穿墙螺栓(三节头)3形扣件加双螺母加固,模板上打φ16螺栓孔 。

(2)地下室砼墙模板加固见下图,计算附后;
其他结构剪力墙参照类似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图4-2 内墙模板支顶剖面图 图4-3 墙柱节点模板支顶平面图 (3)墙体模板安装:
弹线—安门窗洞口模板—安侧模板—安另一侧模板—调整固定—预检 墙体模板用15mm多层板、木枋配成大模板并编好号,多层板横向配模。合模前,先检查钢筋、水电预埋件、门窗洞口模板、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合模按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墙体一面的模板吊装就位后,安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清扫墙内杂物,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拧紧穿墙螺栓;
检查螺栓是否紧固,检查模板与楼板,楼梯墙面间隙,模板拼缝是否严密,防止出现漏浆错台现象并及时办理预检。墙模底每跨设一个200×200mm清扫口。

螺杆横向间距不大于450㎜、竖向间距不大于500㎜,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涨模。

地下墙体模板一次支至顶板底标高,,外墙顶板高度模板单独随顶板支模。在模板的下口处加海绵条,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缝质量。

墙板配模时在模板顶部钉一条50mm宽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木板,以控制保护层厚度并利于剔除上口软弱层。

穿墙螺栓用法:地下室外墙螺栓加焊50×50止水片并在支模时两端穿成品橡胶垫片,拆模后,将垫片剔出,取掉穿墙螺栓外露部分以使钢筋不突出墙面,并用微膨胀砂浆将墙面修平。内墙螺栓穿硬聚氯乙烯套管,套管长度同墙宽。用螺栓、山型卡、加固模板并上双螺母拧紧。

4.3.5底板及后浇带模板 (1)底板导墙模板面层采用15厚胶合板,外侧用50×100㎜木方作龙骨,外侧加2根¢48钢管,间距450,用¢14螺栓中间焊止水片及限位,模板下焊限位支撑凳@450作为支撑及限位,导墙模板高度为300㎜。

(2)基础底板外侧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高度与底板厚度相同,用三道¢14止水螺杆与基础钢筋焊接,竖楞用50X100mm木枋,外楞用双根φ48钢管,3形扣件加双螺母加固,模板上打φ16螺栓孔 。底板及墙体后浇带采用50mm厚木板,宽度同主筋间距,遇主筋在木板上开方孔,附加50×100木枋子龙骨,支撑为50×100mm木枋子,用木楔子塞紧。

(3)后浇带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缝位置隔挡,均采用镀锌钢蓖网或钢丝网,使用钢筋或木方固定牢固。

4.4.6电梯井模板 电梯井坑用多层板和木方制作成筒模,竖向背楞为50×100mm木方(中距250mm),横向背楞为并排2根Φ48钢管,间距600,阴角采用100×100木方且横向、纵向分别设置上中下三道支撑,同时在阳角部位增设斜撑;
钢筋绑扎完成后,将筒模安装到位,在混凝土浇筑前固定牢固。

5.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前必须填写好拆模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及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时间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办理。

(2)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3)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4)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5)梁模板拆除 梁混凝土必须达到下表强度后,经技术质量部及监理同意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 ≤8m ≥75 >8m ≥100 备注:悬臂梁不论跨度大小均要求在强度超过100%后拆模。

(6)楼板模板的拆除 土浇筑完毕,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时,并经技术质量部同意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强度标准值设计的百分率% 板 ≤2m ≥50 >2、≤8m ≥75 >8m ≥100 备注:悬挑板不论跨度大小均要求在强度超过100%后拆模。

(7)柱模拆除 拆除前必须填写好拆模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及监理同意方可拆除。柱模板拆除必须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柱模拆除时,先将柱模松动并脱落柱面,使模板远离柱子,再提升,以免破坏柱面。

6.质量保证措施 6.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6.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高度超过4m,应采用ø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6.3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

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

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力。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竖向构件应分层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6.4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立柱必须置于平整的坚实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

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6.5漏浆的预防措施 木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
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
板底模板也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

6.6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
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

6.7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 A、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做好记录。

B、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阐明。

C、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并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合同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D、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E、细化验收程序,分多层段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执行整改复检制度,真正做到一次验收合格率在90%以上。

F、建立质量评比和奖罚制度,施工时勤交底、多检验、创优质。

G.过程控制程序:
检查脚手架、脚手板 材质证明、取样复验 制定与审核模板装配大样 中间抽查 自检、互检、专检 执行验评标准 按不同型号挂牌 不合格项处理 办理模板验收签证手续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熟悉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 质量标准 准备 工作 技术交底 书 面 交 底 操作人员参加 现场模板 安装 质量评定 资料 整理 模板加工 成型 钢筋、模板工序 交接检查 自 检 记 录 质量评定记录 施 工 记 录 材料合格证 6.8.模板及高支模施工管理架构 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 项目生产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全主任 栋号生产主管 栋号技术主管 机械设 备组 预 算 组 材料组 施工组 质安组 后勤组 技术负责 财务室 资 料 组 采购组长 保安组 仓管组长 6.9混凝土浇捣方法 1).模板安装完成后,先浇捣柱混凝土,然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

2).梁板混凝土浇捣(高支模部分),拟采用汽车天泵由中空对角相交之中点开始浇捣,逐步向外均匀浇捣,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摸板或钢筋振动。在浇捣高支模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跟班,并在浇捣之前对所有参加浇捣的施工人员作浇捣计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并用水准仪每30分钟观测一次,包括首层钢支撑的沉降观测,大梁沉降值按千分之二L控制,并且小于30㎜),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特别是检查钢管有无局部弯曲而造成失稳以及木枋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施工员立即指挥楼面工作人员撤离,经确认在安全威胁解除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3).浇捣混凝土时,安排6人在高支模区域内作业,以免增加不必要施工荷载。

7.高支模满堂红顶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安装按施工设计进行,严禁随意变动,支顶必须设垫块;

(2)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平撑和垂直剪刀撑;

(3)支柱高度小于5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支撑之间,在纵、横架设剪刀撑;
支柱高度大于五米时按方案图施工。

(4)拆除时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高处、复杂结构的模板拆除时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5)拆除的模板,柱杆、支撑要及时运走,妥善堆放;

(6)拆除板,梁、柱墙模板,在4米以上的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7)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章程及规定,是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本项目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拟由项目施工部与监理单位专员实施工程质量安全整体监控,力争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必须认真加强工人安全思想教育力度,使每个工人思想上树立施工讲文明,生产讲安全的好风气,对每个班组工人上班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受交底人签名。

(8)满堂红顶架搭设必须积极配合施工进度,做好“三检”工作,即:班组自检,质安专检,棚队联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及验收签证工作。合格才能交付使用,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变更、拆除脚手架,如确需修改必须征得棚队同意才能修改。

(9)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0)坚决杜绝盲目指挥操作,根据架子工有关技术及规范进行施工搭设,经常检查所搭设顶架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所有材料应放在不易坠落的位置,发现有易坠落的物料应及时转移到楼面或地面。

(11)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工地现场有关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盲目指挥操作,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不得穿拖鞋及赤脚,不得酒后高空作业,不得向下抛掷杂物,不得乱掉烟头火种,悬空搭设必须系安全带。

(12)在满堂红顶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拉杆、顶墙杆、吊杆。

(13)在满堂红顶架上进行电、气焊接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准备灭火器和派专人看守。

8.高支模文明施工措施与管理 (1)施工管理人员和特种工作业人员要佩戴工作卡。

(2)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和建筑垃圾要按施工总平面图指定的区域堆放,堆放要整齐,挂定型化的标牌进行标识。

(3)项目部要建立消防领导小组,制定安全消防措施,配备充足的灭火器和消防人员。

(4)施工现场要设置吸烟室,禁止随地吸烟,春夏秋季节要搞好绿化。

(5)楼层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6)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7)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8)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9)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作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10)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

9.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9.1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物资:
总负责人:朱关岐 技术负责人:黄春 质量负责人:薛文斌 安全负责人:鱼兆建 施工现场总指挥:杨敬涵 楼号负责人:林治国、张国雷、杨敬涵 顶架沉降、变形监测负责人:孙彬;

机电负责人:卜锐;

应急物资预备:ф48*3.0钢管6米长50根,ф48*3.0钢管3-4米长30根扣件100个;

45×80×2000木枋30条,散板若干,顶托40个,高支模部位设置足够的照明。

高支模部位浇捣混凝土全程应在白天进行,以方便施工安全监测,严禁其他时间施工。

备发电机一台,以防止因停电而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发生。

如发生不利于安全情况,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由各专业施工班组及时进入,对该部位进行加固,确保安全。

9.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①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
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9.3 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2)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

(3)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4)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5)现场急救处理:
①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②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

③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

④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

⑤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

⑥迅速转往医院。

(6)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7)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9.4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02m, 立杆的纵距 b=1.0m,立杆的横距 l=1.0m,立杆的步距 h=1.50m。

模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2.0N/mm2,弹性模量42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2N/mm2,抗弯强度11.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16+0.30)+1.40×2.50=8.679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0.16+0.7×1.40×2.50=7.636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1 = 0.9×(25.100×0.160×0.700+0.300×0.700)=2.087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9×(0.000+2.500)×0.700=1.575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70.00×1.50×1.50/6 = 26.25cm3;

I = 70.00×1.50×1.50×1.50/12 = 19.69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2.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087+1.40×1.575)×0.250×0.250=0.029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29×1000×1000/26250=1.12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087+1.4×1.575)×0.250=0.70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06.0/(2×700.000×15.000)=0.10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2.087×2504/(100×4200×196875)=0.0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 面板的计算宽度为2400.000mm 集中荷载 P = 2.5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 = 0.9×(25.100×0.120×2.400+0.300×2.400)=7.154kN/m 面板的计算跨度 l = 250.000mm 经计算得到 M = 0.200×0.9×1.40×2.5×0.250+0.080×1.20×7.154×0.250×0.250=0.20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00×1000×1000/26250=7.63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20×0.250=0.753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250=0.07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0.000)×0.250=0.625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 q1 = 0.9×(1.20×0.753+1.20×0.075)=0.894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 q2 = 0.9×1.40×0.625=0.788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788+0.894)×0.700=1.177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177/0.700=1.682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68×0.70×0.70=0.082kN.m 最大剪力 Q=0.6×0.700×1.682=0.706kN 最大支座力 N=1.1×0.700×1.682=1.295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50×8.00×8.00/6 = 48.00cm3;

I = 4.50×8.00×8.00×8.00/12 = 192.00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082×106/48000.0=1.72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1.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06/(2×45×80)=0.29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745kN/m 最大变形 v =0.677×0.745×700.04/(100×9000.00×1920000.0)=0.070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250,满足要求! (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 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0.9,集中荷载 P = 0.9×2.5kN 经计算得到 M = 0.200×1.40×0.9×2.5×0.700+0.080×0.894×0.700×0.700=0.476kN.m 抗弯计算强度 f=0.476×106/48000.0=9.92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1.0N/mm2,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271kN.m 最大变形 vmax=0.177mm 最大支座力 Qmax=4.031kN 抗弯计算强度 f=0.271×106/4491.0=60.2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4.0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11×13.800=1.527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0.700×0.700=0.147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20×0.700×0.700=1.476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0.9×(NG1+NG2+NG3)= 2.83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0.9×(2.500+0.000)×0.700×0.700=1.102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4.95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h —— 最大步距,h=1.50m;

l0 —— 计算长度,取1.500+2×0.300=2.100m;

—— 由长细比,为2100/16=132;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91;

经计算得到=4945/(0.391×424)=29.821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200×0.600=0.216kN/m2 h —— 立杆的步距,1.5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7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7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0.9×1.4×0.216×0.700×1.500×1.500/10=0.039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2.835+0.9×1.4×1.102+0.9×0.9×1.4×0.039/0.700=4.854kN 经计算得到=4854/(0.391×424)+39000/4491=37.85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3.6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2级钢筋,配筋面积As=1296.0mm2,fy=30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216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20mm。

按照楼板每5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5天、10天、15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5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3.60m,短边3.60×0.60=2.16m, 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6×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1×1.20×(0.30+25.10×0.12)+ 1×1.20×(1.53×6×4/3.60/2.16)+ 1.40×(0.00+2.50)=13.13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2.16×13.13=28.36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0.0793×ql2=0.0793×28.36×2.162=10.49kN.m 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 得到5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48.3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4.5。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7.20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 Asfy/bh0fcm = 1296.00×300.00/(2160.00×100.00×7.20)=0.25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s=0.219 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sbh02fcm = 0.219×2160.000×100.0002×7.2×10-6=34.1kN.m 结论:由于Mi = 34.06=34.06 > Mmax=10.49 所以第5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

梁侧模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150mm,高度6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7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2.0N/mm2,弹性模量42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2N/mm2,抗弯强度11.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8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3.04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3.040=20.73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27m。

荷载计算值 q = 1.2×20.736×0.273+1.40×3.600×0.273=8.15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7.25×1.50×1.50/6 = 10.22cm3;

I = 27.25×1.50×1.50×1.50/12 = 7.66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876kN N2=2.521kN N3=2.137kN N4=2.265kN N5=2.137kN N6=2.521kN N7=0.876kN 最大弯矩 M = 0.064kN.m 最大变形 V = 0.622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64×1000×1000/10219=6.26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2.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46.0/(2×272.500×15.000)=0.49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2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72.5/250,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27×20.74+1.4×0.27×3.60=8.154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27×20.74=5.661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262/0.400=8.154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8.154×0.40×0.40=0.130kN.m 最大剪力 Q=0.6×0.400×8.154=1.957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8.154=3.588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50×8.00×8.00/6 = 48.00cm3;

I = 4.50×8.00×8.00×8.00/12 = 192.0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30×106/48000.0=2.72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1.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57/(2×45×80)=0.81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0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5.651×400.04/(100×9000.00×1920000.0)=0.057mm 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1.731kN.m 最大变形 vmax=1.155mm 最大支座力 Qmax=14.227kN 抗弯计算强度 f=1.731×106/8982.0=192.72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3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05.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4.227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38m, 梁截面 B×D=160mm×6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杆的步距 h=1.50m,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2N/mm2,抗弯强度12.0N/mm2,弹性模量4200.0N/mm2。

木方50×100mm,剪切强度1.2N/mm2,抗弯强度11.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0.8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2.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1.80+0.50)+1.40×2.00=58.48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1.80+0.7×1.40×2.00=60.280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1.800×0.400=18.36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500×0.400×(2×1.800+0.300)/0.300=2.6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0.000+2.000)×0.300×0.400=0.240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均布荷载 q = 0.9×(1.35×18.360+1.35×2.600)=25.466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集中荷载 P = 0.9×0.98×0.240=0.21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50×1.50/6 = 15.00cm3;

I = 40.00×1.50×1.50×1.50/12 = 11.25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003kN N2=2.923kN N3=2.923kN N4=1.003kN 最大弯矩 M = 0.027kN.m 最大变形 V = 0.030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27×1000×1000/15000=1.8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2.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543.0/(2×400.000×15.000)=0.38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3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一)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923/0.400=7.30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7.31×0.40×0.40=0.117kN.m 最大剪力 Q=0.6×0.400×7.308=1.754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7.308=3.215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50×8.00×8.00/6 = 48.00cm3;

I = 4.50×8.00×8.00×8.00/12 = 192.00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17×106/48000.0=2.44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1.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754/(2×45×80)=0.73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2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5.764kN/m 最大变形 v =0.677×5.764×400.04/(100×9000.00×1920000.0)=0.058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071kN.m 最大变形 vmax=0.023mm 最大支座力 Qmax=4.173kN 抗弯计算强度 f=0.071×106/4491.0=15.8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3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584kN.m 最大变形 vmax=0.884mm 最大支座力 Qmax=8.973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84×106/4491.0=130.1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9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8.973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0.9×1.35×0.100×12.000=1.451kN N = 8.973+1.451=10.424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h —— 最大步距,h=1.80m;

l0 —— 计算长度,取1.800+2×0.300=2.400m;

—— 由长细比,为2400/16=150;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08;

经计算得到=10424/(0.308×424)=79.839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200×1.200×0.600=0.144kN/m2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8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0.9×1.4×0.144×0.800×1.800×1.800/10=0.042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8.973+0.9×1.2×1.194+0.9×0.9×1.4×0.042/0.800=10.484kN 经计算得到=10484/(0.308×424)+42000/4491=89.724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推荐访问: 专项 方案 工程 高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