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0+,2020年教师、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标准规范|行为礼仪

2021-11-03 09:38:15 | 浏览次数:

4710+ 2020年教师、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标准规范 一、形象礼仪 1.服饰要整洁,不能衣冠不整,禁穿奇装异服;
要自然而朴实,不过分时尚和前卫;
女教师裙装不得短于膝盖上5cm,应穿肉色丝袜;
男教师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校园。

2.要勤洗澡、勤换衣。男士要勤刮胡子,女士要适度使用化妆品,但不宜浓妆艳抹。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彩色发;
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不染彩色甲,不留长指甲。

3.与学生交往要真诚的微笑,眼神应适度地注视对方。授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而不失严肃,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4.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两眼平视,面带笑容,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在教室内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5.行走时,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

6.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双手自然放置大腿上,或小臂放置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

  二、教学礼仪 7.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仪表。不得酒后上课。开会、上课及监考时手机置于关闭或振动状态,上课一律不得接听电话,或使用手机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严格候课,上课不迟到,不得在教室及走廊吸烟。

8.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或打开多媒体),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然后肃立,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师生互相问好。

9.组织教学时,用普通话教学,多用敬语“请”字和尊重手势,语气语调友好诚恳;
讲课时不坐着、不靠着,不过多地来回走动;
讲课时忌敲击讲台,或做出其他过分的动作;
学生练习时要认真耐心巡回辅导,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上课时间不早退,不中途处理私事。

10.下课铃响不拖课。下课时,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心境。教师要及时收拾讲台,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三、校园礼仪 11.进入校园应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切忌目中无人。遇到同事,应主动微笑问候、微微点头致意。在校园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共同维护校园公共卫生。

12.校内或进出校门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车辆推行、机动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切忌随意鸣喇叭。

13.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别人帮忙,真诚说声:“谢谢!”“辛苦了!”同事之间互相尊重,讲求谦让,坦诚交往,光明磊落。

14. 在办公室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学习,不讲有损团结的话,不背后议论他人,不散布谣言,不进行聊天、游戏、网购、炒股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在办公室辅导学生,或与学生谈话尽量不影响他人工作。有客人来访时,应热情欢迎、礼貌周到。

15.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办公资料、簿册摆放有序。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要提前到办公室,按要求自觉做好卫生、安全等相关工作,其他办公室成员要以主人翁的意识协助值日教师做好各项工作。上班时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主动开窗通风;
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风扇、饮水机、电脑等关好。节约资源,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四、交往礼仪 16.师生在校园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积极回应学生的问候。

17.与学生单独谈话时,要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要讲究礼节,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
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得当众训斥、批评学生。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18.与学生谈话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不得单独在宿舍内与学生谈话,需要在宿舍内谈话时,要开着房门且谈话时间不宜过长,亦不宜久留学生;
超过谈话时间要提示学生离开;
不得对学生进行性骚扰。

19.家长会时,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尊重家长,热情有礼、谦逊耐心,语言礼貌;
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情况,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耍态度,不耍脾气,不要教训家长。

20.家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必须尊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挖掘他们在学校中的点滴进步,向家长反馈,使家长和学生都增强自信心;
认真分析本班情况,确定重点家访对象;
家访中要留心观察学生家庭人口状况,居住与学习条件等;
家访时,有些事情的苗头或细节不便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在一起谈的,可考虑学生不在场时谈;
家访以后要分别向家长或学生了解对家访的反应。

21.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向学生或学生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钱物;
不随意叫学生或学生家长代办私事,不接受家长宴请。

22.打办公电话时,当电话接通后,应先说:您好!我是***。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接办公电话时,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五、活动礼仪 23.升旗时,要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向国旗行注目礼,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升降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走动。

24.集会时,要关闭通讯工具,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
要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尊重报告人,专心静听,不中途离开,鼓掌声要热烈;
在室外集会时,姿态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25.听课时,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
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六、公共礼仪 26.到食堂就餐时,自觉维持良好的就餐秩序;
按先后顺序排队,依次购买;
用餐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发出声音。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对服务人员应谦和有礼。

27.到图书馆、阅览室时,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
就座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28.会场集会时,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使其让自己通过;
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他人的脸,做出失礼姿态;
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
集会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9.遵守网络文明,恪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自觉抵制低俗的网站和内容。增强保密意识,发表网络言论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制作或传播不良网络图文信息,不发布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在网络交流中,不对不熟悉的人随意开玩笑,不搅乱或干扰他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0.出行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老弱病残者主动礼让。在候车室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不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在车厢里,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果皮。上下车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一、个人礼仪 1.仪容仪表要符合中小学生身份特点。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得体。进校园要穿校服,不私自乱改校服,不在校服上乱涂乱画,要佩戴校徽。除宿舍、运动场外,不穿无袖背心、运动短裤。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脚、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吸烟、不饮酒。不穿拖鞋,女生不穿高跟鞋。

3.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戴首饰,不涂指甲,不纹身或贴纹身贴。男生不留超过发际的长发,不剃光头。女生不散发,不留男士短发。男女生均不留短碎毛寸等怪异发型。

4.尊重他人,态度诚恳、亲切。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要讲普通话,不说脏话,要经常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敬语。

5.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6.坐立时,腰背挺直,两肩放松,女生应两膝并拢,男生膝部可分开一些,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入座起座时要轻柔和缓,端庄稳重。

7.走姿要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校园礼仪 8.课堂上坐姿要端正,要专心听讲,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师生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9.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教导,向老师请教问题后,要主动说谢谢。遇到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不说赌气的话,不顶撞老师。

10.不给老师起绰号,不直呼老师姓名。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随意翻老师用具。若任课老师不在,向其他老师询问时要讲礼貌。给老师递送物品、接受或赠他人礼物时要用双手,并微笑致意。

1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帮助。尊重残疾同学,尊重他人民族习惯。不讥讽挖苦同学,开玩笑要适度,不给同学起绰号,坚决杜绝校园欺凌,若发现及时举报。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主动化解矛盾。

12.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学做班级合格主人。保持同学间纯洁友谊,不拉帮结派,不感情用事,不搞哥们义气。同学间不送购买的礼物,可送自制的小礼物,同学过生日不搞宴请,不过洋节。

13.不歧视犯错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主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成绩。不乱动他人的学习和生活用具,借东西要及时归还。

14.严守纪律,爱护环境,争当校园小卫士。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值日生尽职尽责,卫生工具统一摆放。不把与学习无关用品及垃圾食品带入教室。

15.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标志,不损坏花草树木。不在墙壁、课桌等处乱涂乱画,及时清洗课桌布。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16.就餐时要安静有序,用餐后要把餐具放在指定位置。遵守宿舍和食堂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三、家庭礼仪 17.孝敬父母,经常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做到不任性,不顶撞。体贴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18.外出和到家时,向长辈打招呼,未经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四、公共礼仪 19.在升国旗仪式时,应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参加大会时,遵守会场纪律,不迟到早退、不交头接耳、不发出怪声。有人上台发言,要礼貌鼓掌。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21.进入图书室要穿戴整齐,遇见熟人,轻柔点头或挥挥手,不要高声喧哗、问长问短,以免影响他人学习。爱护书籍、桌椅等公共财产,不要剪撕书页或把图书窃为己有,离开时要桌椅归位,及时归还图书。

22.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不并排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占用盲道,不跨越隔离栏,不嬉戏打闹。

23.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行走,使用电梯时先下后上;
乘车时排队上车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争抢座位,在车上不随意走动。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24.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动物和生态环境。不在参观文物上或景点内乱刻乱涂乱画,不乱丢废弃物,爱护公共设施。

25.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带手机进入校园,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倡导网络文明,不谣言惑众,不在网络上侮辱他人,不传播不健康信息,不沉迷网络。

推荐访问: 标准规范 教师 文明礼仪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