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讲稿|扫黑除恶专题讲座讲稿

2021-11-04 11:17:18 | 浏览次数:

​ 疫情过去了,教师该怎样上课 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学生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有党中央英明的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努力,疫情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歼灭战”即将胜利!学校即将复课!虽然在防疫期间,各个学校都组织了居家网上教学,但是网上教学的效果如何,涉及到学校开学后,课程内容、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开学后,教师该怎样上课?应是学校师生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科学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起点 1.学情分析的必要性。常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得不得法得学生说了算,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得穿鞋人说了算一样。因此,学情是教学的基础。开学前一周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科学分析学情,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情决定教学的难点,一般青年教师经常高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记得2019年河北省中考题24题,是一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题目,在中考阅卷之前,调研了一些教龄不到5年的青年教师,让他们估计各自所教学生可能的得分情况,结果他们的估计大失水准,实际情况要比他们估计的成绩低的多。有学者研究也表明,经验偏少的青年教师教学效能的“校准性”偏差较大。因此,准确的分析学情是十分必要的。

2.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学情既要考虑学生学习起点状态分析,又要考虑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
既要个别分析,又要从班级整体情况分析;
既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又要了解每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因素。精准的学情分析,能帮助教师找准开学后的教学起点,使教学有的放矢。

3.线上教学后的学情分析。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常态的教学,各学校师生从未长时间实施线上教学。因此,尤其要分析学生前一阶段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以及在线上学习下,学生可能对班级集体教学产生了不同心态。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通过网上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现代化的学习手段,网上教学资源丰富,画面图文并茂。消极的一面被动观看视频等网课,容易产生依赖视频学习的现象。受网络教学限制,师生互动少,作业不能面批面改。前一段的居家线上学习,有些学校怕完不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线上讲了几章新课,线上教学是教师隔空喊话,一些学生本来就自制力差,网课虽听了,但练习跟进不够,学的似懂非懂。中学时代各个学科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之间一般联系紧密,特别是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更是如此,学生前边的掌握不好,难说学好后边的内容,如此等等。造成教师对网上教学效果担忧,开学是继续往下讲新课,还是从头再来,教师比较纠结。为了做好开学后的教学衔接,教师就需要采取诸如家长访谈、问卷调查、基础小测等方式调研,用数据说话、客观的分析学情,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情绪状态、学习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为开学做好准备。

二、靶向重点内容、涵养核心素养 1.教学内容组织。对于学生居家期间,教师网上开设的课程,开学后不能简单重复教学。一是教学时间不够,二是对于重复教学学生会反感,学生没有兴趣的学习一般没有多大效果。也不能马上继续讲新课,因为,有一些学生对线上教学教学内容并没有理解,甚至有漏洞。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对教学内容组织,不可面面俱到,有必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提炼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重点查漏补缺。值得说明的是,教学的难点由学情决定,教学重点由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决定。对于教学重点应有完整的认识,一般考虑两个方面:显性的和隐性的重点。显性的重点内容常指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如函数概念、函数模型的特征等都是函数教学的显性重点。隐性重点又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育人要素,如学习函数性质时,研究函数变化中的不变性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二是诱发学科知识发生、发展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系的不断扩充与数学运算对象的不断丰富,充满了宝贵的数学抽象、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设置第次相连的问题串,进行问题驱动式教学。教师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体悟内容关键,涵养学科核心素养。

2.挖掘学科本质。教学要突出学科本质,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显性知识即陈述性知识,让学生画出本章的思维导图,并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出线上学习中自己困惑的问题,教师加以重点解释。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思维示范,挖掘与显性内容有关的隐性重点知识。比如对于一章或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不要仅仅把显性知识重复讲解,而要抓住重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指向学科隐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触及学科内涵,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例如,二次根式一单元的教学,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它的概念,性质及运算。对这些显性知识的理解,学生只通过概念字面理解、具体题目的运算练习是难以达到深刻化的。教师应当围绕学生对根式运算的算理、算法的理解,设置如下的问题串驱动教学:
(1)从数、式、运算多角度解解释你对二次根式的认识。

(2)举出两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将它们进行加法、乘法运算。

(3)二次根式运算法则是怎样形成的?大致的研究脉络是怎样的? (4)二次根式的运算与整式运算、分式运算、实数运算律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1)的设置意图是想让学生站在整个代数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个新的研究对象:二次根式。其实二次根式既是代数式,也是实数,也是对非负实数开平方运算的一类结果。

问题(2)的设置让学生举例并运算,不是简单地问“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检阅学生对重点内容:二次根式概念与运算的理解程度。问题(3)的设置指向“研究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点明要害:中学阶段几乎所有的代数运算法则都是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归纳得到的,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径,到大学再证明这些运算法则的合理性。问题(4)意在引导学生从代数运算的大概念中,去认识根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与整式运算、分式运算十分类似,二次根式的运算实际上是用实数的运算律,对带有“根号”符号的数进行运算,根式运算隶属代数式运算,而代数运算是代数的根本。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习的本质是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创建连接的过程,尤其是让学生内部经验与外部经验信息之间建立连接。教学教的不仅仅是知识,要教知识间的联系。四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渐深入,最后教师要站在代数学的角度,高度概括本章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二次根式单元的研究脉络:根式运算是把一个运算的结果(开方运算)再作为运算对象,加以研究,定义其运算规则,研究其运算性质,这样的研究策略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整式、分式、幂运算,乃至后继到高中学习指数、对数运算都是如此,这些新对象的运算保持了实数的运算律。从而让学生体会:本单元我们研究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研究这些事情?如何研究的?这些内容与以往的知识有怎样的内在联系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精髓,涵养他们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素养。

三、关注个性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 1.精讲精练,精准帮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刚刚开学,迫切想解决自己学习疑惑的心理,针对学生的问题,精讲精练,少讲精讲。课上多留下些时间推送配套练习,做到课堂精练。不可超纲教学,配置的练习不要过难,教师则巡视全班,分层练习、个别辅导,精准帮扶。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低水平,也就是教学质量要保底,不要用难题吓唬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小组互助、取长补短。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即使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基础也不尽相同,特别是疫情期间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学生之间这些方面的距离可能拉的更大了。教师不应把学生间的学习差异看成是负担,而应当把这种学习差异作为教学的资源,在课堂上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好这种教学资源的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教同伴效果俱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针对基础问题,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帮助。让学生之间互相讲解,格式塔学习理论指出,输出式学习效果最好。优秀生讲给他人听,有了用武之地,学困生可以听到不同的想法,既提高学习质量,又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把握好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时机(必须是独立学习之后)交给学生小组学习。二是不要轻易打断小组学生的辨析研讨,三是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要欢迎每一个学生所有的想法,最后择其要害,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归纳到正确的观点上来。

3.反思总结、单元过关。一般的,人都是事后明,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开学要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不同内容特点,上好单元复习课。复习课的教学不是单靠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画出知识网络图,然后讲解例题、课上练习。而是要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学生反思总结将知识深刻化与结构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组织学生列出单元复习提纲,把单元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蓝本,逐一加以落实,单元知识结构自然就会架构起来。教师能做的就是组织学生完善,发觉单元知识的来历与可能的拓展,体悟其中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最后针对单元教学内容及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单元检测试题,也可以组织学生命题,进行单元检测过关。教师针对学生的一些做法,可以回放网课时有关的视频、照片、微课,与现在学生的做法进行对比,用事实说话,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变化,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即将过去,学校会开学,师生又会回到明亮的教室里,教师该怎样上课虽无定论,但希望老师们都做好了课程计划,准备好了基于学生现有学习状态的教案以及基于学生线上学习结果的教学改进,上出渗透正确价值观念,咬住重点内容,触及学习难点的一节节“金课”,留在学生们成长的记忆里。   

推荐访问: 讲稿 新学期 专题讲座 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