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应用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 “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当年青海省高考状元沈建回忆了高考作文时构思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定位 当时审完题之后,我感觉到这篇文章的背景其实是中国目前普遍缺乏的诚信危机,为了其他那几样东西,不惜抛弃做人的立身之本。象征的是传统道德遭遇物质欲望的巨大冲击,表达的是对这种潮流的担心。所以,一定要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而且最好古今中外都有。
第二步:辐射联想 我事后回忆当时想到的东西有:
季羡林老先生帮学生看行李的故事。
浏览云南时的传说。
《岳飞传》中的一首诗。
你母从小的教育。
一位法国留学生的经历。
美国的信用局。
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过于天真;
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尾生的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中的王圆篆。
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事情。
第三步:模式选优 当时,有限的时间内也就想起了那些材料,涌现了几个思路:
1、写成一篇记叙文,叙述几个诚信的故事,把他们连起来。就用日本东芝、季羡林先生、尾生、法国留学生那几个故事。
2、写成一篇议论文,谈诚信的由来,分析诚信的意义,再分析没有诚信的危害,最后谈如何在现在树立诚信。
3、写成一篇散文,夹叙夹议,从古到今,从个人到民族来谈诚信。
比较中发现,第一种思路,大家容易想到,是很安全的思路,但是,沈建并不擅长叙事,恐怕文章会被淹没在大海里,而且事情比较杂乱,也不好说能不能突出中心。
第二种思路,自己比较擅长,因为思路比较清晰,主题集中。所以,应该比第一种好一点,但是,难以出类拔萃,因为议论文毕竟是中学训练最多的,而题目给出的范围比较宽,如果单纯议论恐怕跳不出固有的圈子。
那么,怎么样能在这么宽泛但主题又集中的题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呢? 看来,最好的方案是第三个。能从古到今地谈,又能写得集中而深刻。
第四步,创新亮点 1、自己想到的比较有文采的地方是一首诗,一句哲人的话,可以考虑摆在开头和结尾。
2、那句话刚好和民族相联系,可以体现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将意义拓展开。
3、夹叙夹议本身就是散文的形式,所以,形式是新颖的。
4、内容充实,分析全面,逐步深入。尾生的故事,王圆,云南传说是古代的,日本、美国、法国的事情是外国的,季羡林先生的事情是近代的,加上父母从小的教育,刚好可以按照从古到今,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这些东西就足够出彩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住世间诚信这个必须始终贯彻的主题。
于是大致的思路就形成了。当然,最后写的时候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东西,有的加进来,有的简略了,有的详尽了,不过大体的思路并没有改变。
从沈建的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要将写作的对象进行充分综合,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材料“全部”搜罗到一起,有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选出有新意的材料,个性化的材料来。其次是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动笔之前进行布局谋篇,这是作文的准备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些准备工作其实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些,所以作文水平老是提不上去。有些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动笔,肯定会跑题;
或者在没有把所需要的材料罗齐就开始搭文章的架子,当然不会是最佳作文结构与材料。
因此,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
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
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句话:“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些步骤有些是不能颠倒的。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 脑图又称思维导图,被人称为七大思维工具之一,是由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思维方法。画脑图被笔者引为最核心的思维工具,是4X积木思维作文法的核心内容和特色方法。
画脑图的要点是:①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形,把题旨(或主题词)写在中心;
②在中心点引出分支,把任何有关这一题旨的论点写上;
③有不同类别的资料时,便另开新的分支;
④ 将字写在线上并不断连接下去,不要让思维流程被打断! 如一位小学生所画的“一只小猪”的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博士说:思维导图使我能够分清主次,更快而且更清楚地看出一些主要思想如何彼此关联;
它给了我一个中间平台,使我在思维过程与实际写作之间平稳过渡;
它使我有了把思想组织起来并加以深化提炼的能力,而不再重复耗时费力的起草再起草过程;
由于把思维和写作分开来了,我可以更清楚地想问题,思路也广泛多了;
开始写作时,我已有了一个清楚的结构,这使写作更容易,更快,也更愉快。
学习将脑图成功地运用到写作过程,从此,凭脑袋空想来列作文提纲的时代从此不复返。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旧的作文教学实践也很重视思维的培养,但并没有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思维方法。脑图的引入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展画脑图”的过程实质是发散性思维,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工具,通过联想的展开,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具体写作文章时要做到联想丰富而且合理,这样,还需要掌握联想的展开与选择,也就是我所说的“完善脑图”。但在一篇作文中只能有一个立意,这就关系到联想的选择(或称定位),也就是选择什么联想点,选择什么立意的问题。脑图的引入还避免了原来所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笔记的缺点,能直观地看出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各内容之间的中心立意点……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的方法。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的基本写作步骤是:
◆想(xiang):确定中心词,为中心,发散、连续思维,并画脑图。
◆选(xuan):考虑写作内容:①写与不写,把不写的划去,②详写与略写,分别标上“详”字与“略”字,③先写与后写,依序标上序号。
要求①合题意要求,②正确或合理,③独到而新颖,④利于发挥优势。
◆写(xie):写作过程要一气呵成,不可因其他事情(比如字不会写)而中断思路。
◆修(xiu)。修改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整个过程类似搭积木。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4X。
高尔基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过:“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我们写作文时也是这样,4X中,“想”的过程就是把那“二十个至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摆出来,“选”的过程就是“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通过这两个步骤,你的选材是最典型的,主题是具有高度的,布局谋篇是最优化的,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创新的、个性的。
4X作文法与其他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训练的教学法有着根本的区别:在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由于在通过“想”画出脑图过程后加入了一个“选”的过程,所以克服了香港学生所认为的“写作时反而更凌乱(不知道先写哪些内容)”的毛病。至于“脑图成了写作的一种束缚,不必用思维导图写作”一说,就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做不到的,但对于少部分上等学生来说确实有可能(新加坡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即便对帮助上等学生思维意义不大(通过后期思维模型的建构还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作文步骤来说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是“4X”法与香港教学研究的根本区别)。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强调了“修改”过程的重要性,把作文的整个环节牢牢把握住了。
4X作文的四个步骤应当是作文训练不可以逆的四个步骤。很多学生作文出现问题就是由于某个步骤没有落实到位或者颠倒了秩序。比如,“想”不充分,则学生很难找出新颖、有个性的材料或观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
“选”不充分,则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内在的逻辑先后顺序混乱;
或者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去“想”,造成没有话可写,脑海里一片空白;
如果“想”的过程没有抓住中心词,文章就会跑题。
以上这些,只是帮助大家理解4X的具体操作步骤。大家即使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与好处,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大胆地去做。
三、作文示例:
[2005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作文题] 张艺谋来到一个小山村,问当地村民:“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都不敢吱声。这个时候,一个长得并不漂亮的女孩站出来:“我想演!”张艺谋让她唱歌,她当场就唱,边唱边扭,村里人都大笑——她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然而,张艺谋却选择了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敢于站出来的人。
她就是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
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信。其实,事业的成功即需要勇气,也需要自信。请以“勇气”或“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7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第一步:展画脑图。通过对记忆中能够体现“自信”的事例进行搜索,逐步定位:学骑自行车的故事。
第二步:通过对所画脑图进行:取舍、详略、先后三个方面的整理,形成作文思维图:
第三步:根据所画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第四步进行修改。形成文章如下:
做人,从自信开始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我会干”、“我能干好”的自信,就将一事无成。
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景,如今还在眼前浮现。
第一次把住自行车的车把子,往前推了一段,却下不了决心一步跨上车。我的心在砰砰直跳,脑子里始终在想,卡倒了怎么办,胳膊、腿碰出血怎么办……爸爸看我不敢上车,从后面为我把住了车子,并鼓励我说,“爸爸为你把好了,不会卡倒的,直视前方,大胆地往前开”。因为后面有了爸爸,我再也不害怕了,坐到车座上我就开始蹬下去了。我虽然看不见在后面的爸爸,还听得见他把着车子跟在后面跑的声音,我很放心,也很开心。开了一会,听不见爸爸跟着跑的声音,我便慌张起来,手忙脚乱,倒下去了。
爸爸看我倒下去,忙跑过来说:“学骑自行车,首先要勇敢,要对自己有信心。你骑得已经很好了,刚开始我虽然跟着你的后面跑,实际上并没有把着你的自行车,只是让你感到一个支撑你的力量。这时你非常稳当地开下去了,而当你听不到我的声音,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时,却倒下去了。即使没有做好失败了,这也没有关系,重新站起来,勇敢地做下去,肯定有成功的机会。这就说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连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做不好,更不要说向困难挑战。学骑自行车是这样,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听了爸爸的一席话,我感到懂得了很多道理。我鼓起勇气,一步跨上了自行车。这次自行车好象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我的话,我让它走快就快,让它到哪里,它就到哪里。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者的喜悦,征服困难的快乐,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自信对做事有多么重要。
从那时以后,我常常提醒自己 “我做得到”和“我要去做”。
(作者佚名)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要注意的几点:
◆运用联想三法则: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产生联想”。后人归纳为联想三法则:
①相似联想:想起与刺激或环境相似的经验。
②对比联想:想起与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③接近联想:想起时空上与刺激有关的经验。
例如:山→河 →鱼 →虾 对比联想 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想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联想,想的内容才能全面、丰富。
比如,以讲桌为例进行发散思维,可能的联想方向是: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讲桌与粉笔,与坐凳是相近关系,讲桌与办公桌是相似关系,由平凡而普通的讲桌想到知识是神圣的,由坐凳想到老师上课站着,等等,都具有相对关系。通过这一番联想之后,我们会发现,描写讲桌,实质是要歌颂老师。进而可以由此四点入手,扩充成一篇抒情散文。
以下是一名学生的真实的思维导图,不妨分析一下其联想的方法。
大家要注意,其中想到沙尘暴这个意象也许写抒情诗可以用,而谈到贫困山区需要社会捐资助学也许可以构思成一个故事,谈到教师清贫也许可以描写成抒情散文,等等。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文章的构思过程正是在这种思维导图的扩充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绽思想和灵感的火花,这样才能写出最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发散思维与连续思维兼顾:
为了使写作的内容丰富化/充分作/深刻化,在画脑图中,要掌握一些思维技巧,如两种思维形态,一是连续思维,由A到B,由B到C,由C到D,……;
要注意在不跑题的范围内联想与想象。二是发散(聚敛)思维,由A到B/C/D……。
如: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杨塑《茶花赋》) 其思维路径是:茶花→一切美的事物→劳动创造→用劳动来美化生活的人。
再如顶真的修辞手法:
塔脚下是湖,湖边有柳,柳正萌着细芽。
由塔想到湖,由湖想到柳,由柳想到芽。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串联式联想引导人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本质,了解深刻含义,领悟生活哲理。
◆我仿佛一会儿漫步在古城长安,看到你那古老的风貌;
一会儿又来到翠绿的田野,清澈的小河唱着歌流过身边;
一会儿又进入云涌雾绕的山峦,欣赏着那云海神奇的变幻;
一会儿又步入书廊,诵读那些动人的诗篇。(刘湛秋《碑林漫步》) 其思维路径是:
碑林→古城→古老风貌 →田野→小河流歌 →山峦→云海变幻 →书廊→诗篇动人 这是典型的发散思维。我们学习的修辞手法中的排比,大多具有发散思维的特征。如: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又如博喻,由于它是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也具有发散的特征。如:
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发散思维使意象丰富,连续思维使内容深刻。
◆学会归类 由一只小动物,我们会直接想到它“白色的”、“胖”、“耳朵大”、“脖子长”……,这都可以归入“样子”一大类,但在最初思维时往往不会直接想到先关于它的样子,而只会想到一些直观印想。所以画出脑图之后,还要注意对内容进行归类,这样,想的内容才能更加条理清晰,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线索很完美。其实质是“聚敛思维”。如附图中的“联类”。
◆注意多次构思 在展画脑图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选择其中的一支作为文章的构架。这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一支构架进行再一次发散与连续思维,以充实内容,使思维缜密。因此,“想”与“选”两个步骤有可能是交替进行的。如葡藤的发散思维,可能在第一轮“想”时只有第一层内容,经过“选”时,决定以从“盛变衰由衰变盛”入手进行立意,则需要对这个角度进行第二次“想”。
四、训练步骤:
由于初学者对于思维导图非常陌生(其实在国外,包括港澳台新马等地区和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所以,在训练4X作文法的时候,首先要重点做好“思维导图”拓展思维的训练。我们会根据一些中考题目出示一些学生的范例,然后,请大家根据这些范例来认真完成。
为了完成作业,请大家手绘图后再扫描图片上传论坛,或者下载专业软件,请电脑专业人士指导使用。
推荐访问: 思维 写作 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