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 2020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文章心得体会】 市域现代化治理科技化
1833 2020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文章心得体会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对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在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生动局面。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目标任务,同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实践中,我们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系统治理 系统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系统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力量、完善治理机制、强化督导考核、推动解决重大问题。把政府主导贯穿社会治理的全领域,更好发挥政府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县乡政府职能体系,建立健全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社会治理制度;
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两大职能,健全完善社会治理相关部门之间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厘清职能部门与县乡政府之间的社会治理权责,建立高效的条块工作协调新机制。把公众参与贯穿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实现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基层信息研判、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和服务管理的现代化制度机制,把更多资源、服务、治理下沉,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加强依法治理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加强依法治理,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依法治访机制,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和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为重点,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信访听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审评议、信访群众依法引导等制度和办法,加强初次信访事项办理,探索推广“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引导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坚持把政法领域改革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动力,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与政法领域改革相配套的制度机制,构建务实管用的市域社会治理规范体系,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能力。构建全民守法的格局。把构建全民守法格局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以提高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水平为重点,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忠实崇尚法治、自觉遵守法治、坚定捍卫法治的浓厚氛围。
加强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加强综合治理,要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整合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治理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坚持打防并举。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安全感为目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针对治安防范的短板和弱项,加强有效预防犯罪发生的制度机制建设。坚持开放共治的理念不动摇。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为目标,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制度,构建条块协同机制,探索扁平化治理模式,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不断提高快速响应、精准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幸福感为目标,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群众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和载体,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志愿者组织,创新互联网时代专群融合制度机制,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
加强源头治理 加强源头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固本之策。要完善重大风险隐患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提高风险隐患防范化解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运用好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等方式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引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需求。完善多元调处矛盾纠纷机制,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机制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诉前调解、诉调衔接机制,把调解作为解决问题的前置程序,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治理 现代化 理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