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8,静夜思》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
8 静夜思 【教材分析】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在教学中重自主识字,还重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认识生字“望”。(边做动作边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好像什么”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乡”的两个撇折基本对齐)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巡视检查。
[教学板书] 8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反思 静夜 语文 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