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17《爬,天,都,峰》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17《爬 天 都 峰》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有可能战胜困难;让学生明白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我,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热身。
1.出示课件1:天都峰的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的图片。
2.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3.师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观看与交流,大家对天都峰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爬天都峰》。(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1.学生读课题。
2.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出示课件2: (1)谁?怎样爬天都峰? (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 三、循疑读书。
1.示范朗读课文。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要点:爬天都峰的人物,课文里描述的天都峰是怎样的。
(要点:我和爸爸,老爷爷;高、险) 3.再读课文。
(1)画生字词,对照工具书,读一读。
出示课件3,指导读准本课的会认字。
(2)出示课件4,指导书写本课的会写字。
(3)指导观察“攀、辫”两个生字的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4.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5:用“谁”“做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终于爬上了山顶。
(2)出示课件6:怎样爬天都峰? 提示: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3)出示课件7: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提示: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中——爬上天都峰之后(板书)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做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我”是如何爬天都峰的,用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收获不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1.出示课件8,读第2自然段。
读句子想画面,修改完善“天都峰”画作。
设计意图: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当。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为进行新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品句子,丰富情感。
(1)抓住“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信心不足。
(3)概括段意,出示课件9: ①思维导航: 这个自然段,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
②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3.积累内化。
(1)思维导航:先写看到的实在景物,然后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象,把实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峰的险。
(2)用“似乎”说说你看到天都峰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从感悟的层面上说,抓住重点句子,透过语言的表面意思,探究其含义,尝试着把薄书读厚,渗透从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义的认知方法。从训练的层面上说,一是在思维引导下,让学生对实在景物有所体会,在这个基础上用“似乎”进行想象和语言训练,使想象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二是扎实进行段落训练。
二、由新深入。
1.过渡: 通过研读第2自然段,我们从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天都峰又高又陡,似乎走进了作者由于畏难而信心不足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3—7自然段。
2.深入研读,出示课件10: (1)学生自由朗读第3—7自然段。
(2)汇报感受。
(3)根据汇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世界。
(4)思维导航。
①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尚且敢爬天都峰,“我”怎么不敢呢? ②“对,咱们一起爬吧!”老爷爷的话大大地鼓励了“我”。
3.品读想象。
(1)在老爷爷的鼓励下,“我”是怎样做的? 出示课件1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揣摩“我”攀爬时的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说老爷爷攀爬时的样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样……”展开想象,“我”还可以像什么? (2)出示课件1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一词,体现出攀爬时的艰辛和奋力。
4.小结过渡。
“我”和老爷爷在对方的互相鼓励下,奋力攀爬,终于都爬上了峰顶。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什么写他们互相道谢呢? 设计意图: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动作中,体会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同时放飞想象,再现“我”和老爷爷攀爬时的动作形态,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加以表述,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内化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5.探究升华。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第8—10自然段。
(2)学生汇报。(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用两个预设分散难点) (3)预设1,出示课件13: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6.让学生扮演角色多次对话。边对话边体会。
7.汇报读对话的体会。
8.预设2,出示课件14: (1)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峰顶的原因是什么? 要点:①自身的努力。②都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们都说要谢谢对方,那到底该谁谢谁? 要点:要感谢自身的努力和来自对方的鼓励。
设计意图: 继续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继续学习从语言表面意思中体会其含义,提升感悟理解能力。
9.升华拓展。
(1)带着感情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2)思维导航。
①“我”和老爷爷真有意思,体现在哪些地方? ②回顾第2自然段有关“我”缺乏信心的句子。
③回顾“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下奋力攀爬的句子。
④想象老爷爷奋力攀爬的样子。
要点:努力奋斗,向他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0.举例说说从别人身上受到鼓励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获得语感;通过思维导航,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升理解质量;通过举例,提高理解的广度,升华主题,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三、教师小结,布置练习。
1.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时,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2.出示课件15,练习: (1)根据文中“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的描写,展开想象,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写写老爷爷攀爬时的样子。
(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完课文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把阅读和放飞想象、发展思维、习得语言、陶冶情操结合起来,落实语文教学。
【板书设计】 17 爬 天 都 峰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