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提纲怎么写_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党课提纲

2021-11-10 12:26:49 | 浏览次数:

锤炼忠诚干净的政治品格 ——**书记党课提纲 对象:公司厂部级管理岗位后备人员 课时:2小时 目的:公司厂部级管理岗位后备人员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理解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的重要性,进而干净做人、守正创新、扎实奋斗,努力为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提纲: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因此,我们要把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生课题。

一、为什么要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是永葆共产党人公仆本色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只有为民谋利的本分,没有与民争利的资格。这就从本质上必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将为民谋利内化为个人的价值信仰,把清正廉洁作为必须遵循的为政道德和行为操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把清正廉洁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是党的生命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因此,我们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是弘扬中华优秀廉政文化的内在要求 清廉,是中国传统为政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官廉洁,被视为“国之大维”“人生大纲”“仕 者之德”。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赋予丰富内涵,留下许多宝贵箴言。《周礼》把廉归结为六个方面:“曰廉善;
曰廉能;
曰廉敬;
曰廉政;
曰廉法;
曰廉辩。”这几乎包括了领导工作、领导关系和领导者自身修养的所有方面。《韩非子·解老》的观点是:“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说廉必然表现为能以生死求大节,轻视淡漠钱财。《吕氏春秋·忠廉》的观点是:“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将面临巨大的利用诱惑而不改变道义原则,称为廉。包拯在《乞不用赃吏》奏议中说:“廉者,民之表也;
贪者,民之贼也。”指廉洁的官吏是百姓的表率,而贪官污吏则是偷百姓东西的贼。屈原说:“宁廉洁正直以自清。”陆游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就是说,用一文钱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谁还能随意说你坏话、攻击诽谤你呢?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朝代更迭的斑斓画卷,常有“清官”青史留名:伊尹乐道守义,介子推不言功禄,孙叔敖持廉到死,子罕以不贪为宝,晏婴身廉德高,李广身正令行,羊续悬鱼于庭,于谦两袖清风,海瑞丧无葬资……他们在剥削制度下尚能“出淤泥而不染”,非常难能可贵。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以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不断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

(三)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是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紧 迫要求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政权演变,的确如黄炎培先生所说,哪一个政党都没有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掌权者的腐败。史学家吴晗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腐败史。从数量上看,贪官污吏何其多,清官何其少;
从时间来看,腐政何其长,廉政何其短;
从廉政建设看,总是清规难行,腐败的“潜规则”大行其道。“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深刻反映执政党所面临的突出困难。对此,我们党是清醒的、伟大的。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作的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警示和激励全党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代廉政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洞察,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他反复强调:“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 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拿出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以问题为导向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蓬勃生机活力。

二、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的内在要求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就是要坚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做到思想清明、政治清白、经济清廉。其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正确对待和处理“五对关系”上。

(一)“公”与“私”,要“守公去私” 从汉字的起源上来看,最早造字的仓颉就是按照“公”和“私”相对立的意思造这两个字的。最早的“私”字没有现在的“禾”字偏旁,只有另一半“厶”,即以个人为起点向左画一个小圈圈。现在我们说谁私心重,也往往用“搞个人的小圈圈”作比喻。而“公”是在“厶”的头上加一个“八”字。这个“八”字,在古代有相背、相反的意思。把“八”压在“厶”上形成“公”,不但表明“公”与“私”的相背相反,而且表明造字者 “公高于私”“公大于私”“公要压倒私”的思想。这说明,从中华民族文明之初的道德观中,就是崇尚“公”而鄙视“私”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党为公,胸怀天下,襟怀坦荡,严以律己,守公去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纵观诸多贪官污吏,就是因公私不分而丧失底线,出现因公徇私、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恶劣行径。“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公私分明作为做人做事做官的起点和灵魂,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二)“义”与“利”,要“尚义排利” “义”与“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义”指道义、仁义,“利”指利益、功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汉书·董仲舒传》说:“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匡扶正义而不谋取个人的利益,弘扬道义而不计个人的功劳。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就是提醒每位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要摆正自己位置,明确自身职责操守;
落实在具体工作生活中,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做“昏官”“懒官”“庸官”和“贪官”,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作表率。党员干部要永怀赤子之心,自觉尚义排利、无私奉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

(三)“官”与“财”,要“不想兼得” 为官者在钱财上看得破、忍得住,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把官、权、钱看成是“三点一线”的逻辑关系:当官才能有权,有权才能捞钱,捞钱才能买官。从党的十八大后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下到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和房产手续68套的基层干部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无一不是利用手中权力疯狂聚敛财物。朱元璋曾经给他的手下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水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这就是“一口井”的哲理。薪水如井水,虽然不多,但可以终身享用;
肥水如洪水,看似来势汹汹,实则祸难其中。却非常危险,容易导致灾难的发生。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官”与“财”的关系,对待钱财应该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取之有道,就是要合法,不能通过非法渠道和手段获取;
二是求之有度,不能毫无节制地把对钱财的需要演化为一种贪婪;
三是得之有序,就是让群众先富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节”与“欲”,要“以节制欲” 树立清廉价值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纵欲败身”是一条铁律。不受节制的私欲没有止境,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无底实难填”。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将一块宝玉送给执政者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已经请行家鉴定了,是块稀世宝玉。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若接受了你的玉,我俩都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有“七情六欲”,必须牢固树立“以不贪为宝”的价值观,要“尚名节而不苟取”,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反之,物质上的欲望一旦冲垮堤坝,就难以节制和遏止,就会得陇望蜀,陷入名缰利锁而无法自拔,最后滑向错误甚至犯罪的深渊。

(五)“敬”与“戒”,要“敬而有戒” 敬,就是要心存敬畏;
戒就是要克己、自律。“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弄权和特权。心存敬畏,才能克己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把“敬畏”二字根植于心间。要敬畏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心中有民、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强化组织观念,坚持个人服从组织。要敬畏法纪,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做党纪国法的尊崇者、遵守者、捍卫者。

三、如何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牢牢把握住“六个关口”。

(一)把好“学习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前进的旗帜,是党员干部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信念之魂。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上下功夫,以高度的理论清醒坚定政治信仰,切实打牢正源清流、固本培元的坚实根基。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政治立场。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站稳“政治立场不偏”,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关照社会现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指引实际行动,着力在笃学敦行、学以致用上见成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好思想之舵。锤炼干净的政治品格,确保“经受风浪考验”,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做到一心一意走正道,要把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中不出丑变成自觉行动,要把干净举过头顶、把杂念抛在脑后、把清白写在人间,做一个新时代的清醒者、坚定者、奋斗者。

(二)把好“权力关” 权力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
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执政为民的根本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深刻认识理解“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一基本观点,彻底摈弃“权力是发家致富和光宗耀祖的工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认识,始终对手中权力保持神圣的敬畏感。有权的人容易被人围着转,并且越是大权在握的人,越会被人众星捧月般地包围。对此,一定要有预防思想,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廉洁的人生态度,时刻想到岗位背后的巨大风险,如履薄冰,谦虚做人,谨慎做官。二是合法得到权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得来“干净”才可能用得“干净”。许多腐败案件表明,靠买来的权力,很容易成为赚钱的工具;
靠人身依附得来的权力,很容易成为服务个人的工具。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凭能力进步”的意识,真正通过实干和实绩获得人民赋予的权力。三是用好手中权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人民,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老老实实、坦坦荡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未来,切实做到不为名利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权力所惑,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远离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以权谋私,在用权中不碰党纪国法高压线,不破道德底线。

(三)把好“法纪关”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这样做、哪些事应该那样做,自觉按规矩办事,把法纪要求落实到日常言行中。一是崇尚法纪。我们学好法纪、遵守法纪,首先要从崇尚法纪做起。必须不断强化法纪观念,提高法纪素养,培养内心对法纪的尊崇,绝不能以个人意志去挑战法纪权威。要强化监督和自我监督意识,主动把自己置身于法纪规范之内,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习惯在阳光下工作和生活。二是学好法纪。全面系统地了解党的纪律规矩和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精通本职的、掌握基本的、熟悉共同的、了解相关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法纪知识。特别是对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纪条规要了然于胸、内化于心,为遵守法纪、维护法纪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严守法纪。把党章党纪党规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外化于行,时时处处尤其是在独处时、细微处,做到不逾规、不越界、不越轨,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
必须始终心怀敬畏、心怀戒律、手握戒尺,增强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时常“照镜子”“正衣冠”,经常思考违纪违规的严重后果,及时克制越轨的冲动,及时消灭逾矩的萌芽,做到不越雷池一步。

(四)把好“交往关”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在社会交往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握好交往的底线。一是慎重交友。自觉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坚持择善交友、择廉交友、择正交友、择明交友;
要警惕恶友,不去赌桌上结交牌友,不去腐桌上结交酒友,不去奢靡场所结交情友;
交老友要了解其近况,交学友要回忆其秉性,交新友要洞悉其目的。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要克服私欲,远离诱惑,办事要讲原则和底线,不能越过边界线,更不能触碰高压线。二是坚守挣钱底线。党员干部在社会交往中一定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钱权交易”,不是自己的钱决不能拿,不能让别人花的钱绝对不能花。三是坚守道德底线。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坚守婚姻忠诚,自觉抵制美色诱惑,决不能逾越男女婚姻界限和道德底线。

(五)把好“心理关”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都跟心理不健康有关。翻看落马贪官的忏悔录,不少贪官在自我剖析中,都会提到促使其腐化堕落的种种心理。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引以为戒、高度警惕、加强预防和及时遏止。一是克服不平衡心理。现实中,有的同志喜欢比较,比官大官小、钱多钱少,比出一肚子怨气和不甘,心理渐渐开始不平衡,轻则影响工作积极性,重则萌发“捞一把”的邪念。这种心理是非常有害的。对于无法改变的不公平,要学会心平气和地接受,不急不躁,不怒不恨,望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
对于能改变的不公平,就要用思想、知识、智慧和劳动去改变,这样的人生必然会一路凯歌。二是克服侥幸心理。有的人只想“一万”、不想“万一”,总认为“出车祸”的是别人、“中彩票”的是自己”,认为搞腐败的人多、被抓的人少,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许多贪官一开始都有这个心理。因此,我们要算好“人生大账”,认清“腐败不值”,自觉“以不贪为宝”。三是克服从众心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抱团腐败”比较明显,一查一串、一拔一窝、一垮一片,探其根源,存在“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的从众心理。“抱团腐败”是一种性质恶劣、危害很大的腐败,党和国家绝不会“法不责众”。我们一定要认清其严重危害,做到“四自”“四慎”,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坚决抵制和敢于打破身边出现的“围墙政治”。

(六)把好“家庭关” 党员干部既要扬起理想的风帆干事创业,也要建好家庭追求幸福的生活,让事业与家庭比翼齐飞、和谐共生。然而,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忽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前门当官、后门开店”,致使家庭成为其腐败堕落的“催化剂”“中转站”和“大本营”,最终导致身败名裂。对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干净”二字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是带头做到干净。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干净,在初期时组织不一定能发现,同志不一定会知道,但家人很可能清楚。久而久之,就容易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干部东窗事发的“导火索”和“突破口”。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自身干净,为家庭筑牢“防腐墙”、安好“廉洁门”,守护家庭平安和幸福。二是温情浸润干净。家是蔓生亲情和幸福的地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尽量减少不必要聚会,业余时间真正回归家庭,多陪陪家人、多做做家务,让家庭弥漫着幸福和快乐。相反,一个干部长期游离于家庭之外,家人由冷生怨,容易产生补偿心理,企图用物质享受补偿感情缺口,最终把家庭推上腐败之路。三是铁腕维护干净。廉洁干部的家庭并没有天然的防腐免疫力,也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攻破”。我们平时要对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引导,提出严格要求,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果断遏止,严防“破窗效应”。

推荐访问: 党课 锤炼 提纲 品格 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