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计算题_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小数乘小数,-人教新课标(2014秋),(1)
小数乘小数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等内容奠定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整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法,以包装盒纸的价钱的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然后教材先让学生估计积的范围,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再呈现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课程理念。在横式计算中初步感知算理。然后教材在竖式中标出每一步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通过试一试、练一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出示情境后,先出示尝试题,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且进行估算,本节课的主题是竖式计算,不过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意识也应该进行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计算。因为整数乘小数学生比较熟悉,所以说可以放手让学生来算,重点放在让学生说清楚算理,并总结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小数乘以小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会。
【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特别是整数乘小数的学习经验,对本课的学习能起到正迁移作用。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理解算理上还是有难度的。同时,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也尚不完全,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个别化对象分析:通过小数乘整数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把小数转化乘整数,而后进生在一内容上也能较好的学会小数乘整数,而小数乘小数的难点探究积的位数与因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出来的结果他们应该也能很好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探究、合作 【教学环节】 一、情境创设,准备练习 出示图片,寻找信息。
种植草坪长:每米26元 包装纸:每米2.6元 种植草坪宽:每米85元 彩带:每米0.85元 【引导】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1.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引导】种植一个长8米的草坪,需要多少元? 26×8=? 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后反馈校对。
【小结】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出新知,揭示课题。
(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需要多少元? 【引导】(1)请同学们根据问题列一列算式 2.6×0.8= (2)这个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今天我们要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板书) 【设计意图】以操场和礼品盒为素材,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大小物体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物体的差别。通过对整数乘整数所提问题的解答,回顾了整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为新知的导入和探究作了水到渠成的迁移。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 1.初步估算 【引导】估一估,2.6×0.8大约是多少? 【预设】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估算1:
2.6 3 0.8 1 3×1≈3 估算2:
2.6 2 2×0.8≈1.6 比1.60多 ;
估算3:
2.6 13 3×0.8≈2.4 比2.4少 ;
估得2.6×0.8的积的范围大致在1.60和2.40之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应重视并加强估算。这一环节教学,学生通过对估算取值范围的确定,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另者,也提高学生快速判断计算结果正误的能力。
2、 尝试计算 【引导】要想知道2.6×0.8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方法一:
2.6米×0.8米= 26厘米×8厘米 =208厘米=2.08米 方法二:
26×8/100 =208/100 =2.08 方法三:
2. 6 × 0. 8 2. 0 8 方法四:
2 . 6 × 0 . 8 2 0 . 8 【预设】估计算法有:
3.明确算理 【组织】板演展评 【引导】(1)这些算法各是怎么想的呢? 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4.算法择优 【引导】看来一道题目我们可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算法,那到底哪种是最好的呢?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下题。
①变化题目: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需要多少元?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做法:
做法一:
0.85×2.4 =85×24×0.001 =2040×0.001 =2.04 做法二:
0.8 5 × 2. 4 3 4 0 1 7 0 2 . 0 4 在讲评时,沟通二种做法之间的联系。
0.8 5 × 2 .4 3 4 0 1 7 0 2.0 4 0 两位小数 一位小数 三位小数 ②继续变化题目为:0.56×0.04 【引导】估计这时大多数学生在计算这题时就采取竖式计算了。
0 .6 × 0 .4 0.2 24 两位小数 两位小数 四位小数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结]随着数字的不断变小,我们要了解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总结】请学生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 小数乘小数算法:
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跟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接着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就跟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再把所得的两个积相加,再加上小数点。
5.检验笔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与笔算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最省事的教法就是将计算方法和盘托出,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但这样的教学是填鸭式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生对计算的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找到解决问题计算的方法。学生根据其固有的经验和思维特点,找到其固有的计算方法(4种)。然后,教师引领学生把4种计算方法进行分类,说理,判误。沟通方法二和方法三之间的关系:道理一致,书写形式变化。至此,老师并没有简单主观地判定方法一乘法拆分法的不可取,而是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设置了145×13,让学生感悟145×13再把13拆分成几成几,已不可能,由此感悟到把乘法算式的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再相乘法,并不是普便适用的方法。接着,老师把题目的数字改大,让学生感知随着乘数数字的增大,拆分后用乘法分配率来计算的方法也不简便。至此,学生经过了方法择优的过程,体会到了用乘法竖式计算的必要性,乘法竖式的学习就显得自然而然,源于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三、巩固知识,发展思维 1.小数点搬家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为了使竖式计算方便些,我们通常在上一行写三位数,下一行写两位数。) 2.基础练习 4.8×0.25=? 0.32×0.8=? 9.8×1.8=?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为了使竖式计算方便些,我们通常在上一行写三位数,下一行写两位数。) 3、 综合练习 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如果是四位小数乘两位小数数,你会算吗?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推荐访问: 小数 上册 五年级 新课标 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