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幼儿园弟子规教案备课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 1、《弟子规》总序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3、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4、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本学期的国学课,我们主要以《弟子规》为载体,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经典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二、《弟子规》简介 1、《弟子规》是一部怎样的经典著作?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它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阐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它是一部启蒙养正,净化人们心灵的著作。古代人将它作为儿童的启蒙必读书之一。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 1)生朗读《弟子规》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提问:我们都知道,阅读一部书籍要看导言或一部书的大纲,我们就能对它进行初步的了解。阅读《弟子规》的总序,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那么,你能说说《弟子规》主要讲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吗?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四、每课一字 ① ② 1、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中涵盖了丰富的内蕴。大家知道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明确:经过6000多年的演变,中国汉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2、大家根据字形,猜猜上面是什么字? 明确:
“孝”字,由“老”与“子”组成。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大家也许能发现古人造字时非常讲究:将“孝”字分解,可以读出“子女背着父母”,这是对孝字无声的注解啊。
3、《孝经·开宗明义》曾说:“夫孝,德之本也。”可见,“孝”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德行的标准之一,与总叙中提出的“首孝悌”不谋而合。
五、小组合作探究 总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但字字精辟。请大家自由朗读总序部分,以六人为一小组,选择“孝、涕、谨、信、爱、仁、学文”中的一个,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可以是你身边发生的小故事。
明确: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实地加以引导。
2、《弟子规》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时间,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六艺和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六、总结 《弟子规》是一部值得细细咀嚼的经典著作,从今天起,让我们一同与古人对话,一同回望那段尘封已久的美好岁月。
七、布置作业 1、带感情地朗读《入则孝》。
八、教学反思 2、《入则孝》(父母呼—— 须顺承)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徜徉经典文化的海洋,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面对,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播放《跪羊图》视频。学生静静地沉浸在“善”的音乐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zuWU5RoJa8/isRenhe=1) 同学们,感谢你们用心聆听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这个旋律,你是否感觉似曾相识?对了,这就是每天中午呼唤我们起床的铃声,曾经你也许忽略了它的存在。现在,请你关注它,细细品读它,你谈谈你的感受好吗?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孝是我们的立身之根本。那么,我们现在就请出《弟子规》,朗读《入则孝》部分,感受孝的博大魅力。
2、经典讲解: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应。
父母有事交待要立刻去做,不可推拖敷衍或偷懒卸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恭敬的聆听。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2)真实演练 情境一:假如你在看电视,妈妈让你下楼吃饭,你的表现如何? 明确: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甚至对父母不理睬,回答“干嘛、做什么、很烦耶”这些字眼,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样非常不礼貌,相信许许多多的同学都碰到过。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向前说:“妈妈(爸爸),请问您有什么事?”当父母亲交代完后要说:“是的,我马上去做。不可以拖拉或偷懒。事情做完后再问一次:“请问还有事吗?” 情境二:当你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劝诫你要好好学习时,你的态度如何?请为我们呈现当时的场景。
明确:父母亲责备我们,是为了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出色的“人”。所以,当当父母亲责备我们时,要虚心接受,认真听从教诲,可以说:“对不起,我错了。” 三、每课一字 ① ② 1、提问:“人”字,大家觉得象什么形状?从简简单单的笔画中,你能读出些什么? 明确:“人”象人侧立弯曲身体,呈垂臂的形状。
《说文》中曾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臂”就是“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胫”就是从膝盖到脚跟的部分。所以可见在古时候的“人”只见一臂一胫。
2、拓展:《三字经》中写道:“三才者天地人”;
莎士比亚曾经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可见人是与天地同列,是宇宙中最神奇的生物。
四、小故事大智慧 1、蔡顺拾椹供亲 汉朝时有位读书人名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采桑椹,回家的路上遇到强盗,强盗很纳闷为什么他为什么要把桑椹装两篮?蔡顺告诉强盗,一边是熟的比较甜,是给母亲吃的;
另一边是不太熟的留给自己吃。强盗感动他的孝心把他放了,并送些米给蔡顺奉养母亲,但是他并没接受,因为蔡顺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了解物品的来路,以免被别人误会。
2、免费的账单 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厨房张罗晚餐时,小男孩手拿一张清单给妈妈,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一看,清单上面写着:
拖地——10元 倒垃圾——5元 打扫房间——10元 得好儿童奖状——50元 帮忙买酱油——5元 整理客厅——20元 帮忙照顾弟弟——5元 总共欠我105元 妈妈看他在那充满期待,往事浮现脑海,所以她拿起笔把纸翻过来,写下一些字:
1. 怀胎十月,你住在我肚子——免费 2. 半夜时你肚子饿,为你泡牛奶、换尿布、盖被子—— 免费 3. 你生病发烧、咳嗽、拉肚子,带你看医生,为你担心,为你难过、着急——免费 4. 帮你买衣服、玩具、吃的——免费 你把以上都加起来,妈妈对你的爱通通不用钱,当儿子看完他妈妈写的清单,眼中大颗泪水打转,心中很感动,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然后拿起笔在账单上大大地写了三个字“全付了”。
1.引导发问:
(1)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是谁一直在关心你、照顾你? (2)说说看,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要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 (3)回去想想看,父母都为你们做了那些免费的事呢? 2.给小朋友的话: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向父母要求过,写完功课要看电视、打电动、玩计算机,过生日要买玩具,考试100分要礼物、奖品……,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免费的,有时为了鼓励我们还送我们很多礼物,带我们去玩。看看父母的用心,为了让你们学好做人处事的道理,还不怕辛苦的带你们来孔庙上弟子规,所以你们更应该无条件的以「好表现」来回报父母,才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入则孝》,直至成诵。
2、收集整理有关“孝”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 3、《入则孝》(冬则温——业无变)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冬则温——业无变),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古人孝顺的故事。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听古今名人的孝顺故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引导,使其内心得以净化。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请大家请出《弟子规》。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一生领读,集体齐读《入则孝》 2、经典译义 (1)冬则温 夏则凊 包含一个典故,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讲故事? 明确: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
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
引导:我们同学比黄香要大许多,在你们身上发生过与黄香类似的故事吗?虽然我们现在的科技发达了,不用大家为父母温习去热了,但夏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2)晨则省 昏则定 明确: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真实演练:当父母叫你起床,你是否会发脾气,对父母大呼小叫?假期后返校,出门时东西是不是不整理,到学校还要叫父母送东西过来? 引导: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
(3)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明确: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里,若临时有事,父母亲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纸条。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亲,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平常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害父母担心。
三、每课一字 ① ② 明确:
1、“乐”是乐音(宫、商、角、徴、羽五声)和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的总称。
2、古人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又说:“至乐莫如读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看来,读书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
四、孝心故事总汇 学生成果展示,六人小组派代表讲故事,评出最佳说故事奖。
五、布置作业 假期回家践行“父母呼——业无变”,切切实实行孝道,为父母倒水,夹菜,洗衣服等。
六、教学反思 4、《入则孝》(事虽小——谨为去) 教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弟子规》中包含处事之道,非常浅显易懂。现在就请大家请出《弟子规》。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虽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为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意妄为让父母担心,不止是不孝的行为,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引导:班级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音调:以作弄别人为乐,喜欢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在地下。这样的行为有损于中学生的道德规范。
(2)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
引导:有些同学不经过他人允许,擅自拿取他人的课本、 橡皮等等,这种现象在一些班级存在,但这种行为是相当可耻的,违背于仁义道德。就算是一块钱或一颗糖果,这样小的东西也不可随意拿取,不然就是小偷的行为。
(3)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力准备,父母亲讨厌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孔夫子曾说过:“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对父母亲我们要尽力侍奉。
引导:父母都知道大家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竭尽全力地知不知道父母亲喜欢吃些什么?做些什么事 (4)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咖,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
引导: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所以要先反省自己。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四)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孝顺,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贤人。
引导:“孝”活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无论父母疼爱或责骂我们,都是爱的一种表现,所以用爱回馈他们。
三、每课一字 “善”字,羊在中间而双言在下面,是“吉”的意思。羊的本义为美,因羊之本性温驯和善,历来被视为吉祥动物,所以含吉祥美善之意;
而双言是友善的语言。
四、古今故事串联 1、古:舜的故事 黄帝的后裔舜是一个大孝之人。但他的早期生活有很多不幸。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过世了,舜的父亲瞽叟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舜的父亲和后母喜爱象而疏远舜。他们三个人经常陷害舜,想杀死他。有一次想把舜推下井去淹死,或将他埋在井里。舜深知自己的处境艰困,于是处事十分小心,受了不少罪,但还能顺从父亲、后母及弟弟之意。尽管他们对舜如此无理,百般虐待,舜对父母仍不失孝道,对象也不失兄弟的友爱之情。所以,当舜长到二十岁时,以其能尽大孝而声名远播。天子尧由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他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而舜的孝行最终亦感动了继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终和和乐乐的过日子。最后尧将王位禅让给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得以兴盛太平。
明确:孝顺父母是人的天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请用一颗真心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故事二:北京有个外商公司正在招聘员工,去应征的都是很优秀的人,而且要经过多次的考试,还要考外语及很多专业知识。考试下来,只剩几个人做最后面试。当这些通过最后考验的人到了会议室,长官就对他们说:“我现在有点急事,出去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继续面试。”结果他走出去以后,在这十分钟当中,这些年轻人就站起来东摸西摸,看到桌上的资料拿起来看一看,还顺手拿给其它的人看。十分钟以后,这位主管进来,他说对不起,你们统统没有录取,因为会议室里装有摄影机,你们连最基本的“事虽小,勿擅为”都没做到。他们很不服气就说:“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不可以乱动。” 明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人类缺乏一种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纵使他们的能力很好,学历也很高,但是这些微细环节都没有顾及到。
刘备曾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说不要因为这件好事很小就不愿去做,如公交车让座;
也不要因为这件坏事很小就去做,如故意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让人找不到,善行与恶行都会积少成多,当恶行做久时就会养成坏习惯,要改正很难,而小恶也会变成大恶 。
四、结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我们在处世为人时,要多想一下,多走一步,积累善良的本性,善待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朋友,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是无限的。
五、布置作业 课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弟子规》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5、《入则孝》(亲有过——如事生) 教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1、朗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二、经典释疑 (1)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2)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疾”是疾病,“尝”是用舌头品尝。在古时候,治病下药都是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 这样父母既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
引导: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
(3)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父母过世后,子女常常悲伤哭泣,“咽”是指伤心到哭不出声音来。古礼中规定父母过世后要守丧三年。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守丧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孔子的学生宰我曾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是不是太久了?”孔子回答:“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因此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 (5)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恭敬。
三、每课一字 静的本意是不争,不争则能“知足常乐”。《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安详宁静的学习环境,真正创建班级的“静心花园”需要依靠大家的努力。
四、贤人故事 1、仲由负米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非常孝敬父母,他因为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当家里没有米,他为了让父母吃到米,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回家,然而他却甘之如饴。后来父母过世,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出门有马车、饭菜很丰盛。但他没有因此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了,他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2、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高祖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被封为代王。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每次喂母亲药汤时,自己总先尝一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引导:当你们在品尝美味时,第一个想到的是给谁?当母亲生病的时候,你能为她做些什么? 四、总结 “跪羊图中有句歌词:“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也许大家的年纪还小,不能切实地领悟,但请不要“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古人的孝心感染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也感染着我们这群追求梦想的人。活好当下,用爱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五、布置作业 1、观看《让世界充满爱 父母篇》,写一写你的感想。
2、查找感恩歌曲,谈谈你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6、《出则弟》(兄道友——忿自泯) 教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1、朗读《出则弟》 二、经文导读及讲解 (1)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做兄姊的要友爱弟妹,弟妹则要恭敬兄姊,因为兄姊年龄较长经验丰富,比较懂得照顾弟妹,做弟妹的要尊重兄姐的指导与安排,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父母内心就会感到宽心安慰,孝道就在其中了。
(2)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弟姊妹之间,常常会因为财物分配不均而生怨恨,如果彼此能将财物看轻,那么手足之间将会减少很多冲突,自然能和睦相处。兄弟之间言语要谨慎,互相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实为祸福之门。
引导:兄弟姊妹最常吵架的原因就是玩具、食物及钱财,若大家能学会如何与人分享,甚至将财物看轻,那就不会有争执。
三、每课一字 和,就是恰到好处。我们现在常听的“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社会祥和的一种表现。正如《中庸》所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故事大冲浪 1、李绩焚须 唐朝有一个大臣,叫做李绩。当李绩做宰相的时候,生了病,御医说要用人的胡子作药引,唐太宗二话不说将自己的龙须切下来,后来李绩的病真的好了。又有一次,他的姊姊偶然生起病来,李绩就亲自替他姊姊烧着火去煮粥,哪知道吹了一阵风,把李绩的胡须烧着了。其他官员看见了就说:“你们家里男的女的佣人多得很,为什么要你自己辛苦到这个地步呢?”李绩回答他道:“我难道是为了没有人的缘故吗?我是因为现在姊姊的年纪已经老了,我的年纪也老了,虽然要想常常替我姊姊煮粥,哪里能够呢?” 2、赵孝争死 汉朝有一位名叫赵孝的,和他的弟弟赵礼很友爱的。有一年城里闹饥荒,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他的身体又很瘦,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弟弟赵礼就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引导:也许你们都是独生子女,但肯定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哥哥姐姐,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真心面对,学会分享,学会付出,当你付出的同时,你肯定能收获爱与关怀,所以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我们初一(4)班的35位同学,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兄弟姐妹? 四、总结 孔融七岁让梨,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佳话。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与兄弟姐妹好好相处,用一颗宽容的心与对方交往。人生的旅途磕磕绊绊是难免的,希望大家学习水的精神,水利万物而不争,学习“上善若水”的真谛。
五、布置作业 1、小组同学分享与兄弟相处的故事。
2、背诵《出则弟》。
六、教学反思 7、《出则弟》(或饮食——己即到) 教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朗读《出则弟》 二、整体感知 (1)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论吃东西或坐下、走路时,都应该长幼有序,要尊敬长者一切以长者为优先。
引导1:如何用餐 和长辈同桌用餐时,要等长辈开动了之后,我们才可以挟菜,不要因为肚子饿,或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先吃了起来。有一些同学吃饭时会拿着筷子在菜里面翻来翻去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这样是很没礼貌也不卫生。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要把主位让给长辈坐,主位就是正对门的位置。
引导2:如何坐车 坐车时,也要有秩序,排队要排好,不能争先恐后,上了车后要先往后走,把位子让出来,不要一上车就挑前面的位子坐,这样会造成别人的不方便,因为假如后来上车的是老人家、行动不便的人或孕妇,让他们在摇摇晃晃的车上走到后面坐就十分的危险。
提问:同学们,你们上小学时都是自己走在前面,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在后面帮你们背书包吗? 引导:要学会独立,不能过于依赖父母,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
(2)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长辈在叫人的时候,我们要立刻去替长辈找人。如果长辈要找的人不在,就要先到长辈面前,问问看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否帮忙处理。有时候,当父母亲要找哥哥姐姐做事,但哥哥姐姐不在的时候,这时我们要代替哥哥姐姐去帮忙,不要觉得这不关我的事情。
背景介绍:古时候的房子都很大,很多亲戚会住在一起,所以当有客人来要找人的时候,没有办法直接到你们家的房子里,所以就需要招呼客人,帮长辈找人。
提问:如果今天有长辈来,你们刚好在在看电视,就在座位上大喊:“妈,有人来了!”这样的行为在你们身上有上演过吗? 引导:对长辈怀有恭敬心是非常重要的。
三、每课一字 “恥”有听到过错后心生惭愧的意思。当人们犯了错误后,都会面红耳赤,这正是人性善良的表现。人正是有了羞耻之心,才成为堂堂正正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有一颗羞耻之心,勇于改正错误。
四、听故事,谈感想 张良与圮上老人 秦始皇时代有一个名叫张良的人,有一天他走到桥上看见一位老人坐在桥边,脚抬起来的时候鞋子刚好掉下桥,老人便说:“年轻人快来帮我捡鞋子。”张良把鞋子捡起给老人,老人又说:“你不会帮我穿上吗?“张良帮老人将鞋穿上。老人对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明天天亮时到这里来,我有话对你说。隔天一早,老人比张良早到,老人很生气的走了。第二天,张良天还没亮就到桥上,老人还是比他早到。第三天张良决定不回家,一整夜在桥上等老人,到五更天时他看到老人出现,老人很高兴便送他一本兵书。张良努力研读兵书,最后帮助刘邦推翻秦朝。
引导: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白发苍苍的老者,无论是你的亲戚还是陌生人,我们都要以一种谦卑的态度,为他们的晚年提供帮助。张良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他尊老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四、总结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如何与长辈兄长相处,如何规范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是一门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在饮食、坐走、叫人等方面所要遵从的礼仪规范,希望同学们对照着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一名贤能之人。
五、布置作业 1、复习《入则孝》 2、对照《弟子规》,看看你做到了哪几条。
六、教学反思 8、出则弟(称尊长——百步余)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请出弟子规,朗读《出则弟》。
二、整体感知 (1)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见”是一个通假字,通“现”,是“表现”的意思。在长辈面前特别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
(2)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这里的“疾”表示是快步走,“趋”表示小步走,“揖”是很恭敬地问候。
引导:当我们在忙碌中,长辈刚好来了,这时我们应当要放下手边的事情,先向长辈问好,要有恭敬之心。在校园中遇到师长时,要行鞠躬礼表示尊重,而不是假装没看见。
(3)骑下马 乘下車 过犹待 百步余 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骑马、乘马车、牛车居多,所以在路上遇到长辈,就应下车,向长辈打招呼,让长辈先过去,等待长辈大约离去距离我们百步之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引导:现代与古代交通工具的不同,所以应对之礼就有所不同。在现代,如果车子正在高速行驶,我们突然间看到长辈就摇下车窗来向他招呼,或是将车子紧急停下,这样都是很危险的。我们要懂得对长者礼让,帮他开门,等他坐好后再轻轻的把门关上,下车时,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很安全的下来。
三、每课一字 爱由“心加受”组成,无论是爱人、还是被爱,都要用心付出和感受。爱人时,要出自真诚之心,才有令人动容的无私利人的行为;
被爱时,只有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才能了知这爱的真谛。
四、故事对对碰 杨修之死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幕府中的重要官僚,主责文书,是一谦恭自持、博学能文之士,但他却不见容于曹操,因为他没做到对尊长勿见能,最后招致杀身之祸。
1.阔门:
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因为“门”+“活”就成了“阔”字),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曹操看了大喜,大家说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嘴上说好,心里却不舒服。
2.一合酥:
曹操收到一盒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3.鸡肋:
当曹操正为是否撤兵的问题而困扰时,军中的膳食官送上鸡汤,他见汤中有鸡肋,于是便以“鸡肋”作为夜间军营内的暗号。鸡肋吃着没有肉,扔了还有味,正如曹军的处境那样尴尬,进兵则遭蜀将马超拒守,退兵则恐被蜀兵耻笑,留在那里没有多大意思。杨修由“鸡肋”这个暗号推测曹操有意撤兵。
五、总结 如何称呼尊长,面对尊长时要有怎样的态度,遇到尊长时我们又要做到哪些礼节,《弟子规》中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但是大家闭上眼,问一问自己,上面的几条你们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老师为大家鼓掌,再接再厉,如果没有做到,那么从今天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吧,请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布置作业 1、观察校园中同学遇到尊长时的表现。
2、写一写你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 9、《出则弟》(长者立——如事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请出《弟子规》 二、整体感知 (1)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等长辈坐下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
(2)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在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
引导:我们在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时,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讲手机很大声,完全不理会旁人,这样会干扰到四周的人, (3)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有事要告诉长辈时,要快速走到长辈面前,离开时要缓慢些才合乎礼节。常礼举要中也提到“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长辈与我们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长辈,不可左右飘浮,这样就显得轻浮无礼。
(2)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叔伯等与父亲年龄相仿的长辈,要如同对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表兄弟,要如同对待自己亲兄弟一样友爱。广义来说:对一切年纪与父亲相当的长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一切年龄稍长于我的人,要以对亲兄长一般对待。
三、每课一字 “诚”是信的意思,是言行真实的意思。所以与人相处要真诚待人,以真诚不欺来成就自己。作为同学要诚实守信,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做到,如果做不到不能轻易许诺。
四、小故事 1、弃老国的故事:
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弃老国,凡是年纪大的老人就要被抛弃丢到山里。有位大臣非常孝顺把父亲藏在地下室,尽心供养。有一天来了一位天神,命令国王回答他问题,否则就要灭掉国家,国王访遍朝廷中所有的人,没有人知道。大臣偷偷问自己的父亲,父亲将问题一一解答。天神非常高兴,答应保护国土,国王大喜问大臣是谁告诉你答案?大臣将实情告诉国王,并请求国王宣布不准再抛弃老人。
引导:老人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的阅历丰富,作为晚辈要好好学习,不耻下问;
对待长辈要虔诚恭敬。
2、祖逖避难 晋朝时遭遇五胡乱华,有一位读书人祖逖带着几百户人家一起迁到淮泗这个地方避难。祖逖将马车让给年长的人坐,自己徒步行走。并将家里所有的财物、药品通通拿出来给大家用。在避难的过程中还教导人民怎样去耕种,在路上遇到无名的骨骸,祖逖就组织大家将这些骨骸埋葬好,并举行祭祀。他的这些举动让跟着他的老百姓都很感动,百姓们都认为能够遇到祖逖,就好像遇到自己的再世父母一样,所以当他去世时,人民都好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的悲痛。
五、总结 天我们学习了与长辈沟通时要注意的礼节,语句十分简单易懂,希望你们能按照上面写的每一条,对照着做。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积累。大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长辈或年龄相仿的同辈,我们应该怀有一颗大爱,让它散发出无穷的光芒。
六、布置作业 1、给长辈行鞠躬礼,告诉他们:“我爱你们”。
2、采访爷爷奶奶等长辈,听他们讲过去的岁月。
七、教学反思 10、《谨》(朝起早——致污秽)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入则孝》和《出则弟》,相信大家对 《弟子规》都有了全新的理解。《谨》这部分为我们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循的礼节,现在请出《弟子规》,朗读《谨》。
二、经文导读和讲解 (1)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要早起,要晚睡。这里的“晚睡”不是通宵达旦,而是针对疏懒无事,一入夜便想睡的人而言。希望他们能珍惜光阴,学习有用的学问。因为人生的岁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所以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正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
引导:《曾文正公嘉言集》说“要看一个家庭会不会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晚起?”所以,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规划人生,及早立定志向,而不是得过且过。
(2)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解完大小便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盥”指用两手取水洗脸,这个字的造型就像是两只手,从器皿中水。“溺”指的是小便。“辄”通“则”。
(3)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钮扣结整齐,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也才不会踩到鞋带跌倒发生危险。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绉弄脏了。
引导:重视自己的服装仪容别人才会尊重你,若是奇装异服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轻慢,所以公众人物对大家的影响很深,如果他们穿着很随便很暴露,就会带动社会的不良风气。
有时候在匆忙中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穿著,就会有尴尬的情形发生,像扣子忘记扣,拉炼忘记拉。
三、每周一字 它由“言和堇”组成,语言容易伤害人,所以一定要慎重。堇是黄色黏土,它的质地十分细密。“谨”是言思缜密的意思。
四、中外故事对对碰 1、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治通鉴」,在写书的过程中他为了怕自己睡太多,所以用木头作了一个圆形的枕头,这样一来只要稍微翻ㄧ下身,头就会从枕头上滑下来,他就可以继续工作,后来果然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
2、乔其拉德的销售故事 营销界有位名叫乔其拉德的销售高手,他非常会卖车子,有一次他在家里睡觉,突然惊醒起来跑到镜子前开始穿西装打领带,然后恭敬的打电话给客户。等打完电话后,又将西装脱下钻到被窝里面去睡觉,他的太太很疑惑他的举动,乔其拉德便向太太解释,客户虽然在电话那头没有看到我的样子,但是如果穿着随便,我在言谈中也会随便不恭敬,这样对客户是不礼貌的。
五、总结 我们每天离不开衣、食、住、行、学习,如何做到规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弟子规》为我们解答了心中的疑问,好好享受与古人的对话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谨》((朝起早——致污秽) 2、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看看哪一条要加强。
七、教学反思 11、《谨》(衣贵洁——拜恭敬)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1)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穿衣服重在整洁不在华丽或名牌,要依照自己的身分、地位、年龄来穿着。并要依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
(2)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饮食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不要过量。“贵”是着重的意思, “上”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循分”是遵循自己的地位,“下”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称家”是与自己的家庭地位条件相称。“拣择”就是挑食的意思,“过则”是过量的意思。
引导:现在同学看到其他人有名牌衣服、球鞋、手机,心里就会很羡慕,吵着要父母买给他,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甚至不惜去偷或去抢,所以当我们想要ㄧ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3)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饮酒乃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并不是饮酒作乐。年轻人血气方刚,酒后丑态毕露,所以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
引导:同学喜欢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貎,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
三、每课一字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仁”是二人合而为一。爱曰仁。仁以爱人。上下相亲,谓之仁。
四、小故事 嵇绍是西晋有名的贤士。一天,他去求见齐王时,齐王正和董艾等人在宫中闲聊。见了嵇绍,董艾就对齐王说:“嵇绍善丝竹,今天可让他弹一曲让大伙儿乐乐。”齐王也正有此意,忙命人抬来乐器请嵇绍演奏,嵇绍不愿意,庄重地说:“我今天穿着整齐的朝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乐工的事呢?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该讲究礼仪,端正秩序。”齐王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都很惭愧。
五、总结 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饮食、坐立行走都是有规可循的,希望你能按照上述的句子,一条条对照着去做。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谨》。
2、与同学分享交流体会。
七、教学反思 12、《谨》(勿践阈——勿轻略)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朗读《谨》。
二、经典解读 (1)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勿”是“不可以”;
“践”是“践踏”;
“阈”指门坎;
“髀”是指大腿骨;
“棱”是指物体的棱角,如桌角。“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坎上;
“跛倚”是一只脚斜站着,“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
“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转角处要慢慢走,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引导: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坎,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坎,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着,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与行为,不能因为舒服就随意摆放自己的肢体,妨碍观瞻。现在虽然不常用门帘,但我们使用纱窗、门、窗户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有人正在睡觉或在图书馆看书,不要因为自己的声响而吵到别人。
(2)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还是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变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3)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当东西轻时会比较大意,所以要谨慎一些;
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好像有人在一样,不要太过随便。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 但是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4)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拿着空的用具,就像拿着盛满东西的用具一样,小心翼翼;
走进空房间,也要像主人在家那样谨慎,不要乱走乱动。
引导:到别人家不可随便跑到别人房间,乱动别人的东西,这样会让人误会,如果主人的钱不见了,大家都会误会是你拿的。
三、每课一字 恕由“如和心”组成。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能把他人当做自己来看待。因此,“恕”不仅是待人接物最好的方法,也是古圣先贤笃行的美德。
四、小故事 1、箕踞而坐的原壤 春秋时有个名叫原壤的人,是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但是他为人轻视礼法,非常狂放不羁,因此常有不合当时礼仪的举动出现。有一次,他看到孔子远远走来,故意把两腿伸直叉开坐在地板上,藉此举动藐视孔子讲礼的主张,孔子看到他的行为,就训斥他:“你小时候不懂得尊敬兄长,长大后又没有值得称赞的事,真是败坏礼俗的害群之马。”说完就用手杖打他的小腿,以警示他的恶习。
2、一文钱也不可贪 古代有位秀才一天外出时,看见年轻人买书时掉了一文钱在地上,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他的钱掉了,此时秀才看见便用脚轻巧的踩住,等年轻人走后才弯下腰把钱捡起。这时不远处有位老人家看见,便向前询问他的名字后就走了。不久这位秀才得到官职要上任时求见巡抚上司,但是这位长官一直避而不见,过了不久他被弹劾“贪污”并被除去官职,秀才想自己还未上任怎么会贪污呢?后来才知道长官就是当年看见他踩住一文钱的老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希望同学们能将每一条和自己的言行相对照,看你做到了没有。
六、布置作业 背诵《谨》 七、教学反思 13、《谨》(斗闹场——借不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朗读《谨》 二、经典解读,整体感知 (1)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邪”是不正,“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
(2)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进别人家门之前,要先问一问有没有人在家。进客厅之前,要提高说话的声音,让屋子里的人知道有人进来了。
当房子或房间里的人问道:“是谁呀?”,我们如果回答:“是我”可能很多时候,对方无法判断你是谁。我们应当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才不会让人混淆,浪费时间。
(3)借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引导:
学习礼节很重要,如果从小不学好,就算以后可以拿到很高的学历,你的人生还是困难重重,会遇到很多挫折。
所以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你不学习礼节,你就没法子在社会上立足。
三、每周一字 “”是古代人奉祀行礼的器皿。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古人曾经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有一颗辞让之心,学习最基本的道德礼仪。
四、总结 到他人家里做客,向别人借用物品,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希望大家都能见贤思齐,养成良好的礼节规范。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礼节是否到位,如果没有,要善意的提醒他们。
2、背诵《谨》 六、教学反思 14、信(见未真——莫闲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大板块,现在就一起跟随《弟子规》,感受“信”的内涵吧。
二、经典解读 (1)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
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到时做不到,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3)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讲话时口齿清晰,咬字要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语意不清。
(4)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已 莫闲管 遇到有人在说三道四,听听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断,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别人不必要的是非。
三、每课一字 人言为“信”,言由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见得人,所以信的本义为“诚”,也就是笃实不自欺欺人。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
四、故事 1、三人成虎 庞恭是战国时魏国人,他为了怕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他,在出使前特地问魏王:“若有一人说市集出现老虎,请问魏王是否相信呢?”魏王表示不相信,他又问:“假如又有第二人说亲眼所见呢?”魏王答:“我会半信半疑。”他接着问:“若有第三个人也这么说呢?”魏王答:“我会相信”。庞恭说:“街上不可能出现老虎,可是有第三个人这么说,就成真了。希望大王明察,不要听信谣言”。
2、曾参杀猪 曾子的妻子有一天要去市场,因为孩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子之妻随口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就杀猪炖肉给你吃。”孩子听了之后就不再哭闹。等曾子之妻从市场回来后看到曾子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我是哄小孩的,你怎么认真起来?”曾子答:“当大人怎能说谎?这样怎能教育小孩,既然说到就要做到!”便动手把猪杀了。
五、总结 信是立国之本,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要做到的基本礼仪。无论是做人做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以“信”严格要求自己。
六、布置作业 1、查阅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
2、背诵《信》 七、教学反思 14、信(见人善——勿生戚)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弟子规》,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感悟《弟子规》中的做人真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事例,对照弟子规的每一条进行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教具 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过 程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看见他人的懿德善行,要立刻想到去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二)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看见别人有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如果犯了同样的过错,就要立即改掉,如果没有,就要提高警觉,避免犯同样的过错。
※补充说明 1.善恶之别:
善-有益于人是善 恶-有益于己是恶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因为善行很小就不肯去做,如公交车让座;
也不要因为恶行很小而去做,如随地乱丢垃圾。任何事都是由少累积成多的,善行与恶行皆是如此。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人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恶人则提醒我们不要向他学习。
(三)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每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补充说明 1.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德行。我们如果要涵养高尚的道德,必须改掉贪心、忿恨、嫉妒等坏的习气,要有正大光明的心念。
2.才艺包括各种知识技能,只要是利益人群社会的才艺,就值得多多学习。
(四)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日用不如人时,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感叹自卑。
(五)复习: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兄弟姊妹之间常常会因为财物分配不均而生怨恨,如果彼此能将财物看轻,那么手足之间将会减少很多冲突,自然能和睦相处。兄弟姊妹之间言语要谨慎,互相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实为祸福之门。
二、故事时间:
(一) 106岁有爱不老 许哲女士1900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现为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八所老人院创办人,并正在筹备第九所家庭式老人院-为不适应一般老人院的独居老人打造一个温暖的家,大家尊为现代特里萨。
穷苦的人,是许哲心中最重要的人,她健康快乐的秘诀,只是「给」。本人日食一餐生果蔬菜或一杯鲜奶,衣服都从垃 圾堆检的,自奉甚俭,却把身边所有金钱财物捐助最需要的人,四处闻声济苦,比特里萨还特里萨,简直是现代活菩萨,她却谦称她的宗教信仰就是爱人-无条件的爱。她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静坐、布施、阅读、运动,她八十五岁时才学会瑜珈术,却灵动有劲不输十八岁青年,而她每天不做的事却是不恶口、不生烦恼心、不猛火煮食、不吃肉、不沾咖啡、茶、酒。
许哲长寿健康的秘诀,就是今天起来今天做工,不停的做工,做人间义工,她的时间与精神,却给了人间苦难,常常忘我忘身,忘了今夕是何年。许哲认为:「我并非单独来此世界,我有许多同伴,帮助他们是我的职责。」 许哲女士一直到廿七岁才上小学一年级,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惨状况,四十五岁时写信感动了英国护校校长,获准入学研习护理课程八年-从生至死、从幼至老、从身至心,使她拥有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把全部生命奉献给需要的病人、老人,不论香港、重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以至南美洲的巴拉圭,都有她医护救人的足迹。
许哲常常自嘲:她是一个只会扫地的善女子,一百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她小小的身体,彷佛接通了宇宙虚空的慈悲能量,源源不绝的传递给每一位贫病困苦。
1.引导发问:
(1)许哲女士几岁才上小学? (2)许哲健康快乐的秘诀?「给」给穷人,给需要帮助的人「做工、做人间义工」 (3)我们要学习许哲的精神「爱人是她的信仰,良心是她的宗教」,爱人的人没有分别,每个人都是她的兄弟姊妹 2.给小朋友的话:
许哲的一生都在付出,她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她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踫到挫折,但是她并不感到灰心或泄气。小朋友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要不要求回报?很多人都会想我对你这么好,你当然也要对我好,结果当对方不对你好时,你就生气不高兴,这样好吗?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检讨善恶之思考历程 向学生说明遇到生活中许多好事和坏事时要如何来自我检讨,历程如下: 有 无 我心里的话:
很好,我要保持下去。
我心里的话:
加油,别人做得到,我也可以。
別人做的事情 我心里的话:我没有做这件事是对的。
我心里的话:不行,我得赶快改正。
举例:
举例:
我自己有 没有做到? 我自己有没有犯这种错误? 善 恶 有 无 五、总结 不要欺骗自己和老师,要诚实面对自己的行为,有过则改,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就是连自己都欺骗的人。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六、布置作业 1、查阅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
2、背诵《信》 七、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 备课 教案 幼儿园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