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15篇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15篇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
1月4日,2021年开年第4天,气温骤降。
和严寒一起袭来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噩耗。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护边员。这一天,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他,为救一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
一周前,他还兴高采烈地上街买了一套崭新的民族服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为两个月后去北京参加两会准备的。而这次在喀什大学参加汉语培训,也是为了在两会中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令人心痛的是,这套崭新的服装,却永远地失去了它的主人……
2017年12月,我和同事赵瑞熙专赴海拔4300米的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采访报道连队官兵卫国戍边的事迹,也被连队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壮举深深感动。
我一页一页地翻阅4年前采访拉齐尼·巴依卡的笔记,顿时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被誉为“帕米尔雄鹰”的拉齐尼·巴依卡,那个骑在牦牛背上、头戴塔吉克族毡帽、黝黑脸庞上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护边员,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2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时代楷模”称号。图为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录制现场。中国警察网记者陈路坤摄
1990年,有这样一支公安队伍,以“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为初衷,引领全国公安机关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实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整合。
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他们初心未改,始终为民、护佑一方平安;他们传承创新,推动110成为中国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生命线。
他们就是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漳州110”。
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月4日,《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中国人民警察节快乐!向‘人民的保护神’致敬!”节目录制前,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福建省委相关负责同志会见了参与录制的“漳州110”民警代表,并表示诚挚慰问。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3
我来自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从事房地产买卖工作。2017年2月份的一个下午,我开车从漳州市龙江大桥往龙文区方向走,看到一个大概9岁到10岁的小孩子在路中间跑,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孩子肯定是走失的。
龙江路是双向4车道,车流比较急,小孩十分危险。我就把车靠边停,等红灯的时候我把他拉到路边来,但是没想到,这个小孩一直哭一直闹又要往路中间跑。这个时候绿灯又亮起来,路上车流还是比较急,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抓住这个小孩。但是,很多路过群众围观过来,我心里面非常忐忑,因为担心路人把我当人贩子。
我有吸烟的坏习惯,当时,一手抓着他,一手点着烟报了110。忐忑的心情伴随着我,但是不到半根烟的时间,110居然就到了。从这个事情看,让我更加相信“漳州110”对1、3、5分钟快速反应圈的承诺。
让我们觉得特别感动的是,“漳州110”并没有简单地把这小孩交给当地的辖区派出所。事后民警一次回访,我才知道现场负责的民警通过不断询问,用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找到这个小孩子的家。这个小孩是在早上5点多走丢,他的父母正在着急寻找他。
这个事情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它体现了“漳州110”对我们人民群众的关心,对任何大事小事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漳州110”对人民群众的真心服务。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4
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
然而,他对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却感到“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他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我想,仅从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谦逊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让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喜欢张扬、高调。比如,表现在学习上,喜欢吹嘘自己的博学与能耐,看过几本薄书,就自诩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写过几则公开发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诗人、作家。表现在工作上,喜欢凡事必称大,有的事还没有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绩,便“拉长、吹大、垫高”,热衷于在媒体上“精心包装,隆重推出”。这种喜欢张扬的人,虽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取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行之不远,登之不高。而谦逊的人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走向成功的长梯。
也许有人担心,谦逊的人,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终究会吃亏。其实不然。这些人、这些事或许一时难以广为人知,但当他们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创造了业绩,以默默无闻的品格作出了贡献,名声自在众人心中。这正像袁隆平所说的,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特别是谈到物质享受时,袁隆平认为,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穿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弯路,少留遗憾,身心才会健康,心情才会愉快,事业才会做得长远。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正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应大力弘扬的就是袁隆平这种谦逊美德,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越是成绩突出,越是贡献巨大,越是形势大好,越要保持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大有起色,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5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
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 振人心魄 令人肃然起敬。
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 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 牢记宗旨 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 敢为人先 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 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 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6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 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7
扎根高原,默默奉献,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故事,在新疆大地家喻户晓。
2017年,拉齐尼·巴依卡当选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2018年,他又有了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3年,他围绕民生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了12份议案。
过去,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区范围内,边境线上的护边员数量很少,点多面广、防控任务繁重。为此,拉齐尼·巴依卡提议适当提高护边员待遇、扩大护边员队伍、加强边境管控。
拉齐尼·巴依卡的议案很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当地护边员人数增加,定期轮休倒班、待遇提高,边境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巡逻线建起了执勤房,护边员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巡逻队配备专业的巡逻车、对讲机、望远镜和卫星电话,改变了过去“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巡边方式,边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齐尼·巴依卡还格外关注护边员的社保和医疗问题,真正让护边员队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齐尼·巴依卡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为了更好地履职,把民众心声带到两会,他走遍当地农牧区,关心家乡建设与发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对生活都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巡边队伍。
2020年10月、11月,拉齐尼·巴依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领奖后他曾说道:“这些奖不是颁给我一个人的,它属于默默无闻巡逻在边境线上的所有护边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一定会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护边员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守好边境线,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的祖国永远安宁。”
如今,英雄已经离去,但他似乎并没有走远。因为,千千万万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护边员,如同一只只雄鹰永远翱翔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拉齐尼·巴依卡昔日的同事创作了一首诗歌,以此纪念这位心中的英雄:
帕米尔的晨曦,
是您飞翔的起点。
慕士塔格顶峰,
是您驻足的地方。
云端守边的“帕米尔雄鹰”啊,
请带上我们的思念,
继续展翅翱翔……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8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9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
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0
在视频连线分会场时,主持人王宁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百姓需要什么样的警察,警察应该在百姓生活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漳州110”用30多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群众的需求是最好的激励,推动一代代“漳州110”民警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的探索是最好的鼓舞,推动群众为安宁贡献一份力量。
30多年来,“漳州110”先后6次推动警务改革,成立110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打造全链条闭环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推动警务转型升级,用行动捍卫“人民的保护神”的神圣荣誉。
“漳州110”现任大队长黄海强介绍,“漳州110”持续推动接处警工作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了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现代警务新机制。
30多年来,“漳州110”历任6任大队长,接警975万余起,而群众对“漳州110”接处警的满意率一直保持在100%。“漳州110”的精神和服务模式,已经由公安延伸到政府、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之中,引领创新出“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一系列品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辐射到社会各行各业,引领带动政府职能部门加速转型和升级,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通过视频连线,漳州分会场的特殊“110”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民生110”漳州“12345”项目负责人江海燕与51名同事,从2017年开始,为“漳州110”分流非警务类诉求,目前已累计解决市民诉求42万个;
“民间110”负责人王国东展示了手机里的“芗里芗亲”App,上面有29万注册志愿者,与“漳州110”警民联动,助力治安维护;
“乡村110”巡防队队长叶伯群展示了和“漳州110”相似的“红袖标”。目前,漳州已经有2070支“乡村110”巡防队参与到治安联巡工作之中。
社区和乡村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漳州110”精神的队伍中,以各自所长,守护好一方安宁。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1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2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3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当天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_前集会演讲,后举行了__,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_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已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毁,军警当场逮捕了二十多名学生。同时,北京学生实行,通电全国表示_。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准备。
伟大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今天同样也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有研究者提出:“爱国主义是其精神源泉,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勇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解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五四”运动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和爱国精神永不磨灭。我们为此骄傲,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弘扬。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我们就要做出实际行动。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整个民族的强盛,我们必须奋起直追,用知识财富来武装自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和事业发展,他们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党中央的殷切关怀我们会铭记在心。回望过去,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着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烈着我们继往开来。
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将爱国心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是我们的愿望,也将是对五四精神的弘扬。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4
对母爱的渴望,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幼不知事的年纪,谁都陶醉于妈妈的怀抱。但是对于双牌的这个小姑娘来说,母爱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遥无边。成长路上,她一路跌跌撞撞,却从未曾迷失,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一直将爱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寻找永州最美孝心少年·家门口的长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学校,今天带您一起关注双牌的姑娘唐丽,看她如何逆流而上,做生活的主人。
11月,在双牌是最美的季节。湛蓝的天空,泛黄的树叶,潺潺的流水,放牛的牧童,一切都来得恰到好处。
“我是您的女儿!我是您的女儿!妈妈吃饭了吗?今天吃的什么呀?在那边过得好吗?”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唐丽还在回味跟妈妈一个小时之前的视频通话,虽然手机里的妈妈并不认识自己,但是她能清楚地听见妈妈的声音,真实地感觉到妈妈的存在。
听着女儿一声声呼喊,视频里的妈妈仍旧目光呆滞,没有任何回应。其实,在发出这个视频请求时,唐丽知道,妈妈并不认识自己,更不会跟她讲任何暖心的话。但是,每次唐丽还是忍不住要给妈妈发视频对话,哪怕看看妈妈的容颜,听听妈妈的声音,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我妈妈是先天的脑子受了缺陷,不能好,我也一直没有听她叫我一声女儿。她也没叫我的名字,认不得我,也不认得我弟弟。”唐丽说她最希望妈妈能认识她和弟弟,认清这个家里的人。
在唐丽心里,一直暗暗憋着一股劲,藏着一个希望。她相信,总有一天,妈妈会好起来的。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等到妈妈有一天清醒时能够为自己感到骄傲。
在学校,团结友爱、积极上进的她总是给人一种“小大人”的模样,懂事得令人心疼。今年14岁的唐丽,是同学们眼中的“好伙伴”,是老师们身边的“小助手”。
如今的她洗衣做饭,下地种粮,生活的琐事无一不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孝顺爷爷奶奶便是她回报父母恩情的另一种方式。因为爷爷患有风湿骨痛,阴雨天气便疼痛难忍,奶奶抱病在身,幼小的唐丽变得格外懂事,除了倒热水给爷爷泡脚,还学会了洗衣服做饭。爷爷奶奶每次在田间地里劳作时都把她带在身边,小学三年级时,她就学会了怎么整理菜园、摘瓜育苗。
尽管生活贫苦,但是灿烂的笑容总是挂在她那坚韧的脸庞上。因为她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篇15
“漳州110”是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于1990年成立。30余年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俗语在漳州口口相传。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介绍说,1990年,“漳州110”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其先进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更成为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经历几次重大改革,1996年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2016年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如今探索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的时代特征熠熠生辉。
“漳州110”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实现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漳州市每个时段同时有63个警组、335名警力“动中处警”。
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与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试运行初见成效,已研判破案1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张骏昌表示,目前漳州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推荐访问: 先锋 事迹 感受 抗疫先锋模范事迹的感受和想法 抗疫先进事迹感想 抗疫先进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 抗疫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抗疫先锋的事迹与故事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抗疫先锋事迹的感受200字 抗疫先锋心得体会 对抗疫先锋模范事迹的感受和想法 对抗疫情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