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7篇(范例推荐)

2023-10-13 09:25:07 | 浏览次数: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教学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7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1

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问答法、讨论法、教师总结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同学们喜欢童话吗?(喜欢)

喜欢童话的同学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呀?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

(《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大家都读过安徒生那么多童话,那大家了解安徒生吗?有谁给老师谈谈安徒生的?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他的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刚刚同学们说到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童话一直以来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因为他的童话通常很幽默风趣,同时也揭示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大家知道是什么麽?

(《皇帝的新装》) 设计意图:以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童话初步认识,更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大家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

① 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② 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③ 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④ 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⑤ 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⑥ 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⑦ 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⑧ 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⑨ 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的说法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⑩ 小孩的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大家都朗读得很好。特别是小A能够把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很好。

2、角色朗读完毕,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简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随员、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展新装;小孩揭穿新装。)

3、本文的核心的“新装”。现在,请同学们围绕着“新装”,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本故事分为五大部分。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二(2-4)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三(5-22)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四(23-32)游行穿新装[故事的高潮]

五(33-36)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问题1: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

问题2: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不能。)

问题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问题4: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

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5: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设计意图:递给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内容,使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而又深刻的印象,并学会梳理文章线索。

三、课后思考题

1、故事中的“新装”存在麽?

2、故事中出现了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骗子、百姓、小孩等等一些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在原文找出句子)

3、为什么他们都说假话而不敢说真话呢?

4、你们觉得皇帝、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

5、大家都在说假话,最后有没有人说真话呀?

6、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2

【导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学生合作探究的主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3.体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

针对步骤四中的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理解词语在句中含义的方法指导:

1.确定某词的具体含义或指代义。

2.结合语句,分析该词作用。

3.结合全文,分析艺术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表达情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地讲述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待学生讲完后)精彩动人的故事总是令人难忘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倾听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滑稽(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炫耀(xuàn) 勋章(xūn)

称职(chèn)

(2)词义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叹。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2.作者名片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3.文件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 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被 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交流点拨】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侍从、百姓、小孩子;中心人物:皇帝。

2.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交流点拨】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复述课文。

【交流点拨】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了真话?

(7)结果如何?

步骤三 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 ,其余所有角度一人)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交流点拨】(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点拨】“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实话了?

【交流点拨】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们私下里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 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5.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说出真相的?

【交流点拨】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步骤四 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一)品析语言

仔细品味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交流点拨】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交流点拨】一“转”二“扭”写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3.“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交流点拨】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4.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交流点拨】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二)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______的人,因为______。

【交流点拨】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行街,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说说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交流点拨】(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1)总结主旨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交流点拨】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行街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行街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2.拓展延伸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替安徒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吧!

【交流点拨】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行街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在,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爱新装(引子)织新装(开端)看新装(发展)穿新装(高潮)揭新装(结局) 皇帝的新装人物形象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步骤三 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步骤四 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3

【理论支持】

关注社会和人生理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去关注社会和人生发展并实现自我人生的发展与完善,通过阅读来了解和适应社会人生,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从而完成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评判和观念的引导,进而推动社会的前进。换言之,语文的根本,在于着眼学生的人生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在课堂学习探究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引导学生努力战胜这一弱点,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可贵品质。

3、心理描写对人物性格特点展示的作用。

【教学设计】

二、导入

1、班内交流

①全班各小组组内交流解决小组成员提交的思考题,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最终帮助各小组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②呈现各小组探讨时遇到的的疑难问题。由全班讨论解决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

2、精讲点拨

⑴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

【点拨方法】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来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基本方法之一就是:以事析人法,即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要分析的人物形象身上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精神特征等。

【参考答案】

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

②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③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④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⑵各位官员的形象

【点拨方法】

一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是从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诸方面着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比照法 有比较,就会有鉴别。如果对人物个性把握不准时,运用比照法,便一目了然。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②将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的表现比照。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他对范进之所以前倨后恭,皆是因为女婿是否中举,反映了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前后对比鲜明。2、 置换法置换法是将原作品中的人物置换成另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原作品中没有),来体味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进而把握人物个性的脉搏,是假设情况下的比较。

【参考答案】

官员们的性格特点 :虚伪透顶,愚蠢可笑,阿谀逢迎。

⑶老百姓的形象

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一开始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最终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4)小孩

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

3、深度探究

探究题1、对文中的“诚实”如何理解?

【点拨方法】

此题是对词语语境意的理解,语境意往往是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形成的临时意义,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脱离了语境,其临时的词义就不复存在了。词语的语境意一般指以下情况:(1)概括义 概括义指某个词语对上下文的某一段文字内容所概括的意义。(2)比喻义 比喻义是指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新的意义。(3)引申义 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进行推引,从而生出的其他意义。(4)隐含义 隐含义是指词语中暗含着的意义。(5)附加义 附加义是词义中非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部分,但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根据。附加意义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态度色彩(严肃、敬重、鄙视等)、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等)。在做这类题目时站在文本全局,联系上下文语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特、风格特点等方面揣摩才能准确解释词语的含义。(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参考答案】

在本文中真正诚实的只有那个小孩,而其他自称诚实的人他们所说的诚实都极具讽刺意味。(答案不唯一角度正确即可。)

探究题2:为什么各位大臣都不敢说出实话?

【点拨方法】

这是分析人物的内在品质,在做这种题目时应该结合文章中人物的具体言行举止来分析,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要求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

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探究题3:最终实话由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从作者的这一设计,你领会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吗?

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点拨方法】

探究此题要从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入手,从而实现对文章整体和主旨的深层理解。作品的意蕴,是作家的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发掘作品的意蕴,就需要认真研读文本,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还可以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真分析,方能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参考答案】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探究题4:本文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结合课文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点拨方法】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对皇帝以及几位大臣的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他们的虚伪透顶,愚蠢可笑,自欺欺人,从而表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进而突出了小孩子的诚实的难得与可贵,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皇帝的新装》课案

1、熟读课文,找出表现文中各人性格特点的相应语句

2、自己根据所找的文章中的语句,概括各人的性格特点。

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的“诚实”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各位大臣都不敢说出实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终实话由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从作者的这一设计,你领会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结合课文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皇帝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②愚蠢透项。③自欺欺人。④虚伪昏庸。

官员们的性格特点 :虚伪透顶,愚蠢可笑,阿谀逢迎。

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一开始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最终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因为孩子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

3、在本文中真正诚实的只有那个小孩,而其他自称诚实的人他们所说的诚实都极具讽刺意味。(答案不唯一角度正确即可。)

4、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6、对皇帝以及几位大臣的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他们的虚伪透顶,愚蠢可笑,自欺欺人,从而表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进而突出了小孩子的诚实的难得与可贵,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在开始的时候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互相提出问题,再由小组内讨论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者需要在旁边指导,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看看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是否值得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研究,对于问题的设计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也应该着重由学生自己来做,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开始分析人物时我提示学生要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来分析、说明,概括。在分析不同的人物我渐进说出人物分析的几种方法,另外本文中心理描写比较多而且比较精彩,因此在教学时我把对心理描写的作用分析单列出来,想以此促进学生对心理描写的认识理解进而在以后的写作中适当运用。对于文章的主题的理解,要求学生学做一个真善美的人,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要求。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4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习惯及传统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尝试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主旨是教学设计关键。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目标 :

1、 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 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 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篇童话故事《皇帝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有《卖火柴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

4、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 为新装举行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

6、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 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皇帝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

1、课题是皇帝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 当他觉得老百姓话似乎是真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神气?

教师明确: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皇帝。概括皇帝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第一题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了他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骗局就能骗了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特点。也正是由于他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骗局成功,才导致了他可悲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吗?他说假话了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愚蠢。

(评析:这几道题难度也有着一定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官员,面对同样、世俗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佐证,他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不称职,可以说:在同样世俗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主要人物皇帝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原因归纳了本文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

以《〈皇帝新装〉后传》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风格。

【七】板书设计 :

皇帝新装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员 自私 被骗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无私 揭骗

教学分析:

接龙复述课文设计既检验了学生预习情况,又为下面分析课文做了准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举数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给课文加副标题设计,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分析人物被骗原因来归纳主题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输,学生易接受、领悟。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的发展,感悟文章的主旨。

2、了解什么是童话,理解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并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大胆想象,运用夸张手法以及刻画人物心理、语言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每个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揭露里面丑恶的现象。

【教学难点】

1、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2、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教学方法】

分2个课时

课时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分段,分析人物特点。

课时2: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文章揭示问题的深刻性,概括主题;讲解想象、夸张,总结童话特点,及什么是童话。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程导入:

一个爱新装不爱江山的皇帝有这样的一件衣服: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摸不着。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件神奇的衣服吗?没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皇帝的新装》,看看这是怎么样的一件衣服?看看这皇帝有多荒唐、可笑!

(板书)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对人们尤其是儿童的成长,还是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速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蠢(chǔn)傻(shǎ)款(kuǎn)稽(jī)陛呈(chéng)

赐(cì)爵(jué)御(yù)聘(pìn) 衔(xián)妥(tuǒ)

补充词语解释:

显耀:显示并夸耀。称职: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不可救药:这里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生丝:用茧缫制成的丝。腰包:腰间所带的钱包。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随声附和:别人怎样说就跟着怎样说。多形容缺乏主见。

三、熟读课文,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文章是围绕“新装”来写的,也就是说 “新装”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2、把握故事情节,划分段落并初步认识每一个人物。

A、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故事的发展情节。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

B、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给课文划分段落。提出问题,概括人物特点,分析每一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小节)引子,介绍故事的主人公——皇帝。提问:皇帝是怎样一个人?(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回答。)

明确答案:

(1)为了穿新衣,他不惜花掉一切金银财宝;

(2)他不关心军队,不去看戏,也不游公园,穿新衣就是一切;

(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要换一套衣服,差不多整天都在更衣室里。小结:皇帝是一个喜欢新衣成癖而完全不关心国家社稷的人。这一段是故事的铺垫,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作了有力的伏笔。

第二段(“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开端,叙述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诱他上钩。提问:骗子怎样使皇帝上当?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皇帝是个十分懒惰的人。他听说这种衣服是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人所看不见的,心里想:我穿了这理想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对秘书的职位不相称;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于是马上要骗子开始工作。这一段,初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

第三段(“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发展,叙述骗子怎样施展伎俩,先发制人,大臣、官员和皇帝怎样受骗而互相欺骗。提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2)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为什么不敢说出事实真相,要搞瞒和骗?

(3)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分析: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想,这样比较稳妥。两个臣子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都不敢讲真话。可见,所谓称职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实是最不称职和最不诚实的人。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全城都谈论美丽的衣料。皇帝再也耐不住了。特别圈定了一群称职的随员,跟随着去看衣料,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为了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这一段进一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无知,朝廷上下你骗我,我骗你,全是骗子的现象。

第四段(“第二天早上”至结束)由高潮到结局,叙述皇帝穿着“新衣”,举行游行大典,小孩的真话戳穿了骗局。(学生朗读)这一段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以皇帝为头子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伙地地道道的笨蛋,比真的骗子更虚伪。

3、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帅选,确定为“骗”字。如何理解文中“骗”的含义?

点拨:这个皇帝领导的朝廷上下,都是你骗我,我骗你的现象。这样的社会是黑暗的,是不真实的。

四、布置作业 :认真重读课文,思考:

1、皇帝、大臣、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小孩为什么敢于说出真话?他说的真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围绕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来分析问题。

1、皇帝、大臣、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小孩为什么敢于说出真话?他说的真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A、(先提问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然后点拨:

皇帝受骗: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大臣受骗:为了保住地位和职务;

百姓受骗:怕人家说自己愚蠢,也怕招来杀身之祸;

小孩子说真话:天真无邪。

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而不敢讲真话。只有纯洁、天真无邪的小孩才敢于说出真话。皇帝最后还要坚持把大典举行完毕,更说明他的虚伪、愚蠢。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这篇童话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

B、从以上问题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题:

1、鞭挞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拿出来示众。

2、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夸张与想象

先提出问题: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是荒唐可笑的,并非生活中实有,但又能令人信服,这是为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夸张的手法。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的修辞手法。结合课文,皇帝的昏庸虚伪、贪婪和愚蠢、大臣和官员们腐朽愚昧、溜须拍马都是“客观事实”,这是统治者的本质特征,有这个“客观事实”做依托,夸张的运用也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

三、有夸张必然有想象。

童话故事的创作离不开想象。那么想象是?

例子:(结合课文)

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装成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怪人,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让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

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而又严密。

至于童话的结尾,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皇帝,作家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四、概括童话的特点以及童话是什么。

童话特点:文学体裁:儿童文学;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六、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给课文写一个续集。那皇帝最后怎么样?会不会恼羞成怒捉了那孩子?还是会深深反思自己的荒诞行为?那两个骗子又怎么样?大臣们呢?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

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

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

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

五、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

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

六、精细研读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语调)。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内容。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朗读时怎样读。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朗读时应读出恐慌,傲慢的语调,神情表现出自负)。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传播开来。小孩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子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朗读时应语速要快,语气天真,语调要高,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语速要缓慢,语音要低)。

2、小组交流:(分四个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然后提问)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七、自主探究

1、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天真单纯,无私无畏,他敢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八、感悟主题: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我们了很多的思考,这篇课文主题是什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

①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②揭示了受世俗影响伪的性格弱点。要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

九、拓展延伸。

1、大家议一议:有人认为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呢?

2、拓展训练:作家对故事的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会厚待骗子,或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习作训练,然后找2-3个同学进行习作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

十、课堂总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 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用真诚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2、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ji1)陛下(bi4)头衔(xian2)骇人听闻(hai4) 钦差大臣(qin1)随声附和(he4)炫耀(xuan4) 勋章(xun1)称职(chen4)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导语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

三、正课

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三段: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策四段:从“这样”到完。

2、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讨论并归纳: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3、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4、提问: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讨论并归纳:“为了”、“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滁非”、“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等词。

5、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8、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9、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12、根据板书,复述“做新装”部分。其他同学评价。

四、小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五、板书

皇帝的新装 治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

爱新装 心思兴趣。 “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

(骗子的手段:”任何不称职……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上当:“马上”、“马上”

做新装 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看织布 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

2、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推荐访问: 新装 教案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