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育阐述

2022-03-02 00:01:15 | 浏览次数:

摘 要: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涵义,是打开现代新课改教程中核心素养改革潮流的殿堂金色钥匙。引导学生关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理念,并从基础的观念和现实意义上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进行讨论。品德的起源是生活,学生的个人观念以及世界观通过生活化的感染不断建立。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要不断立足于生活化观念中,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个人的良好品质不仅仅出现在课本中,更是映射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课程与生活化的整合;回归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素质培养

一、 引言

新课改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越来越被关注。其中,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以及生活品质,这一主题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涵义相吻合。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将核心素养放在百年教育大计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得到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旨在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融合,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以及经验,不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人生品质,综合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经历,提出了解现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的发展过程,并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 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标签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资源,教育就是被升华过的社会生活。”儿童的素质以及社会性大部分来源于对生活的接触、认知以及感悟,现实生活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认知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因此,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就要积极贴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育的亲和力。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感想,让学生从生活的实践出发。并且,近几年新课程教育观念积极号召“素质教育打上生活化的标签”,着重强调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础内容,并让生活灵巧性、计划性、目的性、实效性成为课堂辅助内容。真正做到生活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双重发展。

三、 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融合

1. 生活化的针对目标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育中,课件教案的准备是整个课堂学习的关键点。教案准备的过程中首要的是选定教学的目标,重点把握教材的内涵观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品德社会课程的内容相结合。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品德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相互融洽成为一种新颖的课堂模式,更好地让学生受到素质教育的熏陶。将教育课堂的各个方面与生活的实践经验相融合,可以全面促进学生完善生活细节和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生活能力。生活目的性应用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比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重点把握课程的各个观念素质,讲授“幸福生活的地方”这一比较广泛的话题时,生活目的性就应该让学生重点把握这一篇文章中的“幸福”和“生活环境”两个主题。首先,让学生通过教材来认知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生活环境特点,让学生感受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风格,在学生的意识中建立起“生活环境”的观念,让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理解更加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生活中应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进行细致化了解。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不断结合实际调查活动中的本来景象和真实感受,在生活的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让学生真正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不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生活环境,感悟生活内涵,发掘生活意义,并在其中体悟“幸福”。同时将学生引导到“幸福”这一话题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的异同给学生带来的幸福感也是多样的。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以及感悟“不同的幸福”,不能盲目追求物质性幸福,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幸福的定义是被固化在字典里,但幸福生活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出来,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方式。生活环境的不同,被给予的幸福也是不同的,幸福无法用物质化进行衡量。这种针对性的目标主题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定义里培养道德与品质。

2. 生活化的实践内容教学

教育的资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局限在小小的课本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直接体验以及感悟经验全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新课改中逐渐将教育改革倾向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增长”、“充实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真正让学生领悟到教育活动思维是引导的他们素质教育,是内心感悟出来的而非表面化的道德情感。如:“走进健康”中就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处处发现的生命的活力健康,如初生的婴儿、可爱的鸟儿、蓬勃生长的大树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这些都记录着一个个生命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感悟出正是这些灿烂的生命才组成了我们这个缤纷世界。除了感性世界的教育方面,还有利用生活中的经验、经历来进行品德和社会教育。比如在课程“着火了”中,就需要教师利用网上的实际火灾现场的图片进行案例教育。学生方面通过防火知识的学习观察自己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利用学校的防火知识教育,进行小型的防火知识讲座或小型的防火演练。这样巧妙的生活化结合会丰富教师的课程内容,增加课堂乐趣,增添生活气息。教学设计中将课本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形成一种“相互进入”的学习模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素质品德,回归生活时学生能在情绪上感悟、情感上共鸣、情愫上聆听、实践中体味。

3. 生活化的因材施教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还处于青少年阶段,对品德素质的培养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引导。这样的特殊时期,课堂教育就体现出关键作用。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解领悟都有差异,对生活的体会和认知也有不同,教学模式更是重中之重。笼统的生活化教育不能满足特殊时期的学生品德素质培养,势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的责任就是积极应对问题,并积极解决。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成为关键,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教学变革。比如,面对低年级时,“教学游戏”的应用就是良好的课程方案。教学中采用“玩”的色彩并与教学的内容进行配合,让游戏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他们需要关爱”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残疾人的艰辛、学会尊重等方面,让学生蒙住眼睛等方法进行残疾人模拟。真正感悟残疾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在游戏中学会尊重的重要性,在游戏中感悟自己的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对品德和社会的课程产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高年级的课堂中可以配合现在学生的教育接受形式,积极在课堂中穿插富有乐趣的影音、图片等资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更进一步的,教师探寻学生生活中的关注点和焦点,设计情景编写剧本,让学生积极討论。比如在“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一课中,教师编写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让学生分别进行扮演,学生的第一反应会给教师比较直观的了解。比如:学生在面对路上遇到突然晕倒的老年人或他人溺水或危害生命时的第一反应,通过对这些社会焦点问题的情景表演,让学生深刻思考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不管是轻松有趣的游戏方式还是角色表演的情景模式,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创造空间,让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把课堂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同时,也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知识接收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果带来不可思议的实际效果。

三、 课程中生活化素质教育的实际应用

生活化同样是作为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根源,在生活中领悟的素质教育要积极应用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将素质教育与课程融会贯通。比如:在生活中通过网络社交、电视广播等传媒方式中听到或看到的热门事件或文章感悟都可以与课程的内容相关联。试图用课程中学到的素质教育来看待社会中发生的事件问题,并进行课堂的交流感悟。同样可以利用现在学生喜欢的明星、名人的榜样事件对学生进行课堂的教育交流。并在课堂上利用相关的课程内容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课堂上可以用生活中的感悟体会进行课程学习,回归社会课堂成为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将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对关于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

四、 结束语

品德和社会的课程教育将是学生的内心导师,真正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到课程的实际应用上来。在生活化的主题中,更好地发挥品德课的良好用处,学以致用和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真正课堂灵魂。

参考文献:

[1]吴继辉.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D].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2]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应用[N].教育学院;2009年.

[3]杨静.打造小学与社会(生活)高效课堂的“三大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年06期.

推荐访问: 品德 阐述 生活化 课堂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