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活动质量
摘 要:面对基层学校品德教学现状,在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活动质量上下功夫,就能实现基于课标的品德教学,尽快提高广大基层教师的执教能力,最大限度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小学品德课教学质量和小学生品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品德;备课六要素;复线型教学设计格式;两个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121-03
新课改后,小学品德课程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特征,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与基层一线教师的思维碰撞中,有了以下的体会和想法。
一、整合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里明确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一次备课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从基层学校品德课堂呈现状态来看,教师备课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尤其是对于课标的解读很不到位,导致目标定位不准,活动设计与目标出现不匹配的状况。
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在备课过程中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必须关照到,也可以叫“备课六要素”。
(一)课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特征是说“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我们提倡“基于课标的教学”,就是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研读课标,对照课标要求确定课时目标。
(二)教材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以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和生搬硬套,应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生
教师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学生。除了基本的共性特征之外,必须要做深入地课前调查(前置性作业)。
(四)教师用书
采纳合理的内容、建议,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活动内容解析”帮助教师理解吃透教材,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画面、教材中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教师能够正确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实施教材中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并且对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予以提示。
“要素性活动建议”是根据本活动主题的内容要求,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活动展开的步骤,为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构建活动提供可选择的素材。
“过程性活动建议”是建议教师把选择的活动素材或自己开发的活动素材,根据活动目标要求,有机地组成一个活动的连续性展开的整体,并具有弹性实施步骤和过程。
(五)课题解析
抓住课题的关键词语,确定有效的活动目标,整合适合的课程资源。
(六)课程资源和教学课件
课标中要求:
1.要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內资源
2.要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
3.要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
品德备课必须有课件,但使用上强调“不在多而在精”。
实践证明:一节好的品德课,无疑是六种资源整合最佳状态的呈现。
二、优化教学设计
现如今,最能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精神的就是“复线型教学设计格式”。前面有“教材简介”“设计理念”“学情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 课前准备”。“活动过程”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
以《我的家乡真好》为例,出示复线型教学设计格式的“活动过程”部分。
【活动过程】
在使用复线型教学设计格式的时候,常见问题是:
(一)教学活动设计板块宜简不宜繁。可是教师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将课堂语言写了进来,导致环节不清晰,不明确。
(二)预期学生反应板块过于主观,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链接。
(三)设计意图说明板块由于对课标研读不够,一些基本的理念说不清楚,表达不准确。
可以说,教学活动设计、预期学生反应、设计意图说明三个板块的设计,既能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环节醒目突出,又关照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提高活动质量
有了“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两个步骤的工作,“提高活动质量”就会水到渠成。然而,要真正提高活动课质量,除了做好前两个步骤外,笔者认为还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师本”向“生本”转变;二是由“教课本”向“教生活”转变。
(一)由“师本”向“生本”转变
“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1]当前在基层学校的品德课堂里,依然存在着“一讲到底”“一言堂”的现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也没能突出小学品德“活动是教和学的基本方式”的课程特点。还有的教师由于一节课目标设定太多,导致急于“赶时间”“走教案”现象严重。对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品德课一定要突出“活动课”特点,教师的功夫下在备课上,也就是说备课教师设计活动,上课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感悟。
品德课堂上要体现“动静结合”,教师简要布置课堂活动后,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也就是说课堂不仅要动,更要静。“课堂要静一些,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因为‘静’是思考,是聆听,是阅读,是品味,是酝酿,是记忆,是想象,是巩固的一个过程。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2]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有部分教师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充分交流的时间,假合作,走形式,效率低下。
(二)由“教课本”向“教生活”转变
“从‘教课本’到 ‘教生活’,这是当前深化品德课改革必须转变的思想观念。”[3]课标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儿童的生活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在处理好教材提供的活动线索基础上,更多的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教课本”向“教生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 敏.“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41~42.
[3]孙彩平.品德课教学改革深化的方向:超越学科花化思维[J].人民教育,2015,(17):54~57.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整合 优化 课程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