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思考
摘 要: 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是一个课程育人载体。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平台应具有育人目标的契合性、性质定位的综合性、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协同效应的长效性特征;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平台应具有育人信息的交流沟通、育人资源的聚集整合、育人合作的指导协调功能。为使平台有效运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必须构建权威高效的领导管理体制、渗透融合的工作合作机制、协同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导向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 专业课与思政课 协同育人平台 特征与功能 机制
在协同育人格局中,课程之间的协同至关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关于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问题,近几年来学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如“课程思政论”、“课程结合论”、“协同机制论”、“协同平台论”等,其中关于“协同平台”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由于平台建设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研究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问题就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学者们已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基本特征、功能及运行机制。
一、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所谓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指的是高校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依托的一种课程育人载体。这里的平台指的是组织、机构等有形载体,如负有领导、管理、指导和研究课程协同育人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中心”等。这个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载体,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模式,构建、创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促进思政课开课单位与专业课开课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突出育人的协同特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需求。要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这个建设目标,就要厘清平台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基本特征
根据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含义与目标,即内在规定性,结合当前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状况,我们认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应大致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育人目标的契合性。育人目标是否一致,是能否搭建起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前提。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都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服务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授业又要传道和解惑。目标的契合性客观上要求两类课程在育人方向上要同向,在育人行为上要同行。育人方向上的同向,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育人行为上的同行,就是要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2]。在課程育人上既不能同向不同行,又不能同行不同向。否则,无法消除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价值引领的现象,难以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合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法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2.性质定位的综合性。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表现为其教育目标的综合性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是由党的教育方针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六观教育,即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教育内容体系,由教育目标综合性所决定[3](107-111)。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绝非是一个单一性的平台,而必然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它不仅是一个党的方针、路线教育的平台,而且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的平台。
3.合作模式的多样性。专业课的多样性、差异性,决定了平台上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我国高校共划分为12个学科92个专业,如果把这些专业简单地划分为理工科、文科两大类的话(几门主要的思政课除外),就存在理工科类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文科类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问题。由于理工科类与文科类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它们在与思政课进行育人合作时,必然具有不同的模式。理工科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内容虽然有根本区别,但在育人环节(如专业实践、实训、社会实践等)、育人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专业学习价值)、育人手段(如育人中的情感运用)等方面具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与融通之处,因此,两者的合作应以“方法、手段、环节﹢”模式为主;许多文科类课程(如法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与思政课程不仅在育人环节、方法、手段上,而且在育人内容上有许多相互借鉴与融通之处,主要体现为它们可以为思政课的教学研究提供专业知识支撑,强化思政课的学理性、科学性,思政课可以为专业课的教学研究提供思想价值引领。基于两类课程这种内容上的相关性,彼此之间在师资交流、学术研究、项目联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因此,两者的合作应以“师资、内容、学术、项目﹢”的模式为主。
4.协同效应的长效性。高质量的协同育人平台会保持育人的协同效应长期有效。以往专业课与思政课也有某些方面的临时合作,如单纯的基于某项特定任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短期而非经常性的有限合作,包括面向专业课学院师生的思政课教师对领导人讲话、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辅导,思政课与专业课特别是与文科类专业课在研究课题立项、专业课教师兼授思政课、专业课教师做相关学术报告等。但是,这些合作既未依托一个有效平台,又未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难以形成长期的协同效应。因此,只有搭建起一个高质量的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才能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合作育人的协同效应具有可持续性。
(二)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基本功能
在专业课与思政课组成的协同育人平台中,当各种要素、资源之间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紧密相连,进行实际的深度合作和优化配置时,就能产生育人合力,形成协同效应。这种结构特性决定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至少应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1.育人信息的交流沟通—基础功能。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绝非仅是两类课程之事。因为课程由教师来承担,由学院来组织、实施并由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指导,教育的对象又是学生。因此,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中,主要表现为课程即专业课和思政课、人员即教师和学生、组织即思政课单位和专业课单位、管理部门三类信息的交流沟通。
一是课程信息的交流沟通。主要包括:两类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价值及人才培养方向;教学环节的组成;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运用、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方法等等。二是人员信息的沟通交流。包括教师的师德状况、专业背景、业务素质、学术水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学生的基本状况、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学习和生活中的疑虑与困惑,等等。三是组织信息的沟通交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纳入状况、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经验、思政课授课的档期安排、思政课教学绩效的专业课单位的反馈,等等。
各类信息交流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相互了解、分享不同课程、人员、组织的基本状况、育人特点、管理制度与经验等,筑牢“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巩固协同育人共识,为专业课和思政课育人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就此意义而言,信息的交流沟通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功能。
2.育人资源的聚集整合——核心功能。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平台内部相关的各种资源,聚合成一个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系统,即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生从“独自占有”到“共同分享”的转变,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育人资源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就高校内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而言,对其影响程度最深、与其最直接相关的是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教学方法资源。
不同的资源,其定位和性质各不相同。课程资源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资源,主要指的是教材资源,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制度等资源。教师资源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资源,它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作用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替代的。学生资源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资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被激活,学习经验、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能否被利用,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方法资源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资源。课程不同,其教学方法就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资源的利用,既要考虑到其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及受教育者的專业素质等因素,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设定和运用;既要注重理性分析,又要注重情感注入;既要有显性教育,又要有隐性教育;要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4]。
总之,资源的聚集整合,就是要把平台上的各类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教学方法资源加以聚合,按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育人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形成一个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系统,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实现两类课程之间的深度合作。就此意义而言,育人资源的聚集整合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核心功能。
3.育人合作的指导协调——关键功能。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多元要素共同参与的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育人主体而言,主要涉及思政课、专业课开课学院及相关教师、管理人员;就育人格局而言,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和自我育人;就育人内容而言,“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基本方略教育;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与民主法制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5](181-189)。
如此之多的育人主体,如此之大的育人格局,如此之繁的育人内容,各种育人要素汇集于同一平台,客观上要求平台具有强大的指导协调功能,以保证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同频共振,产生育人合力,进而形成协同效应。毋庸置疑,正确的指导是引领,有效的协调是关键。就此意义而言,育人合作的指导协调,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关键功能。
二、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的构建
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体制机制。欲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平台得以有效顺畅运行,就必须构建相应有效的体制机制。
(一)构建权威高效的领导管理体制
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集校级层面、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专业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领导管理体制,既要保证不同管理层级又要保证各管理主体之间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协同育人。其中,权威的领导是核心。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必须具有权威性,这是确保管理体制高效性、平台运行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这种领导权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高校党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应承担起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以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必须担负起政治领导责任[6]。因此,为确保管理体制的高效性、平台运行的有效性,必须有一位校级分管领导亲自担负平台建设和平台运行的领导责任,如此才能确保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二)构建渗透融合的工作合作机制
在各类要素的合作中,课程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这些合作主要包括:1.课程教学设计层面的合作。如请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把关;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案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专业;建设与专业课教师共享的教学资源库。2.课程教学过程层面的合作。如相互听课、上课等。3.课程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层面的合作。4.课程实践教学层面的合作。要拓宽育人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
(三)构建协同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调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使用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与“高校、企业、院所”协同育人重在“育才”不同,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重在“育德”。前者的资源投入与配置应以市场调节为主,后者则需行政调节,但这应当建立在充分激发各资源投入主体的需求动力之上。专业课要依托自身的专业思政案例资源、学科与学术资源、学生信息等资源优势,思政课依托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资源、实践经验资源优势,进行课程、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资源的深度整合,聚集于协同育人平台,并使这种整合常态化、最优化、制度化。
(四)构建导向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对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运行是否达标情况的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它对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平台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引导、诊断、激励、约束作用。为此,应当建立以校级评价、院部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体,以动态的分类、分层标准和程序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化的指标赋值、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和评价模型选择为评价方法,以考核结果的合理有效应用为评价目的的可操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冠以什么名称,都要构建长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平台的各种育人功能,使各方都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配合、精诚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形成育人合力,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石书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着力點[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7-18.
[3][5]郑永廷,刘树林,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王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要素结构及特性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18-19,18-19.
[6]李国娟.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J].红旗文稿,2017(12):22.
推荐访问: 育人 专业课 协同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