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与实践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旨在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融合。针对时代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生活,過有创意的生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不断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转变;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061-03
《道德与法治》是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新教材的编写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律常识,小学尤以规范教育为重,所以这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有关《教育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当以德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国家所需、社会所需,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原来的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它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相应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也发生了变化。
道德和法治的学习,是本学科的主旨。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如何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我们该如何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通过多次参加网络培训、专家讲座、教材辅导,笔者对教材的认识有了一个新高度:新课程是把握好教育意识形态的战略选择;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是落实政治部署的必然要求。
2017年9月,笔者开始从事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多方查找资料学习、体会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有了新的领悟,了解了学科教材在编排上的特点: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教材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教材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教材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
本次课程改革提倡课程综合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发现及合作等学习机制。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将是国民教育的首要任务。新课程,也是新挑战。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顺应时代的需求。我们已进入21世纪,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人们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需要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1世纪又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要具备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要具备社会交往的能力。而最为重要的,21世纪是法制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想自由地生活和工作,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将会四处碰壁、寸步难行。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担起这份职责,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应以十八大报告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新理念、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以“教书匠”自居,也不要以“蜡烛”自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孜孜不倦勤于钻研,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做“弄潮儿”。丰富学识,提高能力,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方能不辱今日之“教师”的称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有一定的规范性,表现欲望强,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集体荣誉感等。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在使用教材时,感受到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一)向生活学习
向生活学习,是本书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咀嚼反刍后,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已经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即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如《我的第一次》,先让学生想一想过去的经历、同学的经历,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就是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生活,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而在课程的结尾,又会安排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在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规划中,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过有创意的生活。”如《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的结尾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坚持”记录表,就是让他们通过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学会自我监督、自我反省,使“坚持”的行为变得更具可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这就是面向未来生活的教育。向生活学习,能让学生将过去与未来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活动中体验、领悟
本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限,对道德原则与法治观念,没有过深的理解,所以我们就可以采取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形式道德观念,在活动中形成。因此,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活动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这里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某项技能的展示、某次情感经历的体验,或者是某次实践活动的一点收获。它应该是综合性的实践所得,是智慧的生成,是心灵的提升。
如第5课中的“选个游戏玩一玩”,通过现场的游戏活动,学生知道了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游戏条件、身体状况、天气情况、小伙伴的游戏水平、游戏规则等因素。帮助学生懂得,只有思考全面,选择恰当,游戏才更快乐、健康,也会减少游戏时的争吵与伤害。游戏使学生对前面所学的观念加深体会,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
第15课的“一起来,试一试”,“金鸡独立”的挑战项目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坚持的意义,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有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
“想验”和“观验”也是很好的一种体验形式。如教学第9课“我遭遇了不幸”,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小水滴”的脸越来越脏,表情也越来越痛苦,形象地表现了原本洁净的水,一路是如何被污染的。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想身边的人们的破坏行为,激发学生对“小水滴”的同情,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情感与危机意识,相机渗透法治教育。无意识的道德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进孩子们的生活。
三、转变
(一)教材观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上课不是讲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
新教材如何使用,如何落实学科素养,每一课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当这些难题一个个摆在眼前时,笔者将希望寄托在了教师用书上。但拿到《教师教学用书》后却发现:没有教学目标,没有重点难点的提示,没有教学设计,将如何进行教学?
束手无策之际,只能认真品读教材。发现教材只是范例,就像数学书上的例题一样,练习要靠自己去设计,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教师教学用书》编排呈现的是教材多元化对话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助手。在它的带动下,笔者转变了观念。教师用书不再是权威、要求与命令,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不同视角的解读与分析,可以了解同行的设计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使教者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要靠自己去思考、选择、判断进行教学。而它只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资料。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先让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道德与法治》教材,将笔者从单纯的教书者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中首要任务是教学生道德和做人的道理。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大转变,由过去的“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和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各种自主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独立进行判断,领悟生活意义与智慧。
1.體验式
情境教学是学生喜欢的。学习中能轻松地体验到身边和模拟的社会生活。
如《我是班级值日生》,模拟表演矮个子同学擦不到黑板的上面,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学生动脑想办法解决,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又如《大家排好队》,表演插队买冰淇淋,学生纷纷表示,要做文明人,要守规则。
再如做游戏“立蜻蜓”,看看谁的蜻蜓立的时间长,体会坚持的收获;“编花篮”分享游戏的快乐,是对传统游戏的传承;“我是小鱼闭上嘴”,感受空气对生命的重要。
2.辨析明理
辨别是非,知道对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材中多次出现这样的辨析栏目,而且有难度,开放性强。并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有多种可能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如《周末巧安排》中的“这样可以吗”,早起?晚起?要引导学生考虑生活的细节,考虑具体的生活情境,把握适度。通过辨析使学生加深对生活复杂性的认识。
练习的设计也可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如《坚持才会有收获》,选取学生身边的例子,判断哪种行为是能“坚持”的表现?其中,“学习时有道题不会,我马上去问老师。”学生出现了争议。有争议才会明道理。争议过后,学生明白了学习遇到难题时,要动脑思考,想办法解决。“不会就问”,其实是逃避学习、不努力不刻苦的一种表现。学生在解惑中学会自己去思考,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自己的判断,自主做出正确的决定。
3.榜样学习
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不仅是因为榜样如镜子一样,可以让人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思,还因为榜样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内驱力。实际上,榜样学习是我国德育常用的教育模式。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状态具体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强调同学中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如《做个“开心果”》一课,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小组同学中的“开心果”,就是希望建立一种同学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
四、《道德与法治》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呢?“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孩子喜欢授课教师,就会喜欢这一学科。
(一)改变自己
二年级小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笔者认为,可以做学生的“大姐姐”,能玩到一起去的“孩子王”。笔者训练自己,改变语言表达的方式,多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吸引学生。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会亲近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记得保持微笑,给学生展示阳光明媚的精神风貌。平时见到了,摆摆手,点点头,让学生从感、知觉上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
(二)课堂上“玩”起来
学生最开心的就是做游戏,如:小鱼小鱼快快游、红灯绿灯小白灯、击鼓传花、兔子蹦蹦跳等。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并愿意承担生活的责任,遵守规则。
为什么要“玩”起来?因为学生喜欢。因为玩可以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升素养。玩是过程,参与和学习才是目的。笔者根据每节课的特点,在设计活动中力求案例范围小一点;细化生活和行为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多一点,方法灵活一点;教学策略多一点。巧妙地提问,使学生在玩中反思,玩后分享,并预设下一次,让学生充满期待。
(三)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当学生的兴趣与自己设想的有出入时,教学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以生为本”。如《我是班级值日生》,书中出示四幅图片,旨在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体现主人意识,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一个班教学时,笔者采用的是观察图片思考,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也是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感觉效果不错。第二个班进行教学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可以表演吗?其他学生也睁着期待的眼睛看着我。“好啊!我们就来表演吧。”听了笔者的话,学生顿时欢呼雀跃,个个眉飞色舞。笔者及时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展开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学生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表演中,他们懂得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优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与途径。
(四)学会示弱,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学会示弱,是积极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好办法。学生会有极大的满足感,而且拥有更高的热情。如:把“约定”做成文明棋。引导学生制定好文明棋后,笔者两手一摊:“哎呀,这文明棋怎么玩呀?我不懂啊。”学生立刻喊起来:“我知道,我知道。”都高高地举起小手,给笔者讲游戏的规则。之后在下棋时笔者强化了规则意识,使学生愿意在行为上自觉遵守规则,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上的示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信心,不怕麻烦,敢于挑战自我。
(五)教育需要真诚、理解、信任
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多为学生着想。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学说话,学表扬,学鼓励性评价,使课堂充满民主、平等和尊重。评价时,笔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以及怎么做人。如《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笔者看着黑板说:“黑板擦的真干净,一点粉笔灰都没有。这是谁擦的呀?”(值日生美滋滋的,充满了自豪感)接着又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好办法吗?”(教会学生与人分享)
笔者尽量做到根据学生的表现,多说一些小而具体的评价语言,表扬、鼓励实实在在。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格外关心。其他学生有样可循,會对自己的行为越来越规范。
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育是慢功夫,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
当孩子们用掌声迎接老师进教室时,当孩子们课间抱住老师时,当孩子们说:老师,你昨天去哪儿开会了,我们都没上成“道法”课?笔者知道,《道德与法治》已经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了。
生活处处有教育,身边处处有规则。《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重视课内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统一,使学生理解道德,明白法治,更好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
(责任编辑:侯秀梅)
推荐访问: 法治 新理念 道德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