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2022-03-02 00:06:32 | 浏览次数:

过去我们把教学准备的书面表达形式称为“教案”,但随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一词不知不觉被广泛应用,内容也随新课程教学改革变得丰富起来,特别是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更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

一、首先我们要了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通俗地说,教学设计也就是对于学与教的资源及过程进行系统规划的一整套整体性操作程序。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中,“教学”一词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的活动,同时也包含了学生的学的活动,强调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只有当教师的教的活动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需要时,这种教学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一方面,要分析教材显性内容。包括本课内容的导言、教学案例、相关链接、名言、理论知识点和主要观点。例如,九年级第七课87页《关注经济发展》,从导言可分析出本课主要内容涉及国富民福的原因,我们的中心工作,参与经济生活的作用等。从《杨妈妈的账本》《上海宝钢》《寒心河》《光彩大市场》等教学案例中可以分析我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及原因,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及影响,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作用等。从教材正文部分我们可以分析出知识点: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内容、地位、作用,基本经济制度等。另一方面,分析教材隐性内容。例如, “2011年两会期间,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也是亿万中国人的新愿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两个7%赫然醒目: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以上。” 这段材料中隐含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十二五规划中的两个7%基于我国怎样的国情提出的,有何意义,如何实现“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新愿景等。分析教材隐性内容同等重要,中考命题材料往往来自课本以外的生活、时政等,但有一点就是无论材料如何变化,知识点和观点大多来自课本。所以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加工,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分析教学对象——学生,一是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心理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什么等等,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困生,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时,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分析学生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2.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关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设计之前,必须钻研和深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考虑目标的侧重点并确定各项目标。例如,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①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要求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②能力目标:增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忧国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行动促进自身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教材,深刻领会,在实践中不断研讨、反思、创新,我们才能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3.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内容。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顺序,并没有一定之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个人进行安排与设计。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学习内容的结构,还是应遵循一般的规律进行设计。教学模式如今也随新课改发生很大变化,如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的教学模式,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解决了后进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学生情况等,进行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找到一种最适合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一定会获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4.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除以上所述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和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这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梁惠燕.策略本质教学新探. 教育导刊,2004.

[3] 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4]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白彦肖.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吉林教育出版社, 2010.

(责编 张敬亚)

推荐访问: 思想品德 课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