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摘 要】阐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导引+材料分析+情景表演”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设计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99-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现行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中的重点课程之一。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而运用“理论导引+材料分析+情景表演”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一、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地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能否有效地结合学生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要求和规律,能否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困惑和所思所想,尽可能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着这个思路,该课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应在把握教学基本要点和了解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在观念上应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它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更强调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处理好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根据对教材理论体系基本脉络的把握,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同时,教学体系设计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应准确定位,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应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关系,使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现实问题分析的针对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来提升理论,形成“精、实、活”为一体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精”就是课堂理论讲授的内容要精选、精讲;“实”就是应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活”就是教学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
第三,应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围绕育人这个根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为此,应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做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学。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民主氛围,开展多样的活动,变“满堂灌式”的教学为双向交流式教学,为学生健康成才服务,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理论、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
二、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在明确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有突破,在理论的精讲方面下工夫。引导学生对人生修养和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其次,应在材料精选方面花力气。通过对一些典型材料、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善恶美丑是非的分辨能力,引发思考,加深他们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最后,最直接的要求是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的行为养成方面加强引导。学生主体性道德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教育专题活动,进行情景模拟,加强行为操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明辨事理,培养良好的品行。“理论导引+材料分析+情景表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每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师生互动,共同为一个教学主题服务,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显著提高。
三、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理论导引。即在每个专题教学中,先阐明所要讲授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研究现状,以及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展示理论的深刻性、透彻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只有把理论讲深、讲透,才能以理服人。那么,关键就是怎样讲好。针对大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思考的特点,把所要讲的理论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思考。为此,首先,应在所讲授的理论主题上找到一个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并提出问题;其次,应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观点,使之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直至产生共鸣;再次,应进一步向学生阐明学习某一理论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学好它。经过以上三个环节的理论讲授,学生就比较易于接受这个理论,易于与教师达成共识。在理论导引阶段,提出的理论问题要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使他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以显现出理论所特有的以理服人的思想魅力。
第二步:材料分析。当学生初步接受某一理论之后,紧接着就介绍一些相关材料、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方法对所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两步,首先,要求教师提前收集相关材料、优选案例,特别是收集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材料,制作并演示与理论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里应注意所选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教育性,以便更好、更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理论,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其次,应注意安排好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授,把“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成师生共同完成的一场“合奏”。
第三步:形式多样的情景表演训练课程。教师在完成理论讲授、材料分析后,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实际拟出相关思考题,进行实践性教学或情景模拟或行为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入。譬如,在讲“品德论”时,阐述完基本理论后,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问题的案例给予分析深化,引导大学生对诸如见义勇为、见死不救等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争论的话题离主题越来越远,甚至经过激烈的争论仍不得结果时,这时教师就应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艺术地加以引导,既要把话题拉回来,又不至于破坏原来的热烈气氛。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的时候,教师应适时作出总结,解答学生的疑惑,表明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树立“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学习精神。实践表明,通过专题讨论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学生既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发散思维,又提高了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及辩论技巧等,同时还提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
此外,可结合具体的单元训练内容,进行形式多样的情景表演训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培养大学生开朗自信的品质,作为衡量该门课教学效果的一块试金石。在专题训练中,引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体验模式教学法”,它的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与人交流的愉悦,学会欣赏对方,同时在他人的夸奖鼓励中提高自信心,消除不利于身心发展的抑郁情绪,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这个过程应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必太拘泥于形式。每次活动前让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设定相应的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理论导引+材料分析+情景表演”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展开,从多层面、多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特点,可以说在进行理论导引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在进行材料分析时,展示了理论魅力,培养了学生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情景表演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拓展了思维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胆略和辩才,最终让他们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一门“活”的课程的无穷魅力,这是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也将会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动与实惠。
【参考文献】
[1]胡少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J].新西部,2007(6)
[2]王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7(9)
[3]曹军梅,高瑞,吴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世纪桥BRIDGE OF CENTURY,2008(18)
【作者简介】徐海霞(1970- ),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心理学。
(责编 吴 筱)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法律基础 课程 创新 思想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