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生本法治课堂
总结:根据违法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的有:拿别人的东西不还;是行政违法行为的有:赌博扒窃;是刑事违法行为的有:拦路抢劫。
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多媒体呈现】
镜头一: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法院判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镜头二: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镜头三:浙江杭州保姆纵火案,导致一位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不幸殒命。其保姆莫焕晶因犯盗窃罪、纵火罪被警方执行死刑。
问题:(1)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书本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
【多媒体呈现】 表格:
学生认真观看分析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积极发言: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法规) ③刑事责任 ④严重
教师总结: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结论: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四:(以案说法1)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报假警
散步谣言
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他们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要受到什么处罚?
学生读漫画,小组合作讨论,选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散布谣言,报假警,闯红灯、辱骂他人、持械斗殴、谎报险情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
活动五:
冒名顶替
合同违约
思考:漫画中行为是哪类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责任?
学生读漫画,小组合作讨论,选代表回答。
教师: 违反合同、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行为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活动六:拓展空间~连连看
问题:(1)根据所学法律知识连线。
(2)这个连线小游戏给我们哪些启示?
要求:独立完成问题后,再参与班级展示分享。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在班级交流反馈。
学生分析案例,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遵纪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学法、知法、守法;要依法自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 权益。
活动七: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优秀的思维导图的可到讲台上分享给全班同学。
活动八:名句鉴赏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课堂总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种类,懂得了违法无小事。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亮点和不足:
1. 教学方式多样
教材中法律专业名词较多,学生不易理解。本课通过情境、案例、漫画、连线、填表等直观形象、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進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比起单纯地讲授法律名词更利于激发学生能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
2. 贴近生活实际
本课选取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实践,通过“小华被碰瓷”“小杨的经历”等生活中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治情境案例,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吻合,便于学生理解、领会和分析,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3. 情境创设单一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由于本课案例教学活动较多,在有限的45分钟内,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时间相对还是较少,不一定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本课的知识理论性讲解较多,情境案例也较为分散,缺乏明确主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逐渐尝试能否运用主题情境式组织教学,以某一主题情境由浅入深,采用一例多变、一例多思、一例多用的策略,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有效串联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参考文献:
[1] 黄伟.“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及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第4期.
[2] 何曾艳 杨忠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关于法治意识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以“预防犯罪”为例[J].学园,2018年第12期.
推荐访问: 素养 法治 聚焦 学科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