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

2022-03-02 00:11:50 | 浏览次数:

通常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都会通过一条清晰的主要线索,领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或要渗透的理念。同样,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应该让听者可以通过一条明朗的教学主线,来接受教者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和树立的价值观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一条提纲挈领的教学主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主线。

一、要坚持“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学主线

“形散”是让授课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自身的教学风格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都在教学形式上有了大胆的创新。如今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一言谈”弊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的开放性教学,成了新课改中的主角。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坚持“神不能散”的教学理念。而这里所指的“神不散”即课堂教学主线不能模糊松散;一节课中所要落实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松散。

例如,在开设《让我们共同栽一棵友谊之树》(人教版)的活动课教学上,如果教师可以采用谈话交流或小品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话,学生则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丰富的想象或采用各种活动形式,将这棵“友谊之树”栽种成一棵班级学生心灵交汇的“多彩之树”。但是不管活动课之“形”是如何的“散”,最终一定让课堂教学的主线明朗清晰(为什么而开展该项活动→采用该活动形式的最终意图是什么→今后还需通过何种活动形式来巩固活动成果),同时还要回归到活动课课程开设的“三维目标”目标上来,让学生了解友谊、珍惜友谊和建立友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不散”。

因此,坚持“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理念,去把握一节课的教学主线,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课堂教学的实质。

二、尊重文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主线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和蓝本,学生和教材之间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教材构成文本的视野,教师要实现学生世界与教材视野相融合的目标,则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要熟悉和研究教材,从细微处体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通常包含“单元题”、“课题”、“框题”和“目题”。教者如能从“四题”入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以教材为基本依据,设计出一条课堂教学的主线,则有利于把握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例1: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教版)第一单元题目为“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包含两课的课题分别为“责任与角色同在”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我们可以从单元题目和课题入手,然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责任,遵循“责任是什么、不同的角色分别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意义);怎样承担责任(如何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思路进行教学,形成清晰的教学主线,就能把握住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了。

例2: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人教版),包含三个框题的内容,分别为“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我们可以从课题中“自信”这个关键词入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或表演、或讨论、或辩论等,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设计出“自信是什么→为什么要自信→怎样培养自信”的教学主线,从实处去落实“三维目标”。

因此,尊重文本并不是依赖文本,利用教材而不是照搬教材。它要求我们必须熟悉、钻研教材,学会合理地处理教材,避繁就简,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的教学主线,最终实现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在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看书本只看课件的脱离文本的现象。

三、利用创设的教学情境资源,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但许多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多存在情境内容孤立,或是一节课堂上出现多个情境片段,但又互不联系,甚至出现情境内容脱离教材文本和课堂教学的现象。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单一”或“多样”的教学情境面前,不知教师所云。一节课下来,很难把握住教者的意图和教学的重点,就更谈不上什么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了。如果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能根据教学需求,有意识地拓展和延伸教学情境的情节,充分地挖掘情境资源,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这样用一条情境线索贯穿教学始终,形成明朗的教学主线,效果颇佳。

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礼仪展风采》(人教版)课时,笔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情境”为引子,并有意识地让情境的情节不断发展,教学中师生交互演示,共同完成。充分挖掘了情境资源,同时有意识地去处理“情境主线”与教材文本的结合关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该课的教学设计(节选)。

(1)情境创设: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打电话到办公室找老师,我恰巧不在,假如果您接了电话……

展示平台:师生模拟接听电话。

活动小结:通过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要求。

(2)情境拓展:这位多年不见的同学,后来联系上了我,我真诚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展示平台:师(扮客人),生(扮主人),师生共同模拟见面场景和待客场景。

活动小结: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出见面礼仪和待客礼仪的基本要求。

(3)情境拓展:我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这位同学到我家后,也真诚地邀请我去他家作客,他是回族人,那我应该注意哪些社交礼仪呢?

出谋划策:学生出谋划策,交流回答。

知识链接: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做到“入乡随俗”,不违反民族禁忌,不伤害民族感情。

……

因此,利用互有联系的教学情境,以情境的情节变化内容为线索,设计出课堂教学主线,会使课堂教学少了繁枝乱叶,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挖掘典型案例的有效资源,设计教学主线

案例教学是近几年新课程实践过程出现的又一热点。案例教学在于让鲜活的案例,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建立在十分相似的经验背景和思想基础之上,情感表达促成了思想的共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案例教学易为广大教师接受的重要原因。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很多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新颖性、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案例,但案例多了,且又互不联系,学生则出现在课中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却一无所知,一节思想品德课俨然变成了一节生动的“故事会”。这难形成一条清晰的教学脉络和主线,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更难实现了。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不是对个案情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从特定的视角,对案例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与思考,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在生活中能积极地践行。因此,一个典型的案例,如果能充分地挖掘其内在的有效资源,形成课堂教学主线,则有利于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少年能自强》(人教版)一课时,笔者选择了永安市本地的一个典型人物——患上“小脑共济失调症”的大学生吴桂爱,以她真实的事例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从新课的导入开始直至小结止,都围绕着这个事例根据教材知识点的要求,挖掘案例资源,层层递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从吴桂爱的身上反映出她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自强)→是什么支撑着她复读、考上大学并完成学业呢?(理想)→理想与自强有什么关系?(理想是自强的航标)→高考的失败,让她想到了死,但她又想“即使死,我也要先考上大学,到远方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说明了什么?(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当考公务员只因体检未过关而没能如愿时,她又勇敢地选择了写作,她说:“我不会动,但我能写。我希望写的东西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和对生活更多的乐观。”她完成了10万多字的作品。这又说明了什么?(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通过这一典型人物的思考与分析,使学生以一条清晰的主线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材料和事例分析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对照典型,学习典型。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学习,勤于钻研,要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按照课堂教学的不同需求,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去设计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这样,才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李雪虹)

推荐访问: 课堂教学 主线 思想品德 也谈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