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启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报告安妮,让她无可选择。
思考一:安妮女王时确立哪些政权运作原则?
【案例2】
“两个德国人治下的英国”
安妮女王去世,一个德意志的小王侯登上英国王位。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政风民情。作为外国人,即使想改变政治制度也无从下手,于是他很明智,乐得做一个安乐天子,便放手让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乔治二世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连续两个外国国王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来发展良机,内阁制由此成形。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罗伯特·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思考二:不懂英语的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力?
【案例3】
“最伟大首相之一——小威廉·皮特”
1782年,因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冲击波,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福克斯—诺思内阁被迫辞职。1783年24岁的小威廉·皮特出面组阁,赢来了议会的一片嘲讽之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他大获全胜,解散议会,并得到新议会支持,巩固了首相权力。
思考三:当议会和内阁发生矛盾时,会有几种解决方案?
从案例3中我们看到,议会和内阁之间相互牵制、彼此制衡,从而收获启示四:有一种权力叫制衡。另外,从三个案例的发展演化中可以看到,在威廉三世之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个原则在确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都是渐进的,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事物都是在渐进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收获启示五:有一种方式叫渐进。
(四)收尾:合作探究
历史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有广阔视野,善于比较。在此,进行中西比较,具体问题如下:
17、18世纪的英国和中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由道路不同所带来命运的天渊之别给我们怎样的政治启迪?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确立不久,即在经济领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封建专制体制笼罩下的中国,则在农耕文明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而英国的崛起抑或当时中国的沉沦为创新的重要性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注脚。通过中西横向比较,收获启示六:有一种精神叫创新,从而使本课主题得以升华,并为我们今天认清资产阶级民主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自信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民主提供某种启发。。
【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青年教师,笔者曾经参加过各种级别的比赛和展示课,对于公开课的教学有很多反思和感悟。在此,一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一)高中历史教学定位重点在哪?
在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背景、过程、影响范式的课堂体系并不少见。当然,这样的体系结构对学生抄录有所帮助。但是,这样的术语显然只是复习笔记上的标题,只是标注了所谓重难点,只做到此很难说教学目标已经实现。本该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被这种固定的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已经进入一种固化思维模式,他们在扮演一种对历史冷眼旁观的角色,很难领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挣扎与历史事件的激荡人心,使原本流淌着智慧和灵动的历史课堂变得了无生机。叶澜教授说:“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④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重在启迪人心智慧。在搭建课“形”时意在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正如全国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所说:“历史教师应当把侧重点放在透过历史培养国民意识和提供智慧方面。智慧是文化的深髓,只有在智慧的指导下,只是才具有力量。单纯的知识可以老化,可以过时,但融入了智慧的知识,却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⑤“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在此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当然,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还有待进一步批判、分析。
(二)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与价值渗透的问题?
袁振国先生在《解读文科教育》一文中谈道:“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⑥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教学中,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这一中心词汇出发,经过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三个阶段,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收获人生启示:有一条道路叫曲折、有一种智慧叫妥协、有一种态度叫和平、有一种权力叫制衡、有一种方式叫渐进、有一种精神叫创新。
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关注价值观的引领和励志的信念教育。布罗代尔曾说:“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⑦历史教学要强调和突出历史教育的深刻性和价值观渗透性的学科特征。在这方面,千万不要进行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让学生感受历史教育的意义。
(三)什么样的活动更有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评判历史教学优劣的主要依据是能否彰显学生的“主体活动”。于是比赛课,要么是教师将教科书中的内容问题化;要么是教师别出心裁设计诸多“历史活动”、“历史短剧”等,师生多在所谓积极互动的氛围中结束相关教学活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展现了历史教师才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创设缺乏一定的思维性和深刻性,那么这些问题就很容易沦为无效问题,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如《权利法案》有哪些内容?英国代议制确立对资产阶级的贡献大不大啊?这样的问题只需学生随声附和有或没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揣摩教师的语气应声而答,缺乏应有的思维生成,这样的问题尽可以归入无效问题这一范畴,这绝不是我们在课堂中希望看到的。
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曾感叹道:“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⑧曾几何时,我们对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投入太多关注和热情,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充斥各种高深莫测的教学策略,而对历史本身的研究,教师专业的成长被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反思本课教学,情感、态度目标实现比较成功,知识、能力目标也基本实现。课堂主题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因为好的主题是成功的一半。主题必须是和课本内容紧密相连的,并且通过它可以贯穿整个主干知识。脉络清晰是历史课堂的骨架,支撑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英国代议制确立和完善过程的讲解,以启示形式贯穿始终,主题得以升华。
本课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那么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⑨。而客观现实是教师每天忙于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战术,各种压力下历史教师心力交瘁,能投入专业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行文至此,屈原的话在我耳边萦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柴松方.历史教育:人文价值观·公民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
②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教育初探[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5.
③钱乘旦.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④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M].教育研究,2002(5):6.
⑤李惠军.来自教学一线的冷眼凝视[M].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4.
⑥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46.
⑦布罗代尔.文明的文法·序言.
⑧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⑨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11.
推荐访问: 启示 实践 思考 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