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表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自我获得

2022-03-02 00:17:29 | 浏览次数:

要说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被教育界广泛重视的程度,还是先从我偶然看到的一篇对高考题目分析的文章说起吧。河北北方学院高海芳、刘宏英两位老师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作文探微》一文中,对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及其特征,做了如下梳理:

2015 年,女儿举报老爸违反交通规则,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真正的孝有自己的思考,从而达到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考查;2016 年,家长对两个孩子相同成绩的奖惩不仅是对教育方式的追问和思维深度的拓展,更是对“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素养的关注;2017年,用关键词帮助外国人读懂中国,更是直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核心,同时也不忘对“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素养的贯彻;2018 年,世纪宝宝中国梦,无疑是对文化和思维素养的集中考查;2019 年,以“劳动”为主题贯穿古今,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当今的某些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紧跟时代、贴近现实,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大核心,从宏观上直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从微观上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考查,尤其凸显“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维度。这些命题都渗透和贯穿着“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素养。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所谓的高考指挥棒的问题,高考的试卷都集中体现了当下教育最重要的内涵和追求。在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普遍关注始于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此,“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同为语文学科,虽然学段不同,但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乎都可以统筹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对这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是难点,关键是每一个要素中包含什么,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这些素养,达到把学生培养成素养与素质并存的人这一目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核心素养获得的“素养表现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创造和落实。

一、“素养表现型”教学提出的意义、概念

1.“素养表现型”教学提出的意义

指向素养培养目标与过程的和谐统一。教学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设定总是静态的,需要合适的教学过程来支撑和實现。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过程相匹配,无论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多么合理,都会出现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两张皮”的现象,以至于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无法落到实处。由此,当前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把设定的目标与教学过程作对应与融合,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进一步改革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形成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的“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建构培养目标、探索教学方式、创设支持环境等,促使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同频共振。

实现了学生兴趣点和学习方式的吻合。课堂学习最高的境界也许就是“用我最喜欢的方式学我最爱学的内容”。那么,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呢?站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观察,无疑是游戏或者类似游戏的学习活动。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喜欢自我表现的阶段。所谓自我表现,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借用一定的形式或方式,不断地展示自己、表露自己,以使自己或他人逐步获取对自我的认同与悦纳的过程。而“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知识的调配、内心的思考等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用行为表现出来。这种表达和表现有着独特的个人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谈到的:人人都要表现自己,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尤其是每个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现自己,此外都想给他人一个我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印象,而且让人们都想到我的“自我”。于是,学生的自我需求和学习需求就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无意识之下,通过学习和表现造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优秀的自我。

2.“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素养。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是一种内在结构,也是一种外在表现。

什么是表现呢?所谓“表现”,就是由内而外,将本真自我加以外显,达到与外部世界的一致、统一。

什么是素养表现呢?素养表现指学生根据学习情境中的问题或活动,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将其拥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表现出来。“素养表现型”教学是基于语文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独特性为基本出发点,以表现和表达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样式、操作策略等。“素养表现型”教学是指向学生素养获取的教学,强调了对学习价值的再回应。语文课尤其需要学生用表现的方法学习。因为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而有趣的知识、故事和语言形式;因为语言解读极具个性化和多样性,语文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

“素养表现型”教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学习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是表现的过程,在表现中激活已有的素养,学习吸纳新的素养,让其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或者转变为文化储藏在自己的身体里,成为素养的一部分。“素养表现型”教学最大的价值是学生通过一定的自主表现,了解自身蕴藏着的素质与能量,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不仅看得见教师的教,而且看得见自己的学,在可见的学习中,通过丰富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索、广泛实践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获得“可以带走的语文”。

二、“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基本特征

“素养表现型”教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知识获取或者能力习得,而是学生素养的综合运用,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提升。

“素养表现型”教学强调教学的情境化、任务化和活动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构和完成教学过程要符合这三个要求,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使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学习的目标,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自我重构。

1.教学情境化

所谓的情境,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相结合的境况。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而教学情境就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当下的教学改革突出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就是改变教师教学中过于注重“带着学生学”的习惯, 强调给予学生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创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因为,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能把课堂学习和生活打通,进而促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为课堂学习中获取的能力在生活中找到落实之处。

需要强调的是,“素养表现型”教学要求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和学习中对应的素养的获得与表现匹配起来。

我们可以从教学案例中探寻两者相匹配呈现出来的样子。如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瀚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编者把它们放在了同一课中,学习中通过对“万里长征人未还”“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诗的理解,唤醒学生对保家卫国战士的敬佩和感恩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诗句描写的岁月远离他们的生活。于是教师就播放了一段双方将士刀枪相见的电影片段,真实的喊杀声、武器的碰撞声把学生们带到了你死我活的战场,情感就这样一点点生成并在朗读中被抒发出来。又如南通姜树华老师教学三年级《搭船的鸟》一课,在梳理小作者心情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片段:坐船回外祖父家,路上却遇到了大雨,如果你是小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出示一张沮丧的图画)图上的小女孩抱臂坐在船头,百无聊赖之中,看见竟然有一只美丽的鸟雨中立在船头,又是什么心情?(出示一张笑眯眯的图)这张图中小女孩笑得眉毛弯弯的。可是这只鸟竟然能长时间一动不动,你又产生什么感觉?(出示一张惊讶的图片)这张图中小女孩眼睛睁得圆圆的,突然发现这只鸟竟然能够从水中迅速捕获一条鱼,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出示一张鼓掌的图)这张图中三个小女孩热烈鼓掌,你看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如此,让图画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依次出现,就把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变化直观呈现了出来,学习在这样的情境中变得好玩起来,学生对语言文字乃至篇章的理解更加明晰化了,《搭船的鸟》这篇文章内隐的线索就成为直观的存在而储存在学生的知识库中了。

当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吻合起来,当不同的素养获得和不同的情境相匹配的时候,学习就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之中。

2.学习任务化

什么是任务?词典的解释是“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责任”。在学习中,教师交派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学生是不可以推卸的,是要尽力完成的,因为这是每一个学生应承担的任务。当学习变成责任的时候,学习就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了。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与发现,努力解决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并把自己的认知呈现出来。很多教师往往把指导学生学习当作自己必须的工作,仿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深入透彻,其实不然。如南通刘昕老师执教的《花之歌》,这是一首纪伯伦的诗歌,文字唯美,语言含蓄,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刘昕老师教学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学习任务的形式把学习内容交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中。整节课呈现了四个学习任务。任务一:自由小声读课文,你能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我”是花?学生抓住“亲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对死者最后的献祭”“在原野上摇曳、使清风芬芳馥郁”等文字感受到这是对自然界中“花”的描写。任务二:默读课文,你从诗歌中读出“我”是怎样的花?学生抓住“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体会到这是骄傲的花、自信的花,抓住“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体会到这是被大家喜欢的花,抓住“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体会到这是向往光明的花。学生在发言中对这首诗中蕴含的花的特质一一梳理出来,并写在黑板上。任务三:用心诵读,读出你所体会到的花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关注朗读方法的同时尤其要用心去读。任务四:读出“我”不是花。你感觉这篇文字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只是为了写花吗?花的歌唱究竟是谁的歌唱?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内涵的了解又深入到了新的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由浅入深,逐步推進,形成了一条任务链,每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前一个任务基础上的提升。在层层推进中,学生攀登到了对人物理解的顶峰。这就是“素养表现型”教学追求的境界——在学生完成真实性或模拟性的学习任务时,把他们从被动的、琐碎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努力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与表达中建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

3.过程活动化

这里的“活动”,特指“学习活动”。“素养表现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素养从内隐走向外显,让成长以可见的形式呈现,而这样的教学追求必须依托学习活动来完成。什么是学习活动呢?学界普遍以活动理论为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乔纳森的观点是:“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在既定的规则框架内使用工具,群体成员分工合作,实现与周遭世界的交往。”……可见,好的学习活动应该让学生产生“经历感”和“探索感”,在活动中推动学生认知、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深入发展。真正的学习活动应该有这样的表现特征: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能打通文本之间、学科与学科,乃至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能激发高水平对话的产生。还以姜树华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为例来说。教学中在反复体会了作者对翠鸟外形的描写之后,姜老师呈现了菁莽的《翠鸟》片段,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翠鸟的片段和《翠鸟》一文描写翠鸟的片段进行比较。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翠鸟》

姜老师出示这样的问题:“两者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搭船的鸟》一文中对翠鸟的描写这么简单,而《翠鸟》一文中的描写又这么详细呢?”这样的学习活动还是很有空间的,我听到了学生让我震撼的发言——因为《翠鸟》这篇课文以写翠鸟为主,所以,要描写得更加详细,而《搭船的鸟》写的是一件事,所以对外形的描写要更加简单一点才不会冲淡写作的重点。学习中如此精彩的呈现一是取决于学生以往形成的学习力和思考力,二是因为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空间、有格局,空间和格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度和质量。

三、“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操作策略

学习的过程不是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也不是言说与倾听的关系,而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才能被激活,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才能很好地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主动积极建构知识,让知识转化为素养是“素养表现型”教学应该建立的教学文化。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建立稳定的约定俗成的教学文化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否则,多好的教学思想也会沦落为教学口号。而教学文化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和形成固定的具有独特印记的教学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素养表现型”教学有着怎样的操作策略呢?

1.打开学生发现知识和完成答案的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把目光落到学生所呈现的答案上,因为在教师的潜意识中,能说出来的知识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正确的答案就是已经学会、学好的标志,很少关注学生思考、发现、获得答案的过程。对错误答案如此,对正确答案更是如此。其实,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猜测和判断的过程,尤其是空间大、难度深的问题,更是犹如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什么是什么。而且课堂学习中因为时间的限制并不能给学生更多思考、交流、判断、统整的时间,所以学生的发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不具备系统分析、提炼、概括的能力,所以这样的偶然与片面更为突出。所以,“素养表现型”教学的一个重要操作策略就是打开发现知识和完成答案的过程,让学习以可见的形式呈现。比如,教学《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诗的时候,在学习完《出塞》《凉州词》,学生答出这些出征的将士都可以称为“英雄”以后,我问了一个问题:“这些将士的形象也可以用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哪两句诗来概括?”一个女孩子举手,站起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我更想知道她得出答案的过程,于是追问:“为什么这两句话能概括?”结果女孩子迟迟不知道怎么回答。也就是说,这个正确的答案是凭感觉得来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这种情况下,即使说出正确的答案,也不代表着她有了思考这个问题的素养。所以,面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追问,往往能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教学就在这样的追问中深入了,学生的素养也在这样的追问中得到了明显的成长。

回到上面的课例中。我提醒学生:“想一想,这些将士们在为谁守卫着边关?”女孩子回答:“为了保卫国家,也为了保卫老百姓。”我看到了女孩子思维中的一丝光亮,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她隐隐约约的模糊的感觉,“英雄”和“人杰”“鬼雄”之间还没有搭起桥梁。于是我继续引导:“战场上他们会遭遇什么?他们怕吗?”女孩子迟疑了一下:“他们会面对战争和死亡,他们也会害怕,但是他们为了保卫国家、保卫老百姓,必须留下来守卫边关。”我紧接着向前推:“所以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为什么?”“英雄、人杰。”于是,我马上回到了原始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将士的形象可以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概括?”学生因为理清了将士们为什么征战沙场,为谁流血牺牲 ,所以这个问题也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学生在联系与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很多时候教学就是这样,当我们只满足于学生一个正确答案的时候,我们会遗漏掉很多提升学生素养的机会。

2.在实践中经历学习

关于“经历”这个词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特别强调个体真正体验过、经受过。“经历学习”就是指让学生真正体验过、经受过学习。我这样说也许有人会质疑:学生每天在教室里上各种科目,读书、写字、作文不都是在经历学习吗?的确如此。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经历学习”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真正努力思考过、实践过,并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认知,获得了来自个体的独特体验,让自己得到了语文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实事求是地说,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身在场而心不在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班级中能主动思考的学生屈指可数,能自始至终努力思考与表达的学生更是寥若晨星。所以,“素养表现型”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沉浸在学习过程中,让每一节课都在学生的生命中留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至关重要。记得多年前听黄亢美老师教学《草》,在带领学生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他把桌子当地面,把学生当小草。黄老师惟妙惟肖地描述,学生根据黄老师的描述表演:“冬天,小草都藏在地下”(学生藏在桌子下面,课堂上宛若无人),“第二年,春风吹来,小草慢慢露出新芽”(有的学生小脑袋慢慢往外长,有的用小手作嫩芽钻出地面),“小草越长越高,夏天到了,小草在阳光下摆动着自己的身子,快活地摇摇摆摆”(学生双手高高举起,随着身体来回摇摆),“秋天到了,秋风一阵比一阵冷,小草慢慢萎缩了,萎缩了”(学生们摇晃着身体往下缩),“又是冬天了,大雪覆盖,小草又躲到地下去了”(学生又缩到了桌子下面)。

在这样的教学创意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到了小草四季的变化,那表演的情境煞是有趣動人。我想,这应该是学生难忘的学习经历,在这样有趣好玩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亲历者,他们通过听、想、演,获得蓬勃的生命力和灵活、自然、可见的成长。

3.建立起“表现性学习圈”

“表现性学习圈”是肖龙海等三位老师在《当代教师教育》的《“表现性学习圈”:基于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教学范式》一文中提出来的概念。“表现性学习”正是我们“素养表现型教学结构”最核心的存在。关于学习的“表现性”的重要性和特点,肖龙海在《课程·教材·教法》上撰文说,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提高。

站在这样的理念层面,我们设想,学习中可以站在学生个体的角度建起学习、表现与反思的“个人表现性学习圈”,也可以站在小组合作的层面建起表现、评价、重构为一体的“小组表现性学习圈”,以此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创新学习,并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素养表现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学术素养,还要有足够的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在快速全面成长的路上。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推荐访问: 素养 指向 核心 表现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