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在计算机基础学科中的应用
【摘要】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活动为主线,以案例教学任务为学习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就业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项目教学;项目设计
计算机基础学科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与相关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普及,给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门课还需要不需要开?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到底有怎样的知识水平?学生在这门课中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我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而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在当今,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同时基于项目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教学项目,可以与其他课程进行很好的銜接。因此基于项目教学非常适合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一、目前计算机基础学科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学生操作能力弱
以我院为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扩充,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相关的知识点越来越细,然而学时数却不断减少。我院从2014年下学期开始,全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实验总计 48学时,教师为了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只能占用实验学时数,使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又要学习新的知识,造成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弱。
(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授课一般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堂的信息量大,形象更直观了。但学生的学习过程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老师讲得乏味,而缺乏听课的积极性;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因为课程内容相对丰富,实践性又强,觉得老师讲得太快了,難以消化,这样也容易挫伤积极性。
(三)教材内容滞后,评价方式陈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更新落后于知识的更新,实训教材更是缺乏。我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还采用闭卷加笔试的方式,这样的评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做到“三懂”,首先要懂得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是要懂得算自己已具备的知识和将来为了适应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和知识;最后就是要懂得学生的需要,将自己的知识通过学生最适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把企业和社会要求人才所必备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通过对我院教学环境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快的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案例教学_项目驱动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学科中的优势
根据计算机应用学科的特点,将案例教学_项目驱动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打破了以往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的模式,注重知识运用环节和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对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先进行理论知识或知识点的灌输,而是从实际的例子人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当讲解理论知识或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是从案例到理论或者知识点,从感性到理性。
(2)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展开的,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项目执行和管理的全过程.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 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的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这两种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法是按照知识点把课程独立划分成一个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项目驱动教学法则把一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与这个项目有着密切的关联,然后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这些案例中去。 单独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教师对案例的选取不具体、不切题,而借助项目驱动教学法则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联接起来。 单独使用项目教学法,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时必须借助于案例教学法来补充项目中涉及不到的知识点。
四、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实施流程
(一)设计案例,总揽全局
(1)教师案例设计应具有针对性,这样做容易突出授课目标,不易偏离授课内容;
(2) 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学生能够从该案例得到启发,进行拓展性思考;
(3)案例应前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后续阶段的案例尽可能涵盖前面的内容,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
(4)案例应具有真实性,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工作的案例。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毕业论文版面设计、课程表表格设计、学生成绩表制作、求职自我展示PPT制作;
(5)案例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递进方式设计,一方面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便于学生对项目分解的理解,从而掌握整个项目的核心思想和构建步骤。
(二)项目的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內容适度:项目内容应基本涵盖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要考虑市场对该学科有实际需要,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悉的。 由于就业的需求和压力,必将产生解决问题、参与项目活动的欲望,这种内在的动力是保证项目活动顺利展开前提,同时这种项目完成后也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2.选择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要考虑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联系及其它学科知识在项目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活动计划时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分层推进,让项目活动的实施成为逐步掌握知识、技能的积累过程,要确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同学的协作和教师的指导完成项目。
3.注意案例与项目驱动的关联性:可以有目的地选取合适的案例与项目,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使学生明白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之间的关系,
五、 实施“案例教学_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实施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或者市场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案例与项目。
(二)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
学生是教学主体,那么学生素质水平也就决定了此种教学法的成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案例和项目开始,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与项目,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再增加难度。 学生应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上课中应积极参与讨论,课后认真做好总结,独立完成后期实训作业。
(三)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两者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地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就案例与项目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与项目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具体项目和相关案例的带动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学习“死”的理论,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学的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起什么作用,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实行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方式时,要做到灵活掌握对于学生实用的、重点、难点的知识可以采用,对于一些不實用或学生极易掌握的知识也不必生搬硬套。 同时也不能以此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方法。 因为我们的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2] 余战秋.“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中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2,4(03).
作者简介:向冬临(1963.11—),女,汉族,四川仁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推荐访问: 学科 案例 驱动 模式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