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着核心素养考查的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

2022-03-02 00:24:56 | 浏览次数:

zoޛ)j馟m5_i~چ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评析】本题以甘肃瓜州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为情境,考查考生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分析和评判区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试题基于能源结构优化的大背景,借助甘肃瓜州区域背景,取材当地风电热电开发,以“风电利用特点解读-瓜州风电开发区位分析-瓜州能源利用可持续策略”为线索,给出图文材料(瓜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甘肃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年大风日数分布示意图),设问检测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第(1)题的问题设置中,要求学生借助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能源自身特点及开发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开发。第(2)、(3)问的分析,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通过小尺度区域内部差异的对比,从能源分布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视角进行分析,着力于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并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第(4)题设问中,依据“电网稳定性”的实际能源利用情境,在区域背景中将热电配建问题提出,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实例分析原因。整个题组设置线索清晰,通过图文信息结合的方式,将对“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展开。试题情境紧密联系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建设和政策,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看待地理事物变迁,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学生要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关注地方、国家、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不仅落实了课标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解题思路】风能资源近年来以其可再生性和清洁环保的特点被追捧,但是风能资源开发又受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甘肃瓜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自身区域特点获批建设大量风电基地,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做出贡献,但是其开发受到很多限制并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为许多新能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1)题,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即风能资源对比于煤炭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环境效益更理想,而风能资源对比于水能,同样清洁可再生,但是水能开发对岩石圈、水圈产生破坏性影响。无论何种资源开发,必须站在“资源”和“开发”的维度,从人地协调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人类对资源开发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不同圈层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不同的能源特点不同,其开发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运用对比方法,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推荐访问: 年高 考查 素养 闪耀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