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

2022-03-02 08:01:34 | 浏览次数: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有效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与设计能力就是应用已有的规律将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创造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在小学这一阶段,各种课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与设计能力;数学教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有效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却往往不知道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缺乏综合与设计能力。综合与设计能力就是应用已有的规律将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创造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综合是在原理上实现,而设计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选择材料的能力、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增强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这都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直接告知学生知识的结论,忽视了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虽然教师讲解细致,但学生只是机械地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学习活动,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更没有养成要创造出新事物的习惯。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一个例子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

比如,在小学一次数学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我是这么做的:

在学生了解了米与千米的关系后,师问:孩子们,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吗?学生想了想,说了好多他们认为的1千米有多长。

师:这样吧,我们到操场上去量一量从校门口到学校舞台的距离有多远。

组织学生有序地来到操场,师:请每个同学在心里猜想一个答案,到底校门口距离教学楼有多远?稍停后问:有了答案了吗?那怎么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答:量一量就知道了。师追问:怎么量呢?生1:用米尺;生2:用直尺。结果遭到了学生的反对:我们的直尺只有15厘米长,要量多久呀!生3:用米尺也不恰当,米尺一次也只能量一米,这样的话还是要量很久的。这时候老师总结说:虽然要量很久,但能不能得到答案呢?生4:这能够得出结果。师追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生5:我们可以找一根长的竹竿来量。生6:我们可以找一根长的绳子来量,然后再量绳子的长度。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已经把一根10米长的测绳借出来放在办公室了。请一个同学去办公室拿来测绳,学生动手进行测量。学生总共拉直了五次测绳,还要多出一截,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果。测量完后,师:与你们猜测的距离有出入吗?学生纷纷积极发言,生1:我想的是有200多米,结果量出来才57米。生2:我想的是182米,生3:我想的是156米……总的来说,都是想的比实际量出的距离长得多。师:孩子们,从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看起来很长的距离才57米,那想想1千米有多远呀!那么可不可以用这10米的测绳去测量1千米呢?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有了刚才的第一步,学生很快认识到用这10米测绳可以用来测量1千米的长度,但是,要测100次才行,必须还得另外想办法。由此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得出1千米的距离有多长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方法。学生说用跑步的时间来测量的这一种方法,教师让学生把他想到的方法讲出来分享给大家。该生说刚才测量了57米,1千米大约是20个50米,那么跑一个50米要用多少时间,那么20个那么长的时间跑过的距离就是1千米。此时教师总结三种方法并让大家总结哪种方法可以实现。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1千米有多长,但第三个同学的方法比较可行。教师进一步安排实验。师: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几圈是1千米?生:5圈。师:那请大家按正常的步伐沿跑道走一圈,数一数,走一圈你一共用了多少步?有手表的同学看看走完这一圈用了多少时间?行吗?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自己选择了一个起点就开始走了起来。实际走完后,孩子们很兴奋,争着告诉老师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师集合学生后,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实际行动,测出来走完200米大多数同学用了400步左右,用了3分钟多一点。师:请大家想想:走1千米大概要用多少步?多少时间呢?生答:要用2000步左右,大概17分钟。教师进一步布置课后的实验,就是测出学生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有几千米。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猜想一下自己得出的结果正确吗?要怎么做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答案呢?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堂实录,在这堂课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真实地让学生了解到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达到教学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学生自己找到了测量1千米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来进行测量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减少方法本身带来的系统误差。由此看出,在小学阶段,虽然小学生知识不丰富,各方面能力也不强,但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士锜.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小学校)

推荐访问: 小学数学 小学生 培养 能力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