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融入的“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3 08:07:32 | 浏览次数: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中引入“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存在,围绕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同时融入技能竞赛项目,通过“做”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和有机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进行提升,通过“做”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从实施的效果看,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理实结合能力均有了明显程度提高,从而为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做出贡献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教学做教学模式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d201305),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2-04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5-02

随着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能人才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高移,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传统高职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老师准备的内容来进行,而不是以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严重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维护》课程以YL-335B自动化生产线为平台,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同时融入技能竞赛内容。

一、课程设计开发

1.1设计开发理念

通过“一分析、双调研、多反馈”的方式,了解自动化类专业的岗位群,进一步明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职业技能目标,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融通互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竞赛相融合、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适应的项目课程,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通过综合应用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变频器技术、HMI技术、气压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电工技术等相关知识,能够进行电气信号检测、设备安装、控制程序设计、设备调试与维护等工作,使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所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从事自动化系统/装置的安装、开发、维护的基本职业技能。同时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形成敬业乐业、严谨扎实、善于协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意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1.2设计开发思路

以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规程、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机融合;以生产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任务;以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考核装置为平台实施教学过程;以技能竞赛考核标准、职业标准为参考,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设计开发思路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2.1教学内容实施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维护》课程以YL-335B自动化生产线为教学载体,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遵循“做中教、做中学”的原则,以电气信号检测、设备安装、控制程序设计、设备调试与维护等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课程内容整合成8个项目模块,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分解为1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设有若干个工作任务,校内教学环节和校外教学环节交替进行,形成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融合交叉的项目式教学情境,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内容实施

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融入职业技能竞赛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作业意识、环保意识、成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如图4所示。

图4 教学内容安排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按照咨询、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定6个步骤进行(图5以供料单元控制为例),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变频器技术、HMI技术、气压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电工技术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任务完成之后提交工作成果。在整个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构建实施功能规划→元件选型→元件安装→I/O分配→线路连接→程序编制→系统调试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疑难解答者,对学生的咨询、困惑给出必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转变。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做中教、做中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任务内容的不同,将学生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工作任务都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现场体验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逆向分析法、竞赛激励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实现来掌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多媒体课件、动画Flash、组态软件和仿真教学软件等多种方式,将复杂、难懂的内容动态化、直观化、可视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3评价体系建立

“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参照技能竞赛的考核标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按照项目分别考核,不同的任务项目分配不同的权重,最终成绩按照各个项目的权重进行累计,以过程考核为主要方式,由组内成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组成,从专业知识、方法能力、职业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考核,学习过程即考核。

三、实施成效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后,与改革前相比,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效,具体如表1所示。表1 “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中实施竞赛融入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环节,理论教学为实际应用服务,在“做”的过程达到“教”的目标和“学”的效果。不仅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师资力量、实训等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闫宏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结构》课程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64—68.

[2]苏耀能.《汽车电器及维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讨[J].电子制作,2013(14):164—182.

[3]周燕.以生产项目导向,融教学做一体化的《纺织品染色》教学模式改革[J].中轻工科技,2013(7):186—188.

[4]李云成,陈潇.给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3(13):55—57.

[5]魏海波,张君薇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4):22—25.

[6]张丹.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保专业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28—29.

[7]张超,江星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17—119.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竞赛 融入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