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

2022-03-03 08:14:55 |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汽车的普及,道路交通日趋繁忙,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显得日益重要,事故鉴定即是查明引发车辆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做好准备。车辆鉴定是事故处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后期事故处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影响到事故双方责任划分,以及赔付款项等各个方面。论文主要从汽车整车、发动机、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汽车照明及信号装置、车身及安全防护装置这几个方面对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进行详细介绍,对事故车辆进行理论分析由此得出事故原因。

关键词:交通事故 技术鉴定 汽车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27-02

前言

汽车是现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缩短了人类沟通的距离以及货物运输的时间。但是,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噪声污染、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其中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第一害”。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双方对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的处理结果高度重视,由此交通事故鉴定这个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交通事故车辆鉴定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客观证据,对交通事故的原因查明以及责任认定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及时地降低了人力、财力的损失。为此,我国需要科学地制定相关的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规范,对整个车辆技术鉴定工作实施严格、严谨的控制,使我们的鉴定工作在质量以及效率方面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使该项工作实现创新性的进步。

一、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流程

根据事故车辆的损坏情况可分为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的技术鉴定(静态鉴定),以及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的技术鉴定(动态鉴定)。

具体鉴定流程如下:

首先委托鉴定机构到现场大概了解事故情况,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鉴定方案

1.如果事故车辆具有行驶能力,则需要进行动态鉴定:动态鉴定则是进行安全检测、路试检测以及现场模拟实验;

2.如果事故车辆不具有行驶能力,则需要进行静态鉴定:静态鉴定则是拆解总成以及零部件,对其进行分析测试、鉴定。

此外,往往还需要特殊鉴定(针对严重影响事故车辆安全性能的关键零部件的失效原因、失效形态而进行的技术鉴定)。然后汇总编写鉴定书,经审核无误、批准并盖章,最后提交事故鉴定书。

二、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

根据“两大主线,七大系统”的脉络对事故车辆的鉴定方法以及鉴定流程做具体分析。其中两大主线是指(1)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分析(2)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分析。七大系统是指制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发动机、传动系、照明及信号装置、车身及安全防护装置。

1.事故车辆制动系统鉴定

1.1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的鉴定

制动系性能的检测可以采用路试检测和台试检测。路试检测是用制动性能测试仪测试事故车辆的制动性能,主要测量数据为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制动减速度。台式检测主要是检测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以及左右轮制动力之差。其中路试与台试只要有一个能达到标准要求,就可判断制动性能合格。

1.2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制动系的鉴定

用游标卡尺等仪器测量制动盘或制动鼓磨损情况,用关键总成零部件解体检测法检验制动器磨损情况和零部件完好度。液压制动系统管路压力的测量,首先排除液压制动系统管路中的空气,然后在分泵或者压力传感器接口处接上压力表,然后轻踩制动踏板,记录压力表的读数。液压制动系统密封性的检测,用700N左右的力踩制动踏板,并保持一分钟,观察踏板是否有向前滑移的现象。气压制动系统分泵的推杆行程的测量,用规定的力踩下制动器踏板,再用游标卡尺或者是钢尺测量制动系统的各分泵的推杆行程。

2.事故车辆转向系统的鉴定

2.1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的鉴定

对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统进行检测时,可做几次转弯测试,检查在转动转向盘时是否感到异常沉重。若出现转向轮摆振故障时,首先检查转向系统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是否正确;其次,进行转向轮定位参数的检测及调整;最后再进行转向轮的平衡检测及校正。变速器置空挡,松开方向盘,检查汽车行驶方向是否跑偏;然后用定位仪检测事故车辆的转向定位参数;转向系各装置有无裂纹和破损,可以用疲劳探伤仪检测。

2.2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转向系的鉴定

事故车辆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的测量,用卷尺测量方向盘的直径,记录为D,把方向盘向左(右)转到極限位置再向右(左)转到极限位置,记录这一过程方向盘转过的弧长L或是弦长a,代入公式计算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即:最大自由转动量=360L/πD。带助力转向器的事故车辆,则应在启动发动机后做检查,也即是让被测汽车轮胎“原地打轮”。如果方向盘的游离间隙过大,则需要对转向系统各部分进行检测,明确故障是由转向器,还是转向拉杆轴节磨损造成的。两手握住方向盘,朝上下、左右方向进行摇动,此时不应有很松旷的感觉。检查转向系统各部分零部件应该无任何断裂,损坏现象,各部件配合紧密,不存在松旷现象。

3.事故车辆行驶系统的鉴定

事故車辆无论具有行驶能力与否,其行驶系统都可以用轮胎花纹深度计检测轮胎花纹;轮胎气压表检测轮胎气压;用检测台检测悬架特性;还可以用疲劳损伤检验悬架系统是否有损失和裂纹;轮胎径向跳动量的检测方法即是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顶起前桥,用百分表触点接触胎冠中部,检测人员用撬杆轻轻向上撬动轮胎,记录指示表中测量得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轮胎径、横向实际跳动值。汽车轮胎轴向跳动量的测量:将车轮紧固在百分表上,用百分表的触点接触轮胎胎冠外侧,再旋转车轮一周以上,记录百分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差值即是车轮轴向跳动量。

4.事故车辆发动机的鉴定

4.1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发动机的鉴定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的发动机的检测分为观察、经验检验、仪器检测三种。经验检测是通过观察发动机舱,检查发动机主要机件是否齐全,然后通过启动发动机,进行路试检验发动机的性能。然而当经验检测无法检测出问题时则需要运用专用仪器对发动机性能进行检测(例如用汽缸压力表对汽缸密封性进行检测)。

4.2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发动机的鉴定

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发动机的鉴定主要是对发动机系统装置的齐全性进行鉴定。主要采用观察和仪器检测的方法来检查发动机点火系、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启动系的机件是否齐全,性能是否良好。

5.事故车辆传动系的鉴定

5.1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传动系的鉴定

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的检验一般采用动态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为:启动受检汽车,然后检查汽车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以及差速器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再检测汽车离合器是否结合平稳、分离是否彻底、有无打滑、抖动等问题。变速器是否能够锁止,换挡是否正常,有无跳档、乱档等现象,傳动轴是否有抖动等现象。

5.2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传动系的鉴定

(1)用普通直尺测量离合器的踏板自由行程:在踏板处测量,先测出踏板在最高位置时的高度,再测出按下踏板感到稍有阻力时的高度,两者之差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数值。

(2)用踏板力测试仪测量离合器的踏板力:当踏板被踩到底的时候踏板力的大小即为被测量值。

(3)使用专用仪器检测离合器的滑转状况。

6.事故车辆照明及信号装置的鉴定

汽车照明装置分为外部照明和内部照明两种,首先是检查事故车辆的各种照明装置是否正常。汽车信号装置分为灯光信号、声音信号以及标识信号。照明装置的内部检验主要是检验照明装置的齐全性,以及安装是否牢靠有效。外部照明装置的检验主要是前照灯检验,運用前照灯检测仪检验前照灯的远近光强度。灯光信号主要检验仪表盘的信号灯、转向信号灯以及制动信号灯是否合理、牢固并且有效。声音信号的检测主要是使用声级计检验喇叭声音是否达到规定声级,是否工作可靠,是否具有连续的发声功能、故障提醒音、报警提示音,是否能准确有效地发音。标识信号的检测主要是检验各类安全标识粘贴位置是否合理,能见度高不高等。

7.事故车辆车身及安全防护装置的鉴定

(1)检查事故车辆视镜能否正常工作,数量是否符合规定,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易于调节等。

(2)检查事故车辆的遮阳板、刮雨器、除霜装置安装与否,以及能否正常工作。

(3)检查安全带的安装是否齐全,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能否正常工作。

(4)检验事故车辆的安全出口,车门的开启角度是否符合规定(安全门向外开启的角度不应小于100°)。

(5)检验车窗、天窗的面积以及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

(6)事故车辆如果是货车则应检查事故车辆的安全架是否安装,以及各种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7)检查事故车辆是否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是否仍然有效。

(8)检验汽车燃油系统、特殊作业车辆的防护装置、事故车辆的保险杠等装置是否安装,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能否正常工作等。

(9)检验事故车辆是否安装侧面防护装置,以及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工作是否正常。

(10)事故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静态参数的检验主要是检查事故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结构尺寸、下缘离地高度、截面高等。

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数据进行检验:汽车总质量、相邻侧面防护装置的纵向间隙、侧面防护装置上的零件凸出量、侧面防护装置的截面高以及横杆间距、侧面防护装置后缘与最近轮的距离、侧面防护装置下缘离地高度等。

参考文献

[1]许洪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2]许洪国.汽车事故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3]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

[4]刘志强,葛如海等.道路交通安全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5]叶兴成.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5.

[6]李信义.行车安全隐患与事故防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5

[7]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9

推荐访问: 交通事故 鉴定 车辆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