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后统治地球的或不再是人类
300年后,等待我们的,也许是一个无意识的,但是却超级智能的世界。关键不是人类会不会爱上机器人,或是机器人想不想灭掉人类。关键在于,一个充斥着无意识超级智能的世界是怎样的?历史上绝对没有类似的参照。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的第一本书,但这第一本书就轰动了全球。它带领读者探索了人类登上万物之巅的历史,被盖茨、扎克伯格和奥巴马等一众人物奉为最爱。
最近,美国播客作者以斯拉·克莱恩采访了赫拉利,与他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崛起、数字意识是否是数字智能的必然产物,以及这一切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300年后,人类还会是地球的主宰吗?
采访中,克莱恩提出,两三百年后,人类还会是地球的主宰吗?
赫拉利称,绝对不会了。如果你问50年后,那很难说,但如果是300年,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300年后,人类将不会是地球上占主导的生命形式——如果那时候人类还存在的话。
从当前技术发展的步伐来看,人类在生态灾难或核灾难中自我毁灭,也并非没有可能。
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通过生物工程学、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将自己升级为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或者创造另一种存在形式,取代人类本身。
无论如何,两三百年后的地球主宰者和人类的区别,要比我们与尼安德特人、我们与黑猩猩的区别大得多。
因为,我们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靠的不是分析能力,而是合作等因素。AI比人类更具合作性,至少是潜在的合作性。举个很普遍的例子,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自动驾驶汽车。相对于人类驾驶,自动驾驶的巨大优势不仅体现在它更安全、更廉价、更高效,而是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联网,形成一个单一网络。这一点,人类驾驶员做不到。
其他很多领域也是如此。比如医疗,人类医生有千万之众,但医生之间常常沟通不畅,若换成AI医生,那就不是几百万名不同的医生,而是一个单一的医疗网络,监测着世界上所有人的健康状况。
AI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合作,而非智能。
等待我们的,也许是一个无意识的,但是却超级智能的世界
95%的科幻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即人工智能必然会发展出人工意识。他们认为,机器人会产生情感与感受,人类会爱上它们,或者,它们会产生毁灭人类的念头。事实并非如此。
智能不等于意识。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是感受事物的能力。
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智能和意识确实形影不离。哺乳动物解决问题靠的就是感受。我们解决问题离不开情感和感受。然而在计算机中,这样的关系并不存在。
等待我们的,也许是一个无意识的,但是却超级智能的世界。关键不是人类会不会爱上机器人,或是机器人想不想灭掉人类。
关键在于,一个充斥着无意识超级智能的世界是怎样的?历史上绝对没有类似的参照。
人们在讨论AI时,很多时候都是假设AI像人类一样贪婪,永不知足。它会成为最好的围棋手,但不会止步于此。它还会称霸《大富翁》游戏,还会在《吉他英雄》游戏中击败所有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赫拉利称:“可以说,在最早的AI中,这个动机是由编程人员决定的。但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AI的走向就不好说了。它不会像人类一样产生欲望,因为它没有意识。它不会有心理活动,但会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而这些模式将远远超出人类的理解范围。对业内人士来说,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以及AI的吸引力在于,AI能以人类无法效仿或预测的方式,识别模式和做出决策。这就意味着,对于AI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是无法预见的。这是危险之一。AI一旦超越人类智能,也就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不是我高估AI,是多数人都倾向于高估人类”
既然AI的发展和AI的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赫拉利为什么如此坚信,300年后,人类就不是地球的主宰了呢?
赫拉利称,不是我高估AI,是多数人都倾向于高估人类。要取代大部分人类,AI并不用多么有本事。前面我们谈到了开车,还有诊断疾病。用不了多久,AI就会在这些领域超越人类。当代人大多都在做一些界限分明的工作,AI很容易就能把我们比下去。
如果回到狩猎采集时代,情况就不同了。你很难造出一个能够匹敌人类的狩猎采集机器人。但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将出租车司机比下去呢?简单。或者造一个诊断癌症的AI医生,将人类医生比下去呢?也简单。
我们所探讨的是,在21世纪,大部分人类都会丧失经济和政治价值,沦为一个庞大的无用阶层。这个“无用”不是他们的母亲或孩子眼中的无用,而是对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的无用。届时,这些體系也没有动力在人类身上花功夫了。
(《新财富》)
推荐访问: 统治 年后 地球 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