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少年的需求推动地质博物馆科普发展
【摘 要】现如今,中国不少博物馆的主要观赏、游览群体是青少年,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地质博物馆,场馆中的公众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青少年,但博物馆在展品说明和介绍、展览设计、参观线路设计等许多方面均较少考虑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用教育活动、宣传形式等手段弥补场馆“硬伤”的同时,在展品说明和介绍、展览设计等工作中,有必要征求青少年群体的意见,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关键词】青少年 地质博物馆 科普 探索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在“有利于文化传播”的理念下,1753年大英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在1905年才有了清末状元张骞在南通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新中国建立后,1959年十大国庆建筑中有三个就是博物馆。在这个有着强烈对外表达意愿的大背景下,社会更加期待博物馆能在公众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展览形式、教育方法上进行改变,使博物馆由传统型向传播型发展。
目前全国大部分博物馆青少年观众占观众总人数的50%以上。笔者在地质博物馆工作多年,认为根据主要觀众群体需求调整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展览形式等已成为必须。专业性较强的地质博物馆更应逐渐从精英学术型向公众服务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和能力,激发他们参与博物馆科普事业的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普场馆的馆藏资源优势,拓宽科普工作渠道。只有贴近生活需求,真正满足青少年群体的需要,才能让“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的景象成为可能。
一、场馆硬件之伤
(一)陈列形式上“请勿触摸”的伤害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许多“裸展”展品前都写着“请勿触摸”的提示牌,但如果没有安保人员在旁制止,警示效果甚微。我们时常思考这个现象为何会时常发生,其实这跟人的天性是密切相关的。人们最直接的探索事物的方式就是动用感觉器官,通过看、听、触摸、品尝来感知世界,求知欲在探知过程中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并且这一感知欲望在孩童时期表现得十分突出。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探索欲望十分强烈的阶段,我们相信初来博物馆的青少年都怀揣着一颗好奇心,而地质博物馆里的展品、标本、模拟环境等都能激发出青少年“动手动脚”的欲望。一方面博物馆希望青少年能够“常来常往”,从博物馆的标本、展品、模拟环境中得到学校教育所不能给予的直观知识补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为使珍贵的标本、展品不受损坏,完好保存精美的自然遗产,让他们能更持久地服务大众,只能十分无奈地为标本、展品贴上“只许看不许摸”的标签。反观博物馆诞生的初心,其实就是源于好奇,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私人收藏家的“好奇柜”(cabinet of curiosity)成就了现代的博物馆,没有好奇就没有博物馆。
(二)知识堆砌的无效传播
地质博物馆以展示人类家园——地球的发展作为主线,而地学体系庞大,包含地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所要表达的内容太多,而目前在地质博物馆能看到的内容一般都是大而全的模式。笔者所参观过的地质博物馆在陈展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全面细致性上做得很周全,在展陈设计上求全求大,大量的标本、展品、图板把展厅填充得满满的,就怕传递和呈现给观众的知识会有所遗漏。在场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教育宣传人员逐渐发现这种知识堆砌式的陈列方式,在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时会起到反作用,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团队参观时尤为突出,大多数团队中的中、小学生在参观后只能记住几个展品而对知识点并无整体框架概念,而且大部分能记得的知识点还是他们先前接触过或相对熟悉的知识。这使得许多场馆的常设陈列展览出现了既无法吸引青少年观众群,又无法满足专业学术研究要求的现象,成了各个地质博物馆的无言之痛。
(三)教育宣传和活动设计中的无趣
目前许多地质博物馆为弥补常设展览在科普传播上的不足,在教育宣传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料”,同时也进行了一些专题活动设计,但教育成果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其一是场馆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受众数量不够大。作为弥补场馆传播不足的手段,专题教育宣传和专题活动由于受人员、经费等因素限制不太可能将受众数量增大到场馆观众上限,一般都会控制在最佳效果范围内(笔者所在地质博物馆一般情况下,专题教育活动受众不超过50人/场,场馆宣传教育活动不超过150人/场)。场馆宣传教育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虽然在时间安排上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方便,但长线效果不明显,没有留住学生们和家长的心。
其二是增加的“料”在贴近生活、激发青少年兴趣方面做得不够好。虽然地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人员在不断地往科普教育宣传过程中加“料”,比如在主讲词中穿插讲述关于展品发现、发掘等一些小故事,但观众听后对展品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且容易淡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可能有的故事很精彩但与现代青少年日常生活相距太远,难以产生共鸣与真实感触,也可能解说员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与青少年互动不够等。“没有源于生活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与生活没有关联的展品也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与共鸣。
二、探索“解题”之路
考虑到地质博物馆专业性较强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以青少年学生的需求为主线,在场馆建设上要有“家”的感觉,在教育宣传和活动设计中应更贴近生活,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
(一)“家”的建设
这里所说的“家”,是指场馆设计、建设中为青少年预设的专属空间、线路和探索思考的“心灵之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把博物馆从青少年去过之地变为他们常去之地,让他们爱上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第二个“心灵之家”。
1.展馆引导式留白区域的设置。在场馆中各主题展厅设置“留白区”,鼓励青少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结合学校所学知识融合自己的观展体验,设计他们渴望看到的展示内容。青少年不但可以在留白区写下当时的观展心情,也可以进行创意设计,这些小小的作品博物馆都会在留白区保存下来,使之成为青少年与场馆共同成长的记忆。
2.合理的观展线路。一条合理的观展线路,不仅可以带给观众极佳的观赏体验感,还应是整个场馆所要传达的内容的传播导线。地质博物馆作为专业性较强、有一定“门槛”的主题场馆,在观展线路设计上很难专门为青少年设计一条专用观展线路,只能在结合场馆实际、保证观众观展安全的同时,仔细研究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作为场馆观展线路设计的依据,在观展线路上设置一些专供青少年使用的探索思考区域与停留休息区域。例如,在观展线路上为青少年设置一些可以做适时停留的互动活动区、学习交流区和亲子交流区。这些功能区可以缓解观展线路过长、知识量过大给小观众所带来的身心疲劳与压力,从而使他们获得了更好的观赏体验。
(二)青少年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有趣、好玩,贴近青少年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的教育、学习活动,才能让他们成为博物馆的“常客”。这也是抛开所有理论,各博物馆所要实现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地质博物馆要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度,必须为场馆普及式教育加点“料”。因场馆的普及式教育受众广,教育内容宽泛,特色化设计上一定会有所欠缺,而且往往忽视了青少年的接受程度。为提升普及式教育的青少年受众数量、质量,要求场馆教育人员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教育人员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做宣讲资料的生活化、科普化调整。比如在介绍矿物时,引导孩子们寻找身边由矿物制造出来的最熟悉的物品,再带他们看看原材料的模样;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感观体验设计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孩子们更有兴趣地进行自主学习,扩充知识面,提升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青少年的需求作为地质博物馆科普工作的切入点,不但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青少年的自主学习和家庭社会教育的需要,也能促进地质博物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科普工作,提升科普教育的质量。
推荐访问: 科普 地质 博物馆 青少年 推动